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式教學的有效應用,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生活情境為導入,以問題情境為紐帶,以表演情境為載體,以藝術情境為基礎,以活動情境為依托,構建出“萬事萬物皆為境”的課堂教學新樣態(tài),提升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高效學習搭建有力支撐。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式教學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以教師的講解和分析為主,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認知主要來自教師的講授。這種以講代讀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刻板,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自主領悟的權利,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為膚淺。而情境式教學有效突破了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內心情感和潛在智慧能夠得到有效激發(fā)。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要用好情境式教學法,結合文本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擇美構境,讓學生遇美景而生情,以情啟智,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以境促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以生活情境為導入,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初中階段,學生閱讀的文本很多都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關聯(liá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尋教學內容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找準切入點,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閱讀情境,拉近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文本內容產生熟悉感和親切感,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比如,《秋天的懷念》是一篇回憶母親的散文,表達了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和無盡的愛。全文語言平淡、文字樸實,卻句句含情,字字如金,讓人讀后十分感動。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導入,讓學生圍繞親情話題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選取最為感動和溫暖的一幕,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用語言表達自己體會到的深情與厚愛。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以此導入,使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感。教師還可以借助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比如,講授《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回憶與聯(lián)想,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樣子,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借助多媒體課件介紹我國不同地域的冬天,以此進行導入,帶領學生一起去看看濟南的冬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在情境式教學中功不可沒,教師可以以此輔助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搜集關于蘇州園林的視頻、圖片,并將其應用到課堂導入中,用直觀的形式展示蘇州園林特色,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就被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對課文產生閱讀期待。
二、以問題情境為紐帶,啟迪學生閱讀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打開學生智慧的一把鑰匙,也是學生思維的開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設計巧妙而富有價值的問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還可以促進課堂互動,讓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促進閱讀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積極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從枯燥的講述中解脫出來,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思考、自主感悟,啟迪學生閱讀思維發(fā)展。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啟發(fā)性的思維情境。比如,講授《蘇州園林》一文時,當學生對蘇州園林的建筑特點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問題。如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找出體現(xiàn)這一整體特點的語句。為了突出圖畫美的特點,作者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說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主閱讀文本,勾畫、總結答案,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這一鋪墊,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理解得會更透徹、對文本的印象會更深刻,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的職責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個道理、一個結果,而是要讓學生的個性在閱讀中得到釋放與張揚。所以,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幫助學生開啟智慧和創(chuàng)新的大門。比如,講授《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出討論問題:“如果皇帝發(fā)現(xiàn)了‘新裝根本不存在,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此時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使閱讀課堂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之勢。
三、以表演情境為載體,強化學生閱讀理解
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涉及敘事性較強的文章,在講授這些文本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讓學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現(xiàn)文本內容,將文本情境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出來。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比如,《皇帝的新裝》是一篇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節(jié)荒誕離奇的童話,充滿了喜劇和諷刺色彩。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讓學生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并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主分配角色,分別扮演皇帝、大臣、平民、小孩、騙子等角色,鼓勵學生自覺潤色,結合童話內容和情感色彩,揣摩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完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內容,使表演更加生動。同時,在表演和觀看中更深刻地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內心活動、體會文本的深層內涵。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對話。比如,講授《孫權勸學》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利用文本原話進行交流,模擬文本情境,引導學生注意語氣、語調及肢體動作,在語言交流中體會孫權、呂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以藝術情境為基礎,激發(fā)學生閱讀情感
在新課程理念下,跨學科融合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學科融合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多角度地認識和理解事物,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科融合意識,加強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他學科的優(yōu)勢融入語文教學中,激活語文閱讀教學。為此,教師可以將音樂、美術等學科內容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音樂、美術直觀化、形象化的特點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激發(fā)學生內心的真情實感。
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扣動學生心弦,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渲染情境。比如,講授《智取生辰綱》一文時,教師可用《好漢歌》作為課程導入。《好漢歌》是一首旋律高亢、極具表現(xiàn)力的歌曲,突出了梁山好漢的堅強意志和英雄氣概,并且學生對歌詞也十分熟悉,很多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在音樂的渲染下,學生仿佛進入到那個年代,有助于準確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并在情境中理解文本,深化閱讀效果。古詩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配樂誦讀,同時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詩文意境,實現(xiàn)詩、情、畫、意的完美結合,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表達的意境和哲理。除了音樂外,美術的加入也會使語文課堂變美、變活。比如,講授《春》一文時,教師可以搭建才華展示平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理解和生活經驗,用簡筆畫、水彩畫、水墨畫等形式為課文創(chuàng)作插圖,再現(xiàn)課文情境,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畫中,幫助學生更為形象、直觀、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升華情感。
五、以活動情境為依托,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是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之一,也是為人師者所追求的目標。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將學生束縛在文本中,應積極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運用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課堂教學形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鍛煉自我、提升自我,改變閱讀教學沉悶無趣的狀況,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語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愛好。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文本,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解讀。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辯論活動。比如,講授《桃花源記》一文時,學生沉醉于桃花源的美景中不能自拔,這時教師可以提出話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虛構的?”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一方認為“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另一方則認為“桃花源是虛構的”。讓雙方分別尋找線索,據(jù)理力爭,促使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學習和資料收集中,積極參與辯論,使學生從“要我講”變?yōu)椤拔乙v”。教師還可以模擬“百家講壇”,讓學生對閱讀文本或文本中的某個人物形象進行點評,增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拓寬閱讀面,深化閱讀層次。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中,情境式教學的有效應用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和更多的期待。在未來教學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情境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走近作者,促進閱讀主體與客體相融合,使學生和文本之間達到一種自然投入、和諧相處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羅金敏.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思考[J].學周刊,2023(14).
[2]楊永福.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的創(chuàng)設研究[J].格言(校園版),2023(12).
[3]任憑.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情境教學實施策略[J].中學語文,2023(9).
作者簡介:晁玉蘭(1983—),女,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旦馬鄉(xiāng)初級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語文教學、閱讀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