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春 雍尚紅 馬俊輝 吳夢雪 周曉群
關鍵詞:風險監(jiān)測,紙吸管,塑化劑,鉛,砷,甲醛
塑料吸管現已被廣泛用于餐飲行業(yè)。為減少塑料對環(huán)境的污染,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限塑令——《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正式生效,即在餐飲行業(y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1,2]。因此,紙吸管作為塑料吸管的替代產品,已受到消費者廣泛的關注[3,4]。紙吸管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原紙、粘合劑、填料或油墨等原料及輔料。同時,一些生產企業(y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使用回收紙漿作為原料[5]。這將導致紙吸管產品中可能會殘留一些有害物質,比如:鄰苯二甲酸酯、重金屬鉛、砷和甲醛等。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具有增塑效果好、成本低廉、耐低溫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食品包裝材料、玩具等行業(yè)[6,7]。但是,鄰苯類塑化劑屬于一種內分泌干擾物,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癌性[8-10]。重金屬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過量攝入后,不易排出,將對人體產生不可逆的危害,會對造血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腎臟等造成損害[11,12]。砷主要以有機和無機形式存在,無機砷毒性強且更易在生物體內累積。三價砷毒性最強;五價砷毒性較弱,抑制氧化磷酸化能力最強[13-15]。甲醛是一種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對人體皮膚、呼吸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均可產生嚴重危害[16]。因此,上述有害物質若殘留在紙吸管中,使用時將遷移至食品中,可能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為了解本市銷售紙吸管的質量狀況,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開展本次風險監(jiān)測具有重要的意義。
1風險監(jiān)測項目和標準分析
1.1風險監(jiān)測項目選擇和致害機理分析
本次風險監(jiān)測項目為:鄰苯類增塑劑、重金屬鉛、砷和甲醛,其致害機理如下。
(1)鄰苯類增塑劑:在生產紙吸管中會使用膠粘劑,印刷油墨等,這樣可能引入鄰苯類增塑劑。同時,一些企業(yè)使用回收紙生產紙吸管,則回收紙上也可能會殘留鄰苯類增塑劑。常見的鄰苯二甲酸酯主要包括:DBP、DAP、DIBP、BBP、DEHP、DINP和DIDP等物質。但是,該類物質能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將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發(fā)揮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擾內分泌。如果紙吸管中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可能會在接觸食品時遷移至食品中,從而進入人體造成身體危害。本次風險監(jiān)測鄰苯二甲酸酯的種類為國家標準GB31604.30-2016[17]中所規(guī)定的18種塑化劑。
(2)重金屬鉛(Pb):紙吸管中的重金屬元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原紙植物纖維、染料、顏料等含有的鉛、砷等重金屬物質;另一方面來自印制油墨中的重金屬污染,尤其是溶劑型油墨的危害更為嚴重。過量的鉛會干擾人體亞鐵血紅素的合成,從而影響中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等。
(3)砷(As):砷及其化合物具有毒性,所以當人體砷攝入量過多時,就會造成砷中毒。過量的砷會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影響呼吸和氧化過程,使細胞發(fā)生病變。砷還可直接損傷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并作用于血管舒縮中樞,導致血管滲透性增加,引起血容量降低,加重臟器損害。
(4)甲醛:為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感覺障礙、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郁;慢性中毒對呼吸系統(tǒng)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fā)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表現為肝細胞損傷、肝輻射能異常等。
1.2相關標準分析
目前規(guī)范紙吸管產品理化性能的標準主要有下列兩項標準:(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18],已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對食品接觸用紙制品(紙吸管)理化指標做了明確要求,項目包括:總遷移量、重金屬(以Pb計)、鉛(Pb)、砷(As)、熒光物質、甲醛、1,3-二氯-2-丙醇和3-氯-1,2-丙二醇;(2)由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于2020年9月發(fā)布的團體標準,T/CNFIA201-2020《食品接觸用一次性紙吸管》[19]。該團體標準對理化指標做了明確要求,主要項目包括:丙烯酰胺遷移量、1,3-二氯-2-丙醇、3-氯-1,2-丙二醇、礦物油遷移量。
2采樣方法、檢驗和結果判定依據
2.1采樣方法和樣品分布情況說明
本次紙吸管產品樣品共采集30批次,在流通領域和電商平臺采樣,其中流通領域10批次,電商平臺20批次。涉及生產企業(yè)(家)數見表1。
2.2檢驗方法和判定依據
分別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31604.30-2016[17]、GB31604.34-2016[20]、GB31604.38-2016[21]和GB31604.48-2016[22]對紙吸管中鄰苯二甲酸酯、鉛(Pb)、砷(As)和甲醛項目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用食品接觸用紙制品國家標準GB4806.8-2022進行判定,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項目用GB9685-2016[23]進行判定。風險評估方法均使用國家標準GB/T22760-2020[24]進行評估。檢驗方法和判定依據詳見表2。
2.3檢驗結果統(tǒng)計分析
2.3.1總體檢驗結果情況分析
本次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測共采集樣品30批次,結果表明,30批次樣品中重金屬鉛、砷和甲醛項目均符合標準GB4806.8-2022的限量要求。但是,1批次產品中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含量為71.8mg/kg,不符合標準GB9685-2016中規(guī)定的不得檢出,問題檢出率為3.3%。
2.3.2采樣渠道檢驗結果情況分析
本次監(jiān)測采樣渠道主要是流通領域和電商平臺,紙吸管產品檢驗結果情況見表3。從表3可見,流通領域問題檢出率為10.0%,電商平臺問題檢出率為0。流通領域比電商平臺問題檢出率高。
2.3.3監(jiān)測項目檢驗結果情況及分析
本次風險監(jiān)測紙吸管產品共監(jiān)測4個項目,檢驗結果情況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鄰苯二甲酸酯含量項目問題檢出率最高,為3.3%,其他項目的問題檢出率均為零。這主要是由于生產紙吸管時需要使用膠水進行粘合,其膠水中可能會含有該類物質,從而導致該項目不合格。
3風險評估及處置建議措施
3.1風險評估方法構建
對風險監(jiān)測的樣品進行檢測得出具體的檢測結果,采用國家標準GB4806.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和GB968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相關規(guī)定以及參考GB/T22760-2020《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導則》要求進行監(jiān)測項目風險等級的評估。并對采樣產品的風險點進行分析,說明存在的問題,判斷產品存在風險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
3.2風險評估結果
根據標準GB/T22760-2020《消費品安全風險評估導則》,將消費品傷害程度分為:非常嚴重、嚴重、一般和微弱4個等級。本次風險監(jiān)測的項目為鄰苯二甲酸酯、鉛(Pb)、砷(As)和甲醛。結合這幾類物質的致害機理和危害程度,風險發(fā)生后可能出現的傷害程度為:嚴重。同時,標準GB/T22760-2020將風險監(jiān)測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分為:Ⅰ、Ⅱ、Ⅲ、Ⅳ、Ⅴ、Ⅵ、Ⅶ和Ⅷ等8級。根據本次檢測的結果,鄰苯二甲酸酯項目不合格率為3.3%,結合紙吸管的使用時間,遷移至食品中的概率,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等級為:Ⅵ級(會發(fā)生少數傷害事件,但可能性極小)。鉛(Pb)、砷(As)和甲醛項目不合格率均為0%,均在標準限量值以下,但是有檢出的情況,所以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等級為:Ⅶ級(不會發(fā)生,但在極少數特定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筛鶕踩:Φ娘L險等級劃分對每一項的風險等級進行評定,其評定結果見表4。
單項風險等級及數量作為評判產品風險等級的依據,按照風險等級向上原則(滿足多個風險等級時,上一級風險為最終風險等級),取單個指標中風險值最大者為產品風險等級。因此,風險等級最終為低等風險(L)。
3.3風險處置建議和措施
3.3.1行業(yè)監(jiān)管相關建議
加大監(jiān)管力度,實施科學的監(jiān)管方向,將紙吸管的產品風險監(jiān)測與監(jiān)督檢查、專項抽查結合起來,對產品進行長期跟蹤監(jiān)控,消除潛在的風險,保證食品相關產品(紙吸管)的安全性。及時進行食品安全公共信息披露,實現靜態(tài)監(jiān)管與動態(tài)監(jiān)管相統(tǒng)一,讓消費者了解紙吸管的安全信息。
3.3.2給生產企業(yè)的建議
(1)應落實質量安全保證的法律責任。依法經營,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是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底線。塑料產品生產企業(yè)應對其經營的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和義務,生產、銷售質量安全的產品。
(2)切實落實全過程質量控制的主體責任。生產企業(yè)要從生產經營各個環(huán)節(jié)把好質量關,要建立健全質量控制制度,全過程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
(3)建立完善的入庫查驗制度。由于紙吸管直接接觸食品和人體口腔,其產品安全問題等同于食品安全。生產企業(yè)要嚴格審驗購進原料以及產品的質量檢驗報告,應該盡可能規(guī)避潛在的風險。要嚴格審驗供貨商的生產經營資格,優(yōu)選合格可靠的供貨渠道,把好進貨渠道關;要建立完善采購驗證、索證和檢驗制度,建立和保存進貨臺賬和查驗記錄檔案,把好生產原料以及產品成品入庫關。
3.3.3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建議
(1)在對紙吸管進行選購時,關注產品信息和標識標簽。同時,盡量不要選購有異味的產品。
(2)在使用紙吸管時,使用時間不要太長,通常不超過0.5小時,且使用場景即吮吸的飲品溫度不宜過高。這樣可降低有害物質遷移至食品中的量,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4風險監(jiān)測成效
本次風險監(jiān)測包括了調研、樣品采集、檢測、原因分析、風險評估等工作,并提出了風險處置建議和措施,掌握了本市流通領域和電商平臺中的紙吸管的產品質量情況,同時也為紙吸管風險預警提供了理論支撐。
由于產品監(jiān)測項目發(fā)生風險可能性的不確定性,本次主要監(jiān)測產品主要為紙吸管中鄰苯類增塑劑、重金屬鉛、砷和甲醛的測定。在本次風險監(jiān)測中,紙吸管中還發(fā)現了一種非鄰苯類增塑劑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其全掃描色譜圖和質譜圖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國家標準GB9685-2016所列允許使用物質清單中未包括塑化劑DEDB,表明該物質不能透過“功能性屏障”層遷移至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即遷移量為不得檢出。因此,該物質有遷移至食品,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風險。
5對今后開展該類產品風險監(jiān)測工作建議
(1)實行風險監(jiān)測常態(tài)化和系統(tǒng)化。從監(jiān)督抽查、委托檢驗的檢測情況,可以從一方面反映出產品的質量,發(fā)現產品的風險點。針對可能影響人體健康安全的指標隨時進行風險監(jiān)測,并進行風險評估。將風險監(jiān)測、監(jiān)督抽查、監(jiān)督檢查結合起來,建立從原輔料、工藝到產品的全方位監(jiān)督,有效杜絕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供應鏈,保障紙吸管產品的安全,避免消費者身體健康受到損害。
(2)對紙吸管產品、原紙以及膠水中其他有害物質進行風險監(jiān)測,比如:本次發(fā)現的非鄰苯類增塑劑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物質。通過吸管產品、原紙以及膠水的檢測,可以明確該物質的引入途徑,控制其進入終端產品中,保證產品的衛(wèi)生安全質量。同時,國家標準GB4806.8-2022已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實施,其中增加了1,3-二氯-2-丙醇和3-氯-1,2-丙二醇的殘留量兩項指標,其主要殘留于生產紙制品時所用到的濕強劑。該物質可對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被人體過多吸入可引起中毒,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嗜睡、惡心、上腹疼痛等癥狀。將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新標準實施不久,應重點關注該指標的檢出和不合格情況。
(3)建立食品接觸用紙制品中非鄰苯類塑化劑: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2,2,4-三甲基-1,3-戊二醇雙異丁酸酯(TXIB)和環(huán)己烷-1,2-二羧酸二異壬酯(DINCH)等的檢驗方法,形成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或地方標準,為后期風險監(jiān)測、監(jiān)督抽查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6結論
綜上所述,本次對紙吸管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鉛(Pb)、砷(As)和甲醛項目進行風險監(jiān)測,結果表明,該批次紙吸管產品鄰苯二甲酸酯危害等級劃分為L級,為低風險。其余的鉛(Pb)、砷(As)和甲醛項目危害等級劃分為A級,為可容許風險。同時根據監(jiān)測結果,提出了風險處置建議、措施以及以后開展該類產品風險監(jiān)測工作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