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平
熱點聚焦
近年來,學生參加“研學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作為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研學實踐能讓學生們在“行走的課堂”中增長見識、收獲新知。而日益升溫的市場需求,也對研學實踐的規(guī)范經營、內容提質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縱深剖析
1.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研學游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把書本中靜態(tài)知識激活的有效載體。探訪印于書本、講于課堂之外的鮮活故事,大大豐富了學生們的生活體驗,這是打開學生思維格局的突破口之一。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社會、在寬廣的世界中打開思維、拓寬視野,不僅是提高研學游質量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應該思考的課題。
2.要研學游,更要“研學優(yōu)”?!把袑W優(yōu)”的關鍵,在于平衡“游”和“學”。首先,要厘清“研”“學”“游”三者之間的關系,“學”是“游”的邏輯起點,“游”是為了更好地“學”,“研”是為了“學”得更加深入。其次,研學項目既要符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又要注重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融合,使學生在研學旅行中研有所得、學有所悟。
任務驅動
素材積累1:“創(chuàng)新游”成研學新熱點
◎劉 旸
近年來,安徽加快建設高水平創(chuàng)新型省份,在深化科技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上爭當先鋒,創(chuàng)新成為安徽的“金色名片”,也成為安徽研學游的新引擎。2023年夏天,在安徽合肥舉辦的“科普研學游”系列活動掀起熱潮,“科里科氣”的“科技景點”成為暑期人氣集聚的研學勝地。在全國首座以“創(chuàng)新”為主題的綜合性場館安徽創(chuàng)新館里打卡1900多件科技成果展品,在科學島觀摩刷新世界紀錄的國家穩(wěn)態(tài)強磁場實驗裝置,在科大訊飛人工智能科普基地感受AI的科技魅力,一場場科技盛宴吸引了來自全國的青少年“到此一游”。
(摘編自《安徽日報》2023年11月24日)
解讀:
研學游發(fā)展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各地要深度整合文旅資源,努力探索“游+研+學”融合發(fā)展新路徑、新模式,開創(chuàng)包括科技類、工業(yè)類、文創(chuàng)類等在內的新業(yè)態(tài),培育一批“突出學、注重研”的新產品,滿足廣大學生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研學游需求。
素材積累2:非遺研學游開辟文旅融合新路徑
◎劉玉潔
今年的清明假期,不少地方發(fā)揚節(jié)氣特色、整合文化資源,為廣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大批精品文旅活動。其中,非遺研學游因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有趣的體驗形式以及豐富的教育價值,逐漸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成為課堂之外首選的文娛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成長體驗。從運用活字印刷術印拓清明詩詞,到用親手制作的紙鳶追風拾野,再到品嘗一個個餡料飽滿的青團……廣大青少年在清明假期紛紛加入非遺研學游,深入領略非遺技藝的精湛,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吸引力。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4年4月8日)
解讀:
非遺通過研學旅行的方式走向青少年,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遺研學游的火熱,不僅有利于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更為“翻新”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傳承方式提供了有利條件,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多方觀點
“到此一游”不可為,
真“研”真“學”取“真經”
◎之江軒
讓研學從不“研”不“學”到真“研”真“學”,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對于組織者來說,打造一個優(yōu)質的研學項目,應該具備三個“度”:有細度,組織者要為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點、不同目標值的孩子設計更為個性化的產品;有深度,要從幫助孩子樹立理想、凈化心靈、感悟人文、磨煉意志等目標入手,打造充裕的研學人才隊伍,讓項目真正有意義;有溫度,在研學過程中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保證孩子們的行程順利、安全。
此外,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研學項目時,不要盲目攀比,“只選貴的,不選對的”,而是要全面考量研學的質量和實際效果,重點關注孩子的個人興趣。一次扎實的研學能夠用不長的時間給孩子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體驗,很有可能會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顆職業(yè)理想的種子,是一場“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的探索之旅。
而隨著研學產品進入市場,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同樣不可或缺,杜絕研學“漏洞”。針對當前尚處于多頭管理的研學市場,教育、文旅、工商等部門亟需進一步出臺一系列“組合拳”,保障市場的規(guī)范化運行和高質量發(fā)展。要把好“準入關”,嚴格審核從業(yè)企業(yè)的相關資質;把好“內容關”,制定研學項目的定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把好“售后關”,為購買研學服務的家庭提供有力的消費者權益保障,等等。
(摘編自“浙江宣傳”2023年7月19日)
寒假研學游別只盯著清華北大
◎熊丙奇
大學向社會開放后,很多帶孩子到北京研學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去北大、清華校園看看,以激發(fā)孩子的“清北夢”,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少研學游活動,也把北大清華作為重要的旅行點。但是,學校向社會開放的預約名額,可能很難完全滿足如此旺盛的需求。大學不是景點,即便是景點,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雖然大學在放假期間,很多教師、學生會離校,更大程度開放校園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然而學校也要考慮開放校園與校園管理的平衡。
另外,如果要組織學生進行研學,只是參觀校園是不夠的,應該還有聽科普講座、參與科研實驗、與大學生交流等內容。組織這些活動,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如果讓每個游學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游學體驗,大學的承載能力更有限。
因此,如果所有學生家長都盯著清華北大,注定了相當數量的研學活動名不副實。為此,對到北大清華參觀的學生群體還應該進行分流。一方面,北京其他高校也應該加大開放力度,吸引游客到校園,向學生宣傳大學的辦學特色。另一方面,研學機構和家長也不能只盯著清華北大,需要認識到只盯著北大清華的研學游,到最后可能變成到此一游、走馬觀花,到其他大學同樣可以開展更深度的研學游。
(摘編自“澎湃新聞評論”202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