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艾灸翳風治療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2023-11-19 02:14郭霖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3年29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艾灸

郭霖

【摘要】? 目的? ? 探討艾灸翳風治療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方法? ? 嚴格篩選2019年2月—2022年3月在吉安縣中醫(yī)院就診的74例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患者,選用信封法隨機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37例采取常規(guī)治療以及針刺療法,艾灸組37例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艾灸翳風治療,共治療2個療程,比較2組臨床總有效率、House-Brackmann(H-B)面神經功能、癥狀體征量化積分以及神經電生理。結果? ? 艾灸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高于對照組78.37%(P<0.05);治療1個療程和2個療程后艾炙組H-B分值和癥狀體征量化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患側面神經潛伏期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 艾灸翳風治療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面神經纖維功能恢復等,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周圍性面癱; 艾灸; 翳風穴; 面神經功能; 神經電生理

中圖分類號:R745.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9-0133-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9.044

周圍性面癱又稱為貝爾麻痹或面神經麻痹,臨床以口角歪斜、眼瞼無法閉合、患側面肌板滯等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還伴有味覺障礙、聽覺過敏等,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西醫(yī)目前尚無特效藥,早期以抗病毒、皮質類固醇激素、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為主,但個體差異較大[1-2]。該病預后與年齡有一定關系,青少年體質較好,恢復快,預后良好,而中老年體質相對較差,恢復較慢,部分患者存在預后后遺癥,治療效果不理想。中醫(yī)對周圍性面癱的認識具有悠久歷史,早在《黃帝內經》靈樞篇中就有關于該病的論述,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多理論依據。艾灸作為中醫(yī)特色療法之一,具有祛風除邪、溫經通絡的功效,是目前臨床應用較多且安全有效的一種療法。本研究旨在進一步觀察艾灸翳風在治療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中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吉安縣中醫(yī)院康復科于2019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經臨床綜合診斷為周圍性面癱的74例患者,患者年齡20~47歲,中位年齡39歲,病程1~5 d。選用信封法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艾灸組各37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39.07±9.10)歲,病程(4.01±0.78)d,患側左右各18、19例。艾灸組男性16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39.45±7.10)歲,病程(3.89±0.98) d,患側左右各22、15例。2組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 病例篩選標準? ? 納入標準:確診為周圍性面癱,其中西醫(yī)參照《神經病學》[3]擬定診斷標準,突然起病,有受寒、受涼或病毒感染史,患側面部瞼不能閉合、抬眉困難、面部表情肌運動不利,口角歪斜、鼻唇溝變淺等,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腫瘤等引起的周圍性面癱;中醫(yī)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擬定患側面部肌肉板滯,額紋消失,露睛流淚,口角歪向健側,皺眉蹙額困難,鼻唇溝變淺,舌前2/3味覺減退等;均為一側發(fā)??;分期為初中期;病情在7 d內;頭面部皮膚完好、無皮膚?。恢橥庾栽竻⑴c,且已簽字;無艾灸禁忌證。排除標準:伴有傳染性疾??;存在針刺禁忌證;伴有多器官衰竭;入組前采取了其他方式治療。剔除標準:中途患者不按規(guī)定治療或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

1.3? ? 方法? ?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以及針刺療法。口服甲鈷胺片,3次/d,1片/次,飯后0.5 h服用;一次性毫針針刺患者患側牽正(向前斜刺,深度15~25 mm)、陽白(向魚腰平刺,深度10 mm)、迎香(平刺,深度10~15 mm)、攢竹(向魚腰平刺,深度10 mm)、太陽(向下斜刺,深度10~15 mm)、頰車(直刺,深度10~15 mm)、地倉(向頰車方向斜刺,深度15~25 mm)、顴髎(斜刺,深度15~30 mm)、四白(微向下斜刺,深度10~15 mm)、下關(直刺,深度15~30 mm)、合谷(雙側,直刺,深度15~30 mm),留針0.5 h,1次/d,10 d為1個療程,中間暫停2 d后開始第2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艾灸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加艾灸翳風,將點燃的艾條端置于距翳風穴2~3 cm處進行溫和灸,以局部皮膚微燙紅潤充血為宜,1次/d,30 min/次,療程同對照組。

1.4? ? 觀察指標? ? (1)面部神經功能。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和2個療程后選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經功能評價分級系統(tǒng)評估2組面神經功能,共Ⅰ~Ⅵ 6個等級,分別計為0~5分,其中0分表示面神經功能正常,1分表示輕度功能失調,依此類推,6分表示全麻痹。(2)癥狀體征量化積分。評估患者額肌運動、眼瞼開合、鼻唇溝深淺、聳鼻運動、口角歪斜、鼓腮漏氣、頸闊肌收縮功能、味覺障礙、聽覺過敏及流淚不適10項癥狀體征積分,每項按照無、輕、中及重度分別計為0、1、2、3分,總分0~30分。(3)神經電生理。治療前后運用肌電誘發(fā)電位儀對2組患側面神經(眼輪匝肌、額肌、口輪匝?。摲谶M行檢測。

1.5? ? 療效判定標準? ? 參考董珍英[5]研究擬定療效標準,共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4個等級。痊愈為癥狀體征消失,H-B為Ⅰ級;顯效為癥狀體征明顯改善,H-B為Ⅱ級;有效為癥狀提升有所改善,H-B為Ⅲ級;無效為不滿足上述標準。

1.6?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H-B比較? ? 2組治療前H-B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H-B評分呈下降趨勢(P<0.05);艾灸組治療1個療程和2個療程后H-B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 2組癥狀體征量化積分比較? ? 2組治療前癥狀體征量化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療程和2個療程艾灸組分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 2組患側面神經潛伏期比較? ? 2組治療前患側面神經潛伏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均下降(P<0.05),艾灸組患側面神經潛伏期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 2組療效比較? ? 艾灸組痊愈、顯效和有效例數依次為8例、11例和16例,總有效率為94.59%(35/37)。對照組痊愈、顯效和有效例數依次為7例、10例和12例,總有效率為78.37%(29/3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63,P=0.041)。

3? ? 討論

周圍性面癱在歷代文獻中有諸多稱呼,如《黃帝內經》稱之“口”“卒口僻”,《金匱要略》記為“喎僻”,《諸病源候論》提以“口僻”,《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以“吊線風”“口眼斜”,《針灸集成》則首提“面癱”。現代醫(yī)學為了與中樞性面癱區(qū)分開,稱其為周圍性面癱。本病的發(fā)生與外感風寒、正氣不足有密切關系?!鹅`樞·經筋》云“足陽明之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諸病源候論》中所提及“風邪入于足陽明、手太陽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僻”“體虛受風,風入于頰口之筋也……其筋偏虛,而風因乘之,使其經筋偏急不調,故令口僻也”,《圣濟總錄》曰“二經俱受風寒氣,筋急引頰,令人口僻”,《類證治裁·中風論治》指出“口眼僻,因血液衰涸,不能榮潤筋脈”。綜上可知,正氣虧虛,外邪乘機入侵面部陽明和少陽經,導致經脈痹阻,氣血不暢,面部經筋失去濡養(yǎng),從而引發(fā)該病,故治療宜祛風、通絡為準則[6]。

針刺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面神經修復的功效。牽正予以刺之可激發(fā)經氣,改善局部氣血阻滯狀態(tài)。陽白可祛風疏絡,宣通氣血。迎香可活血通絡、祛風通竅,《針灸甲乙經》及《針灸大成》均提及迎香主僻或口。攢竹陽氣會聚之處,針刺之可通經活血,振奮太陽經之經氣。太陽擅疏通頭部氣血,具有祛風、明目之效。頰車可祛風通絡、啟利牙關。地倉擅治偏風口、目不得閉、口眼斜,可祛風通絡?!夺樉木塾ⅰ酚涊d“地倉頰車,療口”,《百癥賦》言“頰車、地倉,正口喎于片時”,可見二穴是治療面癱口喎要穴。顴髎為足三陽經筋交匯處,具有振奮太陽、少陽經經氣,祛除外邪,調和氣血,濡養(yǎng)經筋之效,《備急千金要方》載有“顴髎……主口僻痛,惡風寒”,《針灸大成》云“顴髎,主口”?,F代醫(yī)學[7]證實,針刺該穴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使受損的神經纖維得以修復。四白亦是治療周圍性面癱的常用穴位。下關祛風通絡。合谷擅治一切頭面諸癥如口眼斜。諸穴配伍,具有疏通局部氣血、通經活絡的功效。

艾灸屬于中醫(yī)外治法?!夺t(yī)學入門》曰“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表明艾灸可彌補針藥之不足?!侗静輳男隆酚涊d“艾葉苦辛,生溫熟熱……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景岳全書》提到“艾葉,能通十二經脈……善于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脈……或用灸百病,或炒熱熨敷可通經絡”,《本草綱目》亦有“艾葉……生溫熟熱,純陽也……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苛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說明艾葉具有祛除寒濕、通理氣血的功效。翳風位于耳垂后方,《針灸甲乙經》云“口僻不正……翳風主之”,《醫(yī)心方》指出“翳風穴灸三壯……口眼為不正;牙車引口噤不開,喑不能言”,《幼幼新書》云“灸翳風……治耳聾、口眼斜”。鄒群英等[8]研究認為刺激翳風可有效刺激面神經干,提高面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代謝有一定的作用。艾灸翳風可振奮少陽經經氣,同時艾的藥效和燃燒產生的溫熱效應可通過翳風滲透諸經達到祛除外邪、溫通經絡的作用。本研究顯示,艾灸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高于對照組78.37%,治療1個療程和2個療程后H-B分值和癥狀體征量化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針刺的基礎上予以艾灸翳風可更好地發(fā)揮祛風散寒、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濡潤筋肉之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楊娟嬌等[9]研究指出,重灸翳風穴配合懸掛針可改善周圍性面癱患者面神經功能,間接證實了艾灸翳風的效果。周圍性面癱的初期病理表現為面神經水腫和脫髓鞘。潛伏期延長代表神經損害主要為脫髓鞘病變,此時的神經纖維傳導阻滯是可逆性改變,當消除病因時即可恢復正常[10]。本研究顯示,2組治療后患側面神經潛伏期均下降(P<0.05),其中艾灸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2組治療方式對改善患者神經脫髓鞘病變均有重要作用,但后者優(yōu)勢更為顯著。現代醫(yī)學研究[11]證實,艾灸可加快組織新陳代謝,促進炎癥吸收。艾葉燃燒產生的紅外線輻射,可給病態(tài)細胞提供能量,加快組織細胞代謝活動。周圍性面癱由于風寒等外邪侵襲導致面神經乳突段的小動脈痙攣,在面神經分布區(qū)域即翳風處予以艾灸,可擴張局部血管,增加面神經供氧量,使神經軸突潰變產物代謝加快,有利于炎癥水腫的消退,對促進面神經修復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艾灸翳風治療中老年初中期周圍性面癱效果較好,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等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操作中需掌握好距離,以免出現燙傷等。

參考文獻

[1] 李丹丹.電針結合超聲波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上海醫(yī)藥,2019,40(14):24-25,59.

[2] 李婧,李風.針刺護理對周圍性面癱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0):124-126.

[3] 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20.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6-77.

[5] 董珍英,張保球,郭錫全.針刺結合隔牽正散灸下關、牽正穴治療周圍性面癱臨床觀察[J].針刺研究,2019,44(2):131-135.

[6] 楊青.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對周圍性面癱患兒面神經功能及表面肌電圖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19(23):4177-4180.

[7] 劉艷玲,李鴻.桃紅四物湯加減聯合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對面神經功能損傷程度的影響[J].中醫(yī)藥信息,2021,38(11):75-78.

[8] 鄒群英,章浩,馮禎根.翳風穴超聲波干預在風寒型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增刊1):204-206.

[9] 楊娟嬌,邵瑛,楊原芳,等.重灸翳風穴配合懸掛針治療急性期風寒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9,28(9):1633-1635.

[10] 張振帥,周欣,魯海琴,等.牽正散加減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及神經電生理變化[J].黑龍江醫(yī)學,2020,44(1):45-47.

[11] 黃年平,李學杰,黃信全,等.艾灸聯合莖乳孔注射紅花注射液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9,28(12):2203-2205.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艾灸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輔助器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艾灸配合針刺治療初次周圍性面癱35例療效觀察
針灸聯合康復功能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預后觀察
中醫(y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通氣湯聯合艾灸防治婦產科術后腹脹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