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鐵清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要求各門課程原則上要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鐚W科主題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圍繞某一研究主題,以某一學科課程內容為主干,運用并整合其他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開展綜合學習活動的過程。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要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關聯(lián),實現(xiàn)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教學。
跨學科主題學習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等特點。要做好跨學科主題學習,關鍵是保證其學科的課程屬性不能缺失,要堅守目標,堅持學科立場;注重過程,明確學習主題;科學評價,保障學習質量。
首先,堅守目標,堅持學科立場??鐚W科主題學習的課程形態(tài)是學科融合,出發(fā)點是課程的綜合建設??鐚W科主題學習不是幾個學科外在形式的拼湊和組合,而是由各學科內在需求出發(fā)形成的學習活動,各學科之間是共生關系、互動關系。事實上,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重要意義就是利用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和問題解決。因此,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科教學能力,增強跨學科教學能力,實施學科合作,自覺恪守和捍衛(wèi)學科立場。
其次,注重過程,明確學習主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靈魂是創(chuàng)設主題,主題要圍繞課程目標創(chuàng)設,要基于真實情境,具有現(xiàn)實意義??鐚W科主題學習的實施要緊密圍繞主題進行,要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跨學科學習的主題已經超出了一門學科,這種大主題可以保證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不偏離其應進行的軌道,可以保證學生是圍繞主題進行探究而不拘泥于課堂進行探究與研討。這種大主題學習活動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又使學習過程高效進行。
最后,科學評價,保障學習質量。保證課程屬性不變、學科屬性不丟的關鍵是實施有效的課程評價。如果評價窄化,僅僅按照學科課堂教學的目標來進行,容易導致這種學習方式還是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從而失去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真正意義;如果評價寬泛,又會使學習流于形式,學生只是參與活動而沒有真實收獲??鐚W科主題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完成真正的學習,這種學習收獲的不只是知識與技能,而是要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因此,跨學科主題學習應重點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而不是學習成果的優(yōu)劣和效益。
跨學科主題學習,只有保證目標不失守、主題不偏離、評價不失位,才能做到課程屬性不缺失。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