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經(jīng)典主題,古今中外有關(guān)愛情的詩歌數(shù)不勝數(shù)。中英古典愛情詩歌以愛情為主題抒情言志,鑒賞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二者存在一些相似與不同之處。本文以中英古典愛情詩歌為研究對象,在同一主題下,通過對比二者的同異來體會兩種文化背后的內(nèi)涵,同時加深我們對中英古典愛情詩歌的理解。
一、中英古典愛情詩歌的相似之處
(一)文學(xué)表現(xiàn)形式和修辭手法相似
相較于其他文學(xué)體裁,詩歌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用極短的篇幅和大量的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作者豐富的情感、復(fù)雜的心態(tài)、多樣的心境等不同方面的感情訴求。中國古典詩歌要求對仗工整,音韻切合,英國古典詩歌也是如此。如在《上邪》中,“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庇梦宸N不可能出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作為盟誓,進而表現(xiàn)詩人的矢志不渝。在《雅典的少女》中,“在我們分別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還/或者,既然它已經(jīng)和我脫離/留著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用心已脫離身體的夸張手法表現(xiàn)詩人不愿與愛人離別,進而表達了對愛人的深情與愛慕。
(二)用以表達愛情的意象相似
所謂意象,就是在主觀意識中,被選擇而有秩序的組織起來的客觀現(xiàn)象。詩人用這些不同的意象來承載不同的情感。
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中英古典愛情詩歌中的意象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或是親身體驗,或是生活所見。這說明愛情并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存在于平常生活之中,無論使用何種語言,它們總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二、中英古典愛情詩歌的不同之處
(一)詩歌內(nèi)容不同
1.描寫重點不同
中國古典愛情詩歌更傾向于表達詩人對愛情的理解和體驗,利用一些具體化的場景和事物來表達情感,而對愛情本身的歌頌較少;英國古典愛情詩歌則更注重表達所愛之人的品質(zhì),大膽熱烈地表達自己的愛意,同時贊美愛情?!墩撜Z·陽貨》中寫道:“《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薄霸埂边@個字在中國古典愛情詩中出現(xiàn)的頻率并不低,其中的閨怨詩最具代表性。顧名思義,這類詩歌以“怨”作為基本的感情色彩。如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蓖ㄟ^少婦獨上翠樓后驚覺時光飛逝來表達婦人對丈夫濃濃的思念之情,由思念之濃突出愛意之深。反觀英國古典詩歌,以《雅典的少女》為例,外貌描寫占有大量篇幅,詩中有大量詩句描寫少女姣好的面容和曼妙的身姿,這位少女才是本首詩的重點。此外,詩中三次出現(xiàn)“你是我的生命,我愛你?!睂廴吮茸魃?,更凸顯其重要地位,使人直觀地感覺到詩人對少女的愛慕與眷戀之情。中國古典愛情詩善于“怨”,而英國古典愛情詩善于“慕”。
2.婚后態(tài)度不同
中國的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中國古典愛情詩歌在內(nèi)容上以描寫婚后生活為主。正是因為缺少婚前的感情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步入婚姻是一種冒險:第一種是幸運的婚姻,如蘇武《留別妻》:“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北M顯夫妻恩愛與纏綿,兩人極其珍惜這份幸福。第二種是不幸的婚姻,《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氓》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女子婚后受到男子冷漠對待,心中苦悶,對這份愛情充滿悔恨與埋怨: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p>
英國古典愛情詩歌更側(cè)重刻畫浪漫的求愛細節(jié)和戀愛過程,人們大膽熱烈地追求愛情、真誠直率地贊美愛人。如拜倫《I saw thee weep》(查良錚譯):
“我看過你笑——藍寶石的火焰
在你前面也不再發(fā)閃,
呵,寶石的閃爍怎能比得上
你那一瞥的靈活的光線?!?/p>
3.求愛者的心態(tài)和自我定位不同
詩歌中求愛者的心態(tài)間接地反映了社會對女性的態(tài)度。中國古代社會強調(diào)男尊女卑,男子創(chuàng)作愛情詩歌時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對愛人的刻畫描寫較少。也有一些男性以女性視角創(chuàng)作愛情詩歌,但大多表現(xiàn)的是女子對丈夫的戀慕與思念之情。此外,男子還會通過女子在夫家的表現(xiàn)對其進行評判。賢妻良母為結(jié)婚的最佳人選。如唐代詩人王建《新嫁娘詞》“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女子結(jié)婚后第三天就要下廚房做羹湯。在中國古典愛情詩歌中,男性將自己定位為主導(dǎo)者,夸贊女子類似于上級對下級的褒獎。
英國古典愛情詩歌恰恰相反,男性較為尊重女性。男性詩人把自己擺在低位,認為自己在愛情中是獲益方,得到心儀女子的青睞是一件幸事。如拜倫《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黑夜與白天最美妙的色彩);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都在她的面容和目光里顯現(xiàn)).”
詩人把心愛女子放在高位,自己居于臣服位置,用帶有夸張色彩的詩句予以愛人崇高的贊美。在詩人看來,這份感情純潔而又炙熱,滿是真心。
(二)表現(xiàn)手法不同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詩人往往喜歡借景抒情。景物描寫是一種以“景生情,情生景”為核心的寫作手法。如唐代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毕鄷y,分別更難,這種痛苦與愁悶暗含在景色描寫中。后兩句表面上在寫自然現(xiàn)象,實則在表達詩人對愛人的濃情蜜意,如春蠶至死吐絲和蠟燭燃燒成灰一樣無怨無悔。西方詩人往往采用寫實手法,細致地描摹戀人的音容笑貌。如愛德蒙·斯賓塞《Fair Is My Love》:
“fair when the rose in red cheeks appears,
我的愛人如此唯美,當(dāng)她紅潤的臉頰玫瑰紅縈繞,
or in her eyes the fire of love does spark.
或是當(dāng)她雙目中閃過愛的火花;
fair when her breast like a rich laden bark,
我的愛人如此唯美,當(dāng)她挺起胸乳,
with precious merchandise she forth doth lay,
像載滿奇珍異寶的航船;
fair when that cloud of pride, which oft doth dark,
我的愛人如此唯美,當(dāng)她用微笑驅(qū)散開,
her goodly light with smiles she dries away.”
那遮掩她柔媚光輝的傲世云團。
詩人采用寫實的手法,使筆下的戀人形象栩栩如生,這不同于《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通過情景交融來抒情表意。
(三)表達風(fēng)格不同
中國古典愛情詩歌大多是委婉含蓄、朦朧曲折的;而英國古典愛情詩歌多是直白坦率、熱情奔放的。如唐代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笔拙溥x擇大海與河水兩個意象作對比,大海氣勢磅礴、波濤洶涌,河水豈能與之相提并論。詩歌前兩句巧用比喻和典故,暗指詩人與愛人的感情如滄海水、巫山云,其深厚程度和美好都是無與倫比、不可替代的。反觀羅伯特·彭斯《A Red, Red Rose》(王佐良譯)一詩,詩人毫不吝嗇對愛人的贊美,熱情而大膽地歌頌愛情: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我的好姑娘,多么美麗的人兒!
So deep in luve am I;
請看我,多么深摯的愛情!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親愛的,我永遠愛你,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縱使大海干涸水流盡。
中國古典愛情詩歌善用比喻和典故,詩人含蓄委婉地表達愛意;英國古典愛情詩歌中的詩人直抒胸臆,毫不遮掩心中濃烈的感情,二者表現(xiàn)風(fēng)格大為不同。
三、結(jié)語
愛情是詩歌中普遍出現(xiàn)的主題。中國古典愛情詩歌與英國古典愛情詩歌(文藝復(fù)興到浪漫主義時期)存在許多共同點,它們都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求以及離別時的惆悵和痛苦。但中英古典愛情詩在詩歌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風(fēng)格三個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探究中英古典愛情詩歌的區(qū)別,我們不難看出中西方存在著較大的認知差異和思維差異,這與雙方的地理位置、社會發(fā)展和文化內(nèi)涵密切相關(guān)。但這也為我們閱讀、鑒賞中英古典愛情詩歌提供了一些啟示:
讀者不但要能欣賞中國古典愛情詩歌的深刻內(nèi)涵,還要能體會西方古典愛情詩歌的動人之處,仔細體悟不同語言的詩歌呈現(xiàn)出的不同認知方式,了解不同語言中蘊含的不同思維模式,尊重中西方文化差異,求同存異。
國人對外國學(xué)生和同事的語言和情感表達應(yīng)大方接受并積極反饋。詩歌是文化的體現(xiàn),廣泛閱讀不同國家的文學(xué)作品,有助于我們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
參考文獻:
[1]鄧荃.詩經(jīng)國風(fēng)譯注[M].北京:寶文堂書店,1986.
[2]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徐振邦,選注.古代女子愛情詩選[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
[4]狄兆俊.中英比較詩學(xu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5]陳本益.中外抒情詩[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
[6]馮國忠.淺淡中西古典愛情詩的不同[J].國外文學(xué),1985(1).
[7]陳蘭玉.中英古典愛情詩歌比較[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4(02):160-161+171.
[8]桂麗麗.中英愛情詩歌中概念隱喻的對比分析[J].科學(xué)大眾(科學(xué)教育),2013,No.715(01):154.
[9]張娜.中英愛情詩比較研究[J].海外英語,2013,No.244(16):220-221.
[10]盧婕.比較文學(xué)視閾下的中英愛情詩歌研究[J].牡丹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15,24(05):48-50.
[11]唐靜.中外愛情詩歌差異對比分析[J].青年文學(xué)家,2019,No.686(14):60-61.
[12]苗紀美.比較文學(xué)視閾下中英愛情詩歌研究[J].國際公關(guān),2020,No.97(01):264-265.
[13]楊歡.中英詩歌比喻對比——中國唐詩、現(xiàn)代詩和英國近代詩抽樣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
[14]葉夏薇.男詩人說女聲——中英詩歌中的女性言說主體[D].上海交通大學(xué),2014.
[15]趙航.對外漢語詩歌意象教學(xué)研究——以對比分析策略為例[D].吉林大學(xué),2021.
(作者簡介:李兆文,女,碩士研究生在讀,蘭州交通大學(xué),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責(zé)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