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

2024-03-07 00:00:00臧玉多黃國耀
理論建設 2024年6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強調,要“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及旅游價值”。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做好“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一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從理論層面把握其中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容要義,從價值層面深悟其中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時代價值,結合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實際,從現(xiàn)實層面探討推動其中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見效的實踐路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應有之義。

關鍵詞:考察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旅游價值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767(2024)06-0026-09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遠,具有極強的政治統(tǒng)領性、發(fā)展引領性、科學指導性,是指引安徽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思想武器、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必須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的重大意義,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刻領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關于“加快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轉型升級”“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著力構建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新格局”“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毫不放松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1],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考察安徽,且在每次重要講話中都涉及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運用。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容要義、時代價值及實踐指向,對于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及旅游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容要義

紅色文化蘊含著“黨史密碼”。一部紅色文化形成發(fā)展史就是中國革命史、建設史、改革史及奮進史。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發(fā)表了“紅色資源”“紅色傳統(tǒng)”“紅色基因”等一系列關于紅色文化的重要論述,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重要論述不僅思想深邃、意蘊豐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內容體系,而且是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為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們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內容要義的根本遵循。

(一)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把紅色資源利用好

紅色資源銘刻著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印跡,是我們黨最寶貴的財富資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資源屬性,“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內容。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首站就來到了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瞻仰紅軍紀念堂,參觀革命博物館。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凝視館內的革命文物、圖片等紅色資源,他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3]。這展現(xiàn)了安徽紅色文化資源的鮮艷厚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3]。紅色資源被習近平總書記生動形象地比作“生動教材”“最鮮活的教科書”“最好的教科書”“大學?!薄盃I養(yǎng)劑”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4]用好紅色資源,首先,要在黨員中廣泛開展紅色歷史教育?!案骷夵h組織要充分用好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賡續(xù)紅色血脈,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4]其次,要“強化教育功能”“發(fā)展紅色旅游”等。用好紅色資源有助于引導全黨同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更有助于每一位共產黨人更深層次地牢記我們從哪里來、向何處去,在前進的道路上時刻把握好方向。

(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

紅色傳統(tǒng)是紅色文化資源中的不朽篇章。紅色傳統(tǒng)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傳統(tǒng)的發(fā)揚和紅色根基的塑造,他在安徽考察時特別強調,“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3]。紅色傳統(tǒng)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用鮮血渲染、用品格筑就的,具有強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從娃娃開始進行紅色傳統(tǒng)教育,可以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紅色種子”。這些紅色傳統(tǒng)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完成新任務、實現(xiàn)新目標必須繼續(xù)發(fā)揚這些紅色傳統(tǒng)。未來的道路不會總是坦途,只有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才能把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三)“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紅色基因是紅色文化資源最本質的內核。基因是生物學概念,紅色基因對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就如同基因對生命體的作用一樣。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多次提及“紅色基因”。他指出,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老區(qū)精神積淀著紅色基因”[3]。在聽取有關人員匯報當?shù)丶t色歷史和紅色精神時,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提煉好、弘揚好“大別山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5]。光榮傳統(tǒng)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必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才能守護好、建設好無數(shù)革命先烈打下的紅色江山,才能創(chuàng)造出對得起革命先輩犧牲、對得起中國人民和紅色歷史的業(yè)績。傳承紅色基因受到全黨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紅色基因教育。他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6]。應該利用好這些紅色基因庫,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等,引導干部群眾像英烈那樣砥礪前行,傳承好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二、深悟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時代價值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所積淀的寶貴財富,它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新時代需要紅色文化的滋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用好紅色資源”[7]44“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7]65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指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弘揚革命文化”“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優(yōu)化英模人物宣傳學習機制,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群眾性主題活動組織機制,推動全社會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爭做先鋒”“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體制機制”等[8]32-34。這些說明紅色文化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價值,特別是在育人、治理及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價值。

(一)鑄魂育人的思想政治價值:紅色文化資源是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老區(qū)人民為黨和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老區(qū)人民對黨無限忠誠、無比熱愛”[3],“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9]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革命理想高于天”來說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紅色文化資源是賡續(xù)共產黨人紅色血脈的重要文化資源,蘊含著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書寫了革命先輩的堅強黨性,十分厚重、深刻,是當前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和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紅色文化資源能夠深刻詮釋堅定的理想信念。事實上,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每一種革命精神,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10]。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shù)次踏上紅色革命圣地,就是要我們在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紅色文化傳承中補足精神之鈣。紅色文化資源包含著紅色歷史。紅色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是黨員、干部教育培養(yǎng)的重要資源,黨員、干部要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yǎng)。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積累的寶貴財富,它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勵著黨員、干部為實現(xiàn)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新時代新征程,尤其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就會患上“軟骨病”。因為前進的道路上,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當今中國正處于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關鍵時期,紅色文化資源激勵中國人民矢志不渝、開拓進取,不斷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用紅色文化資源涵養(yǎng)初心、淬煉靈魂、堅定信念、鍛造本領,從而譜寫出新時代新征程的絢麗華章。

(二)營造和諧的社會文化價值:紅色文化資源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源泉

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包含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優(yōu)秀的道德思想,含有以人民為中心、密切聯(lián)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等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時指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9]。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安慶市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上協(xié)同發(fā)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11]。這些重要講話對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紅色文化資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明確指出,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紅色文化資源涵養(yǎng)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它繼承和吸收了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直接源頭,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撐,是獨具中華民族鮮明特色的精神標識。紅色文化資源的優(yōu)秀基因和價值內涵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養(yǎng),是新時代教育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學生的最豐富、最鮮活、最有力的教育資源。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持久的正能量,具有永不枯竭的精神潛質,它蘊含著接地氣的傳播介質,是涵養(yǎng)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源泉和重要載體。同時,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營造安居樂業(yè)的和諧社會環(huán)境意義重大,它能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提供綿延不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滋養(yǎng)。因為,紅色文化資源包含了諸如愛國奉獻、艱苦奮斗、顧全大局以及為人民服務等觀念,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得以綿延不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因,對推進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

(三)賦能發(fā)展的經濟旅游價值:紅色文化資源是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的重要支撐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可以實現(xiàn)二者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紅色文化資源是賦能發(fā)展的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考察安徽時指出,“老區(qū)精神積淀著紅色基因。在今天奔小康的路上,老區(qū)人民同樣展現(xiàn)出了強烈的奉獻奮斗精神”[3]。這種強烈的奉獻奮斗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中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紅色文化資源是賦能發(fā)展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考察安徽時指出,“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把文化旅游業(yè)打造成為支柱產業(yè)”“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及旅游價值”等[11]。這些說明紅色文化資源對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精神財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物質財富;紅色文化資源價值珍貴,不僅因為它能給我們帶來思想上的滋養(yǎng),同時,紅色文化資源不可再生,具有稀缺性,能夠轉化為經濟發(fā)展優(yōu)勢和產業(yè)發(fā)展資源。部分革命老區(qū)由于歷史、自然等因素,經濟上欠發(fā)達。目前,雖然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相對貧困問題仍然存在,要改變經濟欠發(fā)達現(xiàn)狀,實現(xiàn)跨越發(fā)展,一方面需要發(fā)揚革命時期的奮斗精神,另一方面要挖掘當?shù)刎S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來推動經濟發(fā)展和實現(xiàn)共同富裕。新時代,我們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同樣需要發(fā)揮紅色文化資源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老區(qū)考察走訪時多次表示要充分利用老區(qū)擁有的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資源與經濟發(fā)展結合起來,發(fā)揮紅色文化資源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功能,為老區(qū)發(fā)展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紅色旅游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示了紅色文化資源的內容,既具有教育意義,又具有經濟意義,是傳統(tǒng)的紅色文化教育與現(xiàn)代旅游產業(yè)相融合、相創(chuàng)新的結果,更是一種把紅色文化資源轉變成物質財富和社會財富的有效途徑。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當前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的好做法。因為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很多鄉(xiāng)村是中國革命的歷史發(fā)生地,生態(tài)基礎較好,這也為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鄉(xiāng)村旅游提供了基礎。并且,鄉(xiāng)村由于工業(yè)基礎相對薄弱,實現(xiàn)三次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是目前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最佳手段,也是鄉(xiāng)村振興中產業(yè)振興和文化振興相結合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推進全面鄉(xiāng)村振興,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鄉(xiāng)村振興,發(fā)揮紅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優(yōu)勢。

三、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見效的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安徽,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均涉及紅色文化資源。這些重要講話為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厘清了實踐路徑。

(一)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安徽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qū),其中革命老區(qū)縣有68個[12],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厚重。建黨之初和大革命時期,安徽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一批傳播地之一;土地革命時期,安徽西部的大別山區(qū)創(chuàng)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抗日戰(zhàn)爭時期,安徽是新四軍的主要活動地之一;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這里還是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的發(fā)生地。安徽涌現(xiàn)出了陳獨秀、王稼祥、李克農、鄧稼先等一大批紅色人物,形成了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淮海戰(zhàn)役精神、渡江精神和小崗精神等一系列紅色精神。據(jù)統(tǒng)計,安徽全省共有各類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 318處,各類可移動革命文物1.1萬多件(套)[12]。這些是無數(shù)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具有傳承紅色根脈的育人價值,要深入挖掘和運用好這些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把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地方各級黨員、干部培訓中。要善于運用安徽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鳳陽縣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等物質類紅色文化資源,以及大別山精神、新四軍精神、淮海戰(zhàn)役精神、渡江精神、小崗精神等精神類紅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內涵,使之成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把紅色文化類課程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作為黨校主體班、專題班的必學課程。依托紅色資源開發(fā)培訓課程,組織開展黨性教育,把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作為開展黨性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以及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強化黨性教育主題教室等載體建設,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黨員、干部培訓教育、教學、教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豐富紅色文化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增強教學效果,從黨員、干部思想深處夯實理想信念。

第二,把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課程體系中。注重將紅色文化資源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地運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質量建好“大思政課”[14]。安徽紅色文化資源是安徽革命歷史的見證,也是高校思政課獨特的教學資源,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育人價值。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能夠最大程度發(fā)揮其時代價值。要努力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安徽高校教育教學優(yōu)勢和人才培養(yǎng)優(yōu)勢,不斷增強高校思政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必修課程,納入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用紅色文化資源教育人、塑造人,發(fā)揮紅色文化導向、凝聚和教化的功能。實踐中,鼓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設置安徽紅色文化相關主題課程和研學課程,使高校大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歷史故事和蘊含的精神價值,促進高校大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fā)展。

第三,把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小學生特色教育活動。中小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依托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加強中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中小學生教育,在中小學課本中除已有的紅色文化外,還可以適當增加安徽紅色文化資源的相關內容。具體而言,立足安徽本地,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元素融入中小學生德育教育,把安徽紅色歷史故事和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教學計劃,各學校結合自身特點組織編寫教學大綱,研究開發(fā)具有安徽紅色文化資源特色的教材或者課外讀本,將課程體系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元素有機結合,推動安徽紅色文化資源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特別是要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形式,將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開學第一課、升國旗儀式、主題班會、入隊入團儀式以及校外研學活動之中,豐富中小學生的精神履歷和情感體驗,讓中小學生充分感受紅色文化資源的正能量,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小培養(yǎng)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最終表現(xiàn)為他們對理想信念的自覺堅守和踐行。

(二)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紅色文化與社會治理無論在價值內核上還是內容形式上,都具有內在契合性。在社會治理實踐中,紅色文化資源對社會價值的塑造、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作用。紅色文化資源從產生之初就賦予了人民獨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勵全體社會成員不斷思考和進步,對人的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從而對社會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動與引導作用。所以,要充分運用和發(fā)揮好紅色文化資源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功能,將紅色文化資源“軟實力”轉化為社會治理的內在優(yōu)勢與效能,打造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

第一,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建強基層“紅色陣地”。紅色文化在社會治理中具有政治方向引領的功能。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首先要夯實基層黨建“紅色陣地”,營造濃厚黨建氛圍。如何建強基層“紅色陣地”?就是要強化“紅色引領”,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社會治理”機制。實踐中,一方面,要依托安徽紅色文化蘊含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奉獻精神、創(chuàng)新文化等要素,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素質,推動黨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夯實社會治理的治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弘揚和傳承安徽紅色文化,推進“紅色陣地”黨建示范工程建設,對基層社區(qū)、農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建設烈士紀念館、黨員宣誓室等黨性教育平臺。同時,將“紅色陣地”與綜治網格疊合設置,共享資源,實現(xiàn)黨員教育、民情收集、社會治理齊頭并進、相得益彰。實施烈士命名鎮(zhèn)村“名亮工程”,介紹地名來源、烈士事跡,命名廣場、道路、小學,在社區(qū)、小區(qū)樓棟、文化活動廣場、宣傳欄等陣地統(tǒng)一建設“紅色品牌”,宣傳紅色文化。通過紅色文化宣傳,引領鄰里文化、樓棟文化、小區(qū)文化建設,構筑廣覆蓋、多維度、立體化的“紅色陣地”。建強基層“紅色陣地”還需要加強紅色文化隊伍的力量。立足安徽地方,可邀請烈士后代、老黨員、老干部、老退伍軍人等人員,廣泛參與服務群眾、調處矛盾、教育宣講等基層治理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和水平。

第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充實群眾精神生活。紅色文化在社會治理中具有社會行為教化的功能。依托安徽當?shù)刎S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滿足黨員群眾在文化層面的多樣化需求,引導黨員群眾認同、支持和參與社會治理。人民群眾隨著民生福祉達到新的水平,對美好生活中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要加大紅色文化產品供給,持續(xù)提升人民群眾的精氣神和幸福感。要積極挖掘和培育基層紅色社會組織和團體,以紅色文化為導向,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在傳播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夯實道德根基,以德治教化促進社會治理。將弘揚紅色文化列入重點文藝題材規(guī)劃,大力實施紅色文化惠民工程,將紅色文化題材劇目創(chuàng)作列入重點計劃,組織創(chuàng)作人員深入基層采風,創(chuàng)作生產一批紅色文化精品力作。組建深受百姓歡迎的扎根基層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開展紅色文化優(yōu)秀作品進農村、進鎮(zhèn)村、進學校、進企業(yè)、進軍營活動。要完善紅色文化公共服務設施,加大紅色文化標識的設置力度,結合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社會宣傳工作,在公園、市民廣場、公共綠地等建設一批紅色文化標識。多形式、多渠道、多載體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宣傳,使基層群眾對紅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賦能旅游產業(yè)發(fā)展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發(fā)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yè)打造成為支柱產業(yè)[11]。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不僅能夠弘揚革命精神,同時還可以為紅色旅游提供資源支撐。推進紅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線路,賦能旅游產業(yè)發(fā)展,能夠有效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

第一,完善紅色旅游基礎設施,構建多元投入體系。安徽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在全國紅色旅游規(guī)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安徽一些革命老區(qū)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景區(qū)開發(fā)程度低,各類配套的接待設施、服務設施、安全設施不夠完善,難以有效吸引游客,難以最大程度接待廣大游客,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因此,應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進紅色旅游基礎設施規(guī)范化、標準化和體系化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地對安徽省內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與統(tǒng)籌布局。要加大對偏遠老區(qū)紅色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借助紅色旅游熱潮,積極爭取中央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還要形成紅色旅游開發(fā)合力。要定期向對口部門進行專項匯報,爭取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還要積極爭取銀行和各類商業(yè)金融機構的支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紅色旅游資源開發(fā)與建設。革命老區(qū)紅色景區(qū)自身也應增強造血功能,拿出一部分經營收入設立專項資金,對景區(qū)內基礎設施進行常態(tài)化維護,改善景區(qū)的旅游環(huán)境和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第二,整合優(yōu)質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精品項目。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新的發(fā)展階段,文化和旅游不僅要實現(xiàn)融合,還要深度融合。要推動紅色文化產業(yè)和旅游產業(yè)提質升級,進一步發(fā)揮整體效應[15]。深入挖掘有代表性的安徽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tǒng)整合,精心安排紅色旅游路線。深化長三角、大別山等區(qū)域紅色旅游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培育高品位、有影響的紅色經典景區(qū),推出鄂豫皖紅軍主題、蘇皖贛新四軍主題、蘇皖豫淮海戰(zhàn)役主題、蘇皖渡江戰(zhàn)役主題等跨區(qū)域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以點帶線、以線聯(lián)面、點面結合的區(qū)域紅色旅游圈。將特色鮮明的紅色旅游景點和食住行娛等紅色精品項目合理串聯(lián),讓紅色旅游消費者在每一條線路中感受不同紅色文化之燦爛和不同紅色歷史之波瀾壯闊,在紅色旅游中受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增強黨性修養(yǎng)。在強化開發(fā)紅色旅游資源的同時,也應對綠色生態(tài)旅游等線路進行提升和推廣,使景區(qū)旅游產品供給更為多元化。整合優(yōu)質紅色資源,打造精品項目,應結合綠色生態(tài)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風俗民情旅游資源等,打造紅色旅游與生態(tài)旅游、人文旅游、民俗旅游結合的綜合型旅游體系,推動紅綠融合、農旅融合、商旅融合,進一步提升安徽紅色旅游的吸引力。

第三,加強紅色旅游宣傳,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推動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做好紅色旅游,品牌是關鍵。應著力加強紅色旅游宣傳,盡快打造安徽紅色旅游的鮮明品牌。加強與旅游平臺的政企合作、企事業(yè)單位合作,積極通過“攜程”“去哪兒”等知名旅游網站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策劃能有效引起關注的各種紅色旅游主題,拍攝各種紅色旅游短片,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同時加強技術宣傳手段,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電視、報紙、雜志等進行宣傳,還要充分利用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體擴大安徽紅色旅游的宣傳,發(fā)展直播紅色旅游,制作精美的動漫、美文,宣傳安徽紅色旅游。還可以利用數(shù)字技術等,充分展現(xiàn)安徽的紅色和綠色等優(yōu)質旅游資源。切實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線路,吸引全世界各地游客來安徽進行紅色旅游。

紅色文化資源是黨和國家彌足珍貴的財富,需要我們永遠珍惜、永遠銘記、永遠傳承。無論是政黨還是個人,只有對歷史認識更深,才會在現(xiàn)實中走得更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紅色資源,把革命先烈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yè)奮力推向前進[6]。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的深情囑托,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參考文獻:

[1] 梁言順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上強調 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確保不折不扣在安徽落地見效[N].安徽日報,2024-10-22(1).

[2] 習近平在視察南京軍區(qū)機關時強調 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扎實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N].人民日報,2014-12-16(1).

[3] 習近平總書記來安徽考察紀實: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N].安徽日報,2016-05-03(1).

[4] 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xù)紅色血脈 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yè)績[J].求是,2021(19):4-9.

[5] 宋文生,汪季石.大別山紅色文化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3:1.

[6] 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J].求是,2021(10):4-7.

[7]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9] 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fā)展 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N].安徽日報,2020-08-22(1).

[10]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37.

[11] 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強調 發(fā)揮多重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疊加優(yōu)勢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安徽篇章[N].安徽日報,2024-10-19(1).

[12] 百年奮斗路 文物映初心[EB/OL].(2021-07-01)[2024-11-27].https://www.ah.gov.cn/zwyw/ztzl/fdbnlqhxzc/hsah/554015271.html.

[13] 徐靖.安徽摸清革命文物“家底”[N].人民日報,2021-04-27(6).

[14] 向波濤.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高質量建好“大思政課”[J].思想教育研究,2024(10):3-5.

[15] 楊玉英,董佳音,王曉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fā)展:傳導機制和重點舉措[J].宏觀經濟研究,2024(5):115-125.

Deeply Exploring and Effectively Utilizing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Studying and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During the Inspection in Anhui Province

ZANG Yuduo, HUANG Guoyao

(Department of Party History and Party Building,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Lu'an Municipal

Committee, Lu'an 237000,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inspection in Anhui Provi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deeply explore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tourism valu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during the inspection in Anhui Province provide a fundamental guideline and action plan for deeply exploring and effectively utilizing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We should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on inspecting Anhui Province for three times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 an integrated way, grasp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important speeches on revolutionary culture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important speeches on revolutionary culture from the value level, 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path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speeches on revolutionary culture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nhui's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are essential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on his inspection tour of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the inspection in Anhui Province;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sources; educational function; tourism Value

[責任編輯:陳竹君,章 軍]

收稿日期:2024-12-03

基金項目: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qū)踐行‘兩山論’路徑研究”(AHSKQ2019D117);安徽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tǒng)重點課題“紅色文化賦能皖西革命老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的耦合關系與嵌入路徑研究”(QS2024081);大別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專項研究課題“耦合與嵌入:紅色文化賦能革命老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的價值與路徑研究”(2024ZX04)

作者簡介:臧玉多(1986—),男,安徽霍邱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黃國耀(1969—),男,安徽霍邱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
利用會寧本土紅色資源開展班級德育工作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科教導刊(2016年31期)2017-02-27 18:13:05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31期)2017-02-23 11:38:18
挖掘音樂育人功能,搞好小學音樂教學
未來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 00:57:39
教育生態(tài)學視閾下創(chuàng)業(yè)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8:28:51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職語文教學中育人功能的發(fā)揮
師道·教研(2016年7期)2016-12-14 12:00:06
淺析研究生“三助一輔”的育人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2期)2016-09-20 18:11:45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xiàn)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考試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22:24:21
SWOT理論視域下商洛市開發(fā)紅色文化資源的戰(zhàn)略研究
新竹县| 兰溪市| 多伦县| 宾阳县| 讷河市| 霍林郭勒市| 闽侯县| 班玛县| 乐山市| 连州市| 金乡县| 板桥市| 舟山市| 师宗县| 霸州市| 黄梅县| 元谋县| 青神县| 临桂县| 莱芜市| 高安市| 牡丹江市| 高碑店市| 论坛| 巴东县| 霍州市| 三门县| 罗甸县| 陆河县| 台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大厂| 定南县| 礼泉县| 青浦区| 上蔡县| 五家渠市| 霍山县| 包头市| 九江市|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