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也被稱為青皮梧桐或梧桐,高度可達20 m 左右,樹干端直,樹冠卵圓,樹皮呈灰綠色,小枝粗壯,側枝呈階梯狀逐年輪生;葉片背面有星狀毛,表面光滑,葉長一般在15~20 cm,基部心形,先端后尖,呈全緣葉;頂部生有圓錐形花序,花序外部包裹有花萼,花萼長1 cm,顏色為淡綠色,呈反卷或舒展狀態(tài),外部有淡黃色柔毛包裹;雌蕊和雄蕊具有蕊柄,雄蕊頂部具有15 個集生花藥,呈球狀,雌蕊花柱5 裂,基部有退化狀態(tài)的雄蕊;蓇葖質(zhì)革、皮薄、有柄,成熟時心皮會先開裂;種子呈棕黃色,形狀呈球形,表面有皺紋,直徑6 mm;青桐開花期一般在每年6~7月,果實成熟期一般在每年9~10月。
青桐生長習性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喜溫,具有一定耐寒性,比較適合栽培在溫暖濕潤地帶,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栽培,要盡量栽培在向陽背風的位置;二是喜通透性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沙質(zhì)土,若栽培土壤過于黏重,會導致青桐成活率下降。但是青桐對于土質(zhì)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論是鈣質(zhì)土、中性土還是酸性土均能正常生長,甚至在輕度鹽堿土中青桐也能存活;三是喜濕潤的生存環(huán)境,但是對于積水耐性較差,在青銅栽培過程中必須做好灌溉排水工作。
由于青銅側根較少,主根較多,所以在栽培胸徑不足10 cm 樹苗時可以采用裸根栽培的方法,而一旦樹苗胸徑超過10 cm,則要采用帶土球方式栽培,并且要確保土球規(guī)格保持在樹苗直徑的6~8 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青銅樹苗成活率。青桐栽培時間最好控制在每年秋季10月~12月上旬或每年3月中旬~4月中旬為宜。在實際栽培前,要將栽種土與基肥充分攪拌,改善青桐種植環(huán)境。栽培裸根樹苗時,要遵循“三踩一提”的基本原則,栽培深度控制在3 cm 左右即可。而在栽培帶土球樹苗時,要根據(jù)土包規(guī)格挖掘樹穴,并踩實樹穴,然后將帶土包的樹苗放置到樹穴中,之后再將挖出的表土分2 次回填到樹穴中。必須注意的是,每次回填都需要將表土用力踩實,以此來確保土包高度與穴坑平齊,切不可導致穴坑過高,以此防止樹穴積水,進而對青桐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若在秋季栽種,要根據(jù)具體栽種時間合理澆水,若在12月后栽種澆1 次透水即可,而在11月上旬栽種則要澆2 次透水,2 次透水的澆灌時間要控制在10 d 左右。若為春季栽培,則無需參考具體栽培時間進行澆水,在栽培后第1 d、第5 d、第10 d分別澆1 次透水即可。除了澆水外,栽培人員還必須做好施肥工作。在青桐栽培時可以運用腐熟的牛糞、馬糞等作為基肥。在每年春季5~6月份,可以再追施1 次氮肥、鉀肥、磷肥或復合型肥料。當冬季天氣轉涼后,栽培人員可以結合澆凍水施加適量的芝麻醬渣、烘干的雞糞、烘干的牛馬糞,此后則無需再額外施肥。
3.1.1 白絹病
青桐一旦感染白絹病,患病部位會生出許多白色菌絲層,菌絲層在潮濕環(huán)境中會生成許多小菌核,菜籽狀,初期顏色為白色,后期會逐步轉變成深褐色或黃褐色。這些菌絲層會導致患病部位皮質(zhì)層腐爛,最終導致青桐枯萎死亡。防治時,一是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注重施肥均衡性,尤其是要嚴格控制氮肥施加量,避免氮肥施加量過多;二是一旦發(fā)現(xiàn)嚴重患病株要及時拔出,并用70%五氯硝基苯對栽種穴進行徹底消毒,以防病菌蔓延擴散,感染其他健康青桐樹株;三是在青桐白絹病發(fā)病初期,可以噴灑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加水配置成500 倍液,每7 d噴1 次,持續(xù)噴灑3~4 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
3.1.2 猝倒病
青桐猝倒病主要可以分為幼苗猝倒型和苗木立枯型2 種。幼苗猝倒型具體指青桐苗木栽種不久,尚未形成木質(zhì)化,病菌就侵入苗木根部,導致苗木根部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繼而出現(xiàn)腐爛,進而使苗木在短時間內(nèi)因缺水缺肥迅速倒下;苗木立枯型具體指青桐苗木栽種一段時間后,根莖已經(jīng)形成木質(zhì)層,此時苗木在感染猝倒病后,雖然也會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死亡,但是根莖不會立即倒下。在防治青桐猝倒病時,要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施肥、澆水、排水工作,充分滿足青銅植株對于水分、養(yǎng)分需求,整體提高青桐植株疫病抵抗力;二是運用50%福美雙和70%土菌消混合,處理青桐苗木栽培土壤。
青桐高發(fā)蟲害主要包括薄翅鋸天牛、大青葉蟬、霜天蛾、鳴鳴蟬、扁刺蛾、梧桐裂木虱、中國綠刺蛾、芒果蚜、棉卷葉綠螟等。防治時,要根據(jù)其具體種類,采取針對性的方法。在防治大青葉蟬時,可以使用48%樂斯本乳油加水配置成3 500 倍液或25%撲虱靈可濕粉劑1 000 倍液,但必須注意的是,為了提高藥物預防效果,最好在大青葉蟬若蟲期防治;在防治扁刺蛾時,可以在幼蟲高發(fā)期采用1.2%煙參堿性乳油加水配置成1 000 倍液予以防治;在防治梧桐裂木虱時,可以在其成蟲羽化期和若蟲初孵期運用10%蚍蟲林可濕粉劑加水配置成2 000 倍液,或運用20%疥蟲凈乳油加水配置成1 000 倍液予以防治;在防治棉大卷葉螟時,可以采用25%滅幼脲3 號加水配置成3 000 倍液,或采用5%蚍蟲啉乳油加水配置成2 000~3 000 倍液予以防治等。上述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化學防治方式雖然具有針對性強、見效快的特點,但是如果使用不當,極易對青桐生長及周邊環(huán)境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栽培人員在使用化學防治方法時,必須嚴格控制化學藥劑用法、用量、使用時間等。與此同時,要推廣應用天敵防治、微生物制劑、生物農(nóng)藥等生物防治方式,或色板滅蟲、燈光誘蟲等物理防治方式,去除病枝病葉、加強水肥管理等,應優(yōu)先運用綠色防治方法。
綜上所述,青桐作為常見的落葉喬木,在園林美化、道路綠化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要想更好地促進青桐生長,栽培人員要做好栽培、澆水、施肥等栽培管理工作,針對白絹病、猝倒病、大青葉蟬等常見病蟲害加強防治,充分發(fā)揮青桐綠化、美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