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暶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扎根鄉(xiāng)土的我們早已將土地的深厚、含蓄和包容內(nèi)化為“藏”的印記。但是,面對一次次外來的沖擊,固守“藏”的習性,讓我們不得不無奈退讓。動蕩中,民族的擔當、反抗意識,如燎原的星星之火,一度照亮了水深火熱中掙扎的人們,在歷史的洗禮中,“露”的本色也愈發(fā)明朗。
不同于表面的遮蓋,“藏”是積深自成綠的沉穩(wěn);不同于不敢示人的閃躲,“藏”是護住利刃的刀鞘。然而若是“只藏不露”,身在風波卻退居二線,遇到機會卻任它流逝,肩負責任卻退避三舍,最后只會一事無成。恰恰相反,“只露不藏”就成了一柄沒有刀鞘的利刃,雖光芒萬丈引人注目,但橫沖直撞傷人也損己,往往會事倍功半?!奥丁笔敲熳运]、當仁不讓,而非只是用利刺以示他人。
吾輩青年要改變慣于“藏”的習性,培養(yǎng)勇于“露”、善于“露”的心性。
從慣于“藏”到勇于“露”,是青年當邁出的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從安貧樂道的清閑居士,到梅妻鶴子的世外高人,從獨居小閣的手工匠人,到埋頭書海的讀書之人,“藏”是常態(tài),是修身。而唯有勇于嶄露頭角,才能讓積蓄的才思得以充分發(fā)揮。青年應學習“藏”的心態(tài),沉淀自己,也應當抓住一切可以展示自我、服務他人社會的機遇,用青春之火燃起前進的火炬。
善于“露”,則是青年應當追求的更高境界。面對成見與叫囂,當“露”重器,以明立場;面對他人的困境,當“露”援手,以示仁義;面對風險與責任,當“露”堅毅,以全大局。“露”不是一味的能力輸出。善于“露”者,不可違背私心良知,而應用情義筑就溝通他人、連接世界的橋梁,用昂揚的姿態(tài)沖破蔚藍長空。
個人如此,團體如此,民族亦如此,用好“藏”與“露”的智慧,才能在風浪中行穩(wěn)致遠,在交往中獲得尊重,在發(fā)展中助人助己。百花競放,爭奇斗艷,綻“藏”之花苞,迎“露”之嬌艷。
【浙江春暉中學高一(2)班】
◆點評
作者巧妙地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詮釋了“藏”與“露”的特征,從文化源頭和歷史變遷角度追溯了“藏”的淵源與“露”的時代必然。接著分析了“只藏不露”和“只露不藏”的弊端,并結(jié)合時代特征,強調(diào)了勇于“露”、善于“露”的正確做法。全文鏗鏘有力,文氣充沛,彰顯了很高的人品和文品。
(指導老師:杜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