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慶 張娟娟 毛慧芬 李金田
(1.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3.甘肅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臨床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2021 年10 月19 日,受國外旅游團核酸陽性患者軌跡與甘肅部分地區(qū)居民行程軌跡重合的影響,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即刻將蘭州部分地區(qū)調整為中風險區(qū)。2021 年10 月19 日,針對蘭州市通報的6 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情況,甘肅中醫(yī)藥大學發(fā)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切實落實校園疫情防控責任,認真開展排查工作,嚴格進行校園封閉式管理等一系列舉措。高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為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少接觸”“不聚集”“不扎堆”,最大程度阻斷疫情傳播蔓延,保護高校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同時為了全面落實甘肅省教育部下發(fā)的“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文件要求,至2021 年10 月22 日,甘肅中醫(yī)藥大學暫停線下全部教學活動。
在此期間,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迅速召開小組討論會議,積極對線上教學工作進行部署,確保師生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領導班子多次在和平校區(qū)與五里鋪校區(qū)進行教學工作的檢查及協(xié)調整改,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學生更好地學習。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全體師生基于現(xiàn)實情況,從實際出發(fā),積極進行線上教學部署,使用長江雨課堂、騰訊課堂、超星學習通、中國大學慕課(MOOC)、騰訊會議等一系列線上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這為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全體師生“教”與“學”的實施提供了學習平臺,確保疫情防控下教學工作能夠順利實施、正常開展,使高校每一位學生的教育即使在如此嚴峻的疫情之下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與實施。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線上教學活動也隨之陸續(xù)開展,成為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新趨勢、新走向、新潮流。線上教學主要是通過“網絡軟件+教育”的方式,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示教、學習。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xiàn),為線上教學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機。為了更全面、充分地了解各大高校全體師生在疫情之下使用線上教學平臺和線上資源的情況,以及在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以甘肅中醫(yī)藥大學的師生為例,進行調查。
本研究通過線上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發(fā)放采取隨機模式。調查問卷瀏覽量為211 人次,回收量為200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4.8%。收集的問卷中重點分析了以下幾個學院,分別是占比為38.5%(77/200)的針灸推拿學院、占比為40.0%(80/200)的中醫(yī)臨床學院、占比為11.5%(23/200)的中西醫(yī)結合學院以及占比為10.0%(20/200)的藥學院。200 份有效回收問卷中,教師線上教學資源平臺使用情況回收問卷50份,學生線上教學資源平臺使用情況回收問卷150 份。問卷內容包括調查者基本信息、線上教學資源實施情況及線上教學的優(yōu)劣。筆者對這4 個學院的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了全面分析,并與部分調查對象進行線下深入交流,且將其撰寫成文以作分享。
1.1 長江雨課堂 長江雨課堂是師生們廣泛使用的線上教學平臺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下載軟件進行授課活動,學生可以直接通過教師分享的二維碼,掃碼簽到并進入課堂進行學習[1]。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6.0%(18/50)的教師選擇長江雨課堂進行網絡授課,有24.0%(36/150)的學生使用長江雨課堂進行學習。
教師主要在長江雨課堂發(fā)布課前預習內容、課前測試,進行課堂直播以及課堂隨機測試。此類教學平臺還具有不限次數(shù)的課堂回放功能,極大地方便了學生進行學習與復習以及對課程學習中所遺漏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測試、章節(jié)測試與期中測試,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直播授課時容易出現(xiàn)網絡卡頓,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耽擱教師的教學計劃與學生的學習進度;在授課過程中彈幕互動采用匿名形式,不便教師上課時維護網絡教學秩序,影響教學氛圍;此平臺缺少學生主動連麥發(fā)言的功能,不利于教師上課提問,師生交流互動困難,影響教學質量。
1.2 騰訊會議 騰訊會議是可以容納人數(shù)較多的學習平臺之一,在開展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下載APP 進行教與學。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0.0%(15/50)的教師選擇使用騰訊會議進行網絡授課,有22.7%(34/150)的學生利用騰訊會議進行學習。
在使用騰訊會議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視頻直播隨機提問時,學生可以自由連麥回答問題、互動交流。同時,此學習平臺具備視頻功能,方便教師使用視頻功能來監(jiān)督學生上課期間認真學習[2,3]。騰訊會議極大方便了師生互動學習,網絡相對穩(wěn)定、不易出現(xiàn)卡頓,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它沒有直播回放功能以及無法發(fā)布預習、測試等學習內容,無法幫助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鞏固學習。因此很多教師及學生更喜歡使用長江雨課堂進行授課與學習。
1.3 騰訊課堂 騰訊課堂是線上網絡授課平臺之一,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師生下載此平臺開啟教學模式。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20.0%(10/50)的教師選擇用騰訊課堂進行授課,有23.3%(35/150)的學生利用騰訊課堂進行學習。
騰訊課堂采取網絡實名制,利用彈幕來回答課堂問題,幫助師生共同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彈幕回答問題的方式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激發(fā)了學生上課的熱情;同時此學習平臺上的“送出小花”功能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其不足之處在于,課前預習以及課后檢測無法發(fā)布,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4]。
1.4 慕課 慕課兼具營利性與公益性,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12.0%(6/50)的教師選擇用慕課開展線上資源學習輔以在線答疑進行授課,有20.0%(30/150)的學生使用慕課進行學習。
此平臺不僅豐富了線上教學模式,同時也加強了混合式課堂建設,取長補短,使課前、課堂、課后三者之間達到教學平衡;同時,慕課上有很多名師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5]。
1.5 超星學習通 超星學習通為線上資源學習平臺之一,學生們通過下載此學習軟件或者利用電腦網頁觀看學習。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2.0%(1/50)的教師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授課,有10.0%(15/150)的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進行自主學習。
筆者根據(jù)線下走訪詢問得知,學生使用超星爾雅上的名師資源進行補充課程學習的同時,也了解了其他方面的理論知識,拓寬了視野,不斷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6]。
由此可見,近幾年來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教師與學生認可。以上5種師生廣泛使用的線上教學平臺,不僅幫助高校師生解決了疫情下的教學問題,同時促使線上教學普遍化,促進了線上教學平臺的優(yōu)質化發(fā)展。
為更好認識線上教學的長處與不足,筆者再次發(fā)放了300 份調查問卷,共回收286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3%。其中回收了36 份教師角度的線上教學優(yōu)弊調查問卷,250 份學生角度的線上學習的優(yōu)弊調查問卷,并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
2.1 教學的優(yōu)點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線上教學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它不僅響應了疫情下教育部的號召,為國家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是教學模式上的革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單向輸出、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需求。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相對死板的部分,不僅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同時線上教學的實施幫助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才,更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一方面,線上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資源學習,夯實自己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或者利用線上資源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減輕就業(yè)壓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在工作過程中減輕企業(yè)的部分負擔[7,8]。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水平對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授課的好壞、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上課氛圍濃厚與否,決定著大部分學生成績的高低。而線上教學的興起,縮減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資源差距。各類線上網絡平臺中,含有全國各大高校名師的不同教學課程以及課件,學生和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性學習,極大方便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查詢相關資料;同時幫助學生獲取了更多的學習資源,豐富、完備了知識儲備,滿足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
線上教學所占用時間相對于線下教學較少,讓可利用的時間變得更多;學生在任意空閑時間、場所,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一臺電腦或者一個平板就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9,10],實現(xiàn)碎片化學習,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外,線上網絡教學平臺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勢,它可以不限次數(shù)、倍速播放,很好地解決了部分學生因為網絡卡頓或者上課走神等緣故,錯過教師講解的重要知識點這一系列問題。線上教學模式不局限學習的場所,有效預防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保護了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
線上教學平臺還有一個優(yōu)勢,教師發(fā)布課前測試和課后測試,學生做完題后會有錯題解析,不僅方便了學生學習,同時也減少了教師批改試卷的時間,讓教師有更多時間進行其他活動。
通過調查問卷,筆者收集了大量教師以及學生關于線上教學突出優(yōu)勢的觀點,現(xiàn)從教師角度和學生角度進行逐一分析。
2.1.1 教師角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通過網絡授課方式,有30.6%(11/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基礎上豐富了教書育人的模式;有25.0%(9/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對接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量;有19.4%(7/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有13.9%(5/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增加與學生上課互動的次數(shù),活躍課堂氛圍;有11.1%(4/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還有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并不局限于此。
2.1.2 學生角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2.0%(80/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克服空間限制,不局限于教室,在任意地點就可以隨時學習;有16.0%(40/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克服時間限制,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有16.0%(40/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教師在進行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現(xiàn)代技術手段、使用更多的優(yōu)質資源進行補充;有14.0%(35/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實現(xiàn)授課過程中與教師的自由互動,提升自我思考能力;有11.2%(28/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激發(fā)自身對學習的興趣、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有6.0%(15/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降低與同學之間的學習差距;有4.8%(12/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是可以減輕自己的學習壓力、提高自己學習的自律性。
2.2 線上教學的弊端 線上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目前并不是特別完善,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通過對教師線上授課與學生線上整體學習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也存在一些弊端[11],如網絡卡頓問題、師生配合不佳、學生上課易分心及作業(yè)獨立完成度相對較低等,對正常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進度產生了影響?,F(xiàn)筆者從教師角度與學生角度2 個方面進行闡述。
2.2.1 教師角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3.3%(12/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弊端是無法實現(xiàn)與學生面對面高效的互動,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30.6%(11/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弊端是學生配合不佳,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有22.2%(8/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的弊端是網絡卡頓問題影響課堂學習氛圍;有13.9%(5/36)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還存在其他弊端。由此可知,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項挑戰(zhàn)。
2.2.2 學生角度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46.4%(116/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弊端是缺乏學習氛圍而致易分心;有32.0%(80/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的弊端是網絡卡頓問題,影響學習效果;有16.0%(40/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弊端是作業(yè)復制率高;有5.6%(14/250)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目前還存在其他的弊端。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意味著學生無人監(jiān)督、空閑時間增多,也為部分學生的“墮落”提供了條件。
線上教學需要不斷地改進并完善,從而幫助更多教師與學生獲益[12]。從社會層面講,需要改善線上教學基礎設施,避免網絡問題、設備問題導致教師與學生出現(xiàn)教與學方面的困難,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從學校層面講,對教師進行線上教學模式的培養(yǎng),幫助教師適應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同時,學校應對課堂情況進行抽查、監(jiān)督,督促廣大師生認真教學、學習。從線上教學平臺講,部分線上教學平臺沒有設置實名制回答問題的功能,導致課堂紀律存在一些問題。各個平臺應該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實名制,嚴格把控線上教學課堂紀律。從學生層面講,學生應該配合教師做好教學工作,保證線上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應該提前預習,了解課堂知識,提升學習效率,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此次疫情使廣大師生授課和上課的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學習的場所從教室轉變至宿舍、操場,學習的伙伴從全班轉變至舍友或個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沒有下降半分。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采取線上教學的模式,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加強教學互動。教師更是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備課,毫不懈怠。學生嚴格要求自我,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師生相互鼓勵,共度危機,每次授課都是師生情感的碰撞與交流。高校學生紛紛表示,只有認真學習,不外出、不聚集,才是對老師、學校、國家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