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陽,鐘碧鑾,田柬昕,張宇,趙影,蘇可珍
1.廣東官棧營養(yǎng)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廣州 510642);2.官棧魚膠營養(yǎng)安全研究中心(廣州 510642)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客家地區(qū)和香港新界一帶有著一種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盆菜,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與傳統(tǒng)的宴客講排場的傳統(tǒng)不同,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各種原料經(jīng)過煮、炸、煎、燜、燒等工藝入味熟制后,按種類累加堆疊,味道相互滲透,圍坐而食,寓意著團圓美滿[1-2]。清朝道光年間,閩菜經(jīng)典佛跳墻誕生,距今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各種原料經(jīng)過初加工后依次裝入酒壇中,佐以高湯和紹興酒煨制。其中高湯采用雞、豬等畜禽熬制而成,顏色多為黃色[3]。港式佛跳墻融合了盆菜與佛跳墻兩道名菜。在雞、豬等畜禽的基礎(chǔ)上額外采用干鮑、干貝等滋補食材進行熬湯,更加濃郁鮮香,顏色為褐色。然后將食材預先處理后按難易入味的順序從下至上進行排列,最終得到一份珍饈美味。
文章系統(tǒng)對比了港式佛跳墻與閩式佛跳墻之前的差異,包括有蛋白質(zhì)、脂肪、總糖、羥脯氨酸等基礎(chǔ)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以及氨基酸含量、呈味核苷酸等滋味物質(zhì)的差異,為佛跳墻產(chǎn)品的優(yōu)化和生產(chǎn)提供了一定參考。
港式佛跳墻(廣東官棧營養(yǎng)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閩式佛跳墻(超市)。
硫酸銅、硫酸鉀、硫酸、硼酸、甲基紅、溴甲酚綠、氫氧化鈉、95%乙醇、乙醚、一水檸檬酸、無水乙酸鈉、正丙醇、氯胺T、對二甲氨基苯甲醛、高氯酸、異丙醇、鹽酸、苯酚、檸檬酸鈉、茚三酮、冰醋酸(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葡萄糖(標準品)、淀粉酶(上海瓦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Kjeltec8400全自動凱氏定氮儀(丹麥FOSS公司);SoxtecTM 8 000索氏抽提器(丹麥FOSS公司);UV-1900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上海)實驗器材];Sykam氨基酸分析儀[賽卡姆(北京)科學儀器有限公司];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stree電子舌(法國AlphaMOS)。
1.4.1 兩種佛跳墻的制作材料
港式佛跳墻的熬湯原料:干鮑、干貝、花膠、火腿、豬排骨、豬皮、老雞、雞腳。
閩式佛跳墻的熬湯原料:火腿、豬排骨、豬皮、老雞、雞腳。
1.4.2 佛跳墻高湯的制備工藝
將熬湯原料切塊后焯水,清洗,混合放入煮鍋中,加蓋,于110 ℃煮沸2 h后,于100 ℃熬制6 h。過0.150 mm篩,撇去表面漂浮的脂肪。港式佛跳墻采用食用鹽、蠔油進行調(diào)味,傳統(tǒng)佛跳墻還額外添加有黃酒。
1.4.3 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
蛋白質(zhì):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4],凱氏定氮法。
脂肪: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5],索氏抽提法。
羥脯氨酸:GB/T 9695.23—2008《肉與肉制品 羥脯氨酸含量測定》[6]。
總糖: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測定》[7],酸水解-萊因-埃農(nóng)氏法。
1.4.4 游離氨基酸測定
參考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8]。
1.4.5 呈味核苷酸測定
參考GB 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9]。
1.4.6 電子舌的檢測分析
分別稱取適量湯料樣品,按照1∶80比例稀釋,按5 000 r/min離心15 min,采用濾紙過濾得到清液移取25 mL于電子舌專用燒杯中,并將其置于自動進樣器裝置上,待分析。
1.4.7 感官評測
參與評定的人員均是來自食品專業(yè)的人員,具有十分豐富的食品感官評價經(jīng)驗。此次參與人員共10人,男女各占一半。為保證試驗效果,在試驗前和樣品嘗試中均需漱口,并前隔開進行品嘗,避免相互影響。本次試驗的評分細則如表1所示。
表1 佛跳墻感官評分細則
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按式(1)計算。
鮑魚、干貝、魚肚均是海八珍之一,其中魚肚就是花膠的另一叫法[10]。鮑魚營養(yǎng)豐富,每100 g干品中含64 g蛋白質(zhì),2 g脂肪,3 g糖類,還有人體所需的鈣、鐵、磷等礦物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11]。干貝的粗蛋白含量可達69.28%、脂肪2.36%、總糖5.97%[12]。魚鰾是一種高蛋白(干制品可高達79.28%,且構(gòu)成氨基酸種類齊全)、低脂肪(0.17%~4.34%)、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高鈣多鋅多鐵,鎂、鉀、硒、錳)的水產(chǎn)資源[13]。其中花膠中的蛋白質(zhì)以膠原蛋白為主,羥脯氨酸和脯氨酸作為魚膠膠原的特征氨基酸,在花膠中含量不低,但是其他種類蛋白質(zhì)中比較少見[14]。港式佛跳墻的蛋白質(zhì)、脂肪、總糖和羥脯氨酸的含量均顯著高于閩式佛跳墻如表2所示。
表2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蛋白質(zhì)、脂肪、總糖及羥脯氨酸含量
氨基酸既是營養(yǎng)成分,又是衡量產(chǎn)品滋味的重要指標[15]。滋味活性值由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呈味閾值兩方面共同決定。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高湯氨基酸含量及其滋味活性值如表3所示。16種游離氨基酸按滋味可分為3大類,即鮮味(Asp、Glu),甜味(Thr、Ser、Pro、Gly、Ala)和苦味(Val、Met、Ile、Leu、Tyr、Phe、His、Lys、Arg)[16]。由表3可知,港式佛跳墻的鮮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總量均顯著高于閩式佛跳墻,苦味氨基酸含量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含量較高的氨基酸依次為谷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其中谷氨酸質(zhì)量分數(shù)達到1 454.62±10.35 mg/100 g和1 263.32±9.34 mg/100 g,占氨基酸總量的23.89%和22.83%。
表3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跳墻游離氨基酸的含量
港式佛跳墻與閩式佛跳墻含量差異最大的氨基酸為谷氨酸,其次是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可能是由于干鮑和干貝的氨基酸組成中谷氨酸的含量都是最高的,花膠的甘氨酸含量較高,另外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在干鮑、干貝以及花膠中都屬于含量較高的氨基酸[17-19]。
試驗共檢測了兩種佛跳墻中UMP、AMP、GMP、IMP四種核苷酸的含量,其中5’-IMP和5’-GMP是動物組織中重要的鮮味物質(zhì),可以與谷氨酸鈉、氨基酸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yīng),大幅提高鮮味[20]。由圖1可知,港式佛跳墻與閩式佛跳墻的5’-UMP含量無顯著差異,5’-AMP、5’-IMP和5’-GMP的含量差異顯著。其中港式佛跳墻5’-AMP含量較高,閩式佛跳墻5’-IMP和5’-GMP含量較高。根據(jù)表4中的TAV值,IMP是最重要的風味核苷酸。兩種佛跳墻在核苷酸上的含量差異可能與調(diào)味料的添加量相關(guān)。
圖1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核苷酸含量
表4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核苷酸含量及滋味活性值
味覺由5種基本味覺組成,電子舌就是對味覺進行辨別和量化的客觀評估的傳感技術(shù)[21]。港式佛跳墻湯底與閩式佛跳墻湯底的電子舌檢測結(jié)果如圖2所示。無味點的輸出來自參比溶液的輸出,參比溶液由氯化鉀和酒石酸組成,酸味無味點為-13,咸味無味點為-6,其他為0,當味覺值低于無味點,則認為樣品沒有該味道,反之則有[22]。由圖2可知,電子鼻可以明顯區(qū)分出兩種樣品,港式佛跳墻的苦味、酸味、鮮味均強于閩式佛跳墻,咸味和甜味弱于閩式佛跳墻。
圖2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有效味覺指標雷達圖
此外,此研究對兩種佛跳墻的電子舌響應(yīng)值進行了主成分分析。如圖3所示,第1主成分與第2主成分的貢獻率之和達到99.814%,可以很好地反饋2個樣品的整體滋味情況及其顯著差異。其中第1主成分作為橫坐標的貢獻率達到95.655%,第2主成分為縱坐標貢獻率為4.149%。由于第1主成分不同樣品之間在橫坐標上的距離差距較大,說明它們之間的差異較明顯,而樣品在縱坐標上的距離即使很大,由于第2主成分的貢獻率較小,不同樣品之間的實際差異可能較小[23]。
圖3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PCA主成分分析圖
兩種佛跳墻的感官評價結(jié)果見表5。在顏色、外觀等方面,港式佛跳墻的得分均高于閩式佛跳墻。其中鮮味和厚味的得分與游離氨基酸含量的數(shù)據(jù)相互應(yīng)證。雖然電子舌的數(shù)據(jù)表明,港式佛跳墻的苦味和酸味會更強,但是在感官評測中港式佛跳墻的接受度依然較高。
表5 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感官評價得分
通過蛋白質(zhì)等基礎(chǔ)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游離氨基酸等風味物質(zhì)的測定、電子舌技術(shù)和感官測評,對比分析了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之前的差異。試驗結(jié)果表明,港式佛跳墻的蛋白質(zhì)、脂肪、羥脯氨酸、總糖的含量均顯著高于閩式佛跳墻。港式佛跳墻和閩式佛跳墻的游離氨基酸含量也存在顯著差異,主要是鮮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之間的差異。兩種佛跳墻在游離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與港式佛跳墻的熬湯原料中采用干鮑、干貝和花膠等高價值食材不無關(guān)系。
港式佛跳墻與閩式佛跳墻的5’-UMP含量無顯著差異,港式佛跳墻5’-AMP含量較高,閩式佛跳墻5’-IMP和5’-GMP含量較高。電子舌可以明顯區(qū)分出兩種佛跳墻,港式佛跳墻的苦味、酸味、鮮味均強于閩式佛跳墻,咸味和甜味弱于閩式佛跳墻。但是港式佛跳墻的感官評價各個指標的分數(shù)均較高。港式佛跳墻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更高,但是電子舌甜味傳感器顯示更弱,以及兩種佛跳墻在核苷酸上的含量差異,可能是由于兩種佛跳墻在調(diào)味上的差異,港式佛跳墻的調(diào)味添加要少于閩式佛跳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