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淑 (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
所謂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就是以主題為單位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再對同一類別主題的素材進行整理歸納后安排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解答閱讀題目,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自由性,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閱讀效率。畢竟,群文閱讀的最大特點在于學生能夠同時閱讀多篇相同主題的閱讀材料,通過文章之間的共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筆者主要以部編版教材為例詳細說明了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價值以及具體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以學習任務群為前提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符合了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賦予了教育鮮明的時代特征,更加適合二十一世紀新青年的成長需求。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基本成型的學習意識和習慣,教師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必須通過改變教學方法,而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正是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它在以往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整合式閱讀的形式,將相同主題的文章統(tǒng)籌起來安排學生進行閱讀,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優(yōu)化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輔助學生語文能力的增長,讓學生以一個全新的視角認知語文知識內容,感受語文學科的內涵和價值,提高綜合學習能力,進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科目的知識內容,促進學生全方面的健康成長,為未來的生活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真正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以學習任務群為前提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和發(fā)展。
基于學習任務群視角開展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議題設定較為單一化,議題內容缺乏創(chuàng)意,無法喚醒學生參與群文閱讀活動的興趣、自主性,學生處于被動整理群文素材的狀態(tài),導致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效率較低。群文閱讀議題的設定會直接影響閱讀教學質量,若議題不夠合理、較為單一,就會導致學生的群文閱讀過程較為散亂,學生缺乏明確的閱讀目標和方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筆者通過分析能夠了解到,目前很多群文閱讀議題較為空泛,學生在群文閱讀中不能抓住主要內容,群文閱讀教學效率比較低。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需要圍繞學習任務群明確群文閱讀議題,讓學生的群文閱讀活動、過程更加有導向,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文本梳理能力。
基于學習任務視角開展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彌補傳統(tǒng)單篇閱讀中形式單一的問題,引領學生多角度、多層面鑒賞文本內容,實現(xiàn)文本知識的重組、整合,讓學生的閱讀目標、方向更為明確,充分鍛煉、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但是當前群文閱讀中文本組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依然是在語文教材中選擇群文閱讀素材,沒有融入課外文本、選修文本內容,存在文本選擇范圍較小的問題,無法讓群文閱讀活動順利開展下去。同時,在群文閱讀文本組合過程中,通常都是教師直接展示思維導圖,讓學生按照思維導圖來參與群文閱讀,沒有給予學生自主組合群文閱讀內容、素材的機會,不利于培育學生邏輯性閱讀思維。因此,教師一定要優(yōu)化文本組合方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鑒賞、分析、整合,從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另外,在當前的群文閱讀活動中,存在評價機制不完整的情況,缺乏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導致群文閱讀活動的開展無導向、無依據,這樣不僅無法展示出學習任務群的價值,也不利于提高群文閱讀活動質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真正落實任務群,就是將語文閱讀素材以同一主題為單位進行整合歸納,并根據語文教材中的具體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對文本形式和內容進行有效整理,然后再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組織實際的探究活動。因此,想要借助任務群落實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首先就要立足于任務群這一基礎條件,綜合考察高中階段學生的成長特點以及學習情況,并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內容,綜合設計群文閱讀的內容和形式。一般而言,任何教學模式的實踐都需要對應的教學目標發(fā)揮引領作用,群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討論,使其符合學生的具體需求,在設置群文閱讀教學目標時,一般會采用分層目標的形式將大目標分成多個小目標。然后根據各個小目標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支撐整個教學活動的穩(wěn)步進行。
在基于“人物思想和寫作手法”為中心的學習任務群下,就可以利用《反對黨八股》和《拿來主義》這兩篇文章組織群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對這兩篇文章進行整合并且綜合分析,從文章的寫作手法、整體結構以及中心思想三個方面進行討論,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此期間,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分別討論“人物思想”“寫作手法”在兩篇文章中的運用情況,讓學生從中借鑒寫作經驗,這樣既可以實現(xiàn)整合性閱讀,還能夠讓學生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引領,有導向、有方向去探索同主題、不同類型的文本內容,從中獲得深刻的閱讀感悟,感知到群文閱讀的趣味性,養(yǎng)成對比閱讀、深度閱讀的良好習慣,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的全面成長、發(fā)展。在講解《荷塘月色》一文期間,教師可以把“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研習”作為學習任務群,讓學生去搜集更多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如《白水漈》《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讓學生去探究“長短句的韻律性”,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具有明顯的議題指向性特征,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內容,強調議題的多元化,防止單一的議題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設計議題時不僅要考慮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還需要考察文章的語言內容和表達方式。同時考量學生具體的語文認知水平,帶動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做到有所收獲。其次,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要引導學生注重積累運用所學知識理解新內容,解決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群文閱讀的實踐性,強化教學最終效果。
在以《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為例組織群文閱讀時,教師為了實現(xiàn)議題的多樣化,就可以增加主要表達情感這一內容,并以此為基礎安排類似主題的文章,組織學生深挖文章的情感表達,教會學生分析文章深層情感的方法,以便日后在面對類似文章時可輕松應對,而且可以讓學生真正明白閱讀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在參與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為了高質量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學生就必須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就無形他使學生掌握情感的表達和寫作方法,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可見,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時多元化的議題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大有裨益。
基于任務群,組織安排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活動,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畢竟,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活動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選擇議題內容,為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需要根據群文閱讀的主體內容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達到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維訓練的效果。在學習《詩經》一課時,教師在設計出具體的群文閱讀議題后,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以學習文章中人物情感描寫方法的角度進行群文閱讀的探究活動,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安排學生進行適當?shù)挠懻?,營造活躍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帶有目的性的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以及找到的答案內容。這種帶有問題的群文閱讀活動能夠在有限的課堂中最大程度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閱讀能力,準確把握這一主題文章的表達內容和寫作方式,對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莫大的幫助。同時,基于任務群的引導、指示,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群文閱讀,還要重視和學生交流想法和觀點,讓學生逐漸擁有善于表達、樂于表達、大膽表達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夠營造良好、有趣的群文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閱讀中啟發(fā)思維,訓練學生閱讀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
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活動,教師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擁有探索、閱讀同類型、同主題文章的自主性,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取文本知識、閱讀經驗,為之后參與閱讀、知識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高中生參與群文閱讀的興趣會直接影響群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任務群主題,且任務群主題難度要適中。如果是難度較大的任務群,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參與群文閱讀的心理。如果是難度較小的任務群,不易于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心理、意識,導致群文閱讀課堂氛圍乏味、單一,不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因此,教師要設定一些既易于完成、又蘊含深意的閱讀任務,如讀書接龍、朗誦、故事復述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有技巧表述文章內容。由于學生間的閱讀水平、認知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要對學生開展、實施個別化輔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群文閱讀中有所收獲,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出示一些視頻、音樂、動畫、圖片,輔助學生理解文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小說《紅樓夢》時,教師可以把學習任務群當做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基礎,教師需要先讓學生開展單篇閱讀,把單篇閱讀作為群文閱讀的鋪墊。學生需要在閱讀《紅樓夢》時分析小說中的人物特征、主要內容、藝術手法、中心主題、思想感情等。在此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紅樓夢》的視頻片段,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覺體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己閱讀《紅樓夢》期間獲得的感悟、經驗去閱讀同類型文章,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把“議題”作為開展群文閱讀的切入點,喚醒學生的閱讀欲望、興趣。教師可以選擇《蘭亭集序》《逍遙游》等詩歌,設定“人生世界觀”的群文閱讀議題,實現(xiàn)閱讀任務的整合,訓練學生思維拓展能力、認知能力。
基于任務群的引領下,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中,教師要重視革新閱讀指導方法,通過自讀領先、話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趣味閱讀、深度剖析,強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自讀領先群文閱讀模式中,教師要體現(xiàn)群文閱讀的“自主化”,讓學生在任務群的引領和點撥下,有針對性探索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內容,從中積累更多的群文閱讀技巧和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鑒賞文章中的思想內容,通過自讀、思考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自主意識,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邏輯思維,提高群文閱讀教學質量,體現(xiàn)出學習任務群的教育價值和優(yōu)勢。同時,在自讀領先群文閱讀模式下,要改變教師為主導的群文閱讀現(xiàn)狀,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從中領悟文本的情感內涵、語言魅力等,用心感知知識生成過程,體驗群文閱讀帶來的快樂,讓群文閱讀活動有序進行下去,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話題討論群文閱讀模式中,教師要圍繞話題設計學習任務群,指導學生結合文章中的內涵與語言進行討論,激活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通過交流、互動強化對群文的了解。另外,教師可以融合話題布置學習任務,基于學生的共性思維提出問題,引領學生掌握群文中的核心思想,訓練學生的認知水平,調整學生的思維結構,改變學生以往不會說、不敢說、不善于說的現(xiàn)狀。
在閱讀《竇娥冤》一文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篇悲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認識文本中的生詞、生字,還要領悟文章想要表達的“對他人不幸要抱有理解、悲憫之心”的思想。教師可以在學習任務群中提出如下問題“作者在刻畫戲劇作品悲劇人物方面較為成功,你們在閱讀中分析一下作者對于時代、社會、人生、人物的思考?”以此來引發(fā)學生討論,積極表達在閱讀中獲得的看法和認知,強化對文本中心思想、悲劇藝術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文本鑒賞能力。在閱讀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分析一下悲劇文學作品的價值,并且鼓勵學生去閱讀同類型文學作品,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帶著問題投入群文閱讀活動中,從中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獲得深刻的閱讀體驗和感悟。
綜上所述,學習任務群導向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加舒適的閱讀體驗,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