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琛 黃繼輝 周治國 伍興 李雄濤
扁平足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畸形,主要特征為內(nèi)側縱弓的減少或缺失,伴或不伴前足外展及跟骨外翻。有研究表明,兒童扁平足的發(fā)病率為56.1%,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同時扁平足雙側發(fā)病多于單側發(fā)病,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發(fā)病率[1-2]。特發(fā)性脊柱側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種三維脊柱畸形,其Cobb角大于10°,多見于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后,發(fā)病率為1.00%~5.33%,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發(fā)病率[3-5]。IS的病因較為復雜,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環(huán)境因素、生物力學因素等均與IS 發(fā)病相關[6]。足作為生物力學因素中的重要一環(huán),與下肢、骨盆、脊柱緊密聯(lián)系,承擔著重要的支撐和動態(tài)機械結構功能。扁平足因其形態(tài)異常,除了會導致足部疲勞及酸痛感外,還會引發(fā)人體生物力學的改變,扁平足的病人更容易出現(xiàn)臀部、膝蓋和背部的疼痛或不適,同時其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的關節(jié)力矩不對稱性增高,且骨盆旋轉和骨盆傾斜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7-9]。IS 生物力學相關研究有椎旁肌肉不對稱、椎體不對稱生長、椎間盤楔形變、臀部壓力不對稱、足底壓力不對稱等[10],但鮮有對IS 病人雙側足形態(tài)對稱性的研究。有研究報道了IS病人的足弓水平隨著側凸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扁平足是IS的獨立危險因素[11-13],但鮮有對扁平合并IS 病人影像學特征的研究?;谏鲜隹紤],本研究擬探討扁平足病人中IS的發(fā)病情況、影像學特征及兩種疾病之間的關系。
納入標準:①年齡為7~18歲,性別不限;②診斷為柔軟型扁平足,且符合(側位)距骨第1 跖骨角(Meary's angle,MA)對扁平足的分級,正常足MA在-4°~+4°,輕度扁平足MA 在4°~15°,中度扁平足MA 在15°~30°,重度扁平足MA>30°[14];③Adam 前屈試驗陽性病人行全脊柱正側位X 線片檢查,影像學資料齊全。
排除標準:①脊柱、下肢和足有腫瘤病史、外傷史等異?;疾∈坊蚬δ堋⒔Y構異常;②有脊柱、下肢和足的相關手術史;③先天性脊柱側凸、有明確病因的脊柱側凸;④曾經(jīng)佩戴矯形鞋墊、脊柱支具等;⑤臨床資料不完整。
回顧性分析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3 月于武漢兒童醫(yī)院就診的608 例扁平足病人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69例,女239 例;年齡為(9.54±6.39)歲。本研究已獲得武漢兒童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2023R023-E01,并豁免病人知情同意。
采用PACS系統(tǒng)測量角度,測量工作由2名經(jīng)驗豐富的小兒骨科住院醫(yī)師共同完成,測量病人脊柱和足的影像學參數(shù)并計算取平均值。①Cobb角:側凸頭側和尾側傾斜度最大的椎體分別為上、下端椎,上端椎上緣的垂線與下端椎下緣垂線之間的夾角即為Cobb 角(圖1 a)。②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跖骨中軸線和近節(jié)趾骨干中軸線之間的夾角(圖1 d)。③MA:距骨中軸線為距骨體和距骨頭最高點與最低點兩連線中點的連線,第一跖骨長軸線為第一跖骨骨干遠端和近端兩中點的連線,距骨中軸線與第一跖骨長軸線的夾角即為MA(圖1 b、c)。④HVA差值:取雙足外翻角度差值,反映雙側足外翻角的對稱性;⑤MA差值:取雙足MA差值,反映雙側足弓的對稱性。⑥分組方法:根據(jù)IS 診斷標準[15],將扁平足病人中Cobb 角≥10°的病人分為IS組,Cobb角<10°的病人分為非IS組;根據(jù)Cobb 角大小,將扁平足合并IS 病人分為Cobb 角>20°組和Cobb角≤20°組。
圖1 病人,女,13歲3個月 a:全脊柱正位X線片可見脊柱側凸,冠狀位Cobb角25.72°,為腰彎左側彎;b、c:足部負重位X線片測量MA,右足15.44°,左足21.80°,測量內(nèi)側縱弓高度,右足16.55 mm,左足14.30 mm;d:足部負重位X線片測量HVA,右足56.14°,左足57.97°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IBM公司,美國)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和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結局為二分類變量時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進行影響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8 例扁平足病人中67 例(67/608,11.01%)合并IS,Cobb角為19.28°±7.31°。67例IS病人中,43例Cobb角≤20°,24例Cobb角>20°;41例主彎側為左,26例主彎側為右;IS的主彎類型分為上胸彎、胸彎、胸腰彎、腰彎,其中3 例為上胸彎,均為左側彎;7 例胸彎,包括3例左側彎,4例右側彎;12例胸腰彎,包括6 例左側彎,6 例右側彎;45 例腰彎,包括29 例左側彎,16 例右側彎。圖1 為1 例扁平足合并IS 的病人,冠狀位Cobb角25.72°,為腰彎左側彎。
非IS組與IS組病人年齡、性別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S組病人的HVA差值、MA差值均大于非IS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的其他足部參數(shù)左足HVA、右足HVA、左足MA、右足MA 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將年齡(>10 歲)、性別(女)、左足HVA、右足HVA、左足MA、右足MA、HVA差值、MA差值作為單因素分析指標加入Logistic回歸方程,排除單因素分析P>0.20 的指標,將其他指標全部加入多因素回歸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大于10歲病人有更高的IS患病風險(OR=2.866,95%CI:1.683~4.881,P<0.001);女性病人較男性病人有更高的IS 患病風險(OR=1.892,95%CI:1.121~3.193,P=0.017);雙側足弓不對稱的病人有更高的IS 患病風 險(OR=1.194,95%CI:1.023~1.393,P=0.025)。見表2。
表1 非IS組與IS組病人足部參數(shù)比較
表2 扁平足患兒發(fā)生IS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Cobb角>20°組左足足弓水平低于Cobb角≤20°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的其他足部參數(shù)左足HVA、右足HVA、右足MA、HVA 差值、MA 差值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將左足HVA、右足HVA、左足MA、右足MA、HVA 差值、MA 差值作為單因素分析指標加入Logistic回歸方程,排除單因素分析P>0.20的指標,將其他指標全部加入多因素回歸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左足HVA、右足HVA、左足MA、HVA 差值、MA差值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3 Cobb角≤20°組與Cobb角>20°組的足部參數(shù)比較
表4 扁平足合并IS患兒Cobb角>20°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扁平足是兒童最常見的足部畸形,扁平足會導致足的負擔增加,引起身體的不適和運動受限,影響其發(fā)病的因素包括:性別、年齡、體重、韌帶松弛、關節(jié)過度活動等。IS 是兒童最常見的脊柱畸形,其危害嚴重,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普遍認為IS 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來,隨著生物力學的發(fā)展以及對人體結構整體觀認識的加深,IS 病人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脊柱側凸,而是關注身體其他部位與脊柱側凸之間的生物力學關系。目前研究認為,IS 病人存在脊柱、骨盆、下肢的不對稱及足弓水平降低。同時,跟骨外翻及肢體不對稱引起的生物力學變化能夠影響IS 的發(fā)生發(fā)展[10,16]。本研究發(fā)現(xiàn),扁平足合并IS 病人存在雙側足形態(tài)不對稱,且雙側足弓不對稱是扁平足合并IS 的危險因素。這為臨床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診療思路。
有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兒童的足弓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兒童,提示異常的足部負重對兒童的足弓水平產(chǎn)生了影響[17]。值得注意的是,IS 病人雙足負重始終處于不對稱狀態(tài),這可能與IS病人的本體感覺感受器受損有關,也可能與IS病人的重心偏移有關。游國鵬等[18]的研究指出IS 病人主彎凹側足底壓力大于主彎凸側,Catan等[19]的研究指出IS病人主彎凸側足底壓力大于主彎凹側。雖然既往IS 病人的足底壓力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研究均指出IS 病人存在雙側足底壓力分布不對稱。在本研究中IS病人存在雙側足弓不對稱,雙側外翻角不對稱,結合本研究結果,作者提出假設,IS 病人長期的雙側足底壓力分布不對稱,會對雙側足形態(tài)產(chǎn)生影響,導致IS病人出現(xiàn)雙側外翻角不對稱及雙側足弓不對稱。同時,雙側足形態(tài)不對稱也可能影響IS 的發(fā)生發(fā)展。在本研究中雙側足弓不對稱是扁平足合并IS的危險因素。人體在步行或站立時,地面施加的反作用力通過足底向上傳導,由雙側足弓不對稱和雙側足底壓力的異常分布產(chǎn)生的不平衡力矩,會引起骨盆、脊柱負荷的異常分布,可能影響側凸的發(fā)生發(fā)展。Tateuchi 等[16]研究了不同跟骨外翻角度下單側負重位髖關節(jié)、骨盆和胸部的三維角度,發(fā)現(xiàn)足部生物力學變化可以影響骨盆的狀態(tài),進而影響脊柱。韓秀蘭等[10]的研究證實了下肢生物力學的變化與側凸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并指出雙下肢的長度差與雙前后足平面夾角差值是青少年特發(fā)性脊柱側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同樣證實了足部生物力學變化與脊柱側凸之間的聯(lián)系,并發(fā)現(xiàn)足部生物力學變化與脊柱側凸的發(fā)生發(fā)展之間存在相互影響。
本研究中年齡>10 歲以及女性均為IS 的危險因素,這與既往IS 的研究結果一致,IS 多見于青春期及青春期前后(年齡>10歲),且女性高發(fā)[3-4]。本研究中IS在扁平足病人中的發(fā)病率為11.01%,高于IS 在正常人群中的發(fā)病率(1%~5.33%)[4-5],考慮到扁平足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高于IS,且扁平足病人的就診率低于IS病人,本研究得出的IS在扁平足病人中的發(fā)病率參考價值有限。
扁平足合并IS病人Cobb角>20°組左足足弓水平低于Cobb 角≤20°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足足弓水平存在同樣的規(guī)律,其P=0.080,接近顯著性水平。既往研究中Zhu等[13]將AIS病人按側凸的嚴重程度分組后分別與健康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中度和重度AIS病人的足弓指數(shù)分別為0.28和0.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側凸程度重的AIS 病人其足弓水平較低。扁平足會引發(fā)生物力學改變,可引起足的旋前、背伸和外翻畸形,兒童更容易出現(xiàn)臀部、膝蓋和背部疼痛或不適[9]。扁平足兒童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的關節(jié)力矩不對稱性增高,且有一定程度的骨盆旋轉、骨盆傾斜[7-8]。骨盆在維持矢狀面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骨盆旋轉和骨盆傾斜會誘發(fā)脊柱代償性旋轉和側凸[20]。本研究中Cobb角>20°組與Cobb 角≤20°組右足足弓水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80),可能與本研究IS病人例數(shù)較少及納入的病人年齡區(qū)間較廣有關,未來仍需要大樣本研究來進一步驗證。
在足部干預對IS的影響方面,有研究報道了矯形鞋墊可以有效改善IS病人的雙側足底壓力分布、步態(tài)特征及骨盆冠狀面傾斜等生物力學異常[21-23]。結合本研究成果,扁平足合并IS病人存在雙側足形態(tài)不對稱,且雙側足弓不對稱是扁平足合并IS的危險因素,矯形鞋墊很可能是通過糾正IS病人的雙側足形態(tài)不對稱發(fā)揮作用。故對于IS病人,利用矯形鞋墊或足部康復訓練針對足部進行治療,既可以糾正雙側足底壓力分布及雙側足形態(tài)不對稱,又可以對下肢生物力學進行調(diào)整。這為足部干預對IS 的生物力學影響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然而矯形鞋墊對于脊柱側凸的療效,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有研究提示矯形鞋墊對脊柱側凸無明顯療效[21,23]。Lee 等[24]的研究則提示佩戴矯形鞋墊可以糾正引起IS 的功能性因素,且在(18.6±0.70)個月的佩戴后脊柱側凸角度顯著降低。
既往IS生物力學相關研究有椎旁肌肉不對稱、椎體不對稱生長、椎間盤楔形變、臀部壓力不對稱、足底壓力不對稱等,足與脊柱的研究有觀察IS與動靜態(tài)足底壓力、步態(tài)特征、足弓水平之間的關系等。本研究通過分析扁平足與IS的影像學資料,創(chuàng)新性地將雙側足形態(tài)參數(shù)差值作為衡量足對稱性的指標,將足對稱性納入IS 生物力學的研究,分析IS 與非IS病人雙側足形態(tài)的對稱性,同時分析了不同側凸程度病人的足弓水平。根據(jù)本研究的結果,建議在臨床工作中應該關注IS 病人的雙側足弓水平及雙側足形態(tài)的對稱性,必要時應綜合考慮病人的年齡、性別、足和脊柱的具體情況,并選擇相應的干預措施。
①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②IS樣本量不足,無法根據(jù)不同側凸方向、側凸類型、側凸持續(xù)時間等進行更細化的研究;③本研究僅對扁平足與IS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初步分析及理論推導,并未比較正常人群與IS 病人間的足形態(tài)情況,并未探索其中具體機制,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