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遠
每個地方似乎都有一道代表當(dāng)?shù)乜谖镀玫挠H民小食,比如長沙的臭豆腐、川渝的烤苕皮、潮汕的甘草水果等,看似隨手可得的簡單食材,搭配百吃不膩的醬汁、湯水或佐料,就能產(chǎn)生極佳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令人不禁食指大動?;久而久之,它便出現(xiàn)在每處街頭巷尾,成為當(dāng)?shù)厝穗y以割舍的美味與情懷。倘若讓我從諸多食物中選一款代表上海,思來想去,還是陽春面最為合適。
我覺得陽春面之于上海,類似牛肉面之于蘭州、熱干面之于武漢,說是城市的象征也不為過。陽春面最明顯的特征,便是“極簡”——一碗醬油湯,一把面條,再撒些蔥花做點綴,除此以外再無其他,也難怪被人另稱作“光頭面”。
關(guān)于陽春面的由來,民間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面中沒有任何澆頭,客人吃面時只能看到面碗雪白的內(nèi)里,便由此聯(lián)想到“陽春白雪”,取名叫“陽春面”;另一說則與農(nóng)歷相關(guān),明朝謝肇?創(chuàng)作的《五雜俎》一書中記載了“十月多?,有桃李生華者,俗謂之小陽春”,《辭?!分杏謱Υ俗隽诉M一步的闡述,認(rèn)為“農(nóng)歷十月為小陽春,市井隱語逐以陽春代表十”,即因農(nóng)歷十月被稱作“小陽春”,民間便逐漸引申,形成用“陽春”指代“十”的習(xí)慣。由于陽春面上市時價格剛好為十文錢,便有食客將其冠以“陽春”之名,稱作“陽春面”。兩種說法各有其道理,孰對孰錯,今日也難以考證了。
如此簡單的食物能在上海灘“殺”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必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所在。除了低廉的價格與百搭的澆頭,陽春面美味的關(guān)鍵離不開那口令人魂牽夢縈的面湯。這面湯說簡單也簡單,說復(fù)雜也復(fù)雜——說簡單,是因為只要有豬油與醬油,湯的味道就不會差。?老上海沿街的小面店大多會在灶上燒兩鍋開水,一鍋煮面,一鍋做湯,客人落座,店主一邊從箱柜中抓把面條下鍋,一邊在空碗里放豬油、醬油與蔥花,面條下鍋即熟,撈出后放入碗中,再淋一大勺開水,便可供食客大快朵頤了?;說復(fù)雜,是因為不少老饕不滿足于這簡單滋味,開始不斷提升湯頭的鮮美程度,比如老上海面館會用豬骨、雞骨、鱔魚骨甚至整塊的蹄?吊湯,有些店還會專設(shè)吊湯師傅,天蒙蒙亮便奔赴市場采購,要趕在營業(yè)前燉煮出一鍋極鮮的骨頭湯,用于沖泡碗內(nèi)提前備好的豬油與醬油。
到了蘇浙一帶,湯頭的制作變得更加復(fù)雜,比如淮揚菜博物館中展示的陽春面制法,選用的油需是豬油與豆油混合而成的二合油,下鍋融化后放入姜末、蒜末、蔥花、洋蔥碎與蝦子,
稍作煸炒,將食材自帶的鮮味“勾”出來,使油的香氣更加復(fù)合、多元?;食材炒至軟爛變色后倒入醬油與骨湯,再放入少許鹽與胡椒豐富口味,隨后保持小火慢煨,待到湯微微沸起、咕嘟作響時關(guān)火靜置片刻,最后反復(fù)過濾掉湯中的食材渣滓才算大功告成。這樣出鍋的面湯清澈透亮、香氣四溢,哪怕不配面條,也是令人一碗接一碗,喝到飽腹才算滿足的絕好湯品。
時至今日,陽春面依然備受人們的喜愛,以此為招牌的餐館不在少數(shù)。不過,比起湯頭,如今的人們似乎更青睞各式美味的澆頭——燜肉、肉絲、大排、豬肝、爆魚、鱔糊、蝦仁、蟹粉、三鮮等等無一不足,令人眼花繚亂,湯頭的重要性反倒有些被忽略了。不過想來也能理解,如今開店成本不菲,一碗素湯面賣不出高價,商家的“賺頭”全在澆頭上,還有誰愿意多費心思在湯頭上呢?這何嘗不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