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旭萬,鐘巧巧,梁伶俐
(浙江省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病區(qū)·浙江 麗水 323000)
腦卒中是大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的腦功能障礙的總稱,因腦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發(fā),具有高發(fā)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1]。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交通事業(yè)的不斷成熟,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均可在黃金期(發(fā)病后6 h內)得到及時救治,雖然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致殘后遺癥仍為當前臨床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2]。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SHS)為其常見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多以康復訓練為主,通過循序漸進、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恢復以肢體功能[3]。雖然康復訓練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但起效緩慢,且對患者的依從性要求較高,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針灸和推拿是中醫(yī)特色療法,治療SHS臨床效果較好[4-6]。本文采用電針聯合推拿療法治療SHS I期患者48例,觀察療效及對患者疼痛及運動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SHS I期患者96例,均為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 組,每組48例。觀察組男性、女性病例數均為24例;缺血性腦卒中38 例,出血性腦卒中10 例;年齡60~75歲,平均(63.35±8.63)歲;病程15~30 d,平均(22.75±6.17)d。對照組男性、女性病例數分別為25、23 例;缺血性腦卒中39 例,出血性腦卒中9 例;年齡59~75歲,平均(62.75±8.43)歲,病程14~28 d,平均(21.89±6.14)d。2 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診斷標準 1)腦卒中診斷依據《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7]中有關標準,并經CT、MRI檢查確診;腦卒中肩手綜合征診斷參照《神經康復學》[8]中SHS I期診斷標準(患肢肩痛,手腕、手指紅腫熱痛,或間斷出現肩手自發(fā)痛等癥狀,活動受限)。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風病診斷療效標準》[9]。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SHS I期診斷標準;2)單側發(fā)病;3)既往無運動功能障礙;4)首次發(fā)病;5)生命體征平穩(wěn);6)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同意書;7)符合《赫爾辛基宣言》[10]倫理要求。
1.4 排除標準 1)肩周炎、頸椎病及骨關節(jié)病變引起的肩關節(jié)疼痛及功能障礙者;2)SHSⅡ~Ⅲ 期患者者;3)其他疾病引起的患肢水腫者;4)患肢肩手有局部感染者;5)合并惡性腫瘤者;6)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病變者;7)存在認知或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8)有針刺禁忌癥者;9)正在接受其他相關治療者。
2.1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11]。對照組康復訓練同時施以推拿療法:患者取端坐位,醫(yī)者以三指拿法放松按摩肩臂部肌肉,來回3~5 遍;點、揉小海、手三里、內關、合谷等穴位;拔伸肩部和手指關節(jié),伸屈旋轉腕部各2~3 次;以肩關節(jié)為軸心作緩慢環(huán)轉運動;依次屈伸手掌和指間各關節(jié)3~5 次,5 min/次,2~3次/天;注意手法宜緩柔,幅度由小到大,力度大小適宜,以患者能耐受為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電針療法:選取患側肩髃、肩髎、天宗、肩貞、臂臑、曲池、肘髎、手三里、外關、陽溪、陽池、合谷、中渚等手三陽經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快速進針,施以提插捻轉手法,得氣后接電針儀,采用疏密波(50~100 Hz),以針輕微跳動為度,留針30~40 min,1次/天,5 次/周。2 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2.2 療效標準 參照《偏癱的現代評價與治療》[12]的療效標準判定。
2.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3]評估。2)上肢功能評分:采用上肢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14]評估2 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患肢運動功能,分值越高示功能越好。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DNS)標準(1995)[13]進行評估。4)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MBI)[14]評估,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3.0處理,計量和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FMA評分、DNS評分、MBI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VAS、FMA、DNS、MBI評分比較分)
SHS是腦卒中后常見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因局部腦組織血運功能受損,致交感神經無法攝取營養(yǎng)而形成,一般分為Ⅲ 期,第Ⅰ期是癥狀期,患者多表現為肩、手關節(jié)腫痛,并伴有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或膚色變化,持續(xù)數周至6個月,如在此時立即給予有效的治療,可控制其發(fā)展,或可治愈,預后較好。若不能及時治療則可迅速轉化,進入不可逆的Ⅱ 期、Ⅲ 期,甚至進展為廢用手,嚴重影響患者上肢功能[17];因此患?、衿谑亲詈玫闹委煏r機,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常規(guī)康復訓練雖有改善患肢血液循環(huán),增強肌肉及關節(jié)功能,平衡肌肉張力,減輕炎性水腫等作用,但患者早期運動時多存在明顯疼痛感,影響其治療的信心與依從性,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效果[18-19]。
腦卒中肩手綜合征屬中醫(yī)“中風”“偏枯”“痹證”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患者多年高體弱,氣血不足,氣虛則運血無力,血行不暢則血絡瘀阻,血瘀則氣不行,氣滯血瘀,脈道不通,不通則痛;瘀血阻滯,血不利則為水,泛溢體膚則為腫;瘀血阻絡,營衛(wèi)氣血不達四末,筋脈肌肉失養(yǎng)失榮而致功能喪失。故病機關鍵在于血瘀水停,血瘀不通則痛,水停失布則腫。治療應以活血祛瘀、利水消腫為主。推拿是中醫(yī)最常用的理療技術,用治SHS可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具有糾正解剖位置,緩解肌肉組織緊張度,放松關節(jié),改善局部血運和淋巴回流,誘發(fā)正常肌力,增強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提高關節(jié)穩(wěn)定性,擴大關節(jié)活動度,緩解疼痛,促進功能恢復等作用[20]。針刺是中醫(yī)特色療法之一,可通過刺激穴位,舒經活絡,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營養(yǎng)周身,正所謂:“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jié)也?!?《靈樞·本藏》)。本著“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靈樞·四時氣》);“病隨經所在,穴隨經而取,庶得隨機心變之理”(《針灸問對》)的原則,筆者主要選取手三陽經穴位,其經絡循行從手走頭,根據針灸學“經絡所過,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治療特點,諸穴均可疏通頭部和上肢經脈,舒筋活絡,行氣活血,利水消腫,且陽明經又是多氣多血之經,其經穴可以改善氣血運行,榮養(yǎng)經脈,濡潤關節(jié),又寓“治痿獨取陽明”之意。故三經諸穴合用可治療肩臂手肘痹痛,指腕不能屈伸,上肢不遂諸證。施以電針更可增強針感,改善患側上肢血液循環(huán),緩解血管痙攣狀態(tài),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炎性物質和代謝產物的分解清除,增強營養(yǎng)物質吸收,消除腫脹,改善交感神經興奮性,刺激肌肉收縮,改善肌張力,松解粘連,鎮(zhèn)靜止痛,恢復患者神經功能及正?;顒覽21-24]。
本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VAS、DNS評分顯著降低(P<0.05),FMA、MBI評分顯著升高(P<0.05);總有效率明顯提高(P<0.05)。表明電針聯合推拿用于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I期的治療,療效顯著,能夠促進患肢運動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簡單易行,經濟實惠,患者樂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