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宮 張殿元
【摘要】以物候文化視角解讀1799年出版的《清俗紀聞》一書是一種全新嘗試。該書的生活習俗、禮儀、教育和宗教的內(nèi)容編排與物候文化的信仰、哲學、科學和生活四重結構基本上一一對應;該書所反映的乾隆時代中國社會的物候坐標處于“間接物候時代”末期“小冰河時期”里的“小陽春”,溫和友好的物候條件為安靜、平和的物候文化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人們按照物候時間來組織安排“年中行事”;按物候空間思想來建構居家環(huán)境,安度居家生活。這種對220多年前中國傳統(tǒng)物候文化生活的還原、辨析,有利于接續(xù)與創(chuàng)新東亞地區(qū)共同的物候文化認知,加深彼此間的文化往來。
【關鍵詞】《清俗紀聞》;物候文化;物候時間;物候媒介;物候空間思想
《清俗紀聞》是日本寬正十七年(1799年)由東都書林堂出版的有關我國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福建、浙江、江蘇一帶民間風俗、傳統(tǒng)習慣、社會情況的調(diào)查記錄,[1]是一部由日本幕府官員發(fā)起,由行走于中日之間進行貿(mào)易的中國商人講述,由在日生活定居的華裔后代“唐事通”采訪記錄,由日本畫師輔助再現(xiàn),并經(jīng)眾多到長崎活動的中國商人反復印證修改,以圖文并茂表達,真實反映220多年前中國江浙、福建一帶民間物候文化生活的“奇書”。全書計6冊13卷,6冊中的生活習俗內(nèi)容最為集中,其中又以“年中行事”和“居家”兩部分為要。
一、《清俗紀聞》所處時代屬物候地理坐標年代中的“小冰河時期”
乾隆年間的江浙、福建一帶的民間物候生活通過《清俗紀聞》得到很好的再現(xiàn),但認識它,首先還要了解那個時代所處的物候地理坐標。
(一)《清俗紀聞》記錄的時代處在農(nóng)業(yè)文明主導的間接物候階段
從物候文化的歷史脈絡看,中國傳統(tǒng)物候文化經(jīng)歷了直接物候、間接物候、測量物候三種形態(tài),目前正處于從測量物候向算法物候形態(tài)過渡的歷史階段。[2]直接物候與智人覺醒、游走覓食的采集狩獵時期大體相當,人類“裸露”在大自然中,通過直接的身體觸摸感覺外部世界,泛靈、敬畏天地、與眾生和諧相處;間接物候與農(nóng)民出現(xiàn)、定居土地的農(nóng)耕養(yǎng)殖時期大體相當,人類“扎根”在固定的土地上,通過隔窗觀望與大自然保持間接聯(lián)系,自利、內(nèi)斂、守歷日、與大地和諧共生;測量物候與市民出現(xiàn)、向城市集聚的工業(yè)化時期大體相當,人類被鋼筋水泥包裹,“宅居”在實驗室里,通過顯微鏡下的生物觀察保持著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逆天、崇尚科學、致力于科技征服(改造)自然;算法物候與網(wǎng)民出現(xiàn)、向虛擬世界過渡的數(shù)字網(wǎng)絡時代大體相當,人類“內(nèi)化”為虛擬現(xiàn)實中的“0和1”,通過算法、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改造自身,妄想去有機向無機,與自然有機相互兩厭、相背而行。據(jù)此,《清俗紀聞》所呈現(xiàn)之生活當屬間接物候時代的末期,地球氣候變化的“小冰河時期”(1350—1830年)中4個最冷時段中的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與道爾頓極小期(1770—1830年)之間,亦屬于竺可楨所講的中國方志物候時期(1400—1900年)時段內(nèi)。
(二)《清俗紀聞》里的盛世生活得益于當時“幸運”的物候地理氣象
乾隆年間的中國處于小冰河時期里的“小陽春”。而同一時期的法國卻沒那么幸運,經(jīng)歷了極端物候誘發(fā)的4個社會憤怒高峰期,多雨和寒冷兩種天氣對農(nóng)業(yè)造成極大危害。集市上,谷價瞬間上漲,法國人稱之為“高價”(cherté)。騷亂與造反就在這時爆發(fā)。[3]而一向居家、仁忍、良善的家庭主婦在法國“大寒冬”中成為尋找面包反叛運動中的主角和先鋒。其間,法國發(fā)生了一起民眾不得不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性以應對極端物候帶來的饑餓事件。1776年冬,巴黎氣溫低至零下19攝氏度,塞納河、北海與芒什海峽都結冰了。在巴黎,國王政府和市政府不能再為居民提供小麥,便首次從意大利進口了大米,分發(fā)給百姓。不幸的是,人們不知大米為何物,不知該如何食用。為此,市政府在大街上張貼布告,傳授烹飪大米的方法。[4]小冰河期是具有同時性的全球現(xiàn)象,但不排除在一些地區(qū)存在顯著差異。據(jù)竺可楨考證,9世紀至19世紀的1000年里,同為地處東亞的中國和日本氣候變化基本上是一致的。9世紀以后日本的皇帝和封建主,歷年在西京花園設宴慶祝日本的櫻花盛開,慶祝日期均有記載,直到19世紀為止。據(jù)載,我國明末清初的17世紀氣候非常寒冷,但日本的櫻花反而比現(xiàn)在開得早,原因何在,迄今尚不能解釋。[5]而《清俗紀聞》所反映的時期正處于中國小冰河期最冷的17世紀(14個嚴冬)和次冷的19世紀(10個嚴冬)之間,其中的1770—1830年間是明顯的溫暖冬季。[6]這成為乾隆盛世時代江浙、福建一帶民眾“年中行事”和“居家”生活流變的自然物候基礎。
二、《清俗紀聞》之“年中行事”遵照物候時間來組織安排生活日常
物候時間是直接物候和間接物候時期人類建構社會時間的重要機制;機械時間是測量物候時期人類建構社會時間的重要機制;網(wǎng)絡時間是算法物候時期人類建構社會時間的新機制。而中國在220多年的時間里,經(jīng)歷了從物候時間—機械時間—網(wǎng)絡時間的快速輪轉(zhuǎn),讓身處其中的人類出現(xiàn)了“傳播的偏向”[7]和身體“截除”與肢體“癱瘓”的失衡[8]。
(一)物候時間是《清俗紀聞》年代社會時間的建構機制
物候時間是采集狩獵時期和農(nóng)耕時代人類的社會時間遵循?!安杉邔τ谒麄冎茉猸h(huán)境的了解,會比現(xiàn)代人更深、更廣也更多樣。”[9]置身自然、遵循物候時間的采集人的食譜遠比農(nóng)耕人豐富,總體生活質(zhì)量也更高。這種生活甚至讓人羨慕,“正因為這些在農(nóng)業(yè)時代前的采集者有健康和多樣化的飲食、相對較短的工作時間,也少有傳染病的發(fā)生,許多專家將這種社會定義為‘最初的富裕社會”。[10]到了農(nóng)耕時代,人們在土地肥沃的河谷岸邊、沖積平原定居下來。與自然的接觸從以前身處其中自由游走,變成固守田園隔窗觀望,從而,更加感受到物候文化的地方性與周期性特征。《清俗紀聞》時代的中國上至官員,下到普通百姓、商販,還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物候時間。農(nóng)業(yè)時代的物候時間通過把物候節(jié)氣信息記在竹簡、木簡和紙張等物候媒介之上,再依靠王朝的政權力量和歷法正朔的形式組織推動,靠欽天監(jiān)等專業(yè)人士(官員)和識字階層解釋、傳播。到乾隆年間,文字、紙張和印刷術已經(jīng)十分成熟發(fā)達,媒介物候時間和自然物候時間共同規(guī)制指導著人們社會時間的運行。
(二)《時憲歷》是“年中行事”的具體時間遵循
物候時間最直接的媒介呈現(xiàn)是物候歷。古人基于歷法時間,發(fā)展出農(nóng)時節(jié)候、官民節(jié)慶、禮俗文化,以及行事的吉兇宜忌等多方面內(nèi)容。[11]頒歷授時成為國家要政、朝廷盛典,它還發(fā)展出體現(xiàn)統(tǒng)治確認、身份認同關系的儀式化特征,最終形成一種東亞世界國際交往的禮儀文明。[12]《清俗紀聞》沒有民戶人家直接使用物候歷的情形記載,但有對紙張使用情況的記錄,佐證了民間普及紙質(zhì)包背線裝《時憲歷》的媒介基礎。如“年中行事”年初“官員拜賀”項下的“全名帖”“單名帖”“封筒”用紙;“試毫吃素春酒”項下的“元旦試毫以紅紙書寫吉祥詞句”;“做戲行燈放夜”項下記有“街上有年輕人舞弄龍燈、馬燈、獅子燈等,以及制成魚鳥形狀之各樣行燈,用竹條扎成骨架,以紙糊成,涂有彩色,內(nèi)部點有數(shù)只蠟燭”[13]。紙張也被廣泛用于“紙鳶”“五節(jié)謝儀代儀”“灶君神位扎聯(lián)”“歡樂紙”等活動。清入主中原后,采用西法制定《時憲歷》,總體優(yōu)于明末《大統(tǒng)歷》,但《清俗紀聞》也明確表達了日本士大夫階層對漢唐民俗的尊崇和對清代風俗禮儀的不屑。如該書“序言二”載“而今斯編所載清國風俗,以夏變于夷者,十居二三,則似不足以貴重。然三代圣王之流風余澤延及于漢唐宋明者,亦未可謂蕩然掃地也。又清商之來瓊浦者,多系三吳之人,則其所說,亦多系三吳之風俗,乃六朝以來故家遺俗確守不變者,就斯編亦可見其仿佛也”[14]。
(三)“年中行事”以24節(jié)氣時間為序記錄社會生活景觀
從“年初”到“立春”,“年中行事”一共記錄了一年里需要認真對待和實施的47項、50個重要日子里的重要事務和活動。清明、立夏、冬至、立春等重要物候節(jié)點由官府直接出面組織安排,其活動成為官員主持政務的一部分。如“冬至之節(jié),在京大小官員與年初同樣,穿著朝服進宮朝賀。外地官員旨寺廟參拜龍牌。因是‘一陽來復之節(jié),家家均設酒宴慶祝。不論貴賤,均吃團子”[15]。如“立春前日,府州縣均制太歲、春牛,分臺乘之,使太歲挽春牛,放置于郊外。至次日立春之時刻,各官吏將太歲、春牛請出,皂役等持竹棒鳴金敲鼓護送至廟中。安放太歲后,用竹棒敲打大牛并取出腹內(nèi)之小牛安放于太歲之前,意在表示豐年之吉瑞”[16]。為更多介入(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官府還對重要節(jié)氣的穿著作統(tǒng)一安排,如“立夏前后為換帽之時,事前朝廷廣降‘某月某日換戴暖、涼帽之宣旨于各州縣。各衙門將上述宣旨內(nèi)容寫于木板,懸掛在門上,眾人見后即于該日改換涼帽”[17]。民間更是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發(fā)組織物候習俗活動。如“正月初七稱為人日、初八為谷日、初九為豆日、初十為棉日。據(jù)傳此四日如天氣晴和,則是豐年。浙江一帶于此日用秤稱量體重,謂之稱人。江南一帶在立夏之日亦有此習俗,是為防止夏瘦”。[18]如“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稱為花朝,各省建造之花神廟中均行祭祀,供眾人參拜。花神共十三位。此日,將平時眝存之裁衣余剩各色布帛小片束于園中樹枝上。據(jù)傳能使花美、果豐”[19]。
三、《清俗紀聞》之“居家”生活反映了“天人合一理念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物候思想
“居家”部分從第65—215頁,占該書內(nèi)容的1/4以上。其設計流俗反映了中國式的物候文化所奉行的是“陰陽互補、有無相生”的宇宙觀,“天人合一、和諧與共”的方法論,“節(jié)氣授時、天地好生”的經(jīng)驗傳承和“順天承命、生生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
(一)“居家構造”體現(xiàn)了陰陽互補、有無相生的物候哲學思想
《清俗紀聞》居家載,“住宅之營造規(guī)模雖大小寬窄不一,但均為瓦頂,周圍有泥墻或板墻,正面設有大門。距大門以內(nèi)約兩三間處建有儀門。儀門內(nèi)建有類似日本玄關式樣之一間寬敞房間,來客時于此處接待,稱為廳堂。在廳后建造同樣之廳堂,稱為內(nèi)廳”[20]。同時,配有小戶平房、五進樓房、平方鋪面、外門正面、外門側(cè)面、公堂粉壁、公堂正面、廊下、涼槅等平面圖。[21]這是中國典型的四合房設計。《清俗紀聞》載其,“大門高約七八尺至一丈余,寬度與之相稱。上面鋪有瓦,兩扇門向左右開啟。在大門之稍內(nèi)側(cè)再設一門,稱為屏門。屏門經(jīng)常關閉,并不從此處出入”[22]。這里還有儀門,其功能與屏門一樣,區(qū)別在于儀門設于官家,民家不得設儀門。這里的大門如主人的臉面,因此,亦有“門面”之稱,暗喻主人的地位、等級等社會關系?!皬d堂雖大小不一,但均設于儀門之內(nèi)。門扇或二或四,因門之寬窄而不同。地面鋪磚,左右壁柱下各有方、圓、六角等不同形狀之礎石。堂之正中擺放高腳桌子,掛有書畫掛軸?!保?3]廳堂除空間位置尊貴,更像一個人的頭腦,代表主人家的內(nèi)在、家風?!皟?nèi)廳建于公堂(外廳)之后方,亦有與公堂聯(lián)建在一起者。營造式樣與公堂相同,依左右側(cè)及對面之地形留出空地,或種植樹木,或擺放盆栽花草,并于對面之間構造籬笆等物,經(jīng)常保持潔凈?!保?4]內(nèi)廳位置有如人的心臟地帶,這個由外墻、正門、儀門、門房、外廳、書房、廚房包裹起來的中間虛空地帶是主人家的心臟,這個“中空”之地可裝飾花鳥蟲魚、疊石迭景,盡為主人珍藏的私密的自然美好。這個由有形之物圍繞出來的“中空”之所,自恰了《老子》“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中用”主張。農(nóng)居建構也大抵如此,同樣體現(xiàn)出天地人和的物候思想,“農(nóng)家均為草屋頂,外面亦有設泥墻、板墻及門者。小戶亦有只建居室者。農(nóng)家中大戶亦有設廳堂、書房、內(nèi)房等房間者,與城內(nèi)大戶無異,且均為瓦頂”[25]。
(二)“居家器物”體現(xiàn)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天體物候認知思想
初民最早、最樸素的天體認知是天際如穹廬、覆碗,大地似飛毯、棋盤,天圓地方是人們最初的天體物候觀。這種認知成為隨后人造器物藝術美好與神圣底蘊。使用中,方圓器物暗合了空間效率最優(yōu)的科學效果,因此被廣泛沿用?!肚逅准o聞》之居家生活中“天圓地方”觀念的運用反映在建筑材料及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外形塑造中,如在居家建構中,對大門、儀門、廳堂和內(nèi)廳建筑作一般性介紹后,特別交代了這些建筑中的柱子造型及構建,“概言之,柱子一般有圓有方,但廳堂多采用圓柱。柱下有礎石,礎石亦有圓、方、六角等不同形狀”[26]。對外廳內(nèi)廳等房內(nèi)占據(jù)空間最大的使用家具通過大量圖片進行記錄,如書中第80—92頁,繪有涼槅、天花板、障子、圍屏、掩障、插屏、杌子、磁鼓 、交椅子、靠椅、竹椅、塌、板 、竹 、馬踏子(一名胡床)、屏風、案、桌等家具圖形;書中第141—142頁,繪有錫飯斗、飯桶、汁瓶、磁飯斗、水缸、漉水、水甕、櫥柜、米柜等餐具圖形;書中第144—193頁,繪有酒壇、油壇、酒缸、醬缸、煖鍋、礌盆、蒸籠、米臼、磨子、井、吊桶、篩斗、籃斗、提水桶、提籃、笠、量升、量斗、更鼓、帳箱、套、木礌、土羅、水碓、積苫、草畚等生活用具。這些器物的造型無一例外,都是圓形、方形造型,并均附有顏色說明。
(三)“居家生活”體現(xiàn)了“承天順命”的物候周期輪回的人生態(tài)度
“居家”日常從早晨準備、洗臉、吃飯、步行、行動、站法、坐法、言談、來客應對等細瑣小事,到女子工作、子女教育、家中祭祀、官府召喚、商家日常、農(nóng)家生活、外科應診、官糧米價等,都規(guī)矩明確、要求細致,社會生活循著物候的周期性、地方性、偶然性和普遍性開展??傮w上反映出“順天承命”“感恩天地”“求賜福祿”等文化心理。家庭地位較高的男主人作為一家之主,嚴格要求自己,帶頭感恩天地、尊重祖先、節(jié)儉勤奮,不逾規(guī)矩。早晨之準備,“主人起床梳洗完畢后,穿便服坐于內(nèi)房椅上飲茶,然后參拜家廟及信奉之神佛。全家人起床后一起吃早飯。日常穿著為在棉布、絹綢之小衫外面穿背心、馬褂或袍之類衣服,頭戴睡帽。接待客人或外出時,則戴大帽,著外套。吃飯時,兒媳不得與公公同席,兄弟媳婦亦不能與丈夫之兄弟同席。早飯后,上衙門辦理公事者以及行商、工人、腳夫、坐商等人均依本分勤懇做事,亦均抽暇從事家務不誤”[27],詮釋了男主人帶領全家堅守敬畏、勤儉、規(guī)矩、禮貌的家風傳承。日常吃穿行走都有規(guī)矩,呈現(xiàn)嚴格自律、謹小慎微、端莊得體、與人為善的生存相處之道。吃飯步行行動,“吃飯時充分注意,勿弄臟衣服。路上步行時亦須留心勿沾泥土。活動時須脫去上衣,只穿小衣,系緊腰帶以便于行動最為重要”。坐法,“坐時應正身端坐,收斂兩腿,拱手,不可偃仰傾斜或依靠幾席。與人對坐尤應坐正端莊,態(tài)度恭敬。不可張舞手臂,妨礙他人”。站法,“站立時,應拱手併足,端立于應站方位而不可歪斜,困倦時亦不可依靠附近之墻壁”。行走,“行走時應雙手褪入袖中,徐徐緩步,不可高抬闊步,左右搖擺致使衣裾擺動。應自己注意腳步。平日行走時以從容為貴,不可跳躍。遇見尊長,必須恭敬急趨向前,不可遲緩”。言談,“如有應說之事亦須聲氣柔和,不可喧嘩。說話須真實有據(jù),不可虛誑,亦不得亢傲而輕易談論他人短長”[28]。吃飯、步行、行動、坐法、站法、行走、言談等等個人日常細微舉止都有明確要求和規(guī)矩,“站有站樣,坐有坐樣”,言談舉止得體,與人謙恭和善等,這些乾隆年間的民族教養(yǎng)通過《清俗紀聞》得以重現(xiàn)。
四、結論
《清俗紀聞》是一本記錄物候文化生活日常的書籍。其“年中行事”和“居家”生活從時間安排和空間建構兩個維度注解了乾隆年間福建、江蘇、浙江一帶中國社會民間物候文化生活情形,為我們驗證物候文化歷史和思考未來生活提供了珍貴資料。譯者介紹,“大概是出于和日本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相比較,調(diào)查內(nèi)容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生活習俗(年中行事、居家、飲食制法、生誕、賓客和羈旅);禮儀、教育(冠服、閭學、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宗教(僧徒)”[29]。如將禮儀、教育按現(xiàn)代學科研究習慣分開,物候文化四重結構與之基本呈一一對應關系(見表1)。
同時,這種對應在書中的一些具體篇章中也很明顯,如“年中行事”47個類目安排,其四類內(nèi)容占比分別是6.4%、19.1%、21.3%、53.2%,與物候文化的信仰、哲學、科學和生活“金字塔”式構成分布基本對應(見表2)。
此外,卷三“冠服”蟒衣前后的補子,文官采用百鳥圖案,一品到九品分別是:仙鶴、錦雞、孔雀、鴻雁、白鷴、鷺鶿、鸂鶒、鵪鶉、黃鸝;武官采用走獸圖案,一品到七品分別是:麒麟、獅子、豹(三四品共用)、熊、彪(六七品共用)。百鳥走獸里除麒麟、彪為傳說之獸外,其他均為現(xiàn)實可見的動物。以其在大自然中的神性、珍稀為準,作為文武百官的官職標識,也是研究物候文化表征的難得文本。在數(shù)字時代的今天,“網(wǎng)絡即時通信既提高了人們信息互動的效率,也給人們帶來及時響應互動請求的時間壓力。人們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焦慮?;貧w把時間作為社會建構產(chǎn)物,既是經(jīng)驗的,又是情境化的時間本體研究取向,是醫(yī)治新的‘時間病癥,‘把時間帶回來的正確選擇”[30]。《清俗紀聞》再現(xiàn)的220多年前物候時間對于研究者“把時間帶回來”的努力無疑可以給予一定啟示。
但作為一部紀實性物候文化文獻資料,《清俗紀聞》有需要研究者注意的地方:
一是該書由社會地位不高的清代商人講述而得,其描繪存在中下階層和非專業(yè)講述者的雙重局限,與物候文化生活真實全貌會有一定差異。如其中門神神荼、郁壘形象與傳統(tǒng)本意就有出入,《清俗紀聞》載“門神神荼、郁壘圖框黃色,黑白畫像”[31]。所附圖像左右門神均有一小兒在側(cè)。而據(jù)王充《論衡·訂鬼》引《山海經(jīng)》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zhí)以葦索,而以食虎。小兒與葦索、虎三個元素出入很大。
二是該書的特點是以問詢筆錄的形式進行,但全書看不到提問者所提問題,僅有被問詢者的回答,反映不出所描述情形的語境和敘述問題的完整性。
三是該書主編中川忠英以及為書作序的林衡、黑澤等士大夫階層均表現(xiàn)出對清廷治下社會文化的鄙視和偏見,這會影響到成書時的統(tǒng)籌及審稿定稿工作。
[本文為教育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專項課題(A類)重點項目(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課題基金項目)“中國物候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xiàn)代化的媒介化研究”(項目編號:23JDTCA09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媒體文化對新時代中國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的理論支援和實踐路徑”(項目編號:21AXW01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
[2]張殿宮,張殿元.從身體觸摸到數(shù)字算法:中國物候文化傳播的四種形式[J].新聞愛好者,2022(10):58.
[3]埃馬紐埃爾·加尼耶.氣候:17—19世紀歐洲社會和政治抗爭的一個因素[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1(11):100-101.
[4]埃馬紐埃爾·加尼耶.氣候:17—19世紀歐洲社會和政治抗爭的一個因素[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21(11):103.
[5]竺可楨.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中國科學,1973(2):176-177.
[6]竺可楨.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中國科學,1973(2):179-180.
[7]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
[8]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7.
[9]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M].林俊宏,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46.
[10]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M].林俊宏,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50.
[11]汪小虎.用空間微塑時間:歷書的形式及其對時間信息傳播的影響[J].自然辯證法研究,2020(6):99-100.
[12]汪小虎.用空間微塑時間:歷書的形式及其對時間信息傳播的影響[J].自然辯證法研究,2020(6):100.
[13]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6-14.
[14]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3.
[15]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51.
[16]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58.
[17]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29.
[18]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9.
[19]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7.
[20]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65.
[21]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66-80.
[22]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66.
[23]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72.
[24]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93.
[25]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79.
[26]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65.
[27]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52.
[28]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54.
[29]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3.
[30]吳世文.面向數(shù)字時代的“時間”研究[J].新聞與傳播評論,2023(3):1.
[31]中川忠英.清俗紀聞[M].方克,孫玄齡,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75.
作者簡介:張殿宮,珠??萍紝W院文學院副教授(珠海 519041);張殿元(通訊作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 200433)。
編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