林珠珍
翻開中國地圖,黃河“幾”字灣頂端,有一座繞湖而建的城市,名叫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從呼和浩特乘列車出發(fā),沿著陰山山脈行走3個半小時,才能抵達(dá)這座中西部小城。
城市也緊挨著山脈。白天,在巴彥淖爾周邊的農(nóng)田上,紅褐色的陰山一覽無遺。山體縱橫交錯,唯獨罕見花草樹木的蹤跡。
驅(qū)車一步步靠近陰山,窗景也在快速輪換。一開始是大片晾在地里的干玉米,以及收割后耷拉著的向日葵;排列整齊的楊樹一晃而過,很快又變成鹽堿地和低矮的灌木;帶編號的“螞蟻森林”紅柳林、梭梭林先后出現(xiàn),最后在陰山山腳下,全部化作戈壁灘。
7萬年前,河套人在這里扎根,他們的游牧狩獵動向被刻在陰山巖畫上。今天,相似的場景在戈壁上再現(xiàn),牧羊人騎著摩托,把低頭啃草的羊群趕到公路的另一邊,夕陽給每頭羊逐一加上了柔光濾鏡。
陰山深處,還藏有一座紅墻黃瓦的阿貴廟。走一段盤山路,撥開層層疊疊的山麓,白塔、金頂若隱若現(xiàn)。信徒用經(jīng)幡、轉(zhuǎn)經(jīng)筒、巖畫點綴了廟宇四周的山,為這座古老山脈留下了神秘注腳。
戈壁灘一路往西,進(jìn)入阿拉善西部夢幻峽谷,這是陰山完全敞開紅褐色山體的一面。
早期的流水侵蝕和后期的風(fēng)蝕作用,共同催生了這處集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為一體的獨特景觀。夢幻峽谷由不同形態(tài)和體量的陡崖坡組合而成,陡崖坡內(nèi)部是深紅色砂礫巖,蹲下細(xì)看,或許還能找到散落的小瑪瑙。
結(jié)束巴彥淖爾的地質(zhì)之行,在呼和浩特紅石崖深切感受到,被秋天偏愛的內(nèi)蒙古能有多艷麗。山林五彩繽紛,有樹葉處于青黃交替變色期的白樺樹,有青翠的樟松、金黃的落葉松針,還有紅的楊樹葉灌木葉點綴其中。第一次賞秋的南方人,只能感嘆不能把這一切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