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云臺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境內(nèi),屬太行山系,古稱覆釜山、女媧山,因常年云霧繚繞猶如仙境而得名。
“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就獨愛云臺山!
嵇康雖出身寒門,但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從小博覽群書,廣習(xí)諸藝,是全能型人才。打小起,他常常一個人朝著東北、循著季風(fēng)的方向進山,少年便寫下《游山九吟》:“采藥進深山,山風(fēng)撲面來。老樹多虬枝,野花芳自開。飛鳥鳴北林,松鼠跳南崖。東嶺金峰唱,西山彩蝶翻。乘云招松喬,野趣盈胸懷……”這首略顯稚嫩又生動活潑的詩一下子抓住了魏明帝曹叡的眼球,從而成為嵇康的出仕之作!成名后的嵇康幸福地迎娶了魏武帝曹操的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拜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司馬氏執(zhí)政后時局異?;靵y,動蕩不安。嵇康厭倦了權(quán)謀,毅然決然地回到云臺山的百家?guī)r隱居不仕,整日縱情山水,打鐵、撫琴、吟詩、建造園林、談玄論道,性格愈加曠達(dá),深得青白眼阮籍的青睞:“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彼麄儭霸矫潭巫匀弧薄皩徺F賤而通物情”的主張吸引著八方知音,在百家?guī)r中組成了“王戎山濤論三玄,嵇琴阮嘯醉劉伶。小阮琵琶山林醉,向秀望星測陰晴”的“竹林七賢”天團。
后人常常腦補這樣的畫面:劉伶醉臥“醒酒臺”,嵇康在一旁的“淬劍石”上磨刀霍霍,“小青”見證并深深眷戀這危險而和諧的畫面,千百年來躑躅徘徊不肯離去。嵇康一度沉迷于打鐵,隨著鐵錘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矯健的身姿在群山和飛瀑的映襯下愈加挺拔,而身邊的向秀一如既往埋頭不語,“呼哧呼哧”一下一下默默拉著風(fēng)箱,燒著旺旺的爐火,仿佛唯有這般紅彤彤的火苗方能照亮他們的胸膛,“呼哧呼哧”“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有節(jié)奏的韻律伴著“小青”入眠,不愿醒來,它和世人一樣不敢直面嵇康被奸臣構(gòu)陷、凜然赴刑的悲劇?!邦櫼暼沼?,索琴彈之”,手揮五弦,俯仰自得,嵇康的一曲《廣陵散》將心中野馬塵埃的寂寞流傳后世,使終日回旋在山谷的打鐵聲闃然不聞,成為遙遠(yuǎn)的絕響。
見山,見海,見自己。
嵇康被害之后,“七賢”中的山濤和王戎將其兒子嵇紹視如己出,養(yǎng)大成才。十八年后,在山濤的大力舉薦下,嵇紹被晉武帝“發(fā)詔征之”,成為晉朝的重臣。這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它見證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深情與風(fēng)骨。正如徐高阮先生在《山濤論》中所言:“七賢并不是一群只愛清談的文人,他們的消極狂放,都只是對司馬氏專政謀篡的一種抗議?!?/p>
和而不同的“七賢”生前創(chuàng)造出中國文學(xué)史、中國音樂史、中國古典園林史的皇皇巨著,“我本是高山”的名士之風(fēng)被云臺山銘記,無時無刻不在滋養(yǎng)著這座名山。
茱萸峰海拔1308 米,是云臺山最高峰。傳說真武帝當(dāng)年在此苦志修行,便成了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
弱冠之年的王維在重陽節(jié)慕名登頂,俯瞰山間的壯麗景色。北望太行巍峨峻峭,連綿起伏;南望黃河如絲如練,天際奔來;腳下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織錦鋪秀。而山頂氣候變化多端,倏忽間風(fēng)起云生,茫茫白霧從山間汩汩而出,一層層、一團團涌上山頂,悠悠蕩蕩,似云錦漫天漫地鋪展。群山不動聲色在云端里時隱時現(xiàn),忽明忽暗,一幅大寫意的水墨畫徐徐展開,冷寂峭拔。朦朧中,一隊大雁從那煙鎖的天邊飛來,發(fā)出“嘎嘎”的叫聲,羽翅在霧中掠出一絲絲顫音。隨著薄霧褪去,群山漸次明朗,如披麻皴和斧劈皴法相結(jié)合,勾勒出大山的紋理,淡墨輕嵐,不裝巧趣。
王維遙遙注視著“竹林七賢”盤桓的身影,他們走過了嵇山碑、淬劍石、避暑臺,走在恒久品行的風(fēng)物里。王維想:他們不會再往前走了。倘若一直走,一直走,就能走到山那邊、我的山西老家了。當(dāng)一切歸于自然的生命周期,浸染著人生況味的氣息周而復(fù)始撲面而來,懸崖之上的王維情難自禁,揮毫潑墨寫下千古佳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對于遠(yuǎn)行的人而言,最怕空氣中突然安靜,最怕說再見卻轉(zhuǎn)身天涯永不再見。這首詩寫滿了孤獨和離愁,流露出質(zhì)樸的親情和歸屬渴望,深深打動了無數(shù)游子、離人,一次次升華了華夏兒女渴盼團圓的文化基因。
王維表面上淡泊,骨子里重情重義,他一生最割舍不掉的就是情——親情、友情、愛情,寫下大量的“情”詩。比如他在《山中示弟》寫道:“山林吾喪我,冠帶爾成人。莫學(xué)嵇康懶,且安原憲貧。”盡管他自己半官半隱,不為名利所累,但對弟弟的仕途給予了較高的期望。又如他在《相思》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背H死斫膺@是一首愛情詩,表達(dá)了情竇初開的羞澀與深情,實際上并非如此。這首詩還有一個別名《江上贈李龜年》。一代才華橫溢的“詩佛”王維,一位多才多藝的頂流音樂家李龜年,一個作詞,一個作曲演唱,兩個曠世奇才從相識到相知,在見證了唐朝的榮辱興衰、彼此的得意與落寞后,仍惺惺相惜,矢志不渝地演繹了一段世俗高不可攀的友誼。
王維晚年隱居在藍(lán)田山谷,潛心打造了一處媲美百家?guī)r的“輞川別業(yè)”,可耕、可牧、可樵、可漁,風(fēng)光旖旎,綿延二十多里。他曾寫過一首《漆園》:“古人非傲吏,自闕經(jīng)世務(wù)。偶寄一微官,婆娑數(shù)株樹?!卑涤髯约汉颓f子一樣沒有經(jīng)國濟世的大才,并非恃才傲物而歸隱,算是向朝廷和關(guān)心他的人做了一個交代。但人們在他的《竹里館》卻窺探到端倪:“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敝谎云Z中,富有即視感的畫面似曾相識,人們的腦海里快速回放著熟悉的場景,恍如回到百家?guī)r,想起阮籍的《詠懷》:“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fēng)吹我襟?!?/p>
數(shù)千年過去了,大山依然壯美。站上茱萸峰的一刻,魏晉人盛唐詩里深藏著的風(fēng)骨與深情就像霧一樣奔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