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同,段 力,武鳳震,宋元澤
(1.韶關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0; 2.成都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3.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4.淄博市中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傳統(tǒng)中醫(yī)學并未明確提出五臟精氣盛衰旺時,但先秦時期,五臟精氣盛衰旺時已初顯于五行理論中。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描述了六經(jīng)欲解時,即六經(jīng)病在“欲解時”的時間內容易痊愈[1]?!秱摗吩?“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睆堉倬罢J為太陽病在巳、午、未時容易痊愈,首次描述了疾病與時間的關系[2]。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中以“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為依據(jù),將日晡所發(fā)潮熱解釋為“陽明旺于申酉戌,日晡所發(fā)潮熱者,陽明熱甚也”,首次提出“陽明旺于申、酉、戌時”的觀點,開啟了后世對“陽明旺于申酉戌”的爭論[3-6]。唐朝女道醫(yī)胡愔在其著作《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7]中首次明確五臟精氣盛衰于每日的時間。本研究通過對既往臟腑精氣盛衰文獻的研究,發(fā)掘五臟精氣盛衰循環(huán)的規(guī)律,由此確定五臟精氣盛衰與時間的關系。
臟腑精氣盛衰旺時來源于秦漢黃老文化中的五行理論,其最早的記載可見于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五行書》,何雙全考證并改編原文曰:“木生亥,壯卯,老未?;鹕?壯午,老戌。金生巳,壯酉,老丑。水生申,壯子,老辰。”[8]見表1。
表1 《秦簡·五行書》五行對照表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將五行與地支關系描述為:“木生于亥,壯于卯,死于未……火生于寅,壯于午,死于戌……土生于午,壯于戌,死于寅也……金生于巳,壯于酉,死于丑……水生于申,壯于子,死于辰……”[9-10]見表2。
表2 《淮南子》五行對照表
隋代蕭吉在《五行大義》中描述了五行之氣的生旺盛衰規(guī)律[11-12]?!段逍写罅x·論生死所》曰:“木,受氣于申,胎于酉,養(yǎng)于戌,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帶于丑,臨官于寅,王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受氣于亥,胎于子,養(yǎng)于丑,生于寅,沐浴于卯,冠帶于辰,臨官于巳,王于午,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金,受氣于寅,胎于卯,養(yǎng)于辰,生于巳,沐浴于午,冠帶于未,臨官于申,王于酉,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水,受氣于巳,胎于午,養(yǎng)于未,生于申,沐浴于酉,冠帶于戌,臨官于亥,王于子,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土,受氣于亥,胎于子,養(yǎng)于丑,寄行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帶于巳,臨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墓)于戌。”[13]見表3。
表3 《五行大義》五行對照表
秦簡中的生、壯、老,《淮南子》中的生、壯、死,以及《五行經(jīng)》中的受氣、胎、養(yǎng)、生、沐浴、冠帶、臨官、王(旺)、衰、病、死、葬(墓)等,是將五行木、火、金、水、土5種不同的能量在自然界中生長、盛衰的過程比喻為人的一生,用以描述五行各自屬性的能量盛衰與自然界的對應關系[11-12, 14]。其中受氣、胎、養(yǎng)、生、沐浴、冠帶、臨官為五行各自能量上升階段,王(旺)為最大值,王(旺)之后轉為衰落,衰、病、死、葬(墓)意為能量逐步降低、衰亡,直至新的循環(huán)開始[15-17]。據(jù)精氣能量盛衰過程可知,五行所對應的旺時為:木旺于卯時,火旺于午時,金旺于酉時,水旺于子時,土旺于未時。
古人將五行中的金、水分別與肺、腎相對應,正如《難經(jīng)·四十難》[18]曰:“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腎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胡愔[7]將五行、時間與臟腑精氣盛衰結合起來,形成五臟精氣盛衰規(guī)律,相對完整地論述了五臟精氣盛衰與五行、日周期時間的關系;其在《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中曰:“肺為西方,兌金也,金受氣于寅,生于巳,旺于酉,病于亥,死于子,墓于丑。心為南方,離火也,火受氣于亥,生于寅,旺于午,病于申,死于酉,墓于戌。肝為東方,震木也,木受氣于申,生于亥,旺與卯,病于巳,死于午,墓于未。腎為北方,坎水也,水受氣于巳,生于申,旺于子,病于寅,死于卯,墓于辰。脾為中央,土也,受氣于巳,生于子,病于亥,死于卯,墓于辰。”
古人常用受氣、生,旺,病、死,墓表述事物興起盛衰規(guī)律,說明相應臟腑之氣盛衰時間與過程,以及五行之氣的興起、盛衰規(guī)律[19]。筆者總結如下。
肺在五行屬金,金氣能量于寅時萌芽、巳時生長,酉、亥時達到極盛后逐漸減弱,子時結束,丑時休養(yǎng),并在下一個寅時開始新的循環(huán)。心在五行屬火,火氣能量于亥時萌芽,寅時生長,午時達到極盛后逐漸減弱,至申時火氣能量進一步減弱,酉時結束,戌時休養(yǎng),并在下一個亥時開始新的循環(huán)。腎在五行屬水,水氣能量于巳時萌芽,申時生長,子時達到極盛后逐漸減弱,至寅時水氣能量進一步減弱,卯時結束,辰時休養(yǎng),并在下一個巳時開始新的循環(huán)。肝在五行屬木,木氣能量于申時萌芽,亥時生長,卯時達到極盛后逐漸減弱,至巳時肝氣能量進一步減弱,午時結束,未時休養(yǎng),并在下一個申時開始新的循環(huán)。脾在五行屬土,土的能量于巳時萌芽,子時生長,分別于辰、戌、丑、未時達到極盛后逐漸減弱,卯時結束,辰時休養(yǎng),并在下一個巳時開始新的循環(huán)。見表4。
表4 五臟精氣盛衰時間表
表4中顯示五行之土能量盛衰過程與其他四行不同,而“脾主時長夏”與“脾不主時”在學術界多有討論?!饵S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曰:“季夏并四季各十八日存鎮(zhèn)星在脾中?!奔匆运募径?脾所主為每個季節(jié)最后18天。故有“脾不主時,寄旺于四時之末各18天”的說法。表2、表3、表4所示五行對應時辰中,以脾旺四季作為脾土的盛衰旺時規(guī)律,故年周期律中脾旺于每個季節(jié)最后18天,以十二地支應十二月則為辰、戌、丑、未月;以十二地支應日周期律而言,脾旺于辰、戌、丑、未時。故表4中五行脾土的盛衰旺時為辰、戌、丑、未時。
據(jù)表4可知,五臟精氣盛衰旺時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而循環(huán)往復的,可將精氣盛衰大致分為4個階段,即受氣、生長階段,旺盛階段,病、衰亡階段,休養(yǎng)階段。在以上4個階段中,尤以旺盛階段為重,它代表相應臟腑精氣已經(jīng)達到最大值,并帶來一系列臟腑生理和病理的改變。旺時分別為:腎旺于子時,肝旺于卯時,心旺于午時,肺旺于酉時,脾旺于辰、戌、丑、未時。在臨床中,五臟精氣旺時可用于輔助診斷、治療與判斷預后。
《黃帝內經(jīng)》明確提出正邪之間的關系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機體臟腑精氣強盛,則外邪難以侵犯人體。若外邪在機體正氣充足時侵犯,此時正氣鼓動,驅邪外出,癥狀表現(xiàn)較為明顯。如《傷寒論》少陽病條文:“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即風寒邪氣侵犯少陽,誤用下法,病邪并未傳變仍在少陽經(jīng),出現(xiàn)“蒸蒸而振、發(fā)熱、汗出”等癥狀,這些癥狀由正邪相爭劇烈、正氣驅邪外出導致,此時應顧護正氣,驅逐外邪[20]。正邪相爭極期是正氣抗爭邪氣最劇烈的階段,此時臟腑精氣必然旺盛,故多見于臟腑、經(jīng)絡之氣旺盛的時間點。在正邪相爭的極期,若能因勢利導,進一步增強正氣,則可順利驅邪外出。
邢玉瑞認為,五行與時間的關系是我國古代醫(yī)家認識自然界萬物生長化收藏規(guī)律及人體五行精氣活動節(jié)律的一種理論,可指導疾病的診斷,判斷病勢的進退、轉歸和預后[21]。
《普濟方》中記載了五臟盛衰規(guī)律案例,曰:“穢氣入肝,與淚相感,則為水泡。色澤微青,以應肝之象,旺在寅卯。入心與血相感,則為斑子,色帶深紅,以應心之象,旺在巳午。入脾與涎相感,則為疹子,色赤黃淺,以應脾之象,旺在辰戌丑未。入肺與涕相感,則為膿泡。色白而肥,以應肺之象,旺在申酉。腎主色黑,腎在下,不受穢氣,瘡痘不透即變黑色,以應腎之象,旺在亥子?!薄镀諠健酚涊d瘟疫的表現(xiàn)癥狀與疫毒之氣及五臟精氣旺盛時間密切相關,癥狀嚴重的時間與五臟精氣旺盛的時間一致。原文解釋曰:“蓋肝旺于寅卯,因潮熱而運動肝氣,故隨臟而出,必知水泡也?!备卧谝畷r辰屬生長與旺盛階段,此時肝中精氣旺盛,如果邪氣入肝,則肝氣與邪氣相搏,正氣由里驅邪達表,又因肝開竅于目,在液為淚,正邪相爭表現(xiàn)為肝中精氣旺盛,正氣驅邪以淚液形式從兩目而出,并在體表化成水泡。其中,“微青水泡”及“旺在寅卯”一方面提示穢毒之邪病位在肝;另一方面也提示臟腑精氣尚足,內陷穢毒仍可外達于表。瘟疫癥狀在相應旺時加重,說明這一時間所對應臟腑精氣充盈并可驅邪外出,表現(xiàn)為癥狀加重,這也符合“旺時而劇”“正邪交爭”的一般原理[22-23]。五臟精氣盛衰旺時規(guī)律可輔助臨床診斷與治療,全面認識臟腑之氣的盛衰變化,使臨床診斷更準確,有助于認識疾病本質[24-25]。
筆者對散存于不同文獻中有關五行、五臟與時間規(guī)律進行綜合整理和研究,豐富了中醫(yī)時間學研究內容。五臟精氣盛衰與時間密切相關,五臟精氣在時間中呈現(xiàn)出由弱到強再由強到弱的過程,即生長、旺盛、衰亡、休養(yǎng)4個階段。其中旺盛階段所對應的五臟精氣旺時規(guī)律更具有代表性和臨床實用性。本研究是中醫(yī)時間學研究的一部分,五臟精氣盛衰規(guī)律雖然聚焦于日周期,但與年周期中的五運六氣也密切相關,還須進一步研究,形成完整的中醫(yī)時間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