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孜琦
一、引言
“舞蹈表演”作為舞蹈領域重要的舞臺實踐與學術研究方向,涉及語言學、哲學、心理學、美學、人類表演學等多學科的理論交叉,也是進行“舞蹈表演”理論研究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為使“舞蹈表演”所展現(xiàn)的意境更具象,編導更傾向于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對某一事或物進行具象表達,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觸景生懷,以達到舞臺表演中情景交融的目的。在當下多樣的藝術領域中,編導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時融入了多種元素和風格,運用了多種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使舞蹈作品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舞蹈動作、音樂、舞臺美術等元素的融合,傳達出特定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使舞蹈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價值。
二、舞蹈之韻:觸景生懷
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對藝術審美的標準與舞者的技術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表演作為藝術實踐中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其技巧性較強,且不同風格的舞蹈需要不同的技巧進行表現(xiàn)。例如,蒙古族舞蹈《藍色印記》,需要舞者表現(xiàn)出力量感與美感。舞蹈開場時,男舞者呈馬步姿態(tài),叉腰抖肩,昂首挺胸、氣勢雄偉(如圖1)。又如傣族舞蹈《水之靈》融合了傣族文化的精髓和水的柔美與靈動,需要舞者表現(xiàn)出婉約、輕柔的美感。在表演時,舞者通過細膩的手勢、“一邊順”和“三道彎”的動作和體態(tài),生動地展現(xiàn)出水流的形態(tài)特質(zhì)。舞者身著藍色或綠色的服飾,象征著清澈的江水和碧綠的稻田,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此外,舞蹈還巧妙地運用了傣族傳統(tǒng)的打擊樂器配合水滴聲,營造出一種悠揚的樂感,使觀眾眼前仿佛呈現(xiàn)出涓涓細流。
舞蹈是集“視”“聽”于一體的藝術表演,舞者要做到以情言景,才能使觀眾觸景生懷。以情言景是通過舞蹈表演來營造特定場景或氛圍,用以強化情感表達的表現(xiàn)手法。舞者要深入體驗情感、理解故事,將其轉(zhuǎn)化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舞蹈作品。首先,舞者要具備敏銳的情感洞察力和表現(xiàn)力,深入體驗情感,理解舞蹈內(nèi)涵,通過細膩的表情、豐富的動作和情感的傳遞,營造出相應的場景和氛圍。這種情感的渲染和表達能夠使觀眾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作品所傳達出的情感內(nèi)涵,增強舞蹈作品的藝術性和感染力。其次,要注重場景的營造和氛圍的渲染。舞者通過舞蹈動作、舞臺調(diào)度、燈光音效等手段,營造出相應的場景和氛圍,使觀眾能夠更好地沉浸在舞蹈所營造的情感世界。因此,舞蹈表演是情感的傳遞者、故事的敘述者、美感的呈現(xiàn)者;舞者通過身體動作、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將舞蹈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進而使觀眾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優(yōu)秀的舞蹈表演可以使觀眾在欣賞過程中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舞蹈作品所傳達出的意境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聯(lián)覺,進而與舞蹈作品產(chǎn)生共鳴,即“觸景生懷”。大多數(shù)舞蹈作品均是以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在表演過程中通過層層遞進的發(fā)展和延伸,最終將整個舞蹈故事情節(jié)“全盤托出”。因此,在表演這類舞蹈作品時,舞者要使用不同的技術技巧,才能完整、鮮明地呈現(xiàn)出舞蹈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由此深入地展現(xiàn)出舞蹈精髓。此外,也有部分舞蹈作品并非通過表演來引出故事情節(jié),而是通過對舞者服裝、燈光、道具的調(diào)整,直接向觀眾展現(xiàn)某一地域或時代場景。不論表演哪種類型的舞蹈作品,編導和舞者的目的是帶給觀眾“身臨其境、觸景生懷”的審美體驗。
三、舞蹈之詩:托物言志
舞蹈作品中的“意象”與書畫作品中的“圖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具有寄情表意的目的,給觀者帶來感受意境,自然引發(fā)內(nèi)心共鳴和感悟的可能性。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托物言志是一種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即借助某些具體的物品、情景或形象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志向、情感或思想。以民族民間舞作品為例,抒情性是其主要特征。舞蹈作品的抒情性是指通過舞蹈動作、節(jié)奏和表情來表達人物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能夠直接觸動觀眾的情感,使觀眾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舞蹈作品中,抒情性通常與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緊密相連。編導通過設計獨特的舞蹈動作、節(jié)奏和表情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借助音樂、燈光、舞美等元素營造情感氛圍,增強作品的抒情效果。
舞蹈作品的表演也常常借用文學的藝術處理。主要有夸張、擬人、對比等手法,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夸張的藝術手法
舞蹈作品《冰凌花》中便使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舞者通過形象的肢體語言,將冰凌花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冰凌花的表現(xiàn),深刻反映出人們在逆境中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如圖2)。
(二)擬人的藝術手法
擬人的藝術手法,其主要特征是通過對事物或景色的擬人化表演,抒發(fā)個人情感,例如舞蹈作品《吉祥樹》,舞者一人分飾兩角,隨著音樂響起,舞者通過細膩的舞姿、獨特的舞蹈語言和優(yōu)美的音樂,將吉祥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同時,通過不同的舞段和舞蹈動作,表現(xiàn)出樹的根、干、枝、葉等各個部分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成長。通過舞蹈,展現(xiàn)了頑強拼搏的精神。
(三)對比的藝術手法
動作的對比是舞蹈中最為常見的對比手法之一。通過動作的強弱、快慢、高低位置等變化,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舞蹈的主題和情感。例如舞蹈《洛神》是一部以神話為題材的舞蹈作品,舞者運用了豐富的動作和技巧,通過表演將舞蹈的神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舞者還通過情感表現(xiàn),讓觀眾感受到了愛情的悲涼和無奈。
首先,在舞蹈的開始階段,舞者緩緩地舞動身姿,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用以表達洛神純潔無瑕的品質(zhì),也表達了舞者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其次,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舞者以高難度的動作和迅速變換的姿態(tài)來表現(xiàn)洛神在面對危機時的勇敢和決絕。通過這些動作,舞者不僅展示了洛神堅韌不屈的精神,也展現(xiàn)了自己對真理和自由的堅守和追求。通過動作節(jié)奏、力量和形態(tài)方面的對比,不僅成功地塑造了美麗、神秘、飄逸的洛神形象,并且還提升了觀眾的欣賞體驗,使觀眾感受到舞者對生活、對美的追求和表達。
四、舞蹈之美:情景交融
自由、豁達、清新、典雅是中國文化的審美品格與價值取向,而詩情畫意的表達,能夠呈現(xiàn)出超越現(xiàn)實的獨特美感。要實現(xiàn)這些特點的結(jié)合,需要依托演員、道具、舞美的相互配合,并非所有元素簡單地雜糅或疊加在一起,而是以舞者“神”“韻”結(jié)合為基準,舞蹈道具為輔助,燈光、布景、舞臺調(diào)度為主干,串聯(lián)在一起,營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以舞蹈作品《冬》為例,其是民族民間舞蹈中朝鮮族風格的作品,舞者手握雙刀進行表演。舞蹈開始時,冷色調(diào)的光映射在舞臺上,富有地域色彩的民族音樂漸起,古箏與簫交織在一起,一聲聲朝鮮族長調(diào)仿佛喚醒了冰封已久的大自然,使觀眾感受到冬季的溫暖和希望,用以表達人們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堅強和希望。作品題材緊貼生活,將民族民間舞獨有的技術性、觀賞性與人文性融合為一,帶給觀眾美妙的體驗(如圖3)。
此外,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蹈道具的運用也是一大亮點,舞蹈道具可看作是舞者肢體的延伸,是表達舞蹈情感和意境的重要工具。舞蹈道具可以補充和強化舞者的身體語言。通過對道具的運用,舞者可以更好地表達身體的動態(tài)、姿勢和情感,使舞蹈更加豐富和生動。舞蹈道具還可以幫助舞者突破身體的局限,有些舞蹈動作可能需要道具來輔助完成,或者通過道具來表現(xiàn)更加獨特和創(chuàng)新的舞蹈動作。例如,扇子舞中,舞者通過扇子的開合、旋轉(zhuǎn)等動作來表現(xiàn)舞蹈的柔美和飄逸。扇子可以被看作是舞者的手部延伸,幫助舞者更好地表達舞蹈的情感和意境。扇子在膠州秧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道具,在獨舞《雪中梅》中,舞者會使用扇子來模擬梅花的形態(tài),通過轉(zhuǎn)體、繞腕等多種舞蹈動作,使手中的扇子活靈活現(xiàn),舞蹈編導以梅花的生長、開花、凋謝為線索,用舞者的肢體語言形象地描繪出梅花在不同階段的風姿,展現(xiàn)出梅花的柔美姿態(tài)和堅韌性格,讓觀眾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與美感。舞蹈道具不僅僅是舞者身體的延伸,還可以成為舞者思想的載體。通過對道具的運用,舞者可以將自己的思考、情感和理念融入舞蹈中,使舞蹈更加具有深度和內(nèi)涵,《雪中梅》通過對道具扇子的運用,將舞者個人的情思寄托在似梅花的扇子中,使整部作品以其為“引”,又“寄情于梅”,用以完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化處理。
道具作為一種重要的舞蹈表演藝術工具,不僅可以增強舞者的身體感知和空間意識,還可以幫助舞者更好地掌握舞蹈的節(jié)奏和動態(tài)。在運用舞蹈道具的過程中,舞者需要更加敏銳地感知身體和空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掌握舞蹈的節(jié)奏和動態(tài)。這種感知和空間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對舞蹈本身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還需要對外部道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了解。
五、結(jié)語
舞蹈以其獨特的魅力詮釋著藝術的豐富多彩。一部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需要編導在藝術實踐中進行精心的編排和設計,同時也需要舞者對作品具有精準的理解和對作品蘊含的情感逐一表達,舞者可以通過獨特的動作、流暢的線條、有節(jié)奏的律動以及細致入微的表情來傳達舞蹈的意境。此外,還可以通過舞臺布景、燈光、音樂等輔助手段來增強舞蹈意境,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所傳達的情感內(nèi)涵。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時,編導可以考慮結(jié)合傳統(tǒng)文化、自然景觀等元素,豐富舞蹈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力,使舞蹈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啟發(fā)性,從而引發(fā)觀眾對這些主題的思考和感悟??傊?,意境之美是舞蹈藝術的核心所在,舞蹈的意境表達需要注重對場景、情感、人物內(nèi)心世界、音樂、動作和情節(jié)等方面的綜合運用,以達到感染觀眾、引發(fā)共鳴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羅斌.《舞蹈表演研究》序[J].舞蹈,2023(06):103-104.
[2]陳述.技術技巧對舞蹈作品呈現(xiàn)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23(29): 115-117.
[3]張蓀,葉波.論舞蹈創(chuàng)作中的“留白”[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2(05): 105-108.
[4]尚敏.民族民間舞蹈作品中的意境創(chuàng)造[J].西部文藝研究,2022(01): 180-184.
[5]劉子琪.由宗白華《美學散步》論中國藝術中的“虛”與“實”[J].藝術百家,2016(S1):47.
[6]梁玥.中國戲曲舞蹈表演中的氣韻融合之美[J].藝海,2020(11): 33-34.
[7]王鈺涵.論中國古典舞的意境營造——以《潯陽遺韻·麗人行》為例[J].時代報告(奔流),2022(07):52-54.
[8]王少穎.淺談意境在舞蹈中的作用[J].中國文藝家,2021(11):41-43.
[9]劉余君.舞蹈作品《遇見》意境美之漫談[J].藝術品鑒,2021(08):120-121.
(作者簡介:王孜琦,女,碩士研究生,聊城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責任編輯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