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經(jīng)常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很多業(yè)務能力強的人,反而當不好領導。
比如,一個優(yōu)秀員工,被提拔上來后,他帶團隊做出的業(yè)績,還不如之前他一個人好。
為什么?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業(yè)務能力太強,所以只會做自己擅長的事,沖在前面。
他一個人拿了80%的業(yè)績,但是團隊整體的業(yè)務盤卻越來越小,下屬的能力也越來越弱。他還是員工的思維,只會做業(yè)務,甚至跟下屬搶業(yè)務。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因為,判斷一個人能不能做領導,下面這一點很重要:能不能培養(yǎng)出人才,讓下屬比自己更優(yōu)秀。
《孫子兵法》有句話:“吏強卒弱,曰陷”。
意思是說,領導者很有能力,但下屬卻很弱,這時領導者不得不親自承擔大量的具體工作,被“陷”住而不得抽身,無暇顧及全局。
這種狀態(tài)就叫做“強將手下有弱兵”。
事實上,這種情形在管理工作中特別常見,他們的典型代表,就是保姆型管理者。
他們自己能力很強,總是害怕員工犯錯,每次都跟員工搶活干。
他們擔心下屬做事只有70分,自己做起來有100分。所以為了100分,只能自己做。員工一有問題,他就自己上,每天陷在各種雞零狗碎的小事中不能自拔。
這樣的領導,分不清權責角色,缺乏邊界感,越俎代庖,干了下屬該干的事。結(jié)果是,瞎操心卻得不到好的結(jié)果,也無暇思考、處理重要的事,最后逐漸淪為平庸。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強將弱兵”的情況?通常有3個原因:
1.領導對團隊不信任
很多領導,總覺得天底下自己最厲害,別人都不行。因此,他無法信任團隊,覺得下屬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就喜歡事必躬親,到處插手。但是,一個孩子,你始終牽著他,不讓他獨立行走,他以后肯定不會走路,更不會跑步。帶團隊更是如此,領導不懂得放手,下屬永遠不會成長。
2.領導害怕被超越
有些領導沒有胸懷,不敢培養(yǎng)下屬,因為他害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害怕別人超過他,所以就會找不如他的人。他滿足于對下屬全方位的掌控感,團隊弱,就襯托出他很強,顯得他有價值。有句話說得好,越弱的人,越喜歡逞強,越喜歡打壓下屬。
最終,他成了團隊的天花板,下面的人能力一個比一個差,人效越來越低。
3.領導目光短淺,急功近利
培養(yǎng)人,是有周期的,既要花時間,又要花錢。所以,很多領導為了眼前的利益,就顧不上長期的培養(yǎng)和輔導了。這是非常短視的。從長期價值來講,培養(yǎng)下屬,是企業(yè)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zhàn)略性投資。
以上這3點,就是強將帶不出強兵的原因。
作為領導者,你個人的強大不算什么,一群人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你要有膽量、氣量和能量,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帶出強兵。
1.膽量
兵是練出來的,只有在戰(zhàn)場上才能練出強兵。所以,你要有膽量,要敢于并且善于授權下屬,讓他們在聽得見炮火的地方成長。授權,不是簡單一句“這件事交給你”就完了。在授權前,你要想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個,什么事情可以授權。授權他人的事情,有個參考標準,就是你不參加,也不會對事情或項目造成重大影響。
第二個,給什么人授權,主要看兩點:一是看他會不會做。所謂會不會做,就是他有經(jīng)驗且拿到了結(jié)果,如果滿足這個條件,你就大膽授權給他。這是授權給這個人、而不是其他人的客觀前提。二是他愿不愿意做。如果人家會做,但是不愿意做,你也是沒辦法拿到想要的結(jié)果的。意愿度是授權給這個人的主觀前提。愿意做、有興趣,他才會持續(xù)自驅(qū),遇到問題就會想盡辦法克服。
犯錯,是下屬成長的成本。你只有大膽放權,讓那些有能力,且愿意做的人,去試錯、去擔責,他才有機會成長起來,也才會反過來幫助到你。
2.氣量
你要有氣量,愿意去栽培人,培養(yǎng)對方成才,不要害怕對方會取代自己,也不要擔心培養(yǎng)了對方,他卻離開了。
要栽培人,你得本著負責任的心態(tài),幫助員工成長,讓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績。
第一,幫助員工拿到結(jié)果。
員工的績效目標設定后,你要追蹤他的過程;如果他的意愿不夠,你要調(diào)整他的狀態(tài);他的能力不夠,你要進行輔導,教給他方法。
第二,幫助員工成長。
既要教他做事的標準和方法,也要教他做人的標準和方法,讓他成為更好的人。當員工得到成長時,也就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而你,也因為員工的成長甚至超過自己,而收獲價值,贏得上級的認可。
這就是真正的有氣量去栽培人。
3.能量
能量,就像汽車的燃料,燃料充足,開車才能走得遠。帶隊伍也是一樣,如果缺少了能量激勵,再強大的隊伍,也會逐漸失去動力。
如何為隊伍持續(xù)不斷注入能量?有兩點。
①注入使命感
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了一個雙因素理論:要想帶出一個好團隊,不能僅僅靠保健因素,還要依賴激勵因素,使下屬對工作產(chǎn)生正面的情感。保健因素,就是工資福利待遇,而激勵因素則是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意義感。
因此,除了把錢給到位外,一定要讓下屬認清楚工作的價值。你可以通過用戶、客戶的反饋,告訴下屬他的工作給別人提供了什么幫助,解決了他們什么樣的困難。當他認識到工作的價值,就能產(chǎn)生成就感,形成正向的循環(huán)。
②給予安全感
安全感來自開放的、透明的、公平公正的工作環(huán)境。你能不能做到賞罰分明,不讓雷鋒吃虧,對得起好的人,對不起不好的人?
能不能做到程序公平,按規(guī)則辦事,而不是按潛規(guī)則辦事,甚至按個人喜好辦事?作為領導,你要有能量,要像太陽一樣,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有句話叫做“強將手下無弱兵”,所謂強將不是自身有多強,而是善于帶出強兵。如何帶出強兵?你要有膽量,敢于授權;要有氣量,愿意栽培下屬;還要有能量,給隊伍注入使命感,給予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