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師的素養(yǎng)構成并非一成不變,作為“經(jīng)師”的內容、方法、載體等一直在變化。但作為“人師”的情懷、價值、仁愛等都是不變的。黨建是一所學校進行師德和師能建設的靈魂,也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硯嶺學校以“好人文化”為導航,通過師德建設,奔赴“讓每一位師生,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愿景。
紅心向黨:“好人文化”師德建設的著力點
圍繞“好人文化”的打造,學校突破點狀思維,進行系統(tǒng)推進。其一,“好管理”,構建科學管理機制,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為管理賦能,培養(yǎng)“領雁團隊”。其二,“好德育”,堅持德育為先,五育并舉推進,培養(yǎng)“領雁學子”;師德至上,榜樣式引領,行動研究支撐,案例式分享,培育時代“大先生”和教育家。其三,“好課堂”,提升智育水平,小學部是“問題化課堂”,初中部是“再創(chuàng)課堂”,精細化管理,培養(yǎng)“領雁師生”。其四,“好隊伍”,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師德師能。其五,“好評價”,多元化、科學化、人性化評價。
學校的“新時代以‘好人文化’促師德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獲得市級重點課題立項,以課題高位引領師德建設。我們積極創(chuàng)新并實踐出“三好一特色”的“好人文化”師德模式,即人人爭做“好導師”、個個長成“好教師”、堂堂皆是“好課堂”,突出文化育人特色。學校所制定的“好導師”標準是“厚德精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好教師”標準是“敬業(yè)奉獻,博愛學生”,“好課堂”標準是“學生先來,自主合作”。
“中國好人文化墻”和教室內的“班級好人”文化欄,展示了“好人文化”的美好樣態(tài);定期評選“班級好人”,每班每月十人入圍,激發(fā)師生爭做“校級好人”的熱情;編制系列校本教材,初一選修“認識中國好人”,初二選修“學做中國好人”,初三選修“成為中國好人”。
紅心向黨:“誠信教育”師德建設的創(chuàng)新點
誠信是做人之基,學校以“創(chuàng)誠信教育、做誠信教師、培誠信家長、育誠信學生、建誠信家園”為載體,引領全體教師一起構建誠信教育的“一二三四”教育體系。
“一”是一種思路和一個目標,把誠信教育和“好人文化”結合起來。 “二”是形成合力,將誠信家庭和誠信校園創(chuàng)建結合起來,進行“無縫連接”?!叭笔侨壵n程的創(chuàng)設,校本教材研發(fā)中心基于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編制“分級分層”教材的想法,把“誠信教育”與“幸福教育”結合起來,編制了分年級的誠信讀本,初一是《推開幸福的門》,初二是《踏上幸福的路》,初三是《一路向幸福走來》?!八摹笔沁_成“四位一體”的整體效能,對誠信觀念、誠信行為、誠信制度和誠信活動進行整體設計,以此創(chuàng)建誠信個人、誠信家庭、誠信班級和誠信校園。
紅心向黨:“品牌活動”師德建設的突破點
為培養(yǎng)“四有好老師”,學校創(chuàng)設了“四紅四微”特色活動。“四紅”即定期進行紅色家書誦讀、組建紅色歌曲演唱團、每周一開展國旗下講紅色故事、組建紅色文化與理想信念教育課題組?!八奈ⅰ奔此膫€“微品牌”:家訪我先行、義工我先擔、課改我先來、課程我先創(chuàng)。學校還創(chuàng)建了六個校本特色品牌:巾幗建功、黨員示范、青春黨建、紅色引擎、草根論壇、家校共育。
學校形成“四融四化四引四促”的黨建活動,進行綜合推進——四融:組織融入、隊伍融入、制度融入、文化融入;四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數(shù)字化、專業(yè)化;四引擎: 評價考核、賞識激勵、活動引領、課題推進;四促:促師生成長、促專業(yè)發(fā)展、促課堂建設、促品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