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苑婷
三一學院
羅賓遜學院
入學劍橋之前,和大多數(shù)國人一樣,我對這個城市和大學的想象來自徐志摩那首寫進教科書的詩——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一年扎扎實實的劍橋?qū)W院生活后,當我的朋友因為撐這支長篙掉進劍河、濕漉漉地扒在平底船沿,而我們邊捧著啤酒大笑邊焦慮著還沒寫完的論文時,我意識到徐志摩的確是一個浪漫主義派的詩人。
那個掉進劍河的女孩叫露絲,是我一年前灰頭土臉拖著行李箱來到學院時遇見的第一個人。
在露絲帶我去宿舍的路上,我得知她來自紐約,從小在富人聚集的曼哈頓區(qū)公寓里長大——作為門房人的女兒。她依舊笑著說:“雖然我父母并不富裕,但他們很勤勞可靠,所以雇主也很信任我父親,一直讓我們住在那兒,也讓我能在那邊的學校上學?!币粋€底層女孩逆襲劍橋的故事已然在我腦海里展開。
我很快意識到,哪怕同在劍橋求學,這里對不同的人來說依舊是截然不同的世界。來自優(yōu)渥家庭的學生們,衣柜里掛滿不同顏色款式的正裝、雞尾酒裙、晚宴裙,佐以精致妝容、絕不重樣的配飾和鞋帽;而無論春夏秋冬,大多數(shù)時候露絲腳上只有那雙棕黑皮涼拖(她說自己抗凍),除了開學典禮和學院每周的正式晚宴——那是每個人都被要求必須著正裝、披學術黑袍的場合。露絲為此從美國帶來一雙便宜的黑色高跟鞋,但不出半小時腳跟就會被磨得通紅。受不了時,她便脫了鞋拎在手上,一路赤腳走回宿舍。
那個一直被外界想象和強化為知識界精英和名流社交場的劍橋,在這里開始出現(xiàn)裂縫。實際上,劍橋招生平民化、多元化的進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推進中。20世紀20年代,約80%的牛津、劍橋本科生都來自學費貴、名望高的私立學校,近兩三年,公立學校的生源比例迅速上升,來自公立學校的生源已占67%~68%。
我已經(jīng)忘記自己在這里問過多少遍——“你來自哪個學院?”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劍橋?qū)嵭袑W院與院系雙軌制,學院主要負責學生的吃穿住用行、混收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院系是傳統(tǒng)的以學科和課程劃分的系統(tǒng)。實際上,大部分學生的生活和社交都發(fā)生在學院里——《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里的四個學院,就是這種英國精英教育系統(tǒng)的絕佳展演。
詢問學院,在劍橋的社交場就是最好的、屢試不爽的開場白。劍橋有31個學院,學院的背后不僅有標簽,也分三六九等。那些等級雖然不寫在明面上,卻會不斷在學生的日常對話里重現(xiàn)。
好比我的鄰屋同學安德魯。安德魯是研究日本歷史的博士生,人很熱情,跟任何一個新朋友聊上三分鐘,對方就會知道他本已被三一學院錄取,只是因為獎學金的要求被調(diào)到了我們?nèi)缃袼鶎俚牧_賓遜學院。
三一學院是牛頓的蘋果樹所在的古老學院之一,對劍橋?qū)W生來說,能被選進三一的人必有過人之處,無論是家境身世還是個人能力。
“哪怕在這里長大,我在今年入學前,竟然從未進過劍橋的任何一個學院。好像這完全是兩個世界?!币粋€在劍橋土生土長的英國同學艾德這樣告訴我。那些建于中世紀的石頭高墻和宏偉教堂、帶刺的欄柱和尖頂?shù)慕ㄖ路鸲荚跓o聲地告訴外人:“這不是你該進來的地方。”
不過, 艾德這樣告訴我后, 我在驚訝之余又覺好笑——還有什么比這更像霍格沃茨和麻瓜世界并存的現(xiàn)實版?故事里貓頭鷹銜來的通知書、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隱藏的魔法車站入口,本身就是屬于少數(shù)群體的隱秘特權。不過顯然,分隔這個“霍格沃茨”與“麻瓜世界”的不是魔法,而是中世紀宗教與社會等級秩序漫長而頑固的余暉。
“小時候看《哈利·波特》時,我不明白為什么在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好的魔法學校里還是有那么多混亂無序。后來,我進了劍橋?!迸笥研ξ亟o我發(fā)來這個英文段子,一則劍橋自白墻上的匿名投稿。
在自黑這件事上,沒有人比劍橋人對自己下手更狠,早在入學面試時我就領教到了這點。彼時面試老師問我為什么選擇劍橋,我告訴她,我的研究方向涉及多學科的融合,而劍橋官網(wǎng)上提到這里各學科之間合作緊密多元。屏幕那頭,老師聞言仰頭大笑:“你入學后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相信任何官方宣傳?!?/p>
后來,這位面試老師艾琳諾成了我在系里私交最好的朋友。我邀請她參加學院的正式晚宴,她欣然應允,說這會是自己的第一次,問我著裝要求是什么。我說,得很正式,最好還得有學術黑袍。她說自己沒有黑袍,但一定穿得光光鮮鮮、人模狗樣地來。我聽出了她話里略帶的諷刺和調(diào)侃,兩人一起哈哈大笑。
晚宴那天,她的打扮和平時上課幾無二致,休閑白襯衫和一件深藍色風衣外套。我穿了一件旗袍加薄羽絨服,把學術黑袍胡亂塞在帆布包里。她在學院門口等我,一見面就笑著揶揄:“怎么樣,我倆都夠正式了吧?”
劍橋的確用浪漫外衣制造了一個精英主義的幻夢泡沫,它是如此成功,無時無刻不在日常里滲透,而夢醒前,它會用各個學院的五月畢業(yè)舞會為這場青春幻夢做一個盛大收場。但同時,在劍橋的每一天,身邊的人和事——赤腳拎著高跟鞋還掉進過劍河的露絲、遺憾錯過三一學院的安德魯、入學前從沒踏進過任何學院的劍橋本地生艾德、對晚宴著裝要求不屑一顧的艾琳諾、總和我一起大肆批判精英主義的朋友們,會像冒尖的刺頭一樣不斷提醒你:別沉醉,刺破它。這才是我在劍橋上過最好的一課。
溫好//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23年第24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