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代眾多生活用品中,銅鏡憑借華麗的紋飾和高超的制作工藝脫穎而出。歷朝歷代的銅鏡都各具特色,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審美趣味。濟南市長清區(qū)博物館藏有為數(shù)不少的唐宋銅鏡,具有代表性,文章對此進行介紹。認識銅鏡、探索銅鏡,不僅能研究文物及文化,更能尋覓中華藝術之美。
關鍵詞:濟南市長清區(qū)博物館;唐宋銅鏡;藝術審美
銅鏡是古代先民用來照面的工具,主要由銅、錫、鉛等制成,一般呈圓形或方形。其正面以錫鉛打磨光亮,能夠清晰照面,背面刻有紋飾圖案,并配有鈕穿系。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我國古代銅鏡最早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造型較為簡單樸素。商代、西周、春秋的銅鏡不多見,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鏡數(shù)量大幅增加并開始盛行。在漢代,隨著銅鏡日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在材料質地、制作工藝、藝術審美等方面都別具一格。至唐宋時期,銅鏡又迎來了一個發(fā)展高峰。明清時期,銅鏡逐漸被玻璃所取代。古代銅鏡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反映了歷朝歷代的精神風貌和審美意象。濟南市長清區(qū)出土的銅鏡一枝獨秀,值得人們欣賞和品鑒,從中能夠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蘊。
一、鏡鑒面容,昭明千秋
銅鏡自古以來就有知美、鑒美的功能,正如李白在《將進酒》中所說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馮延巳在《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中也表達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的心聲。
在鏡子出現(xiàn)之前,人們通常用水照面,或用盆盛水照面,此時的“鏡”被稱為“監(jiān)”,是“鑒”的初文?!墩f文》曰:“監(jiān)可取水于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從字形上來看,“監(jiān)”十分像人跪在器皿旁鑒賞容貌的樣子。商代開始鑄造銅鑒,“鑒”演變?yōu)椤拌b”。在此之后,銅鏡逐步流行。
古代銅鏡鑄造精美,形制多樣。西周時期銅鏡造型古樸,鏡身多為圓形,鏡鈕有長方形、弓形等,按圖紋可分為素鏡、重環(huán)鏡、鳥獸紋鏡三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銅鏡造型多樣,包括方形鏡、花葉鏡、四山鏡、多鈕鏡等,紋飾也異彩紛呈,包括菱紋、禽獸紋、蟠螭紋等,體現(xiàn)出繁復華麗的特征。漢代銅鏡在生產數(shù)量、使用范圍、制作形式和鑄造工藝上遠超前代,通常采用平雕法和浮雕法,裝飾區(qū)域的紋飾排列更加整齊有序、簡潔清晰,圖樣也更為精致,出現(xiàn)了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等,標志著銅鏡制作工藝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魏晉南北朝時期銅鏡主要延續(xù)漢代的制作手法和藝術風格,并未顯現(xiàn)出鮮明個性。隋唐五代時期創(chuàng)造性設計出菱花式、瑞獸葡萄紋等樣式和紋飾的銅鏡,并將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以及追求美好未來的內容刻在鏡面上,且造型別開生面,出現(xiàn)了金銀平脫鏡、螺鈿鏡等,體現(xiàn)了這一時期銅鏡工藝的高水平。尤其是將瑞獸作為鏡面的主要圖案,具有平安、幸福的意味。宋代銅鏡造型以葵花形為主,還有帶柄鏡、雞心形鏡、盾形鏡、鐘鼎形鏡等,在汲取前代風格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很多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紋飾,如花草、蟲魚、鳥獸、亭臺樓閣、人物等,還有一些神仙形象,成為豐富民眾日常生活的生動寫照。濟南市長清區(qū)博物館館藏的唐宋銅鏡,便較好地體現(xiàn)出古代銅鏡藝術的典型特征。
唐代龍紋銅鏡(圖1),八瓣葵花形,中間有圓形鈕,鈕外采用浮雕法刻畫了一條盤繞之龍,曲頸回首,口對寶珠(鏡鈕)呈騰躍狀,線條簡單大方、銜接自然、勾連完整、細膩暢達。龍以外的空間刻有四朵流動的云彩,云朵邊緣向上卷起,頂邊尖窄,沒有紋飾。銅鏡的直徑為18厘米,鏡緣厚度為0.3厘米,重870克。該銅鏡的鏡面結構簡潔、整體造型優(yōu)美、紋飾涇渭分明,古樸而不失大氣,在整體布局、單龍形象的刻畫上都完美展現(xiàn)出了唐代發(fā)達的銅鏡制造技術。
宋代“亞”字形銅鏡(圖2),外觀為“亞”字形,四周按“亞”字形結構留有部分外緣,緊挨外緣處有聯(lián)珠紋。內緣中心有一小鈕,鈕外有四朵纏枝牡丹花,造型素樸淡雅,與宋代審美觀念相契合。該銅鏡的直徑為11厘米,厚度為0.2厘米,重116克。這枚銅鏡較唐代龍紋銅鏡來說更為輕薄,實用性也更加突出,這便是宋代銅鏡的典型特征。
無論是唐代龍紋銅鏡還是宋代“亞”字形銅鏡,都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可供人們進行照面、修飾妝容,但鑒于它們所具有的反光功能,人們還賦予其審視、反思、警示等意義,甚至用來比喻歷史興衰的道理。例如,漢代荀悅在《申鑒·雜言上》中說:“君子有三鑒,世人鏡鑒。前惟訓,人惟賢,鏡惟明……故君子惟鑒之務。若夫側景之鏡,亡鏡矣。”可見,銅鏡具有觀人知己、以古鑒今的寓意,這是先人通過具象事物聯(lián)想和提煉出的抽象化哲理。長期以來,“鏡鑒”一直都有昭明得失、以警后世的意味,在思想文化體系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以爾寸心,昭著盛世
我國近代著名金石學者羅振玉曾對銅鏡給予高度贊美,其《古鏡圖錄》所記載的“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焉者,莫鏡若也”,闡述了銅鏡精妙絕倫、不落俗套的藝術魅力。在古代,銅鏡還具有祈福的妙用。很多銅鏡上都刻繪有靈獸,寄托著人們的美好祝福,龍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承載著希望與祝愿,并洋溢著盛世的生機與活力。
唐代龍紋銅鏡也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面,縱橫九寸,清瑩耀日,背有蟠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白居易《百煉鏡-辨皇王鑒也》也說:“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庇纱丝梢婟埣y銅鏡的分量之重,深受古代統(tǒng)治者的喜愛。
唐代銅鏡上的龍紋雕刻藝術,擺脫了前代那種淺浮雕、粗線條勾勒的傳統(tǒng)手法,構圖不再神秘繁縟,思想內涵也不再抽象附會,而是以極為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將龍紋形象具體化、生活化。匠人采用遒勁的刀法,鏡面以一條氣沖霄漢的單龍布滿整個畫面,周圍云霧繚繞,大有氣吞寰宇之勢。盤龍卷軀環(huán)繞、曲頸回首,對視中心的鏡鈕,尾部卷曲上揚,四肢分張,游離飛騰于云山霧海當中。同時,匠人采用高浮雕和淺浮雕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龍的形態(tài)和神情,使整個畫面高低起伏、層次分明,而且造型栩栩如生,營造出明暗對比的效果。龍的四周刻有云紋,二者相互襯托,創(chuàng)造出一種瑞氣升騰、仿佛人間仙境的意境,呈現(xiàn)了一種流動節(jié)奏的形式美。整個構圖顯示出對稱而不呆板、均衡而不繁復的視覺美感,展示出初唐時期欣欣向榮、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
和唐代其他銅鏡制作使用的材料一樣,這枚龍紋銅鏡的合金比例較前代有了變化,為銅70%、錫25%、鉛5%。由于增加了錫的成分,因此銅鏡在質地上呈白色。采用這種金屬比例的材質具有緊密堅硬的美感,銅鏡紋飾更加精細清晰,通體白光,給人一種精致的感覺。
這枚銅鏡上矯健遒勁的龍是唐代龍文化的真實寫照,彰顯了這一時期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海納百川的胸懷,以及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的氣象,也蘊含著古代的圖騰思想。華夏人文初祖炎帝、黃帝,傳說和龍都有密切的關系?!吨駮o年》載:“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倍鄠餮椎蹫槠淠父袘吧颀埵住倍?,死后化為赤龍,因此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龍形圖案出自興隆洼文化查海遺址,為一條長約19.7米的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這條龍的發(fā)現(xiàn),將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8000多年前。經研究,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在中國神話體系中,龍善于變化、能興云雨、潤澤萬物,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均以龍作為裝飾。因此,唐代也將龍置于無可替代的高度,以表現(xiàn)其不可睥睨的氣魄。
三、應物無心,雅趣雋永
五代十國至元代,頻仍的戰(zhàn)爭消耗了大量的銅材,導致銅鏡在合金成分方面通常采用含錫量較低的黃銅,并增加鉛和鋅的含量,因此使得鏡體輕薄,工藝趨向粗放,紋飾浮淺,一反漢唐時期銅鏡的銀白色澤而為黃銅色澤,質地也不如漢唐銅鏡堅硬,變得粗軟,但更為經久耐用。
濟南市長清區(qū)博物館館藏的宋代“亞”字形銅鏡,集中代表了宋鏡的典型藝術特征,它雖不如唐鏡那樣精細,卻越來越注重實用功能,裝飾簡潔,且在造型和紋飾上亦有所創(chuàng)新,以嬌柔纖細的纏枝花朵為主要題材,富有親切、真實的人文氣息,呈現(xiàn)出意趣橫生的態(tài)勢,表現(xiàn)手法也更加自由與活潑,反映了宋代社會文化發(fā)達、商品經濟發(fā)展迅速的社會風貌。
這一時期的銅鏡在理學思潮的影響下,外觀的造型結構較為程式化。例如,宋代“亞”字形銅鏡的鏡面為“亞”字形,以四花纏枝,整齊有序,令人一目了然?;ㄈ~纖細,突出花朵的綻放形態(tài)與層次,體現(xiàn)了宋人“格物致知”的思維方式。
這枚銅鏡鏡面的牡丹花以鈕為中心,由一根枝蔓向四面散開,對稱排列于四邊,構圖簡潔,寫實性強。時隱時現(xiàn)的枝干中露出寬大的花葉和花朵,枝干纖細秀麗,莖葉穿插交疊,花卉葩萼飄逸,形成迎風浥露的效果,具有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征。銅鏡構圖亦呈對稱分布,牡丹花刻畫精巧靈動,其細膩程度體現(xiàn)了宋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四朵花相互烘托、相映成趣,頗具意境之美。
對牡丹花的刻繪,能夠深挖宋代的社會思潮和精神追求。宋人對不同花卉的性情感知敏銳,將花客人化、友人化,即把花當作客人、友人對待,如牡丹雍容大氣,為貴客。除卻花卉本身的自然習性,宋人更看重的是其背后的象征意義,以牡丹為例,它尤其能夠代表審美的奢華與高級。此外,紋飾也說明了宋人基于深度思考和敢于批判的理性。如在構圖上講究對稱,可見唐鏡遺韻,但銅鏡的整體性取代了漢唐銅鏡的內外分區(qū),沒有使用漢唐銅鏡繁雜的紋飾,取而代之的是細線淺雕下含蓄清新的紋飾之美,更加纖細秀麗。
宋人對花卉的喜愛、花卉的實用性,以及花卉在人們日常交往中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都在助推花卉紋飾的發(fā)展,使其被廣泛裝飾在各種器物的表面,最終成為宋代的典型紋飾。
四、結語
濟南市長清區(qū)博物館館藏銅鏡穿越千年,依舊以嶄新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在深厚的文化沉淀和高超的鑄造工藝映襯下,更加熠熠生輝。我們應當觀銅鏡之表、悉銅鏡之理,鑒賞它們別具一格的藝術,領略其背后的故事與承載的文化,感悟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藝術雅趣和審美形態(tài)。
參考文獻:
[1]李涇婷.慶陽市博物館館藏漢唐銅鏡研究[J].收藏與投資,2023,14(03):26-28.
[2]張亞梅,解夢偉.唐代寶相花裝飾紋樣類型及嬗變原因[J].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學報,2022,35(04):70-73.
[3]秦晶茹.瑞獸葡萄鏡的形成與發(fā)展對唐代藝術的影響[J].藝術品鑒,2022(06):7-9.
[4]謝萌萌.黃山區(qū)博物館藏銅鏡集珍[J].收藏與投資,2023,14(12):52-54.
[5]吳津津,楊偉.皎皎青銅鏡 綿陽市博物館藏湖州鏡[J].大眾考古,2023(07):58-65.
作者簡介:
曹修彥(1975—),男,漢族,山東濟南人。文博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文物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