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一晃眼我九十四歲了!現在每一天我都在淡忘、記憶,又淡忘、又記憶中生活。在這腦力重復的環(huán)繞軌跡中,我最害怕的就是忘記我的父親常書鴻與敦煌莫高窟了……”甫一走進“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人們不由得被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的深情自述所觸動。
4月29日,“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展品近400件,分為生平介紹、敦煌臨摹、花卉寫生、十大建筑、新應用、科技與藝術六個部分,全面呈現了常沙娜從藝80年來,以敦煌的文化財富應用于國家形象塑造,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在藝術與設計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敦煌文化遺產璀璨奪目,敦煌的人文傳承精彩且久遠,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這樣的“敦煌人”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中最值得稱道的重要代表。開幕式上,常沙娜動情地說,“花開敦煌”展覽是對父親常書鴻推廣敦煌文化的實踐,因為父親告訴她,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敦煌人!希望通過這次展覽把自己的經歷傳遞給更多的人,讓大家能夠深入了解絲路文化,感受圖案設計之美,讓敦煌文脈滋養(yǎng)我們的人生道路。
常沙娜為宣傳敦煌藝術而奔走一生,是中國美術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chuàng)作者。步入展覽現場,常沙娜這位“敦煌圖案的解密人”以其多年對敦煌圖案的分析與整理,將斑駁壁畫上隱藏的美展現在世人面前。瓣葉卷曲、自然舒展的《馬蹄蓮》,蝴蝶嬉戲于花叢的《鳶尾與蝶》,清新淡雅、花瓣緊湊的《小雛菊》……在“花卉寫生單元”,目光所及之處瓣瓣花開,展廳內似乎也春意盎然。在恩師林徽因的引導下轉向工藝美術設計之后,常沙娜將自然中的美繪在了筆下,其中就包括造型各異的花卉寫生,多年來堅持臨摹敦煌壁畫的功力,讓常沙娜筆下的花卉極富線條感和裝飾性。
走出“花卉寫生單元”,“新應用單元”展柜前圍滿了拍照的觀眾,融合敦煌壁畫圖案的對碗、花瓶、茶杯等瓷器引人注目,這些是常沙娜將敦煌美學融入生活的作品。20世紀50年代,常沙娜開始在林徽因先生的指導下,對敦煌圖案進行分析整理和重新應用,融入生活用品設計。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區(qū)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常沙娜設計出“和平鴿”真絲頭巾、景泰藍“和平鴿”大盤等作品。這些既具有敦煌風格,又充滿現代氣息的藝術珍寶,讓參會的各國代表驚喜不已。如今,這些彌足珍貴的藝術典藏也在“新應用單元”展出,熠熠生輝,詮釋出古典藝術的優(yōu)雅與莊重。
“將二維平面的敦煌故事打造為三維立體場景,敦煌留給我們的線條、色彩以及背后的故事,可以通過這種科技藝術手段再現?!痹凇翱萍寂c藝術單元”,常沙娜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眼前科技感十足的三維立體場景。工作人員介紹,周圍墻面上的影像選取了部分敦煌壁畫,經過數字技術的處理,通過多屏聯動使故事再現。
同樣引人駐足的還有“十大建筑單元”的展覽墻。1958年,北京開始“十大建筑”的建設,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的獻禮。常沙娜被分配到人民大會堂設計組,并參與了民族文化宮大門的設計。展覽墻展出了常沙娜參與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頂燈、天頂以及人民大會堂外立面柱廊和墻面裝飾等的照片,她將所學的敦煌藝術元素應用到了設計中,在此過程中也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從臨摹敦煌壁畫的小姑娘,到潛心工藝美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者,再到為國家建設服務的設計師,常老師一路走來,走了80年?!背I衬戎?、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院長崔冬暉對展覽所做的總結讓觀眾為之動容。一路觀展,記者也深受觸動。
據其親友反映,這兩年,常沙娜的記憶力開始明顯衰退,唯獨令她掛心的依舊是敦煌的種種,94歲高齡的她坦言,“我覺得時間過得這么快,父親走了,身邊的朋友這些年也陸續(xù)離開,生活一點一滴在消逝,唯獨掛心的還是敦煌的種種??粗斈甑恼掌?,我還是那個12歲出入洞窟的小沙娜,隨著時光流逝,外貌改變了,但沙娜對爸爸、對敦煌藝術的情感永遠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