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益蓮 王義倩
說起“義”,我們會聯(lián)想到正義、道義、義氣等。那么,“義”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呢?
因“義”的本意是重大活動時祭祀殺羊,后來就引申為一種莊嚴的道德準則,成為與“利”相關聯(lián)的觀念,如“義,利之本也”。從此,“義”常常與“利”結伴而行,從而形成“義利”之說。
據(jù)文獻所載,早在夏、商時期就形成了“義利”的概念。《尚書·盤庚》有“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之說?!陡咦陔廊铡分幸嘤小拔┨扈b下民,典厥義”(上天考察下民,根據(jù)的是他們是否按義理行事)的說法。這時的“義”就是一種道德準則?!渡袝ず榉丁分忻鞔_提出了“遵王之義”的原則。周代就是遵“義”來治國的。
春秋時期,對“義”的探討,思想家們更是見仁見智。有人認為,“義以生利”,也有人將義、利對應起來,認為“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既然義與利相伴而行,面對義與利,該如何取舍呢?老子認為,對待義、利應“少私寡欲”。老子之后的莊子,他干脆用對義與利的態(tài)度來區(qū)分世俗的君子、小人。他說:“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
對“義”論述最多的,莫過于孔子儒家。春秋末期禮崩樂壞,亟須用“義”的規(guī)則來匡正人的思想,《論語》中光“義”字就提到過24次?!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見利思義,見危授命”……這些論述,幾乎成了儒家影響后世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準則。盡管儒、道兩家對待政治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道家老莊主張無為而治、遁世遠人;而儒家則主張積極入世,明知不可而為之??墒?,在對待“義”的態(tài)度上,儒、道有著驚人的相似,面對義與利的沖突,都主張重義輕利。這說明不管哪個思想流派,對作為社會人所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良俗,是約定俗成的。
自從秦代焚書坑儒,士人的思想受到了鉗制,再到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中國的文化主流就是儒家文化,以致有人評價,沒有孔子,就沒有中國文化。所以,后世文人學者,對“義”的內涵的闡述,基本是在儒家的框子內打轉。
直到東漢曹操,他對“義”的理解仍是與儒家一脈相通的。“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曹操《蒿里行》),在曹操的心里,犯上作亂就是儒家所說的不義,那么討伐作亂之人的人,就是代表正道的“義士”。就連女流之輩的蔡文姬,也是把鏟除“不祥”的人當作是義師,“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漢·蔡文姬《悲憤詩》)。曹、蔡對“義”的理解是一致的,這說明同時代生活在同一個大環(huán)境下的人的認知是差不多的。這或許就是道德的同一律吧。
延續(xù)到唐代,凡是符合國家主流利益的行為,就被稱作義舉,這時的“義”已經是“道義、正義”的代名詞了。如抗擊外族他國或平定國內叛亂的軍隊,因他們的行動代表國家主流意愿,被稱作“義師”,李白在《越中覽古》中就把參與滅吳的戰(zhàn)士稱作“義士”,“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這里的“義士”就是越國的軍人。
把“義”當成“正義、道義”,并非個案。唐人杜甫、許渾都是這樣認為的?!耙皶缣烨鍩o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保ǘ鸥Α侗愄铡罚┨泼C宗至德元載(756年)冬,唐軍跟安史之亂的叛軍在陳陶作戰(zhàn),唐軍四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這些平亂的軍隊,他們是正義之師,所以,杜甫稱他們?yōu)榱x軍,以此表達對平叛之師的敬意。鎮(zhèn)壓叛亂的義軍全軍覆沒,作者感到無限哀痛,于是,他把主觀之哀情通過描寫天地遼闊、空濛凄清、寂靜肅穆的環(huán)境,以天地同悲來沉重悼念“四萬義軍同日死”的悲慘事件。
在許渾的眼里,義,就是得道、有道。隋煬帝楊廣為了東游廣陵(揚州),不惜傾全國民力財力開鑿一條運河。當他窮奢極欲為所欲為時,最后被唐軍所滅?!八暮Ax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許渾《汴河亭》)。作者借用陳后主驕奢荒淫而筑景陽城,終為隋朝所滅的典故說明隋滅陳是有道之軍,而唐滅隋的時候,唐是有道之軍。作者實際是諷喻晚唐統(tǒng)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訓,也會被有道之軍消滅。
到了宋代,“義”已經從道義、正義向情義、俠義演變了,更多體現(xiàn)的是個人的情感色彩,江湖義氣重了,國家大義退隱到歷史的長卷中。宋人廖行之的“詩豪氣俠負家傳,平生重義不重錢”(《和湯無邪》),就刻畫了一個詩豪氣俠、重義輕財?shù)膫b士形象。蘇軾也說:“知人得數(shù)士,重義忘千金?!睘榱伺笥阎x氣,就是千金都可以忘卻,可見古人對情義的重視。
一部《水滸傳》,更是把江湖義氣渲染得淋漓盡致。燕青對主人盧俊義盡忠盡義,就是盧俊義被官府抄家發(fā)配,大難來臨,他還是暗中保護,并射殺董超薛霸。在梁山英雄眼里,犯不犯法不是要考慮的,但江湖義氣是不能不考慮的。當江湖義氣凌駕于法律之上時,恰恰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混亂,社會成員的愚昧無知狀況。
由于“義”走向了私人領域,有關“義”的成語更是不勝枚舉。人們把重感情懂恩義并敢于為正義而奮斗的人,稱為“多情多義”“大仁大義”“深明大義”“義薄云天”“舍生取義”的人;而對只為自己打算、不顧他人的人,就會用“薄情寡義”“無情無義”“見利忘義”“不仁不義”“背信棄義”等詞來形容。一個“義”字,打上了豐富的感情色彩。
“義”從誕生之初就承載著重大的使命,它沿著五千年的華夏歷史一直走來,不斷演繹,含義越來越豐富。由當初的殺羊祭祀,慢慢發(fā)展為義理、準則,再到道義、正義,乃至情義和江湖義氣。每個歷史階段,它都有濃墨重彩的故事。在法制健全的今天,義,不再是江湖俠氣了,它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正義、道義。
不過,無論“義”的前世有多少豐富的內涵,它的今生就是浩然正氣、凜然正義,鐵肩所擔的道義,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捍衛(wèi)法律的尊嚴!
可以說,義的前世今生,是一部社會進化的歷史大劇。
[本文系省規(guī)劃課題《將漢字結構分析運用到古詩文教學中的實驗研究》(編號22PTYB078)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