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努斯鮑姆相信文學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合格公民——“明智旁觀者”,但并未給出具體的理論支撐。本文認為芝加哥學派的修辭讀者理論為上述觀點在文本層面找到了依據(jù),建立起了敘事讀者和公民的冷靜姿態(tài)、理想的敘事讀者和公民的共情能力這兩對對應關系。所以可以認為努斯鮑姆的閱讀培養(yǎng)良好公民的理論,激活了芝加哥學派修辭讀者理論的公共潛力。
【關鍵詞】努斯鮑姆;明智的旁觀者;讀者觀
【中圖分類號】I0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24-0079-04
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在《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中提出文學閱讀所要求的多樣化閱讀視角有助于培養(yǎng)個體的共情能力和冷靜姿態(tài),而這兩種品質恰恰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理想公民——“明智的旁觀者”所需要的。所以在努斯鮑姆看來,以特定視角閱讀文本可以視作對公民參與公共生活的有益訓練。然而,努斯鮑姆并未援引具體的讀者理論來佐證上述觀點。筆者通過梳理芝加哥學派的多維讀者觀,發(fā)現(xiàn)其讀者觀可以為努斯鮑姆的視閱讀為公共參與之有益訓練的看法提供理論支撐。
一、芝加哥學派的多維讀者理論
芝加哥學派自第二代學者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開始便深耕修辭讀者理論,經過彼得·拉比諾維奇(Peter J·Rabinowitz)和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的拓展、細分,形成了四維讀者觀,或者說四維讀者視角。這四類讀者視角各具特點,且明顯與理想公民——“明智的旁觀者”存在對應關系。為了充分闡明對應關系,先來梳理四維讀者觀。
首先是真實讀者(actual audience)和作者的讀者(authorial audience)①。真實讀者是指進行閱讀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有自身的階層、性別、種族、性格、訓練、文化和歷史處境等,因此會以不同的方式閱讀。而作者的讀者是指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一直盤桓于腦海的假想讀者,具有作者所預想的特定知識、偏好乃至偏見。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是根據(jù)作者的讀者這樣一幅讀者肖像來創(chuàng)作的。真實讀者與作者的讀者的相同點是,兩者都視文本中的敘述為虛構,并不認為真的存在一個外貌丑陋的卡西莫多,所以當他們判斷文本中的人物及人物行動時,更容易抱持冷靜全面的態(tài)度。
其次是敘事讀者(narrative audience),即“敘述者為之寫作的想象的讀者”[2]95。與真實讀者、作者的讀者不同,敘事讀者相信敘述者真實存在,并且如果敘事讀者沒有發(fā)現(xiàn)敘述者在“撒謊”的話,敘事讀者同時還相信敘述者的敘述。就是說對敘事讀者而言,文本敘述的世界就是真實世界。此外,費倫補充說敘事讀者還是“虛構內部真實讀者自行擔當?shù)挠^察者的角色”②,就是說敘事讀者作為實際讀者所采取的一種閱讀視角,還能借助實際讀者的價值觀、判斷力等對敘述者及其敘述做出獨立判斷。
而理想的敘事讀者(ideal narrative audience)與敘事讀者有同有異。不同點在于敘事讀者有能力做出獨立判斷,不會完全被敘述者左右;而理想的敘事讀者不然,他“相信敘述者,接受他的判斷,同情他的困境,即使敘述者的笑話很差勁也會大笑”[1]134。簡言之,理想的敘事讀者會全盤接受敘述者的敘述,并不加以審視,也不會產生懷疑。而理想的敘事讀者和敘事讀者的相同點是,對他們而言敘述者是真實存在的,敘述者所在的世界就是真實世界。
簡要梳理了四維讀者觀的特點后,在正式討論努斯鮑姆的觀點前,還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既然要討論閱讀如何有助于培養(yǎng)公民,那讀者之于敘述的關系應該盡可能接近公民之于現(xiàn)實的關系,這就像是工作實習的環(huán)境要盡可能接近實際工作的環(huán)境。而對真實讀者和作者的讀者而言,敘述是虛構的;對敘事讀者和理想的敘事讀者而言,敘述才是真實的,因此這兩者之于敘述的關系更接近公民之于現(xiàn)實的關系。所以探尋特定閱讀視角所要求的特質是否與理想公民的品質存在對應時,應該優(yōu)先在敘事讀者和理想的敘事讀者中尋找。秉持這個思路,本文認為“明智的旁觀者”的共情品質可以在理想的敘事讀者視角找到;而因身處事外而具備的冷靜姿態(tài)雖然同時出現(xiàn)在敘事讀者、作者的讀者和真實讀者身上,但應優(yōu)先討論敘事讀者之冷靜,下面就具體討論上述觀點。
二、明智的旁觀者與理想的敘事讀者
(一)明智的旁觀者:共情
如果讓努斯鮑姆來評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她大概不會完全認同。因為“當局者迷”是以不動聲色的旁觀口吻,惋惜當事人的情感壓抑了理智,沒有做出合理選擇。努斯鮑姆認為:“講求理論的人經常以他們的智力為傲,自信掌握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但投身于理智讓他們對具體的情感反應或想象不敏感,而這些想象和情感是準確感知的重要構成?!雹劬褪钦f對努斯鮑姆而言,解決問題不光包括利益的權衡,同樣包含對情感的關照,有時甚至情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舉例來說,電影《心靈點滴》中醫(yī)生亞當?shù)囊晃徊∪藞猿终J為病房里遍布松鼠,都要傷害他。亞當反復說明那只是幻象,病人還是不肯下床。亞當轉換思路,假裝帶來槍支彈藥,和病人一起消滅了圍困他們的松鼠,之后病人很輕松地走出了病房。這就是亞當以想象代入病人的“真實”,而非堅持以理智說服病人放棄自己的“真實”。
所以,如果斯密和努斯鮑姆對話,就會看到當斯密提出:
“(明智的)旁觀者……必定會盡可能努力把自己置于對方的處境之中,設身處地地考慮可能使受害者感到苦惱的每一種微小情況。他會接受他同伴的所有事實,哪怕是最小的細節(jié);盡可能完善地描述想象中變化了的處境,他的同情就建立在這種處境之上。”④
努斯鮑姆會贊同道“在他最為重要的道德能力中,其中一種就是生動想象的力量,想象成為他所想象的那些人中的每一個人將會是怎樣的。”⑤當然,努斯鮑姆贊許共情能力并非只因為它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還因為在她看來“明智的旁觀者”的共情能力是美德的構成之一。
努斯鮑姆接續(xù)亞里士多德的看法,認為美德不只包括具體情境中的恰當行動,還應包括對具體情境的恰當情感反應。首先是因為:
“經常的情況是,她的熱情回應而非冷漠思索,引導她得出恰當?shù)恼J識?!@有件事一個朋友需要我的幫助:這往往首先被‘視作感受,它是友誼的組成部分,而非純粹的智力。智力會向感受請教,獲取關于當下情境之真實特質的信息。沒有它們,對新情境的處理會變得盲目而遲鈍。”⑥
也就是說共情可以幫助理智全面掌握實際情況,從而恰當?shù)匦袆?。此外,努斯鮑姆認為即使主體在缺少共情的情況下,行動上仍然做出了恰當回應,那也不如有情感參與的行動來得高尚。因為:
“相較于帶著恰當?shù)膼酆屯?,如果我無動于衷地幫助了朋友,我就不值得同等的贊賞。事實上我的選擇或許根本就不高尚;因為一樁善舉,不僅必須有與樂意為善之人同樣的行動,還必須以同樣的方式,即一個人熱愛將要做的善舉?!雹?/p>
可見對努斯鮑姆而言首先構成美德的行動依賴共情提供必要信息;即使行動的結果一致,也只有當一個人出于愛和共情而如此行事時,才可以稱之為美德。
綜合來看,努斯鮑姆之所以看重“明智的旁觀者”的共情品質,一是因為共情有時可以解決理智難以解決的問題,二是因為共情是美德之重要構成。那現(xiàn)在的問題是,為什么說理想的敘事讀者可以鍛煉共情能力?
(二)理想的敘事讀者:選擇天真
討論文本倫理時,理想的敘事讀者似乎容易淪為負面教材:“敘事讀者和理想的敘事讀者的區(qū)別往往落在倫理軸或闡釋軸。理想的敘事讀者贊同敘述者的看法,即特定事件是好的或特定分析是對的,而敘事讀者則被邀請對敘述者作出判斷?!盵1]135相較于敘事讀者的審慎,理想的敘事讀者從一開始就天真地相信敘述者的一切陳述與判斷,完全從敘述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但不應忽視的是,理想的敘事讀者只是讀者主動采取的諸多閱讀視角中的一種。因此并不是讀者全然天真,聽無不信,而是讀者在面對一位敘述者時選擇天真,愿意為完全從敘述者的視角出發(fā)看待事物付出努力。
《雙城記》中落魄迷茫的卡頓選擇犧牲自己救回達內。如果僅僅從利害來看,卡頓傾慕露西,而露西愛戀達內,用生命去拯救情敵實在不合理??扇绻肟D的視角,判斷或許會有不同??D從內心深處否定自己,認定自己沒有希望?!疤砹?,我已經永遠好不了啦。我還會沉淪下去,愈來愈糟糕?!雹嗨麗勰降穆段鲄s堅定地說:“所以我一片赤誠,再三懇求你相信,卡頓先生,你是能夠有所作為的!”⑨露西的鼓勵,對于深陷自我否定的卡頓而言分量十足,他行色匆匆的一生中或許沒有多少人因他的存在本身而非他有什么用而真誠地肯定他。
完全地代入,深刻地感受特定事物對于特定人物的價值而不只是對于“我”的價值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全身心感受事物之于人物的分量時,讀者無疑正在鍛煉“想象的肌肉”,充分發(fā)揮著自身共情能力,這有助于他們在作為公民時“看到對不同人而言多種苦與樂的意義”⑩。所以就共情能力的培養(yǎng)與運用而言,理想的敘事讀者的視角可以為“明智的旁觀者”提供支持。
三、明智的旁觀者與敘事讀者
(一)明智的旁觀者:冷靜
“明智的旁觀者”需要共情,但不止于此。努斯鮑姆認為并非一切情感都是良好的指引,情感必須:
“首先具備一種什么正在發(fā)生的真實觀點——關于事情的事實,關于事實對這個處境中的角色的意義,關于在角色自身意識中可能會困惑或被扭曲的真實意義或意義的所有方面?!?
努斯鮑姆的意思是當事人有時會沉浸于情緒,誤解事實或錯誤地估計特定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如魯迅的小說《傷逝》中子君為“自主”所深深吸引,認為自主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因而堅決離開家庭與涓生一起生活。對子君來說,盡管并未意識到,但“自主”還意味著她要面對從制度、觀念到物質等都對自主決策的女性不友善的現(xiàn)實社會,也意味著她要自食其力的困難。子君最后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沒有充分意識到她的決定于她意味著什么。隱含作者借涓生之口所說的“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便是從旁觀者的冷靜視角對子君之悲劇所做的總結。如果子君出走前就有旁觀者的冷靜視角為她補充她所沒有意識到的“自主”之意義,也許她的生活會有不同的走向。
所以努斯鮑姆說:“我們應當熱心于他人的幸福而不是沉溺于我們感應與共鳴的圖景中。”?于公民而言,努力與當事人共情,理解特定事物對當事人的價值當然重要,但不能停留于此。當事人自身理性為切身利害、情感羈絆等所限,無法做出于自身幸福而言相對合理的判斷時,“明智的旁觀者”要能幫助“弄清楚參與者是否正確地理解了它并作出了適當感應”?。就是說“明智的旁觀者”既要能共情,還要能冷靜地判斷正在發(fā)生的事情,為可能被情感壓倒的當事人提供意見,使他更有可能走向幸福。那下面的問題是,敘事讀者的視角為何能培養(yǎng)冷靜的姿態(tài)。
(二)敘事讀者:別樣的冷靜視角
上文已提到敘事讀者并不像理想的敘事讀者那樣天真:一方面敘事讀者以真實讀者提供的經驗、常識等為依托,能對敘述做出獨立判斷;另一方面相較于實際卷入利害計較的諸多人物,作為透明旁觀者的敘事讀者不會被事件波及,所以能有效地利用上述經驗、常識等使“我們不是處于一個有偏見的位置……能夠以更公正的方式感受他們”?。如《九三年》中當敘述者充滿激情地說“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時,敘事讀者意識到敘述者此時情緒高漲,激情可能會使敘述與“實際情況”不符,因此接下來應該更加注意敘述者的激情是否有意無意扭曲了對事件的敘述??梢娪捎谀軣o關自身利害地運用與敘述者不同的視角,相較于敘述者和人物,敘事讀者能夠通過敘述更冷靜地對事件作出判斷。
對參與公共生活的公民,尤其是生活在充斥對立性敘述的社會中的公民而言,敘事讀者的冷靜判斷能力的確重要。只有像敘事讀者一樣,有能力判斷一段敘述中哪些是事件部分,哪些是以敘述事件的口吻表達情緒,又有哪些敘述細節(jié)暗示了敘述的不可靠性,公民才能更負責任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所以敘事讀者的視角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助于培養(yǎng)“明智的旁觀者”的冷靜姿態(tài),有助于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
四、結語
總的來說,努斯鮑姆認為文學讀者身份可以培養(yǎng)真實讀者的共情能力和冷靜姿態(tài),幫助個人成為公共事務中的“明智的旁觀者”。而修辭敘事學的精細讀者分類又為她的理論在文本層面找到了支撐,所以不妨這樣看:努斯鮑姆從自己專研的領域出發(fā),以自己的方式開掘了修辭敘事理論的公共潛能。
注釋:
①布斯、拉比諾維奇和費倫主要討論的是敘述作品的受眾,而敘述作品既包括書面作品,也有電影、戲劇等,因此他們會在“reader”“audience”和“l(fā)istener”之間切換。但三位學者討論最多的無疑是書面作品,因此除了引用原文,本文在其他時候統(tǒng)一用“讀者”指代敘述作品受眾。
②詹姆斯·費倫:《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tài)》,陳永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第115頁。
③Martha C. Nussbaum:Loves Knowledge:Essay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81.
④瑪莎·努斯鮑姆:《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10頁。
⑤同上。
⑥Martha C. Nussbaum,Loves Knowledge: Essay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79.
⑦同上。
⑧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宋兆霖譯,作家出版社,2015,第132頁。
⑨同上,第134頁。
⑩瑪莎·努斯鮑姆:《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13頁。
?同上,第111-112頁。
?魯迅:《魯迅全集(卷三)》,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3,第259頁。
?同上,第268頁。
?瑪莎·努斯鮑姆著:《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12頁。
?同上。
?同上,第112-113頁。
?雨果:《九三年》,鄭永慧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第437頁。
參考文獻:
[1]Peter J·Rabinowitz.Truth in Fiction: A Reexamination of Audiences[J].Critical Inquiry,1977,4(1):121-141.
[2]Peter J·Rabinowitz.Before Reading: Narrative Conven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D].Ohio: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3]范昀,瑪莎·努斯鮑姆.藝術、理論及社會正義——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瑪莎·努斯鮑姆訪談[J].文藝理論研究,2014,34(05):41-52.
[4]陳后亮.倫理認同、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評瑪莎·納斯鮑姆的倫理批評思想[J].外國文學研究,2019,41(06):50-59.
[5]申丹.修辭性敘事學[J].外國文學,2020(01):80-95.
作者簡介:
洪翔(1996.2-),江蘇常州人,揚州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倫理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