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瑩
【摘 要】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以問卷的方式,全面調(diào)查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據(jù)此精心設計生活化微寫作任務,利用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微寫作能力,并豐富微寫作的形式,有效解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使寫作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順應自媒體時代人們的表達習慣。
【關(guān)鍵詞】 生活化 微寫作 優(yōu)化形式 寫作教學
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抽象的主題和題材缺乏足夠的情境和創(chuàng)造性,容易使學生感到乏味和枯燥。此外,如果教師僅根據(jù)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結(jié)構(gòu)框架指導學生寫作文,那么學生的個性思維很難得到自由發(fā)揮。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表達的意愿和寫作的興趣。生活化微寫作是以小型寫作任務為主要形式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實踐活動。這種寫作實踐活動可以拓展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內(nèi)容,通過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guān)的話題和題材,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可以更主動地參與到寫作過程中,從而提高寫作的真實性、情感表達的準確性,提高寫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本文旨在探究以生活化微寫作優(yōu)化學生寫作的教學策略。
為了有效地進行生活化微寫作教學設計,教師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筆者采用調(diào)查法對任課班級的77名學生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筆者在班級群中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如下調(diào)查:小學階段你最擅長寫哪一類作文?小學階段你最滿意的一篇作文是什么?寫作文時你最怕的是什么?你覺得寫好一篇作文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小學階段你的作文會經(jīng)常作為范文被展示嗎?如果是,你覺得你的優(yōu)勢是什么?如果不是,你覺得你的作文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
通過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有42名學生表示最擅長寫敘事類作文;38名學生表示寫作文最怕找不到素材,沒有寫作思路;16名學生表示不會細節(jié)描寫;有7名學生反饋因為擅長描寫,小學階段的作文會被作為范文展示,而其余學生基本是反饋描寫不精彩導致作文從未被展示過。綜上所述,77名學生存在的主要寫作問題是:缺乏寫作素材,描寫能力欠缺。
學生在調(diào)查問卷中反饋:“寫作文時最怕缺乏素材,沒有靈感,拿起筆來覺得無話可說;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很枯燥,沒有什么新鮮事值得寫?!薄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那么如何讓學生有“米”可“炊”呢?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選擇適合初中生的微寫作任務。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專題是“熱愛生活,學會觀察”,筆者指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獲取靈感。對七年級新入學的學生來說,彼此都不熟悉,學生渴望快速結(jié)識新朋友。筆者抓住這個契機,布置了第一個微寫作任務:繪制自我小像。這個任務布置后,學生很快就為自己繪制好小像,各具特色,妙趣橫生。通過這個生活化微寫作實踐,學生初步品味到“我手寫我心”的妙處。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筆者在學生完成繪制自我小像的任務后,依托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作專題“寫人要抓住特點”,布置第二個微寫作任務:為 (同學)繪制小像。任務要求學生在一周之內(nèi),自選一個班級成員,觀察他平時在學校的言行舉止,抓住他的特點并為其繪制小像。完成寫作后,筆者組織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設置“我讀你猜”的環(huán)節(jié),先組內(nèi)交流小組成員為同學繪制的小像,再推選出組內(nèi)觀察最細致、描寫最形象的成員代表,在全班展示。學生在完成“繪制自我小像”和“為 (同學)繪制小像”這兩個微寫作任務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只要在平時生活中養(yǎng)成細致觀察、勤于思考、積累的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在具體寫作時文思如泉涌,不會再為無素材可寫而發(fā)愁。
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日日觀察的習慣,筆者布置了第三個生活化微寫作任務:每日小記。任務要求學生把生活中經(jīng)歷的美好經(jīng)歷記錄下來,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也可以用語音的方式。在每天語文課的“分享美好”環(huán)節(jié),筆者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展示記錄的美好瞬間。
教師在組織生活化微寫作任務時,可以采用組內(nèi)交流、素材共享、信息交換等合作學習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學習、展示的機會。筆者通過布置貼近學生生活的微寫作任務,提出具體可操作的要求,精心設計活動形式,使學生在精心構(gòu)建和個性表達中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所寫的作文很少被作為范文展示,原因是缺乏描寫、想象力不夠或是缺少意境。那么,該如何練就巧技?
微寫作的表達方式是多樣化的,教師結(jié)合教材展開設計,“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閱讀,精選讀寫訓練的結(jié)合點。教師在閱讀中滲透微寫作任務,可以提升學生“繪其形,摹其聲”的能力。
七年級上冊第一到第三單元的課文以散文為主體。通過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從作者細膩質(zhì)樸的文字描寫中,或是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或是被作者深藏在瑣事中的社會責任感而打動。筆者選擇第三單元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朝花夕拾》中的《五猖會》作為讀寫訓練的范本設計微寫作任務。筆者截取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雪地捕鳥的片段,要求學生通過批注賞析的方式進行閱讀。學生通過這種批注閱讀的方式,體會到通過一系列動詞準確而生動地描寫某一行為的過程以及蘊含其中的趣味。筆者讓學生大聲朗讀《五猖會》中魯迅看五猖會前被父親逼著背書的心理獨白的片段,通過同桌交流的方式,尋找相似的生活體驗,從而認識到情緒可以通過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有力地宣泄。
教材中的學法還需要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因為“讀”最終是為“寫”服務的。七年級上學期社會實踐活動后,筆者先組織學生以分組活動的形式,交流在整個社會實踐活動中最值得記錄的瞬間。大多數(shù)學生對挖山芋特別感興趣,因此,筆者展示了活動過程中拍攝的學生挖山芋的若干張照片,要求學生自選照片并配上文字解說給學校公眾號投稿。在筆者的提示下,學生把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五猖會》中學到的寫法,如通過準確而生動的動作描寫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人物形象,通過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心理刻畫,等等,運用到微寫作任務中。事實證明,學生在課堂閱讀中學寫法,在生活體驗中真感受,就能在任務寫作時抒真情。
微寫作訓練沒有固定的格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展開任務。學生大多喜歡交流互動,在交流中觸發(fā)靈感,碰撞思維,獲得新知。教師可將靈活多樣的課堂樣式與課后的生活化微寫作任務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的思維碰撞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素材共享、交流互動、課堂辯論、分角色朗讀等方式,為學生搭建互動交流、個性展示的平臺。課后,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生活化微寫作形式,如針對班級中的不良現(xiàn)象撰寫微評論,課本劇劇本的改寫,三行詩寄真情,科幻小品網(wǎng)絡投稿,迎新對聯(lián)等,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重建學科認知基礎(chǔ)。
以上的生活化微寫作教學實踐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體驗生活,接觸社會;啟發(fā)學生捕捉瞬間的靈感,勤于動筆、樂于表達,使寫作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促進寫作教學與時代接軌,順應自媒體時代人們的表達習慣?!?/p>
[本文系無錫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生活化微寫作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C/D/2021/07]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東林惠暢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