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
老一輩常說“用高壓鍋做出來的味道不如小火慢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少傳統(tǒng)菜的烹煮講究入味、透味,因此小火慢煨出現(xiàn)的頻率極高。這種傳統(tǒng)的烹飪方式,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廚房大師傅們的拿手好戲。以至于當下每當見到廚師用高壓鍋來做雞、鴨、魚、肉時,一定有人忍不住跳出來“指點江山”:你這哪叫什么廚藝,一點技術含量沒有,哪里比得上原來的小火慢煨的味道?、
但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這種“用高壓鍋做出來的味道不如小火慢煨”的意識,極有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錯覺,認為只有慢工才能出細活,認為速度那么快必定在風味上有所犧牲。
速度快不是原罪,難以把控才是關鍵
且看與普通鍋烹飪的區(qū)別,用高壓鍋烹飪菜品時水分幾乎不會流失,所以添加的水要遠遠少于普通鍋,密封的特性本身就能更好地保留菜品的風味物質(zhì)。而原本要煮兩三個小時的才能軟爛的扣肉胚子,高壓鍋不到一小時就能搞定,大大節(jié)省了烹飪時間。但這種快速成菜的方式,在那些認為高壓鍋不好用或者不認可的人眼里,就是“高壓鍋做出來的東西太過軟爛,毫無口感”。
那么為什么會有人更認可小火煨煮的方式呢?實際上,對于烹飪新手來說,小火慢煨意味著可以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調(diào)整,一次加水量不夠,那就再往里加點,要是加水太多,那就再久煮一會兒;而火的大小,也能根據(jù)具體情況隨時做出調(diào)整。
當然,這對于那些在長年累月的烹飪中積攢了無數(shù)經(jīng)驗的老師傅們不是什么難事,他們把握水量和火候的技術早已爐火純青,幾乎能夠憑著一雙眼直接根據(jù)食材自身品質(zhì)和處理的情況,判斷整個烹飪的過程,這便是作為一個廚師的專業(yè)。但高壓鍋不同,幾乎是“一錘定音”。你只有等它慢慢冷卻、揭開鍋蓋時,才知道自己加的水是否適量、火候是否得當,一旦煮過了頭,基本無挽救之法。
而正是因為高壓、高溫環(huán)境下,它效率太高,比“小火慢煨”更難精準把控,多一分鐘與少一分鐘,成菜可以天壤之別。若不是精研烹飪的人,的確容易出現(xiàn)菜品燉的太爛、毫無口感的情況。
傳統(tǒng)方式雖好,但也要學會“納新”
有人覺得,做菜就該用傳統(tǒng)的方式,用高壓鍋就是違反規(guī)矩、大逆不道。其實大可不必,畢竟烹飪本身就是為味道服務。做菜嘛,好吃才是關鍵。
再來看看實際表現(xiàn)效果,按照“小火慢煨”的烹飪方式,置于器皿中的食材往往長時間處于單面受熱的狀態(tài),很難做到口感、入味都很均勻;除非,你愿意守在旁邊,每隔三五分鐘手動給它“翻邊”,可如果真的這么做,那些好不容易用蓋子捂住而保留下來的風味,又要被你攪個煙消云散。
這當中最典型的就是豬腳、紅燒肉、牛腩等類型的菜品。比起用小火長時間的煨煮,使用高壓鍋不僅能大大縮短烹飪時間,還能更好地控制其口感和入味的程度。
除了這些直觀的食用感受,使用高壓鍋的另一好處,還能減少食材因加熱時間過長而造成更多營養(yǎng)流失。尤其是一些傳統(tǒng)的湘菜,很強調(diào)軟糯的口感,如果湯汁熬煮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湯中的嘌呤含量升高,一道原本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反而變得影響健康。
在這樣的情況下,適當結(jié)合高壓鍋,替換掉“慢燉”“煨煮”的若干小時,達成“口感軟糯”“肉香味濃”的效果后,再小火收濃湯汁,豈不是風味和營養(yǎng)俱在?
所以不必感嘆現(xiàn)代人做什么都圖快、連做菜也失了耐心,或許他們只是找到了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