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綜合水平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語文教師應通過對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質量的把控、作文教學手段的調整,從整體上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基于此,文章首先對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而后根據應用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微課資源;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8-0079-03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學習中,很多學生對寫作興趣不高,導致其寫作水平不能適應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要求。追溯原因,實際上很多學生是由于對教師的作文教學方式不感興趣,從而導致其作文水平難以提升。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加強對微課這種新型教學資源的應用,實現對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fā),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第一,未能充分發(fā)揮微課資源的豐富性特征,幫助學生實現寫作素材的積累。這是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而教師在選取微課資源時未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導致選取的微課資源并不能發(fā)揮價值,而學生也無法實現對素材的積累。第二,未能通過對微課資源的利用實現拓展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的目的。這是由于部分教師對微課資源的認識不足,導致課堂作文教學占用時間過多,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思維的拓展和作文的創(chuàng)作。第三,在利用微課資源的過程中對優(yōu)秀范文展示不到位。這是由于部分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能針對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調整教學方法,使優(yōu)秀范文和微課的結合不緊密,導致學生從優(yōu)秀范文中學習到的有效知識較少,無法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提升。第四,微課資源在創(chuàng)設作文學習情境方面的應用不足。這是因為部分語文教師對影響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因素的認識程度較低。雖然教師利用微課豐富了知識內容,但依然很難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五,微課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寫作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開發(fā)。這也是由于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課程設計時,沒有對學生的能力情況和教學目標進行全面思考,導致微課資源無法憑借自身優(yōu)勢給予學生寫作方面的有效指導[1]。
二、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資源,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首先,語文教師對寫作素材豐富性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小學生生活經驗和閱讀量較少的情況下,學生寫作素材的豐富更多的是來自教師的拓展。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和豐富。其次,教師在選擇微課內容時,要以教材的內容為基礎,將課堂內的知識學習與課堂外的知識獲取進行有效結合。對于課堂外知識的獲取,教師要給學生推薦課外的書籍資源。但是如果只依靠教師的枯燥介紹,學生對這些書籍也無法提起閱讀興趣。所以,教師可以轉換推薦形式,采用微課視頻,并在錄制的過程中適當加入音頻或動畫等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元素,讓學生對課外書籍產生閱讀的欲望,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2]。除了給學生推薦課外書籍外,教師還可以尋找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微課資源,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基礎的認識。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利用微課技術進行記錄,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記錄和感知生活中的創(chuàng)作元素。
以統(tǒng)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為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相關微課資源,豐富寫作素材,然后再進行具體的撰寫。例如,以“錢塘江”為例,要想將錢塘江寫得全面,就要對錢塘江的基本情況、歷史意義、現實意義有充分的了解。這時學生就需要利用微課資源的豐富性進行素材的收集,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篩選,保留自己寫作需要的素材即可,其余積累到素材庫中。這是通過微課進行的理論知識方面的素材獲取。有條件的學生也可以去實地采風,拍下自己眼中的錢塘江,形成視頻記錄,作為微課素材供日后習作使用。這是從微課角度出發(fā)進行的實踐拍攝素材的積累[3]。所以,兩種微課形式的結合,更能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
(二)利用微課資源,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思維
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設計時,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微課,以求利用微課資源打開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客觀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不能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的原因,針對具體的原因選擇有針對性的微課資源進行解決,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能力提供有利條件。其次,語文教師在使用微課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類型的作文教學活動所占用的時間進行思考。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創(chuàng)作,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作文講解與微課資源的使用時間,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作。第三,教師可以嘗試錄制高質量的專題微課,幫助學生解決在平時學習中遇到的習作難題,這就可以讓學生在有效突破知識難點的情況下,實現作文創(chuàng)作思維的拓展[4]。
以統(tǒng)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寫觀察日記》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講解多種觀察的方法,以及可能需要使用到的修辭方法等。這一篇習作主題并沒有限制學生具體的觀察對象,教師需要在宏觀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技巧以及修辭手法上給予學生指導。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這些作文知識進行反復學習,教師可以將上述內容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在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時有章可循,知道如何對事物進行觀察,并將觀察到的情況運用適合的方法技巧形成文字。在這些基礎知識的鋪墊下,學生在對事物進行觀察時就會有的放矢,不會出現漫無目的的情況。除了讓學生能夠順利地開始觀察外,微課中的這些知識對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拓展思路也是有幫助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所觀察的事物,形成不同的創(chuàng)作思路,而思路的不同也會影響作文創(chuàng)作的最終呈現。
(三)利用微課資源,注重展示優(yōu)秀習作范文
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也要注重學生對優(yōu)秀習作范文的學習,讓學生從優(yōu)秀的范文中汲取養(yǎng)分。在對微課資源中的優(yōu)秀范文進行選取時,教師需要注意幾點內容。其一,教師需要根據習作的主題進行優(yōu)秀范文資源的選擇,特別是要注重對經典文章的合理選取,多讓學生了解和學習經典文章,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這些優(yōu)秀的經典文章,與作者對話,跟作者學習[5]。其二,教師對選擇微課資源要做好質量把關,保證學生學習到的都是優(yōu)秀的范文。例如,《朗讀者》中出現的文章節(jié)選都是非常好的習作案例,而且每一期的主題非常明確,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設計對它進行借鑒使用。其三,教師還需要加強對范文賞析相關情況的重視,靈活運用微課對范文的內容和思想進行介紹。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范文中優(yōu)秀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對范文的情感表達有深入的感悟,也能提高創(chuàng)作積極性,進而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
以統(tǒng)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為例,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給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經典范文,讓學生體會這些文章是如何描寫家鄉(xiāng)的,為學生寫作《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提供范本和思路。例如,季羨林的《月是故鄉(xiāng)明》、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荷葉·母親》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學生可以從中充分汲取營養(yǎng),學習名家對事件的描述、對人物的刻畫、對細節(jié)的描寫,并運用在自己的作文創(chuàng)作中[6]。這里需要注意,教師在選取相關的范文賞析微課時,要嚴把質量關,以解讀深刻、條理清晰、思想性強、充滿趣味為選取標準。又如,《朗讀者》中有一期的主題詞是“家”,教師也可以找到相關的視頻資源作為微課的素材,讓學生進行觀看,這些都是非常優(yōu)質的范文資源。
(四)利用微課資源,創(chuàng)設有效作文學習情境
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微課資源和情境設置進行結合,創(chuàng)設適合作文學習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分析作文教學中需要的構成條件,這樣就能在符合作文教學主題的前提下,使微課資源的效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讓微課的應用具備更強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氛圍中激發(fā)自身的寫作欲望,提高寫作的積極性。此外,語文教師還需要從多角度出發(fā),對微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以對素材進行全方位整合為基礎,實現作文教學內容的濃縮化、精練化,讓教學情境在幫助學生提升寫作主動性方面發(fā)揮更大的效用。最后,在利用微課資源進行互動教學時,為了讓微課資源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微課有全面的了解,通過這個了解的過程,增強學生對微課資源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的認同感[7]。
以統(tǒng)編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例文:頤和園》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對頤和園進行多方面的展示,以此來進行作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快速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對習作的學習上,教師可先以微課視頻的形式展示頤和園的風景,并配上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先用美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后進行正文的講解。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最后,教師結合微課,讓學生思考《頤和園》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的,對哪些景物做了重點描寫。這樣,學生不僅對頤和園的認識加深了,同時對如何進行景物的描寫也會有進一步的思考,這就實現了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所產生的效用最大化。
(五)利用微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寫作訓練
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寫作訓練的引導,要讓學生在已經掌握寫作素材和創(chuàng)作思維的基礎上,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寫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資源,通過對微課資源的應用提高學生自主習作的質量,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習作目標,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作文創(chuàng)作,讓作文與微課內容實現有效結合,以此推動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提升[8]。
以統(tǒng)編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我的動物朋友”為例,教師可以進行微課的錄制,將需要講解的內容制作成微課,通過讓學生觀看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寫作訓練。以小羊為例,教師要將習作進行目標的層次劃分,即每一部分具體寫什么。開頭要交代事情發(fā)生的背景,引出要描寫的“動物朋友”,中間部分就是對“動物朋友”進行詳細的敘述,包括外形特征、生活習性、與我之間的趣事等,最后表達對“動物朋友”的喜愛之情。經過這樣的目標劃分,習作被很清晰地分為三個層次,更有利于學生后續(xù)寫作的進行。學生在觀看完這個微課視頻后,就可以按照微課中教師教授的目標劃分方法進行習作前的層次分析。同時,學生需要在不斷的習作練習中養(yǎng)成對內容層次進行劃分的習慣,這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思維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完成內容層次劃分后,學生就可以自主進行寫作。利用微課的形式,教師可以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寫作的意識,讓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最大限度地提升自主寫作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將微課資源與作文教學進行充分結合,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微課的優(yōu)勢,還要利用微課推動作文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在讓語文作文教學適應新時期教學需要的同時,達到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張國華.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fā)應用[J].新課程,2021(24):100.
黃婷婷.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1(19):49-50.
姜自琴.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C]//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云論壇(重慶分會場)論文集,2020:608-611.
朱騰芳.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靈活運用[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六),2020:193-194.
白永芳.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利用微課資源的有效開發(fā)[J].讀寫算,2020(3):9.
李艷俠.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應用[J].新智慧,2019(24):25.
李婭.基于微課資源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Z2):46.
孫瑜.探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應用策略[J].新課程,2018(5):118.
作者簡介:薛桂蘭(1978.12-),女,甘肅武威人,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武威新城區(qū)第一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