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群
[摘? 要] 現代詩歌代表作家艾青在桂林期間創(chuàng)作頗豐。雖然艾青只是在桂林旅居了一年,但桂林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與特殊的抗戰(zhàn)環(huán)境使艾青得以深入生活,利用詩歌闡發(fā)哲理、抒發(fā)感情。艾青在桂林的創(chuàng)作既受到桂林特殊景色的影響,同時也是艾青自己“農民的兒子”的身份認同使然。在桂林創(chuàng)作期間,其詩歌風格逐漸成熟,個人特色逐漸凸顯出來。
[關鍵詞] 艾青? 桂林書寫? 抗戰(zhàn)
[中圖分類號] I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08-0121-04
在現代詩壇上,艾青作為一顆閃耀的明珠,其耀眼的光輝鋪灑于整個現代詩歌史。艾青的詩歌為大家所熟知,他從農民中來,奮力用飽蘸愛國熱情的筆尖,書寫中國的“土地”與“太陽”。艾青寓居桂林之際,詩歌創(chuàng)作仍然遵循其一貫創(chuàng)作理念,用自己的悲憫在八桂大地上繼續(xù)書寫人民英勇奮斗的華章。在桂林寓居期間,艾青的創(chuàng)作熱情不減。1938年秋至1939年秋,艾青在桂林不滿一年,但其創(chuàng)作成果可圈可點。在這期間,艾青發(fā)表了文章13篇,短詩33首,創(chuàng)作出版了長詩3首,詩集、詩論6部,極大地豐富了現代詩庫,成為桂林抗戰(zhàn)詩壇極具號召力的一面旗幟[1]。艾青來到桂林后,創(chuàng)作頗豐。其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是詩歌中的桂林城市意象,這部分所體現出來的是城市被毀后的樣貌,雖然城市被毀壞得殘破不堪,但城市中的人卻是積極向上的,詩歌將希望熔鑄在八桂大地上。其次是自然意象,艾青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在描寫風土人情中,在戰(zhàn)火不斷的日子里,自然風物可以讓作者短暫地逃離戰(zhàn)爭與痛苦,在鄉(xiāng)土中回歸靈魂的安寧。
桂林是艾青精神短暫棲息的堡壘。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兩個切面的書寫中,艾青展現了對城市意象和鄉(xiāng)村意象不同的情感傾向。作者在城市戰(zhàn)亂中受到的創(chuàng)傷,在自然的懷抱中得到療愈。城市是作者眼中的廢墟之地,城市中的人們處在痛苦的深淵中無法自拔,但在鄉(xiāng)下,在自然景物中,人性的光輝得以被看見,人的淳樸、善良以及生活的本質得到體現。
艾青作為抗戰(zhàn)時期的詩人,其詩歌作品成績斐然。在桂林時期,艾青依托桂林的諸多意象,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關城市景觀和鄉(xiāng)村自然景物的詩歌。艾青在桂林的一年時間里,見證了桂林被戰(zhàn)爭折磨的樣子。在對桂林的城市和鄉(xiāng)村的書寫中,艾青選取了不同的詩歌意象來表達自己對于城市和鄉(xiāng)村兩個生存空間不同的情感。在桂林的文學創(chuàng)作階段,艾青遵循其一貫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注,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吟唱出中國革命奮斗的希望之歌。
一、城市意象
艾青在桂林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體可區(qū)分為兩種意象,分別為城市意象和鄉(xiāng)村意象。艾青對城市意象描寫得較多。在戰(zhàn)爭的大環(huán)境中,城市中的人民在戰(zhàn)爭中痛苦地生活,戰(zhàn)爭讓城市變得滿目瘡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岌岌可危。戰(zhàn)爭時,城市不再是人們的安居樂業(yè)的地方,城市在戰(zhàn)爭中受到猛烈的攻擊,但城市無法移動,只能靜靜地在原地承受敵人無情地摧殘。城市的文化意蘊在戰(zhàn)爭中被遮蔽,城市在文學中的想象和審美發(fā)展中斷,作者只能看到現實的殘酷,看到人們的無助和絕望。艾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書寫自己在城市中的戰(zhàn)亂經驗的。艾青不僅寫出了自己對于戰(zhàn)爭的深切體驗,同時還看到在桂林城中廣大人民遭遇的不幸,將自己和其他人的經歷聯結在一起,在時代的陣痛中,將個人的小我與民族的大我熔鑄為一體,最終發(fā)出苦難的悲號。艾青親自見證了桂林城的這段血與火的苦難歷程,表達了自己的悲憫之情。
當時桂林面臨著雙重危機。一方面是1938年以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下、西遷,桂林因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短期內匯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國熱血青年和文化人士,成為中國抗日救亡的大后方,多次革命活動在桂林轟轟烈烈地展開。另一方面,蔣介石背叛孫中山后,不斷在中國的城市挑起戰(zhàn)火。艾青在桂林期間,恰逢桂系軍閥與蔣介石對抗,桂林遭受了猛烈的戰(zhàn)火,來自蔣介石和日本的雙重壓迫使桂林處于風雨飄搖的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艾青在桂林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以人民為中心的詩歌?!端离y者畫像》中,他描寫了從池塘打撈上來的五具尸體觸目驚心的樣子,這是四個已經斷氣的人和一個充滿絕望和仇恨的人。這是桂林遭遇轟炸的一角,寒風刺骨的冬天,在桂林某處干涸的池塘里有五具尸體,池塘邊是頹然倒下的柳樹和一個黑黢黢的被炮彈轟炸出來的大洞,“就在這大洞里/日本法西斯土匪為中國人民/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2]這些仇恨不僅來自孕婦、母子和奄奄一息的人,更是全中國人對敵人血腥暴行的控訴。《縱火》更清晰具體地記錄了日軍是如何將桂林變成恐懼與絕望的地獄的。艾青嘲諷地將日軍稱為“殺人的精靈”,這些惡毒的“精靈”在城市上空投下成百上千的炸彈,于是城市就在火焰中發(fā)出了可怖的吶喊,“高墻傾倒的聲音/房屋崩塌的聲音/棟梁和屋柱斷折的聲音/夾著火焰的呼嘯/和爆炸物的暴叫/密集地/從城環(huán)里向郊外傳來……”[2]高墻傾倒、房屋崩塌,人群癲狂而驚恐。在火海中,城市殘損,人民絕望。在猛烈的炮火下,人民在桂林的土地上被無情地凌辱,縱火者的殘酷與無情澆灌出令人戰(zhàn)栗的血腥和恐懼。面對城市街道的變化,艾青看到了昔日的貨攤、人群全都變了樣,看到了這座小城“痛苦的痙攣”:“敵人撇下的毒火毀滅了街/半個城市留下一片荒涼/看:房子被揭去了屋蓋/墻和墻失去了聯絡/并被塞滿了瓦礫/屋柱被燒成了焦炭……”[2]在荒涼的城市中,“人們都在悲痛中散光了”[2]。留給城市的,只有斷壁殘垣和敵人的武器殘骸。曾經的喧鬧與繁華,變成現在的滿目狼藉和沉默。在躺下的曾經“以鐵翼飛騰于晴空/以馬達狂翱于云間”銹黑機器中,人們似乎可以聽見日軍“曾以獰笑俯視大地”,可以看見敵人“曾以惡毒恣意屠殺”[2]。
在艾青的視角下,桂林這座城市是殘損的,城市中的房屋建筑集中受到敵人炮火猛烈的攻擊。而在城市中的人們不堪重負,受到來自戰(zhàn)爭的威脅。城市與人民一起組成中國嶺南地區(qū)的疼痛歷史。桂林城瘡痍滿目、生靈涂炭。無論是艾青的《死難者畫像》《縱火》,還是《他死在第二次》《街》《敵機殘骸》等詩歌,其中的具體意象都是碎片化、機械化的,他對城市整體的刻畫呈現出苦難的、消極的、悲慘的樣態(tài)。在對城市的描寫中,艾青的情感基調是沉重郁悶的,在目睹敵軍的瘋狂轟炸后,艾青憤慨執(zhí)筆,真實地記錄了桂林城的慘狀,將桂林的黑暗時刻、人民的苦難歷程都一一刻畫。在城市意象的描寫中,艾青以個人的悲劇組成城市的苦難,以城市的苦難來書寫中國民族的血淚史。雖然當時不止桂林這一個城市遭遇轟炸,但艾青身處桂林轟炸的中心,飛機的轟鳴從頭頂掠過,戰(zhàn)爭的硝煙飄散在書房。艾青切身感受到了人在戰(zhàn)爭面前的無能為力,感受到了城市在日本的鐵翼之下的脆弱與無助。曾經遮風擋雨的城墻和屋脊在炮彈的威力下毫無抵抗之力。城市陷入一種任人宰割的困局,城市的意象整體上呈現出陰郁凄慘的基調。
二、鄉(xiāng)村意象
“鄉(xiāng)村可能永遠是城里人的一種假想的心靈歸宿?!盵3]近代以后,鄉(xiāng)土是很多中國作家的精神家園。艾青在鄉(xiāng)下以及自然景物的描寫中所感受到的是和城市截然不同的希望與信仰。艾青雖然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從小就被送去了鄉(xiāng)下,艾青認為鄉(xiāng)村是艾青經歷創(chuàng)傷后想要逃去的烏托邦,也是他在經歷了異國旅居后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艾青的詩歌有兩個重要意象,一個是太陽,以其為象征來抒發(fā)民族復興的偉大希望;另一個則是土地,希望其豐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艾青對鄉(xiāng)土的描寫以自然為搖籃,描寫人在自然中的舒適狀態(tài)。在森林中,在田埂上,泥土的芳香,鮮花的芬芳,繁盛的森林都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原力。艾青在桂林的山水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城市中受到的精神摧殘在鄉(xiāng)村的一花一草中得到了痊愈。當艾青看到鄉(xiāng)下辛勤勞作的人民,看到和煦的陽光,感受到空氣中平靜的氣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艾青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大堰河的懷抱,感受到了在母親身邊般的放松與安全。艾青漫步在桂林的鄉(xiāng)間路上,感受的自然的神奇力量,暫時忘卻了現實戰(zhàn)爭的殘酷,在桂林山水中回到了期待已久的精神家園。
初到桂林,艾青便創(chuàng)作出了膾炙人口的《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鳥 /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2]
通過風、土地、河流等意象的描寫,艾青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深沉的熱愛與眷戀。不斷歌唱的鳥這一意象,象征艾青對祖國的贊頌和支持。桂林作為艾青在抗戰(zhàn)時期落腳的驛站,其自然景觀給了艾青精神上的安慰。詩歌《冬日的林子》中,作者認為,冬日的樹林中就算沒有陽光、雪、鳥,也是可愛的,作者在林子里面靜悄悄地走過,感到幸福,因為“我絕不想獵獲什么……”不僅在林間,在田野里,艾青產生了更多熱烈的情感?!段覀兊奶锏亍分?,他寫道:“年年的春天/散下了一顆顆潔凈的種子/到了夏天/換得了一家的飽暖/度過了嚴寒的冬天……”[2]在這樣希望的大地上,“我們怎能不愛/這豐饒而美麗的田地呢?”[2]就算只是一個桂林鄉(xiāng)間的《低洼地》,作者也充滿了柔情。低洼地的美麗、神秘、和諧都是作者鐘情的因素,“馬在嘶鳴著人在勞動著鐵與木的聲音在響著/稀少的行人在石板鋪的路上走著又走著/陽光在照著霧在蒸化著香氣在噴發(fā)著/我在沉思著感激著終于深情地唱出了土地之歌……”[2]艾青對祖國的愛是真切的,融合在人民、土地等具體意象中。在戰(zhàn)爭中難以見到的和諧場面,體現的是人性之美,是自然之美。艾青在這里感受到了靈魂的洗滌,低洼地一切自然的和諧給備受心靈創(chuàng)傷的詩人溫暖的柔情和感動。巖石、樹林、吃草的馬、鋸木的工人、溫暖的陽光……作者對這一系列意象的具象描寫,組成了一幅寧靜和諧的鄉(xiāng)村風景圖。艾青在這樣的優(yōu)美的景色和勤勞淳樸的民風中感到了中國的沉潛的力量和魅力,在這片土地上,《吹號者》中的吹號者用自己帶血的呼吸將嘹亮的聲響傳遍原野,戰(zhàn)斗者將自己的血“一滴一滴地淋滴在祖國的冬季的路上”,在田野里,“使他感到莫名的歡喜”,在鄉(xiāng)間自然汲取來自古老大地的力量后,戰(zhàn)斗者毅然奔赴戰(zhàn)場,向著敵軍挺近,“為祖國的解放而斗爭”。
無論是《我愛這土地》《冬日的林子》還是《吹號者》《他死在第二次》《低洼地》,在自然景物中,作者感受到的是被賦予的歡欣和力量。艾青在文學中將城市的水泥建筑與鄉(xiāng)村自然景物無意識地對比,發(fā)現自然景觀總是對人更包容,給予他許多情感支持。無家可歸的人在鄉(xiāng)村伐木造物;吹號者睡在干枯溫暖的草地上;戰(zhàn)斗者通過腳下的土地重新投入戰(zhàn)斗;池塘收納四分五裂的尸體;黎明給人希望……在艾青的筆下,鄉(xiāng)村景物包容著從城市受傷逃離的人群,在自然的景觀中慢慢恢復創(chuàng)傷,鄉(xiāng)間田野的黑土地播撒著勝利的希望。群眾腳踏黑土地,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自然在療愈傷痛的同時,給予艾青鼓勵和支持。鄉(xiāng)間自然的懷抱不僅對艾青敞開,也將飽受苦難的其他中華兒女一一寬慰。在自然的溫暖中,人們暫時除去精神的孤寂與心靈的荒蕪,讓人回歸生活本身。在短暫的歇息中,人民獲得了美好生活的信仰,重拾起了希望,為了保護最后的家園不被暴力破壞,中華兒女重新踏上了抗戰(zhàn)的征程。艾青奮力執(zhí)筆,與其他文藝工作者共同合作,為抗戰(zhàn)一線的英雄帶去精神上慰藉,他將在自然汲取的力量發(fā)揮出來,變成全中國兒女共同奮斗的營養(yǎng)。
三、結語
艾青在桂林停留的時間雖短,但卻是其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的黃金時代,特別是兩首長詩《吹號者》與《他死在第二次》,標志著艾青的詩歌創(chuàng)作到達了新的高度。在民族救亡圖存到達歷史轉折點的時刻,艾青根據中國抗戰(zhàn)的實際情況,將個人氣質、民族命運與國家命運融匯,寫出了在歷史潮流中的城市的實際遭遇、人民的現實狀況,在特殊環(huán)境中大眾的情感震蕩。同時艾青根據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的潮流,以匍匐大地的姿態(tài)、深沉博愛的襟懷、中西融合的創(chuàng)作審美推進了中國現代詩大眾化、民族化的進程。馮雪峰這樣評價艾青:“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是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國現代大眾的精神結合著的、本質上的詩人?!盵4]將人民的根植在土地上的艾青,在桂林期間看到人民的苦難,遵從其一貫的創(chuàng)作方法,從自然意象中賦予人民群眾力量,激勵著中國人民進行戰(zhàn)斗。
艾青在桂林的城市與自然中汲取詩情,豐富了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形成了自己的詩歌特色,同時,艾青在桂林的文學藝術活動也使得桂林在戰(zhàn)后的文化意蘊更加深厚。
參考文獻
[1] 蔡定國,楊益群,李建平.桂林抗戰(zhàn)文學史[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
[2] 艾青.艾青全集[M].廣州:花山文藝出版社,1991.
[3] 張鈞.小說的立場[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 馮雪峰.雪峰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5] 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師范大學.桂林文化城概況[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
[6] 曾翔.民族化與大眾化:艾青抗戰(zhàn)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向[J].文學教育(上),2020(10).
[7] 黃偉林.艾青的桂林時間——抗戰(zhàn)桂林文化城系列論文之十三[J].賀州學院學報,2020(3).
[8] 張永健.偉大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號手──艾青抗戰(zhàn)時期詩歌簡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5).
(特約編輯 劉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