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消費主義視域下大學生精神生活的理性審思

2024-03-31 15:38:03馮璐趙平
高校輔導員 2024年1期
關鍵詞:精神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

馮璐 趙平

摘 要:作為消費主義思潮的新形態(tài),文化消費主義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某些消極影響,其主要表現為理想信念世俗化、審美情趣庸俗化以及社會交往功利化。文化消費主義主要是通過資本邏輯的宰割、大眾媒體的助推以及消費心理的操控等方式,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施以影響。我們可以從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豐富優(yōu)質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加強文化消費市場監(jiān)管以及形塑大學生科學理性的文化消費觀四個方面著手,有效消解文化消費主義對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消極影響,重塑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文化消費主義;大學生;精神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4)01-0030-06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盵1]新時代,在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團結奮斗下,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的同時,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期許。全體人民的精神生活富足是以每個人的精神生活富足為前提的,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精神生活發(fā)展狀態(tài)不僅影響著自身的全面發(fā)展,也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及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和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借助資本流動與文化輸出進入我國,文化消費主義正是其在文化領域衍生和發(fā)展的新樣態(tài),它使人們按照資本邏輯消費文化產品,力圖通過“滿足人們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使其癡迷低級甚至畸形文化消費”,[2]多方面影響了大學生精神生活的健康發(fā)展。為此,我們有必要分析文化消費主義影響大學生精神生活的現實表征,揭示其運行機理,并提出有效的規(guī)避對策。

一、文化消費主義視域下大學生精神生活的現實表征

精神生活是“現實的個體為滿足自身精神需要而進行的精神活動及其精神生活狀態(tài)與方式”。[3]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主要表現在理想信念、審美情趣和社會交往等方面。大學生正處于成長成才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較為強烈,熱衷于接受新鮮事物,但也容易受到他人的蠱惑與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影響自身的價值認同與建構。文化消費主義憑借其極強的滲透性影響著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主要表現為理想信念世俗化、審美情趣庸俗化、社會交往功利化。

(一) 理想信念世俗化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它不僅包含著對未來社會的美好向往和對人生的幸福追求,而且會使大學生對這種向往和追求堅信不疑并保持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tài)。在文化消費主義影響下,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呈現出世俗化的發(fā)展趨勢?!笆浪谆笔侵浮坝檬浪讟藴嗜〈叛雠c理想標準的過程”,[4]即人們不再關注人生價值和最高理想,而是沉溺于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當前利益的滿足。文化消費主義突出強調個人物質需要,打破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平衡狀態(tài),使得大學生沉溺于物質欲望滿足,失去對崇高理想的追求,消解其擔當精神。

一是在個人主義中解構崇高理想。大學生是青年群體的中堅力量,更應志存高遠。然而,在文化消費主義語境下,工具理性力壓價值理性成為大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導。文化消費主義張揚感官欲望、排斥理性思維,使得部分大學生陷入利益至上的享樂主義、個人主義,這與社會主義信念所推崇的崇高理想相沖突。據新華網報道,有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興職業(yè)是主播、網紅,他們將理想放置在對物欲的追求上,而不再追求對社會的貢獻,崇高理想不斷在個人利益至上的自我意識中被解構。

二是消解大學生的擔當精神?!皶r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盵5]大學生的擔當精神是決定人生價值的最大砝碼,是影響時代發(fā)展進程的重要力量。文化消費主義以“娛樂至死”“享樂至上”為原則,致力于滿足大學生的感官生理欲望,誘使大學生沉迷于庸俗化、碎片化的文化產品中,信仰日趨世俗化?!靶叛鍪侨松木裰е?,為人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也能為人的奮斗提供強大動力源泉”,[6]大學生失去崇高信仰意味著失去了奮斗、擔當的勇氣和能力,行為上會呈現出明顯的消極、頹廢特征。例如,部分大學生因沉湎于短視頻、網絡直播、網絡游戲等虛擬娛樂空間而晝夜顛倒、時空紊亂,以“佛系”“躺平”“擺爛”的人生態(tài)度逃避現實、躲避責任,淪為只顧個人享受而無視社會責任的精致利己主義者,其擔當精神在思維和實踐的雙重邏輯中日漸消弭。

(二) 審美情趣庸俗化

審美情趣作為大學生美好精神生活的構成要素,是指大學生以好惡方式表現出來的審美意向。健康的審美情趣可以愉悅身心、提升精神境界。然而,在文化消費主義影響下,部分大學生審美異化,審美情趣陷入庸俗化的泥沼。

一是美丑不辨,是非不分?!懊栏性诤踬p鑒,故美學之判斷,所以別美丑?!盵7]審美判斷的核心在于對美丑的判斷。審美判斷是大學生進行審美活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彰顯著大學生在倫理道德、社會規(guī)范、精神修養(yǎng)等方面的價值選擇。然而,在文化消費主義環(huán)境中,生產者為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生產出的文化產品“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8]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被“三俗”文化所取代,大學生通過消費這種文化產品,就有可能會逐漸失去對美的判斷和評價。例如,近幾年我國電視文化產業(yè)掀起了“耽改熱”,在資本逐利的商業(yè)邏輯下,大量耽美小說改編劇為賺取流量,扭曲、放大“性少數群體”的情感關系,在畫面上突出男性肢體語言的曖昧挑逗,大力“賣腐”,營銷“男男CP”,文化產品呈現庸俗化傾向。對于這些有悖傳統(tǒng)倫理道德、拉低審美情趣的文化產品,部分大學生甚至盲目跟風追潮,“三觀跟著五官走”,不斷進行無底線應援,心甘情愿為“丑”買單。

二是以丑為美,審美異化。社會進步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積極成果,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反映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審美需要,映照著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發(fā)展進步的程度。在文化消費主義與大眾媒介的合力助推下,秀丑、賽丑與捧丑漸成風潮,各種惡搞、審丑文化大行其道。從早期的“鳳姐”到當紅的“藥水哥”“人類高質量男性”等,網絡“嘔像”們充斥著互聯網平臺,侵占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洗腦”視頻不斷引發(fā)大學生的觀看、轉發(fā)與模仿,形成了特有的“審丑流量”“審丑經濟”?!斑@種非審美媚俗, 是由媒體的‘媚俗與受眾在‘快樂誘惑下的‘欲望的膨脹的‘酷文化, 兩者相依共生的?!盵9]在資本與技術的綜合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活動不少已成為庸俗物質消費的附庸,“以丑為美”的審美異化現象沖擊著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底線。

(三) 社會交往功利化

隨著文化消費主義思潮影響的進一步深入,當代大學生不可避免地遭到其功利化思想的不良誘導,利益驅動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導向作用愈加顯著。

一是交往目的過分強調實用性。受文化消費主義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重新建構,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呈現出重實用性、利己化傾向。部分大學生通過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高低來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使交往活動喪失本身的意義,他們隔著符號,帶著距離在消費中交流。由此,維系情感社會人際關系的情感信任轉向了維系消費社會人際關系的符號信任。市場經濟在追求效率和注重物質利益的同時,大學生的價值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部分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自覺地向更加追求效率的方向發(fā)展,他們更加趨向于快節(jié)奏的“快餐式”交往方式,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希望快速達到目的,要求人際交往的結果立竿見影,卻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心靈深處的交流與碰撞,因而難以達到價值共識,無法構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園。

二是交往形式日趨表面化。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學生的精神交往在變得日趨頻繁的同時,也變得愈加流于形式。加之文化消費主義的不良誘導,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蒙上功利化色彩。社會交往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再是一種內在的、本質性的活動,而變成一種為追求某種有用性、價值性而不得不進行的外在的不自愿的活動。他們周旋于各種“應酬”與“處關系”活動中,使用更多的是交往手段和技巧,缺乏深度的思想碰撞和深入的情感交流。而在這種淺表化的社會交往中,大學生無法享受到真正精神上的愉悅,更多感受到的是“心累”,很多大學生企圖躲避這種淺表化的交往,產生了社交焦慮、社交恐懼。交往形式的表面化使得交往活動喪失其最核心的、最有價值的意義,失去其崇高的屬人的本性,只能是一種“無效社交”。

二、文化消費主義影響大學生精神生活的運作機理

文化消費主義之所以能夠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和行為活動,關鍵在于其多重的運作機理,主要包括資本邏輯宰割下的包裝機理、大眾媒介助推下的滲透機理以及消費心理操縱下的接收機理等。這三大運作機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綜合網狀系統(tǒng),促成了文化消費主義的傳播。我們深入剖析其運作機理,有利于認清文化消費主義的本質。

(一) 包裝機理:資本邏輯的宰割

包裝機理是文化消費主義發(fā)生作用的前提。為了能在海量輿論信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擴大對大學生精神生活的滲透力與影響力,文化消費主義必須投其所好加以“包裝”,以實現“輻射”范圍的最大化及“輻射”效果的最優(yōu)化。從根源上來說,資本邏輯是文化消費主義運作的內在動力。資本邏輯是指資本無止境地自身增殖的本性和內在規(guī)律,文化消費主義運作蘊含著深刻的資本邏輯,其“以追求利潤為目的,通過刺激人的需求鼓勵人們進行文化消費,從而使文化產業(yè)實現資本流通和資本積累”。[10]文化消費主義事先預設了消費欲望的無盡追求,假以多種手段對文化進行包裝,制造出虛假的文化需要,并通過鼓吹無節(jié)制消費來激發(fā)人們無限的消費欲望,從而引導消費行為,獲得超額利潤。在這個邏輯中,文化產品不再是對人的“供”,而成為對人的“求”,在資本邏輯的“暗箱操作”下,人們被迫卷進一個物化的、虛幻的社會文化網絡之中。處于全民狂熱的消費文化圖景中,大學生難免陷入文化消費主義的窠臼而不自知,沉溺于欲望的無限度消費及其帶來的虛假的愉悅感,削弱自主意識與批判精神,異化為“消費的工具”。

(二) 滲透機理:大眾媒介的助推

滲透機理是文化消費主義作用的加速器。大眾媒介作為現代傳播技術不可或缺的信息載體,為文化消費主義的運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對散播文化信息和營造消費氛圍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學生是參與文化消費的重要群體,也是文化消費主義的目標群體,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大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眾媒介的影響。其一,大眾媒介利用多種手段刺激大學生文化消費欲望,在文化商品的符號化和象征化構建中起著關鍵作用。它們有意無意地給某些商品貼上標簽賦予符號意義,為大學生制造消費的虛假幻象,使大學生陷入消費主義思維之中;它們聯合網絡、商業(yè)等多重力量,擴大個人感官體驗的維度,加以“爆款”“出圈”“破圈”等話語模式,不斷地制造需要,假借文化盛宴之名,對大學生施以無甚精神營養(yǎng)價值的感官刺激與思想滲透,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審美情趣、思維模式和消費觀念,增加其庸俗文化產品消費行為產生的可能性。其二,技術和資本的“聯姻”重塑了網絡輿論生態(tài)。當前伴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算法推薦下的信息推送可以實現文化消費的精準化傳播,商品生產者根據大數據分析下的用戶需求將合適的商品及商品文化精準地推送給每個用戶,擴大了文化消費主義的影響范圍。然而,以市場化為導向的商品宣傳及精準推送,大都伴隨著意識或觀念的滲透。例如,在深受大學生喜愛的“小紅書”“豆瓣”等公共點評類APP上,部分“標題黨”博主看似不經意地宣傳某種文化產品或生活理念,實則是在利用各種隱性話語進行消費主義觀念滲透,深陷消費主義“信息繭房”中的大學生只能被動淪為資本增殖的工具。

(三) 接收機理:消費心理的操縱

接收機理是文化消費主義作用于大學生的必經途徑。微時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凸顯,他們對消費觀念的“捕獲”是一個自主選擇的過程。因此,只有經過大學生的二次選擇,文化消費主義的作用才能發(fā)生。為使大學生主動選擇、樂意接收其消費觀念,文化消費主義注重從消費心理上對大學生加以操縱。其一,文化消費主義渲染虛假“購物狂歡”氛圍,誘發(fā)大學生從眾心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尚未成熟,其消費觀念受同輩群體消費行為的影響較大。文化消費主義擅于利用大學生群體心理的弱點,將文化商品大肆包裝,宣傳為流行“爆款”,渲染人人都在消費的虛假“購物狂歡”氛圍,誘使大學生盲目從眾消費,這實際上是對文化產品的無意義消耗。其二,文化消費主義將消費與個性發(fā)展相映照,誘發(fā)大學生求異心理。優(yōu)越的成長與生活環(huán)境賦予當代大學生鮮明的主體意識,追求個性化的自我表達是其主體性高揚的內在體現。文化消費主義抓住大學生的求異心理,運用諸如“小眾”“限量款”“私人訂制”等消費話語極力迎合和刺激大學生個性化消費需求,為俘獲大學生芳心提供有力支持。其三,文化消費主義將消費與身份認同深度關聯,誘發(fā)大學生攀比心理。大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其對外界的評價格外敏感在意,得到群體認同成為影響大學生自我構建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費主義通過創(chuàng)造稀缺、打造標簽、制造差異誘導大學生相互攀比,以“潮流”“時尚”的名義推動著大學生去消費,大學生害怕落伍,因而將消費作為其自我構建最主要的方式,只有不斷地消費,大學生心理上才能獲得滿足,擁有更多、更新的消費品成為其炫耀的資本,文化商品的符號意義由此彰顯。

三、文化消費主義視域下大學生精神生活的引導策略

面對理想信念世俗化、審美情趣庸俗化以及社會交往功利化給大學生精神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應從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豐富優(yōu)質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加強文化消費市場監(jiān)管以及形塑科學理性的文化消費觀等方面,幫助大學生有效應對文化消費主義的消極影響。

(一) 重塑信仰: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性力量,能夠抵御精神世界構建的消極因素的干擾?!盵11]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塑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是應對文化消費主義思潮負面沖擊的首要著力點。

一方面,高校要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積極主動地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政課教師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消費主義的對比教學,引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分析、比較兩者在理論基礎、根本立場和價值目標等方面的本質區(qū)別,揭下文化消費主義的面具,揭示其背后資本邏輯的“偽裝”,進而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堅定其馬克思主義信仰,促使大學生自覺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和主動傳播者。

另一方面,高校要適應大學生文化消費習慣,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方式。高校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價值引領,不能一味地對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意趣進行批駁,而是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消費習慣,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探索契合“文化消費習慣的價值輸出形式”。[12]例如,高??梢院侠砝梦淖?、動漫、短視頻、H5(超文本標記語言)等媒介手段,促使大學生在圖文并茂、聲情融會的語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在生動形象、感性直觀的情境中升華思想,在享受視覺、聽覺愉悅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高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真理性引領大學生的擔當精神,能夠促使大學生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化消費主義等錯誤思潮,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 滿足需求:豐富優(yōu)質精神文化產品供給

“人們精神生活的充實和豐富,既取決于個體的精神追求層次和內容,也與社會創(chuàng)造的優(yōu)質主流文化資源密切相關?!盵13]盡管當前我國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增幅較大,但與大學生精神文化需求之間仍存在張力,對此,社會必須豐富優(yōu)質精神文化產品供給以滿足大學生的精神生活需要,豐盈其精神世界。

其一,文化創(chuàng)作主體要創(chuàng)新表現形式,回應大學生精神生活需要。一方面,文化創(chuàng)作主體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進行生產和創(chuàng)作,關注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關心大學生的普遍需求,創(chuàng)作出接地氣、引共鳴、正能量的先進文化作品,實現其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文化創(chuàng)作主體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4]推出更多增強大學生精神力量的文化精品,使其成為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強根劑”和“營養(yǎng)劑”。

其二,社會要加大推廣力度,發(fā)揮文化精品示范效應。在流量導向的自媒體時代,流量變現成為媒介傳播的核心訴求,大量自帶“爆點”的低俗、庸俗、媚俗文化產品充斥于互聯網平臺,許多高品質的文化作品往往因為缺乏“賣點”、經濟效益不高而無法得到有效傳播。政府必須加大對優(yōu)秀文化作品的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文化精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動,發(fā)揮文化精品示范效應,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提供優(yōu)良發(fā)展范式。此外,社會要善于運用算法推薦技術,提升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在大學生網絡信息推送中的比重和優(yōu)先級,并對其進行流量傾斜,著力營造積極向善的文化氛圍。

(三) 優(yōu)化環(huán)境:加強文化消費市場監(jiān)管

良好的文化消費環(huán)境是大學生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費活動的基本條件。為此,政府應加強對文化消費市場的監(jiān)管,多措并舉營造良好文化消費環(huán)境。

第一,政府要加強法律規(guī)制,筑牢文化消費“紅線”。依法施治是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huán)境,助益大學生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費活動的根本之策。目前,我國雖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文化市場加以監(jiān)管,但技術的迭代與創(chuàng)新仍給文化消費領域的立法留下真空地帶。政府部門亟需細化完善針對文化消費主義引發(fā)的消費亂象治理的法律條例,嚴把文化市場入口關,健全文化市場準入制度,將不良精神文化產品排斥于法律的“紅線”之外,從源頭上切斷文化消費主義的傳播途徑,為優(yōu)質精神文化產品供給保駕護航。

第二,政府要規(guī)范文化市場秩序,提升文化消費品質。有關部門應加強實施公正監(jiān)管,積極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jiān)管機制,明確文化消費市場失信主體的認定與管理制度、信用評價制度和權利保障制度,進一步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釋放文化消費市場主體活力。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加快文化市場供應網和監(jiān)督網建設,大力推廣社會監(jiān)督舉報平臺,推動文化產業(yè)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升文化消費品質。

第三,政府要加大懲處力度,守住文化消費底線。有關部門要對“三俗”產品采取零容忍態(tài)度,加大對文化消費市場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嚴格審查文化產品生產條件,嚴肅查處內容違法行為。對群眾反映強烈、后果嚴重、影響惡劣的“三俗”文化生產行為,有關部門要依法抓緊從嚴懲處,加大曝光力度,營造強大的輿論攻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三俗”文化多發(fā)區(qū)、易發(fā)區(qū)等重點地區(qū)的巡查,并及時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遏制文化消費主義的發(fā)展勢頭,守住文化消費底線。

(四) 提升素養(yǎng):形塑科學理性的文化消費觀

“文化消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但高質量的文化消費必須以足夠的文化甄別能力和文化消費能力為前提?!盵15]因此,高校只有提升大學生的文化消費素養(yǎng),幫助大學生形塑科學理性的文化消費觀,才能從根本上抵制文化消費主義給大學生精神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

第一,高校要強化文化消費觀教育,提升大學生理性消費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開設相關專題教學,通過密切關注文化市場動向,及時、準確地掌握文化消費新動態(tài)、新風險,并將其融入專題教學,與學生深入剖析文化消費主義思潮傳播的隱蔽性和多樣性,增強大學生的理論認知,提升其甄別、防范文化消費主義思潮的能力。此外,高校還可以將文化消費觀教育融入日常社會實踐活動中,例如開展消費辯論賽、舉辦校園文化節(jié),組織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大學生的文化鑒賞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第二,高校要開展弘揚奮斗幸福觀教育,培育健康文化消費心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高校要引導大學生自覺摒棄從眾消費、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等錯誤消費行為,堅持適度、綠色、理性的消費原則,避免掉入享樂主義的“舒適圈”中無法自拔;高校要促使大學生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明確奮斗目標,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良好生活習慣。

第三,高校要促進大學生自我反思,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水平?!叭藨斢米灾婆c節(jié)制的美德來克制與約束自身欲望,這是抵御文化消費主義的內在動因?!盵16]高校要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消費自覺意識,不斷提高大學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能力,使其明晰哪些是真實文化需求,哪些是虛假文化需求,從而幫助大學生破除文化消費“幻覺”,理性消費。此外,大學生還應借助名著閱讀、經典欣賞,藝術熏陶、文化交流等方式,努力提升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自身高雅情趣以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1][1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2,43.

[2]仰義方,譚雪敏.文化消費主義的表現形式、生成機理及其糾正進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02):89-93.

[3]萬美容,曾蘭.90后大學生精神生活研究論綱[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1):8-11.

[4]王芳.論當代世俗化語境中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的挑戰(zhàn)及應對[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7,(04):62-68.

[5]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8.

[6]楊鮮蘭,程亞勤.論習近平的信仰思想[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8-15+168.

[7]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339.

[8]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

[9]趙平.當代大學生審美意識的變遷及其原因:價值觀的嬗變[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05):27-29.

[10]任鵬,丁欣燁.文化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青年學生價值觀念的消極影響及其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 65-69.

[11]孫清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中國人精神世界構建的旗幟[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6,(04): 72-79.

[12]陸書劍,程倩.網絡文化消費主義影響下的青年精神生活透視[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110-116.

[13]王淑芹.深化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認識[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01):72-78.

[15]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質量的新向度[J].齊魯學刊,2012,(02):79-82.

[16]郭曉冉.文化消費主義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危害與應對[J].新疆社會科學,2020,(04):107-116+148.

(責任編輯:韓文彬)

猜你喜歡
精神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現代室內設計的幾點思考
詩歌的無用之用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05:58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3:51
IP影視劇開發(fā)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6:25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0:02
農村留守老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巨野县| 三河市| 冷水江市| 洛川县| 邹平县| 张掖市| 九寨沟县| 无为县| 梅州市| 通渭县| 林西县| 五大连池市| 广宗县| 双城市| 合肥市| 安远县| 通城县| 鹤壁市| 贵南县| 北宁市| 抚州市| 万年县| 龙山县| 息烽县| 登封市| 海宁市| 莲花县| 衡水市| 蒙山县| 缙云县| 曲阳县| 广汉市| 吴桥县| 宿松县| 延安市| 桐庐县| 永平县| 塘沽区| 页游| 柯坪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