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蔓
【摘要】敘事不僅僅描述現(xiàn)實,還起著建構現(xiàn)實的作用。每當一種敘事版本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時,總是會被注入在新語境中傳播更廣泛的其他敘事元素或者注入個體敘事者或重述者的敘事元素。本文基于Baker的翻譯敘事建構理論,比較分析許淵沖和宇文所安《木蘭詩》兩譯本在敘事時空、敘事距離和體裁三方面對原詩的敘事建構。
【關鍵詞】《木蘭詩》;敘事建構;時空建構;敘事距離;體裁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9-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9.032
木蘭故事誕生于中國北朝時期傳唱的一首民歌,歷經(jīng)各朝各代,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xiàn),詩詞、戲劇、影視作品等,各種不同的敘事共同締造了家喻戶曉的木蘭文化?!赌咎m詩》是木蘭民歌經(jīng)修改潤色而成的一首敘事長詩,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雙璧”,具有漢樂府民歌的鮮明特征。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木蘭詩》的英譯成果最早見于19世紀來華傳教士丁韙良的譯本,最近見于卓振英教授2023年出版的英譯叢書中。本文選取的兩譯本出自中西兩位資深中國文化研究者和翻譯家之手,分別是1992年中國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先生收錄于《中詩英韻探勝——從〈詩經(jīng)〉到〈西廂記〉》中的譯本,1996年美國著名漢學家、任教于哈佛大學東亞系的宇文所安教授收錄于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一書的英譯本。
Baker認為任何敘事都是歷史的產物,有特定的時空語境,離開了這個時空語境,敘事的含義就會發(fā)生變化,當一種敘事版本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時,總是會被注入在新語境中傳播更廣泛的其他敘事元素或者注入個體敘事者或重述者的敘事元素。敘事是根據(jù)一系列的評判標準構建起來的,不僅僅描述現(xiàn)實,還起著建構現(xiàn)實的作用。
因而翻譯也是一種建構,同時也是對原敘事的重構,可以通過重新協(xié)調原敘事的時間性、關聯(lián)性、因果情節(jié)性、選擇性、特殊性、體裁性、規(guī)范性、累積性等敘事特征,從而在目標語境中建構敘事,引起讀者反響。為實現(xiàn)這個翻譯建構過程,具體可以采用四種建構策略,即時空建構、文本素材的選擇性采用、標志式建構,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時空建構和文本素材的選擇性采用是通過改變時空語境,以及對文本內部的省略和添加等手段實現(xiàn)。標志性建構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是運用特定的詞匯標記來識別人物、地點、事件等敘事元素,以及調整譯者、敘事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
下文將結合Baker的翻譯敘事建構觀,比較分析兩譯本對原詩敘事時空、敘事距離和體裁的建構特征。
一、敘事時空建構
敘事的時間性強調,任何敘事都是歷史的產物,有特定的時空語境(Baker,2006),時空語境的調整會改變敘事的含義。特定的時空語境有明顯的時空指示詞,例如“暮宿黃河邊”“暮至黑山頭”中有表明時間的“暮”以及地名“黃河”與“黑山”。此外,英文時態(tài)也是明顯的時間標志,帶給讀者直觀的敘事時空感受。
原詩中出現(xiàn)的時間指示詞有“昨夜”“從此”“旦”
“暮”“十年”“十二年”,兩譯本對前四處時間指示詞的處理一致。但許譯本將“十年”譯作in ten years,而宇文譯本譯作after ten years,使用的介詞不同帶來不同的關注點,in強調的是十年征戰(zhàn)的艱辛過程,而after的側重點在于十年戰(zhàn)爭勝利結束的結果。另外,宇文譯本翻譯“十二年”時相較于許譯本增加了程度副詞long,使得“火伴”對木蘭女兒身深藏不露的驚嘆溢于言表,同時,許譯本通過增加感嘆號來表達這種驚訝之情,二者各有所長,相得益彰。
原詩中具有明確地理和歷史意義的地點指示詞有“黃河”“黑山”“燕山”,相較于知名度高的黃河,山名的翻譯在兩譯本中呈現(xiàn)明顯差異。許譯本將兩山都譯為mountains,作山脈解,結合詩中“關山度若飛”可知,木蘭行軍路上多是山區(qū),因為許譯作山脈解釋更符合敘事語境,相較于宇文譯本的翻譯Black Mountain和Mount Yan,能為目標讀者提供更準確的地理信息。而且許譯沒有直譯燕山,而將其譯作north mountains,相較于陌生的山脈名稱,新增的相對位置北方為目標讀者提供行軍方向,使敘事背景更加形象立體。另外,兩譯本翻譯詩中皇帝召見木蘭的宮殿“明堂”時,也重構了不同的歷史語境。明堂可作兩種解釋:一是明亮的殿堂;二是特指洛陽的明堂,即隋唐時期才出現(xiàn)的明政教之堂。顯然,許譯本譯作the hall相較于宇文譯本的Hall of Light更為合適,許譯本建構的是皇帝的殿堂,具體為何不影響木蘭敘事的進行,而宇文譯本弄巧成拙,試圖增加歷史文化信息卻提供了錯誤的認知。
另外,“可汗”“天子”“胡”等詞,也具有濃厚的歷史特征,兩譯本也提供了不同的翻譯策略。北朝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統(tǒng)治者為鞏固政權,積極推動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漢文化交匯融合并主動接受漢化,因而民歌中同時混用“可汗”與“天子”指代北魏皇帝是可以理解的。故而,深諳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許淵沖將“可汗”和“天子”同譯作Khan,建構了單一化的部落領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原詩敘事的歷史時空特征。但結合hall這種不同于傳統(tǒng)游牧民族居所的意象聯(lián)想,the Khan in the hall給目標讀者帶來一些陌生化體驗,從而彌補了陌生化空間建構的空缺,吸引讀者探索異國歷史故事。相較而言,宇文譯本對“可汗”與“天子”的翻譯與原文一一對應,分別譯作Khan和Emperor,這種轉換發(fā)生在同一詩節(jié)相近詩句,并且還有連接詞then銜接語篇,明確可汗和天子的指代是同一人。在宇文譯本的歷史時空建構中,天子就是一國之王,同時也是部落可汗,明確指出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的歷史背景?!昂痹谥袊糯鷮Ρ狈疆愖寮拔饔蚋髅褡宓姆Q呼,范圍籠統(tǒng)。許譯本將其譯作Tartar,Tartar在科林斯詞典的釋義中指的是中世紀成吉思汗領導的部落群,包括蒙古部落和突厥部落,而宇文譯本譯為Turkish,意為突厥人。兩譯本都試圖用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名稱來替代“胡”,建構一個具體的歷史語境。
兩譯本對敘事時態(tài)的處理手段迥異。除了配合直接引語中的過去時態(tài),許譯本在敘述木蘭準備從軍、行軍征戰(zhàn)、凱旋返鄉(xiāng)的一系列事件時,動詞都采用現(xiàn)在時,宇文譯本采用的則是敘事詩的常規(guī)敘事時態(tài),即過去時。詩歌敘述的確實是一個發(fā)生在過去的歷時性事件,一般現(xiàn)在時在敘事詩中的非常規(guī)使用,從語法意義上看可以增進往事描述的生動性和真實感,也就是所謂的“歷史性現(xiàn)在時”(章振邦,2009)。同時,漢語動詞沒有時態(tài)之分,因而敘事動作給人的時間感相對模糊,現(xiàn)在時的使用更貼合這種模糊的時間建構,拉近目標讀者與敘事者的時空距離。相較而言,宇文譯本中過去時態(tài)廣泛運用,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目標讀者與敘事時空的距離感,使得民歌的親切感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宇文譯本中開頭四句Tsk,tsk,and tsk,tsk,Mu-Ian weaves by her window.We cannot hear the shuttles sound,we only hear the girls sighs,采用的卻是現(xiàn)在時,時態(tài)的前后不一致給整體敘事帶來一種撕裂感。
兩譯本都建構了陌生化的歷史空間,相較而言,宇文譯本的異域特征更加鮮明,敘事的過去時態(tài)使異域時空在感官上更加遙遠,許譯本模糊的時間建構更能削弱目標讀者與木蘭敘事之間的時空隔閡。
二、敘事距離建構
敘事具有關聯(lián)性,在重構敘事中,由于敘事的時空語境必然會發(fā)生變化,敘事者、時空語境、故事事件、故事人物以及讀者等敘事因素之間的關系自然也會發(fā)生變化(Baker,2006),這種關系直觀體現(xiàn)在敘事視角上,由敘事距離構建,進而形成敘事者與讀者之間在空間、時間、情感等方面的距離,直接影響敘事和閱讀效果。
在原詩中,除了木蘭和她的指代詞“女”之外,沒有其他明確的主語,也就是說原詩敘事沒有一個清晰的敘述主體,隱含敘述者的痕跡顯露在詩歌開頭的兩聞兩問中——“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兩譯本采用了相同的方式使隱含敘述者在敘事中現(xiàn)身,即增加除了木蘭及其指代之外的主語、賓語,但是,敘述者的立場有了不同的轉變。許譯本譯作You cannot hear the shuttle,why?Its whir is droned in her deep sigh.“Oh,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Will you tell us?Will you speak out?”此譯本中“聞”的主體是你(們),表明敘述者此刻是站在故事內向故事外的人講述,而后一瞬“問”的主體就變成了我們,敘述者一下將故事外的人拉入敘事場景中,并向故事人物直接問話。在兩聞兩問中,敘述者以自身為中介,先把讀者拉近敘事,再把他們卷入故事場景中,逐步消解讀者與敘事語境之間的距離,打破讀者與木蘭之間的時空隔閡,利于推動敘述縱深發(fā)展。宇文譯本譯作We cannot hear the shuttles sound,we only hear the girls sighs.“Now tell me,girl,whos on your mind,and tell me,girl,whos in your heart?”此譯本中“聞”的主體是我們,而“問”的主體卻變成了我,敘述者先將讀者納入自己的感官立場,而后卻一把推開,使得讀者與敘事場景間的關系若即若離,由集體敘述者到單一敘述者的轉變稍顯突兀,在聞與問的過程中,應一致采用我們的敘述,雖然沒有許譯本中關系遞進的效果,也能將敘事與讀者穩(wěn)定在近距離里。
兩譯本對原詩中木蘭與敘述者、皇帝和火伴之間的對答都采用直接引語的呈現(xiàn)方式,其中木蘭與敘述者和火伴之間的對話是譯本增加的,相較于原詩,譯本中的敘事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感更顯微弱。但兩譯本在形式與內容的處理上都存在差異,呈現(xiàn)不同的敘事建構特征。在敘述者與木蘭的問答中,宇文譯本將木蘭的話語分置在三個詩節(jié)中,相較于原詩和許譯本中的連續(xù)話語,宇文譯本造成了語氣停頓,使木蘭決定替父從軍的果敢和戰(zhàn)爭的緊迫感大打折扣。在木蘭對皇帝的回復中,相較于宇文譯本對木蘭回答完整重現(xiàn),許譯本省略了“木蘭不用尚書郎”,回答十分簡潔,“A camel fleet to carry me to my native place”,直抒木蘭歸鄉(xiāng)急切的心情。在詩末火伴與木蘭的對話中,宇文譯本把原詩最后一節(ji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改為木蘭的直接引語,并保留第一人稱,視作木蘭對火伴的回答,與原詩的敘事立場一致,刻畫了此時歡快跳脫、富有女性意識的木蘭形象。但許譯本站在敘述者的視角,并刪除了原詩中的“我”,將最后兩句詩視為敘述者的評述,跳出了故事結構,客觀性論述使敘事最后得以升華為男女平等的性別哲理。
另外,原詩中四處擬聲詞在譯文的不同呈現(xiàn)也建構了不同的情感氛圍。許譯本將“唧唧”譯作雙重嘆息聲alack,alas,并輔以感嘆號,直抒木蘭內心的悲愁。宇文譯本譯作tsk,顯然將其當作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中間加and隔斷連續(xù)的織布聲,這種停頓從側面襯托木蘭心事重重。許譯本將黃河流水的“濺濺”聲譯作roar,而宇文譯本取消了擬聲詞而選擇最籠統(tǒng)的sounds替代,聽覺消失,敘事場景顯得平淡。兩譯本將胡騎的“啾啾”聲都譯作了平級語義的馬鳴聲neigh與whinnying,相較而言許譯本更勝一籌,因其在聽覺上疊加朗朗上口的韻詩使得敘事更加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磨刀的“霍霍”聲體現(xiàn)小弟得知木蘭歸來的欣喜,在許譯本中將這種喜悅具象為celebrate,但在宇文譯本中,“霍霍”聲完全消失,平白敘述小弟宰殺牛羊的動作,歡快團圓的氛圍消失。
兩譯本都顯化了原詩的隱含敘事者,增加了直接引語,使讀者與敘事之間的距離更加緊密。同時,許譯本通過擬聲詞和韻腳的聯(lián)動使敘事更加生動,民歌傳頌更加朗朗上口、親切動人。
三、體裁建構
《木蘭詩》是一首樂府民歌,詩句以五言為主,夾雜七言和九言,詩歌形式比較自由,五言一讀一句為一詩行,七言、九言一讀一句為兩詩行。許多詩句末尾押韻,讀上去朗朗上口。原詩一共六個詩節(jié),韻腳比較緊密的是第二節(jié)描寫木蘭準備行軍、第四節(jié)和第五節(jié)描寫木蘭得勝返鄉(xiāng),分別押“ian”韻、“ang”韻,韻腳接踵使得敘事節(jié)奏緊促,表現(xiàn)木蘭行軍的緊急和凱旋的歡快喜悅。在其他詩節(jié)中也有成雙的韻腳,如第一節(jié)中“唧”“息”“思”“憶”押“i”韻,“兵”“名”押“ing”韻;第三節(jié)中“機”“衣”押“i”韻,“飛”“歸”押“ui”韻;第六節(jié)中“離”“雌”押“i”韻。這些韻律特征是樂府民歌的要素,也是詩歌體裁區(qū)別于其他敘事形式的重要特征。
兩譯本在詩歌形式上進行了重新建構,但在詩節(jié)和格律的處理上差別迥異。許譯本保留了原詩的分節(jié)和韻詩體,但押韻形式有所調整。分為兩種韻尾:兩行轉韻與隔行交互押韻。每個詩節(jié)的韻尾示例如下:
第一節(jié)均為兩行轉韻:alas,pass;why,sigh;about,out;mind,kind;night,fight;books,nooks;son,none;race,place.
第二節(jié)前四行是兩行轉韻,后八行是隔行交互押韻:west,best;south,mouth;wall,shore,call,roar;shore,way, more,neigh.
第三、四節(jié)都是隔行交互押韻:along,fight,gong,light,strong,delight;hall,grace,all,place.
第五節(jié)前四行是隔行交互押韻,后十行都是兩行轉韻:other,gate,brother,celebrate;west,rest;fire,attire;hair,fair;mate,great;years,compeers.
第六節(jié)是兩行轉韻:gait,palpitate;go,doe.
兩種韻律格式融合了中國古詩的語言形式和英語詩歌的十四行詩結構,增強了詩歌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給目標讀者帶來《木蘭詩》的古典美。
宇文譯本調整了原詩的詩節(jié),放棄了韻詩而選擇自由體詩歌形式。譯詩共八個詩節(jié),將原詩第一、二詩節(jié)分別分為三個小詩節(jié),并將原詩第四、五、六詩節(jié)合并為一個大詩節(jié)。前兩詩節(jié)交代木蘭從軍的緣由和準備,譯詩中增加的詩節(jié)停頓打斷了敘事的流暢性,削弱了木蘭決定替父從軍的果敢和行軍準備的急促。后三個詩節(jié)講述了木蘭見皇帝、返鄉(xiāng)重回女兒身,以及與火伴對答,譯詩將其合并為一個詩節(jié)。這樣在詩歌形式上七短一長的安排是否別有深意仍有待探究,但可以肯定地說,宇文譯本缺少韻律的長詩節(jié)不利于口頭流傳,不利于《木蘭詩》在異域的傳播。
四、結語
在兩譯本的比較分析中,不難發(fā)現(xiàn),在敘事時空的建構上,兩譯本都保留了敘事空間的歷史感,宇文譯本的歷史感更加濃厚,對目標讀者而言,陌生感和異域感更強,再加上過去的敘事時態(tài),建構了遙遠的異域時空。而許譯本通過模糊的時間建構,拉近了目標讀者與敘事者的時空距離。在敘事距離的建構上,兩譯本都顯化了隱含敘事者,增加了直接引語,使讀者與敘事之間的距離更加緊密。同時,許譯本通過擬聲詞和韻腳的聯(lián)動使敘事更加生動。在體裁建構上,許譯本對詩歌形式和韻體的保留,使民歌敘事更加優(yōu)美動人,有利于《木蘭詩》在異域的傳播與推廣。敘事詩在新語言環(huán)境中的重新建構,要重新協(xié)調各敘事元素關系的同時,還應注重詩歌體裁的獨特性,在中英詩歌傳統(tǒng)的語言形式中尋求某種平衡,力求在新語境中重構原詩敘事的同時,建構一個自身具備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敘事文本。
參考文獻:
[1]Baker,M.Translation and Conflict—A Narrative Account.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2]許淵沖.中詩英韻探勝——從《詩經(jīng)》到《西廂記》[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3]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五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4]Stephen Owen.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M].New York&London:W.W.Norton&Company,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