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 汪芳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高發(fā),只有做好篩查工作才能平安過冬。說起來心內科的常用檢查項目有數(shù)十種之多,除了傳統(tǒng)的血液檢查,如血脂、血糖、肝腎功能、腦利尿鈉肽等,還有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 和造影等。然而檢查項目一多,質疑也多了起來,曾有患者抱怨過:“大夫,最近我覺得有點胸悶、氣短,醫(yī)院抽血化驗了血生化,然后又讓我做了彩超和心電圖,還建議我再做一個CT,需要做這么多檢查嗎?這花的是不是冤枉錢啊?”實際上心內科的各種檢查項目和內容,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只有了解其必要性,才能明白為何要做這些檢查。
心臟位于胸腔內,兩邊與肺相鄰。心臟最外面由心包包裹,內部并非實心——有4 個腔室及其附屬結構。如果把心臟看作一座房子,它是擁有四個房間(兩心房、兩心室)、完善的門窗、水管的“小獨棟”。房間是指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門窗是指二尖瓣、主動脈瓣、三尖瓣、肺動脈瓣,墻壁是指房間隔、室間隔、組成房室各腔的游離壁心肌組織,水管則是指冠狀動脈及其各級分支、各級靜脈血管。
① 血液生化:檢查內容主要包括血糖、血脂、心肌酶、肝功能、腎功能、肌鈣蛋白和腦利尿鈉肽等。
② 心電圖:當心臟出現(xiàn)傳導異常、心肌缺血受損或壞死時,心電活動也會出現(xiàn)異常,并以放大的“波形”直觀地反映在心電圖上。據(jù)此可以診斷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肌肥厚等病癥。
③ 24 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olter”。與普通的靜態(tài)心電圖相比,24 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能夠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心電活動,幫助發(fā)現(xiàn)那些平時隱蔽的心律失常和無癥狀心肌缺血等病癥。
④ 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血壓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可以掌握一天之內全面的血壓變化情況。該項目有助于篩查隱蔽性高血壓和夜間高血壓,也有助于判斷高血壓的分級、高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類型以及評價降壓藥的效果等。
⑤ 運動平板試驗:又叫“運動負荷試驗”。有些冠心病患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跟健康人一樣正常,只有增加心臟負荷,提高心肌耗氧量,才能激發(fā)出潛在的病變。檢查時讓受檢者背著相關監(jiān)護儀器,在跑步機上由走到跑,慢慢增加活動強度,然后觀察這一過程中心電圖和血壓的變化。運動平板試驗也經(jīng)常用來指導健康人和心臟病患者的安全運動。
⑥ 心臟彩超:相當于醫(yī)生的“透視眼”,能夠動態(tài)顯示心臟結構是否完整、瓣膜關閉是否嚴密、心肌收縮舒張是否正常、血液流動是否暢通等。
⑦ 頸動脈彩超:該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頸動脈管腔,準確測量和定位內膜有無增厚、斑塊、狹窄和閉塞,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預防提供依據(jù)。
⑧ 冠脈CT:通過CT 成像可以模擬出患者的冠脈系統(tǒng),因此能夠觀察血管是否有淤堵或破裂。冠脈CT 還能夠測量患者冠脈狹窄、鈣化斑塊和冠脈管壁等具體情況。當我們懷疑患者有冠心病時,冠脈CT 檢查是重要選項。若檢查結果正常,基本不需要進一步檢查。
⑨ 冠脈造影:冠脈CT 的加強版,集診斷治療于一身(造影檢查過程中可同期完成支架置入或冠脈球囊擴張等操作)。冠脈造影檢查時需將導管送至患者的冠狀動脈內,因而能夠更加直觀地明確病變位置、程度與范圍,被看做是作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不過,也正因為冠脈造影這一特點,相較于冠脈CT 來說,它是一種“有創(chuàng)傷”的檢查。
臨床上為了明確某種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多種檢查相協(xié)作。另外,即便是一種疾病,診斷方式也不局限于一種。醫(yī)生會嚴格遵循“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原則,根據(jù)每個患者的主訴、癥狀等選擇適合的檢查方法,最終目的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