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高等教育管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本文深入分析了多媒體背景下采用信息技術管理高校學生的意義,指出當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多媒體背景下高校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提出一系列基于信息技術的優(yōu)化措施。本文的研究旨在為廣大高校教師提供借鑒,促進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背景;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索
引言
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教學方式,還重新定義了學生管理的范疇與內容。面對信息爆炸和網絡互聯的新局面,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現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廣大高校必須革新學生管理模式,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信息化平臺,以期切實提高管理效率。
一、多媒體背景下采用信息技術管理高校學生的意義
教師若能高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高校學生,有助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滿足高校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精準掌握學生特性。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要求教師深刻理解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特點。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更系統全面地進行德育,通過線上平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頻繁,信息傳遞更為及時,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立德樹人背景下,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意味著必須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發(fā)展方案。信息技術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教育管理系統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路徑。利用信息技術,教師還可精準掌握學生特性,通過數據分析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成績變化、興趣愛好等信息,為其提供更為精準的教育指導。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收集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信息,可記錄學生成長動態(tài),建立學生信息數據庫,幫助學生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長歷程,為教師提供決策支持,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
二、當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管理方法單一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長期以來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教育管理方法單一。教師沿用多年的訓導方法在現代教育環(huán)境下顯得力不從心,該法過于側重于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約束,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傳統的訓導方法往往采用上下級關系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單向的信息傳遞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在觀念的養(yǎng)成方面,教師則多采用灌輸方式,其核心問題在于過度強調理念的輸入,而忽視了知識的內化應用。該法傾向于將大量信息一次性傳遞給學生,期待通過重復記憶來達到教育目標,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心理特點,也未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可能形成對教師的依賴性,在教育活動中習慣處于被動地位,難以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學生,嚴懲仍然是最主要的管理方法,其主要關注短期行為的糾正,忽略了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影響[1]。嚴厲的懲罰措施可能會短暫地改變學生的行為,但無法觸及其內心深處,無法真正實現價值觀的轉變,促進人格的成長。過分依賴懲罰手段,必然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還可能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進而影響學生整體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當前的高等教育環(huán)境下,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需求,單一的教育管理方法限制了學生潛能的發(fā)揮,也阻礙了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對于高校而言探索實施更為有效的學生管理模式,已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迫切需求。
(二)教育機制不健全
互聯網背景下,西方意識形態(tài)與資本主義思想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大肆傳播,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網絡是當下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其開放性和自由度極高,但同時也充斥著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在缺乏有效監(jiān)管的情況下,西方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通過各種媒體平臺滲透到學生群體中,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阻礙學生思想的發(fā)展。高校缺乏對信息來源和內容的甄別,容易導致學生接收到片面錯誤的信息,影響其價值觀念的建立。網絡中存在的大量負面信息,如虛假新聞與不良生活方式等,更是使學生容易迷失方向。網絡空間的虛擬性讓一些學生難以辨識信息的真?zhèn)?,容易受到錯誤思想或不良行為的誘導。在缺少有效指導監(jiān)管下,負面信息的涌入加劇了學生的困惑,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導致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整體而言,高校普遍缺少專門的輿論信息監(jiān)管部門,在當前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是一個嚴重的漏洞。未設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監(jiān)管引導網絡輿論,使學生在海量信息面前無所適從,難以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也缺乏正確的引導幫助[2]。監(jiān)管缺失限制了高校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教育的能力,使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更趨于無序。此外,高校未能引入高科技甄別刪減程序篩選流入到學生群體中的信息,是目前高校在管理方面的重大缺失。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信息篩選技術不斷進步,但在許多高校中,篩選技術的應用還遠遠不夠。高校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來甄別過濾信息,會使不適宜的內容流入學生視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學生在網絡上接觸到的信息大多數無序雜亂,導致注意力分散,也增加了其思想上的困擾。
(三)缺少信息化管理平臺
當下高校與外部環(huán)境的銜接缺乏有效性,導致高校管理層與外界信息的交流更新不夠及時,阻礙了學生管理的現代化進程。外部環(huán)境的快速變化要求高校能夠實時更新管理策略,然而由于缺乏信息化平臺,高校在獲取處理外部信息方面存在明顯滯后。網絡教育平臺的利用不充分也是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一大問題,許多高校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教學管理,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不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未能得到充分滿足。缺乏有效的網絡教育平臺限制了教育資源的擴展,也影響了教育管理的效率。還有,高校在網絡陣地上普遍缺乏公信力。在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最重要的信息傳播平臺,高校理應利用網絡平臺發(fā)布權威信息,進行學生管理和輿論引導。然而當前很多高校在網絡上的存在感不強,缺乏有效的網絡傳播策略,導致在學生群體中的公信力不足。在此情況下,學生更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響,產生錯誤觀念。缺少信息化管理平臺,教育管理人員就無法掌握學生實時動向,無法預判學生行為并及時給出引導。在動態(tài)變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實時監(jiān)控管理學生情緒與行為十分重要,但目前教育管理人員往往無法獲得學生的實時信息,難以對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早期識別干預,影響了學生管理的主動性。
三、多媒體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豐富教育管理方法
多媒體背景下,高校管理應重視采用更為豐富多樣的管理方法,以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傾聽來自學生的意見,為其提供針對性指導,充分考慮長遠效益,避免采取簡單粗暴的懲罰措施。教師可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設計實施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
1.定期組織師生座談會,提供一個開放自由的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無畏地表達自身想法和需求。通過有效互動,教師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更為貼切的指導。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需從教育管理理念上做出改變,強調尊重理解,確保每位學生的意見都能被認真聽取。教師通過構建師生間的互信關系,可以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雙方的有效溝通[3]。教師應耐心聆聽來自學生的意見,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調查和在線反饋系統等技術手段收集學生的意見建議,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判斷其需求,然后針對特定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在實踐中提出改進措施。
2.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專門的學習輔導計劃,為心理受挫的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針對性地指導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還能促進其個人能力的發(fā)展。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長遠效益,在制定實施管理措施時,不僅要考慮其即時效果,還要考慮其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影響,避免簡單粗暴的懲罰措施,而是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鼓勵其改正錯誤,從中學習成長。
(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在多媒體背景下,高校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需從多方面入手,確保教育質量與管理效率的同步提升。高校應借助網絡構建家校社協同機制,通過三方互動的合作模式有效整合資源,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1.高??山⒃诰€家長高校,定期發(fā)布學生學習生活情況,開設家長溝通論壇,促進家長對學生學習生活的了解參與。同當地企業(yè)和社區(qū)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機會,邀請行業(yè)專家參與課程建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構建協同機制,家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參與學生教育過程,形成全面多元的教育支持體系。
2.高校還需打造大數據平臺服務機制,搭建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整合學生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等多維度數據,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大數據平臺的建立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生活指導,還能為教育管理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3.通過分析學生使用網絡學習資源的行為數據,高校可以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教育質量。大數據平臺還可以用于跟蹤畢業(yè)生就業(yè)情況,為高校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提供參考。
4.高校應完善教育管理保障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優(yōu)化課程結構,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建立健全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體系,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還應強化校園安全管理,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三)打造網絡管理平臺
多媒體背景下,高校必須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高效的網絡管理平臺,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提升管理效率。
1.高??砷_發(fā)一款學生服務應用程序,該平臺不僅應包含學習資源、課程表、成績查詢等基本功能,還應提供心理咨詢、學業(yè)指導和就業(yè)信息等服務。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隨時反饋自己的學習生活問題,管理人員則利用平臺及時響應學生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輔導幫助。通過實時數據分析,該平臺能幫助管理者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判斷其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滿意度。
2.為保障網絡環(huán)境安全,高校還需加大網絡監(jiān)管力度,引入高水準的信息甄別篩選技術,打造干凈的網絡環(huán)境,維護校園網絡安全,提升教育質量。通過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控系統,實施嚴格的網絡使用規(guī)范,高??梢杂行p少網絡中的不良信息,避免學生受其蠱惑[4]。利用先進的信息篩選技術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則可以自動識別和過濾不適宜的內容,保證學生接觸到的網絡信息健康有益。
3.高校應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組織法律法規(guī)培訓,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以多媒體技術為管理載體,提升管理效率,通過整合視頻與文本等多種媒體資源,高校可以提供更豐富直觀的教學管理服務。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fā)虛擬實驗室,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節(jié)省大量的物理空間與設備投入,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引導其形成積極向上的觀念。
(四)打造專業(yè)化教育管理隊伍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高校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加強管理人員的網絡技術培訓,不僅是提升其個人技能的需要,更是提高高校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高校的網絡技術培訓應覆蓋網絡基礎知識、網絡安全、數據分析、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等多個方面,通過系統的培訓,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數據處理與信息發(fā)布等關鍵技能,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優(yōu)化管理流程具有重要意義。網絡技術培訓還應包括對新興技術的了解和學習,如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融入可以極大地提升高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高校應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參加相關的技術研討會,學習在線課程,保持管理隊伍的專業(yè)性,還應包括注重網絡倫理與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的研討。管理人員必須了解掌握網絡環(huán)境下的行為規(guī)范,深入了解相關法律責任,確保在使用網絡技術進行教育管理時,能夠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結語
未來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化高校學生管理是一種必然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通過創(chuàng)新優(yōu)化學生管理模式,高校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個性化教育。未來高校應繼續(xù)探索和實踐,不斷優(yōu)化管理策略,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為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質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婁尚.智慧校園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策略[J].學周刊,2024,(07): 142-145.
[2]黃福祥.數字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育人模式變革的思考[J].互聯網周刊,2024,(03): 64-66.
[3]郝一徽.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轉變與應對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4,(03):149-152.
[4]葛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路徑探析[J].科技風,2023,(3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