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第六幼兒園東光路第二園區(qū) 盧倩倩
正面管教主要指的是采取積極的方式管教學生。在幼兒階段,幼兒對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學習欲望也比較強烈,此時的幼兒也仿佛一張“白紙”,各方面都需要教師以及家長的正確引導,否則,其成長可能會偏離正常軌道,影響其將來的發(fā)展。但是,深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幼兒教育方式不夠合理,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有關教育工作的設計都存在問題,部分人對于正面管教的認識比較片面,且更提倡嚴厲教育,不符合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改革需求。因此,探究幼兒階段正面管教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可以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強幼兒的正面管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幼兒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能力,或提升其情感表達能力,使幼兒變得更加自信、樂觀且有勇氣,這對于幼兒當下的學習有益,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也將成為其未來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財富。第二,能增強幼兒的社交能力。每一個人都是構(gòu)成社會的重要一分子,而要在社會上長期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加強正面管教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交流能力,并強化幼兒的溝通意識,促使幼兒愿意和他人積極分享自己的情況,在該過程中,幼兒的溝通、交流以及管理能力等都得到鍛煉。第三,能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正面管教可以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將來對待學習更加積極主動,防止幼兒出現(xiàn)厭學情緒,并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其學習質(zhì)量。第四,預防心理問題以及保障家庭和睦。正面管教可以預防幼兒出現(xiàn)悲觀情緒,尤其是心理問題,進而保障其心理健康。對于家長來說,正面管教幼兒可以使得家庭環(huán)境輕松和諧,也有利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獎勵和懲罰規(guī)則,對于教師來說,其目標總是含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許多幼兒不會認同課堂,甚至會反對教師的教學。因此,要改變該模式,教師就要做到和善且堅定,以此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認可。
第一,要建立認可幼兒并尊重幼兒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也要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而不是用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束縛幼兒的天性,這樣一來,課堂氛圍會更加輕松愉快,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更強,教師的教學也能得到幼兒的認可。
第二,合理設置課堂教學制度。課堂需要在一定制度的約束下展開,毫無制度的課堂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教師不能單方面地設置制度,而是要和幼兒共同思考。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孩子的真正需求,要參考孩子給出來的意見,尤其要調(diào)研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比如可以要求幼兒踴躍發(fā)言,或是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呈現(xiàn)在紙上。在正面管教上,讓幼兒參與制度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制度意識,也有助于制度的落實。在共同設置的制度下,幼兒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隨意上衛(wèi)生間、不洗手便吃飯等,而是嚴格遵守制度,聽從教師的引導。
第三,教師要和善而堅定。堅定的重中之重在于要尊重教學,和善的要義在于尊重學生。比如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之中,給學生呈現(xiàn)其感興趣的內(nèi)容,例如動畫片等,以此提高課堂對幼兒的吸引力。但是,也不能過分放縱幼兒,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需要對幼兒提出嚴格要求,但是也不能過于嚴厲,在幼兒遇到問題時需要及時溝通,聽取幼兒的想法,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合理辦法,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jù)目前幼兒教育來看,其中比較難的一部分則在于道德發(fā)展,而幼兒又是形成道德觀念的重要時期,大部分幼兒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遵紀守法的認知也不到位,誠實守信同樣需要教師引導和強化。在正面管教的過程中,需要組織幼兒學習道德理論相關內(nèi)容,使課堂氛圍更好,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道德意識,為幼兒后續(xù)成長和發(fā)展等筑牢根基。
第一,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代表著教學成功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手給幼兒創(chuàng)建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建需要參考幼兒的情況,包括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比如要求幼兒通過繪畫形式呈現(xiàn)自己學過的知識,繪畫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活動,創(chuàng)設繪畫情境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愉悅輕松,進而引發(fā)幼兒思考和探究。
第二,教師要善于傾聽。在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這樣會顯得課堂非常沉悶,而是要仔細傾聽幼兒的想法。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幼兒,讓幼兒嘗試全面說出自己的問題,然后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探索問題如何解決。從道德發(fā)展理論角度來看,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每一個人的思考角度不同,且每個人的認知情況和生活閱歷也各有差異,假如教師直接給出幼兒答案,難免會影響幼兒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而教師仔細傾聽幼兒的問題,有助于鍛煉其表達能力,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可以拉近師生關系,防止幼兒出現(xiàn)厭學心理,同時也能激起幼兒思考。
第三,教師還要學會等待。幼兒的身心都不成熟,和成人相比較而言,其思考能力比較弱,認知能力也有待提升,對于學習中面臨的問題,教師可以輕松地獲得答案,但是幼兒不能。教師要學會等待,而不是批評學生或直接給答案。通過讓幼兒親自實踐,提升幼兒的邏輯能力、思考能力和認知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讓幼兒親自實踐,在該過程中探究和分析,也能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第四,延伸故事并鍛煉幼兒的責任感。正面管教非常強調(diào)孩子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故事,以此鼓勵學生思考和分析,例如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闖紅燈”被交警懲罰的片段,吸引幼兒的注意,并引導幼兒思考,分析為什么會被懲罰,視頻中的行為有哪些不對等。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讓幼兒意識到作為公民就應該遵守社會制度,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第一,教師應向孩子表達無條件的愛。正面管教需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在表達愛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隨意或盲目,不能縱容孩子的一切過錯,例如在孩子作業(yè)出錯時,教師不能隨便讓孩子罰抄,否則,孩子心里會怨恨教師,教師的威信也會受到影響。對此,教師可以采取正面引導的方法,比如讓孩子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及時糾正,同時作出保證,在后續(xù)學習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讓孩子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寬容。幼兒園不僅是孩子學習的場所,也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面對不同的孩子,教師要盡可能多鼓勵,改變過去過多批評的方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在心理方面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和慰藉,保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對于孩子的負面情緒,教師要仔細傾聽,要和孩子形成共鳴,同時,也要采取具體的激勵方式,例如“你真是太棒了,你非常了不起!”等,讓孩子直觀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認可,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教師要學會暫停。對于任何一個個體來說,如果處于消極的情緒之中,那么,其行為可能會失控,很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此時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等都會受到影響,這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傷害他人。對于幼兒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正面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防止課堂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無謂的沖突和分歧。但是如果出現(xiàn)強烈的情感矛盾,教師則需要適當暫停,引導幼兒安靜下來,并及時反思,而不是直接發(fā)生沖突。比如給發(fā)生矛盾的雙方各自五分鐘時間,讓雙方在該時間內(nèi)冥想或是深呼吸。待彼此都冷靜之后,教師再引導孩子分析各自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避免因為情感沖突而對孩子施以懲罰。通過以上方式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其情感矛盾,助力孩子優(yōu)良性格和行為的養(yǎng)成。
第三,教師要正確看待幼兒的錯誤,寬容和理解總是能讓犯錯的一方感到羞愧。正面管教要求教師寬恕對待幼兒的“不完美”,而且要將每一次犯錯當成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如果幼兒發(fā)生錯誤,教師要積極接受,并將其作為教學的素材,比如和其他幼兒共同分析如何幫助犯錯的幼兒解決問題,如此友善的環(huán)境下,問題得到了化解,犯錯的幼兒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教師不輕易下結(jié)論,也不隨便對幼兒進行指責或批評,而是和幼兒站在一起,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教師和幼兒可以從中獲得共同成長。
在一個家庭之中,假如父母恩愛,家庭氣氛融洽,那么,孩子便能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成長,幾乎不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反之,如果家庭環(huán)境較差,例如父母經(jīng)常吵架,那么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由此可見,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首先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比如在家庭中遇到問題時,家長彼此之間要積極溝通,語氣要和緩,態(tài)度要溫和,共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孩子也在無形中形成合作意識,助力孩子健康成長和學習。家長也可以定期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例如利用周末時間到郊外旅行,讓孩子放松身心,或是和孩子共同做一些簡單的食物,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促使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此外,家長也需要定期和孩子交流溝通,比如每天放學后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也要在溝通的過程中向孩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爸爸媽媽很愛很愛你”等,讓孩子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或是利用閑余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繪本,給孩子講喜歡的故事,并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糾正孩子的不正確行為和想法,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等,防止孩子的成長偏離正確的軌道。家長也要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總而言之,在開展幼兒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意識到正面管教的重要性,并結(jié)合實際情況,探索合理的正面管教方法,凸顯正面管教的真正作用,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