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下大部分高中生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觀點先行下的單向證明,想要從單向證明走向多元辨明,進而寫出新意、寫得深刻,可以借鑒課文《說“木葉”》的寫法,以問題推動思維走向深入,問出作文的層次感。通過問概念、問原因、問可能性、問反面、問時代新意義,開展概念分析、因果分析、越度分析、缺失分析、辯證分析、價值分析,在問題中生成,在思辨中深刻,在論證中得出新見。
關(guān)鍵詞 議論文寫作 層次感 追問 思維訓練
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也是高中生作文的主要文體?!八急嫘蚤喿x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提出,要引導學生學習表達和闡發(fā)自己的觀點,力求立論正確,語言準確,論據(jù)恰當,講究邏輯。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學習反駁,能夠做到有理有據(jù),以理服人。發(fā)展實證、推理、批判與發(fā)現(xiàn)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認清事物的本質(zhì),提高理性思維水平。
從高中生考場作文來看,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能夠做到審題準確,立意較為清楚、切題,能夠圍繞材料關(guān)鍵詞展開論說。然而拋開例證是否精當、語言是否恰切等具體問題,僅從結(jié)構(gòu)、思維、觀點等角度考慮,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問題表征為:結(jié)構(gòu)扁平化,層次單一;思維簡單化,平面滑行;觀點平庸化,人云亦云。一言以蔽之,學生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觀點先行下的單向證明。
如何才能引導學生從單向證明走向多元辨明,進而寫出新意、寫得深刻呢?筆者認為,“問”是一個易掌握、可遷移、好操作的有效策略。不斷追問,能夠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寫出層次感。
一、取法乎上:研習課文范例
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第三單元選入了林庚先生的《說“木葉”》。這是一篇文學論述文章。從語言形式上看,該篇文章的一大34c38c94160a50c602446e362b8f9055特色是多用疑問句。林庚先生基于自己的閱讀體驗,發(fā)現(xiàn)了中國古典詩歌中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學現(xiàn)象:“木葉”是那么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由此,林庚先生確立了他的問題意識,即為什么“木葉”會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針對這個問題,林庚先生展開探究。在辨析概念、排除謬誤、分析原因、闡釋觀點的過程中,林庚先生先后問了14個問題,梳理如下。
◎“木葉”是什么呢?
◎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
◎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
◎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
◎我們無妨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
◎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為什么呢?
◎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
◎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
◎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gòu)成精妙的詩歌語言?
◎這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
◎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
◎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
◎而“木葉”呢?它出現(xiàn)在那“裊裊秋風”之中……
聚焦林庚先生的發(fā)問點,對這些疑問句進行分類,可以獲知,為了論證“木葉”之所以會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闡明自己的觀點,林庚先生分別對“木葉”的內(nèi)涵、原因、來歷、條件進行了發(fā)問,還對近義詞“樹葉”“落葉”“高樹”的意蘊以及替換“木葉”后的表達效果進行了假設性的辨析發(fā)問。梳理這些疑問句如下。
問內(nèi)涵:“木葉”是什么呢?
問原因: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為什么?
問來歷: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
問條件:古代的詩人都在什么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說,都在什么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gòu)成精妙的詩歌語言?
問假設/可能性:我們無妨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這里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而“木葉”呢?
從文章寫作來看,這些疑問句起到了推動文章意脈向前發(fā)展的作用,使論述逐層深入、思路清晰。在不斷發(fā)問中,林庚先生架設新視點,開辟新論域。在對可能性假設一一追問與解問的過程中,辨析、審視、驗證、判斷,排除其他可能性解釋,最終得出結(jié)論,使論證更完善、思維更縝密。并且,經(jīng)過周密的分析論證,林庚先生給出的結(jié)論是,“木葉”與“樹葉”不過一字之差,概念上原也相去無幾,但在藝術(shù)形象領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應該說,這個觀點非常新穎,極具啟發(fā)性。
從讀者閱讀的角度看,這些疑問句清晰地展示了林庚先生邏輯推理的全過程,提示了作者行文思路的演進,標識了文章脈絡。同時,有利于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對讀者發(fā)出召喚,邀請讀者投入到文本閱讀中,與作者一同思考問題。閱讀的過程成了解謎的過程,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與獲得感。
從林庚先生的《說“木葉”》中,我們能獲得如下寫作啟示:追問是推動寫作走向深刻的一個有效策略,有利于增加文章的層次感。寫作議論文時,學生常??嘤跓o話可說,沒有思路,這時不妨應用追問策略,像林庚先生一樣,追問核心概念的內(nèi)涵、原因、來歷、條件、假設可能性,“問”出作文的層次感。
二、思維體操:打開寫作思路
一個寫作策略是否有效,有多大的效用,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在學生思維訓練前后的寫作中對比研判。下面以2024年江蘇省蘇錫常鎮(zhèn)四市二模作文題為例,談談如何在寫作思維訓練中應用追問技巧,“問”出作文的層次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會逐步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會和更多經(jīng)歷不同、個性各異的人相遇。這時,同理心強的人,更能在差異中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這不僅關(guān)乎個人成長,對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義。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這道作文題目審題難度不大。立意關(guān)鍵句是材料的最后兩句話,即同理心強的人,更能在差異中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寫作的核心關(guān)鍵詞是同理心。除了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抓不準立意關(guān)鍵句和核心關(guān)鍵詞,寫作偏離題意外,大部分學生不存在審題障礙。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寫作水平不高,作文僅僅是對材料的擴寫,思維在同一平面滑行?,F(xiàn)以A同學的考場作文作為典型案例進行說明。刪去枝節(jié),保留文章的主干,A同學的作文提綱如下。
心懷同理心,相挽大家庭
我們的人生在不斷前行著,在不同的境遇下,我們要始終懷揣同理心,在差異中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個人經(jīng)歷,實現(xiàn)個人成長。
擁有同理心,讓我們在為人處世中更加游刃有余。逐步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擁有同理心,能夠以共情的姿態(tài)與他人相處,知人間冷暖,感悟世間百態(tài),使我們更加完整地認識世界和社會。
擁有同理心,不僅關(guān)乎我們的個人成長,也對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善念與同理心將會溫暖人心,溫暖社會。
唯有心懷同理心,在差異中與人相處,拓寬視野,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人際和社會中站穩(wěn)腳跟并豐富自己。
A同學的作文切合題意,思路清晰,但是觀點比較平庸,思維較為淺顯,作文缺乏層次感,這代表了一大群學生的共性問題。想要突破作文淺表化的弊病,寫出層次感,進而寫得深刻,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研習課本范例,借鑒林庚先生的寫作經(jīng)驗,針對立意關(guān)鍵句進行發(fā)問,嘗試片段寫作,運用語言支架自行回答問題,置于A同學的作文中,以增強A同學文章的層次感。
1.問概念,開展概念分析
界定核心概念,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步驟。核心概念界定不準確,容易出現(xiàn)模糊概念、表達單一、分析錯誤、整體打包等問題,進而影響表達的精確與文章的深度。A同學的作文層次不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概念界定,因此,在對A同學作文升格時,不妨借鑒林庚先生的寫法,先對核心概念的內(nèi)涵進行發(fā)問。
針對“同理心是什么”這個問題,有同學這樣寫:
同理心即設身處地地理解,與他人共情共感,在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中,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進行認知性的覺知、把握和理解。
這是對“同理心”進行內(nèi)涵分析,界定同理心的概念內(nèi)涵。也有同學采用拆詞法界定核心概念:
同理,顧名思義,乃共“同”他人之“理”也。所謂同理心,不過是能把握他人心理,基于他人的境況思考問題的心理機制。
更進一步,有同學仿效林庚先生對“木葉”“樹葉”“落葉”的發(fā)問,追出“同理心就是同情心嗎”“同理心就是同一心嗎”等問題,然后回答:
同理心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更多是用憐憫、同情的眼光待人接物,不自覺中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理。而同理心更側(cè)重于以平等的姿態(tài),用心去理解和感受他人處境。
同理心并不等于同一心,也不一味追求相同的感受,而更注重對差異的理解。對不同的包容才是同理心的內(nèi)核。正如魯迅所言“人與人的悲歡并不相通”,很多時候,我們難以完全與他人共情,但我們必須學會理解。只有接受多樣與差異,才能促進社會的交流與進步。
這是對“同理心”進行概念辨析,在相似概念的比較中,辨析同理心的內(nèi)涵。也有同學從相反的概念進行比較辨析:
誠然,有人常常把同理心與無限制地討好他人畫上等號,貼上標簽。然而,真正具有同理心的人是在堅守自己底線、價值、立場、觀點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只抽取同理心表面的親和友善,將其夸大為無限制的討好,顯然是忽視了同理心的根本。
還有同學仿效林庚先生問“木葉”的來歷,追問“同理心”的來源,這樣回答:
同理心由來已久,從孔子的“仁者愛人”到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再到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是同理心的體現(xiàn)。同理心,本質(zhì)上是一種能夠切實地將自己帶入他人情境的能力,通過想象自己在相同情況下可能的心理狀態(tài)來理解他人。
這是對“同理心”進行溯源分析,勾連起同理心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
作文寫出層次感,第一步就要問概念。分析核心概念時,可以進一步追問,問內(nèi)涵、問本質(zhì)、問來源、問與相近或相反概念之間的區(qū)分,由此完成內(nèi)涵分析、溯源分析、與近義或反義概念的辨析,增加文章層次感。
2.問原因,開展因果分析
議論文要寫出深度,就要追索事物、現(xiàn)象或價值產(chǎn)生的原因。通過追問原因,解剖、明晰事物與事物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生成、相互決定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正如林庚先生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詩人鐘愛“木葉”這個形象,由此生成了他的問題意識,進而追問“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就此展開原因分析,逐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反觀A同學作文浮于表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僅就題寫題,沒有對同理心發(fā)揮作用的原因進行追問。
那么,該如何追問原因,開展因果分析呢?就這道作文題來說,材料給定了初始因素“同理心強”,又給定了最終的價值判斷“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這時需要追問的是“為什么同理心強能夠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學生需要做的是,填補邏輯鏈,遞推原因。
有學生這樣寫:
同理心強的人,往往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關(guān)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好地傾聽他人的心聲,理解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動機和行為,甚至他們會預測他人的行為,及時地做好適應和應對方式。也因此,同理心強的人,常常在差異中拓寬視野,在理解中結(jié)交朋友,在開放中豐富自己。推而廣之,如果一個社會中同理心強的人越來越多,那么也必將促進社會的和諧以及文化的交流。
同理心于個人,可順尋差異,了解個性,于紛亂事物間覓得發(fā)展之道,促進個人成長。同理心于社會,可消除裂痕,彌合隔閡,于萬花迷眼中建立多元世界,促進文化交流。
有學生追問“同理心如何促進社會和諧”,并回答:
個人與個人的同理心相互聯(lián)結(jié),構(gòu)成了整個社會同頻共振的巨大網(wǎng)絡。因為同理心,有了國與國相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同理心,有了民族與民族相連的反以色列侵略游行;因為同理心,有了人類與人類相連的國際空間站計劃。一顆顆同理心的連接,就這樣帶來了全人類的協(xié)同與發(fā)展。
有學生追問“同理心如何推動文化交流”,并回答:
文化交流需要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文化要有差別,而非趨同。同理心強的人,能夠允許不同的存在,尊重個性,理解差異,促進文化交流。正如中阿衛(wèi)視電視臺的記者馬浩明,以同理之心尊重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qū)的文化,并將中華文化傳播到伊拉克等國,還加入中國故事共創(chuàng)會,不斷拓寬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推動文化交流。
3.問可能性,開展越度/缺失分析
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很多論斷之所以成立,前提是適度,過猶不及。越度或是缺失,都是錯的。因此,學生就可能性進行追問,分析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以此凸顯事物或要素的重要性。
比如有學生追問“同理心越強,越能促進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嗎”,回答:
須知,同理心并非越強越好,要謹防因為同理心泛濫而成為插手別人事宜、沒有邊界感的“圣母”。同理心的釋放,要分清場合、對象。若對方是一個窮兇極惡的罪犯,我們自然不應泛濫同理心去原諒他。
有學生這樣寫:
古語常云:“寧缺毋濫。”不管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同理心都該有個“度”。如果超過了這個“度”,那么同理心就會泛濫成一味強調(diào)自我犧牲、不顧客觀實際的“博愛”的“圣母情結(jié)”。這非但對我們個人成長無所裨益,更會破壞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
當然,也可以嘗試缺失分析,采用“沒有同理心,就沒有……”的句式支架,談同理心的重要意義。
4.問反面,開展辯證分析
議論文寫作的一個前提是區(qū)分事實和觀點。就立意關(guān)鍵句而言,“同理心強的人,更能在差異中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只是命題人做的價值判斷,屬于觀點,并不一定完全正確。學生要能從反面進行追問,辯證思考,識別論斷的缺漏或?qū)ふ摇昂谔禊Z”證偽,以此彰顯文章的深度。
(1)逆向推理,分析論斷的缺漏
立意關(guān)鍵句“同理心強的人,更能在差異中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這句話正著說,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但反過來追問,達到“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僅僅是靠“同理心強”這一個要素嗎?顯然不是。同理心僅僅是一種心理機制、一種認知性覺察,并不能直接導致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這一美好局面的出現(xiàn)一定是多重因素疊加或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材料觀點句存在缺漏。立論分析時,不妨予以指出。
(2)識清悖論,尋找“黑天鵝”證偽
波普爾在《猜想與反駁》中提出,一切天鵝都是白的。我們可以舉若干個白天鵝的例證,但并不能說明這個命題就是對的,只要能找到一只黑天鵝,就足以證明這個觀點錯誤。尋找黑天鵝證偽,是比證明更高級的思維方式,也是當下學生作文中缺失的批判性思維[1]。
回到同理心作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下冊《齊桓晉文之事》中記錄了一則故事:“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踉唬骸嶂?!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瘜υ唬骸粍t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献釉唬骸跞綦[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齊宣王不忍看將以釁鐘的牛觳觫,對之生發(fā)了同理心,于是用羊代替牛。孟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齊宣王痛惜牛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同理心存在一種選擇悖論,為什么對牛同理而不對羊同理?同理心的尺度、邊界、范圍、底線又在哪里?聯(lián)系現(xiàn)實觀之,所謂的性別、種族、宗教主義者哪個不身陷同理心的悖論中呢?因此,同理心強的人,未必能在差異中拓寬視野,結(jié)交朋友,豐富自己,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交流。
5.問時代新意義,開展價值分析
同理心并不是一個新話題,幾千年前在孔子、墨子、孟子的論述中都有提及,算是人類所面臨的一個共同課題。然而,在不同時代下,同一課題所凸顯的重點和表征的問題不盡相同,人們對它的認識與看法也有差別。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時代特征的角度進行追問,問出同理心的時代新意義,增加文章的層次感。
如何問出時代新意義?不妨從三個視角進行考慮。一是宏觀視角下的全球問題。如今全球面臨種族、民族、國族、性別、宗教、階級對立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同理心所內(nèi)蘊的平等、尊重、包容、理解,能夠彌合差異,減少撕裂。二是中觀視角下的社會議題。當下社會被功利主義、績優(yōu)主義裹挾,內(nèi)卷盛行,大部分人疲于奔命,人與人之間戴上冷漠的面具,溫情、友愛變得稀缺。在此意義上,呼喚同理心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微觀視角下的切身問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原子,都有與他人聯(lián)結(jié)的需求。擁有同理心,往往是一段關(guān)系茁壯成長的萌芽。但當下校園霸凌、網(wǎng)絡暴力時有發(fā)生,以同理心相處,或許是化解敵人、增進情誼的一劑良藥。
寫出議論文的層次感,需要在別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多追問幾個問題。切記不是先有答案再去闡述,而是在追問與反思中走向深刻。議論文寫作,要在問題中生成,在思辨中深刻,在論證中得出新見。
[本文系江蘇省蘇州市“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單元學歷案的課堂重構(gòu)校本研究”(課題編號:2022/LX/01/009/10)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孫紹振.議論文寫作:尋找黑天鵝[J].語文建設,2011(9):10.
[作者通聯(lián):江蘇蘇州市吳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