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結果對結直腸癌篩查的價值,為臨床篩查結直腸癌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宿遷醫(yī)院收治的68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宿遷醫(yī)院接受相關診療的67例非腫瘤的良性肛腸科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進行血清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比較兩組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檢測結果;分析觀察組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結果與TNM分期的關系;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CA199、CA724、CEA水平及Septin9基因甲基化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對照組共檢出3例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肛瘺、混合痔、肛裂中各檢出1例),陽性檢出率為4.48%(3/67);觀察組共檢出59例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陽性檢出率86.76%(59/68),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更高(P<0.05)。隨著結直腸癌患者TNM分期的升高,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檢出率也會隨之升高;Septin9基因甲基化對結直腸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CEA,且CEA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均P<0.05)。結論 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能夠評估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且其診斷價值高于CA199、CA724、CEA,可用于結直腸癌的篩查中。
【關鍵詞】直腸癌 ; 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 ; 癌胚抗原 ; 糖類抗原724 ; 糖類抗原199
【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9.0107.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9.035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診斷結直腸癌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后。電子結腸鏡是目前臨床檢測結直腸癌的金標準,但其具有侵入性,易造成腸穿孔、腸道感染等并發(fā)癥,有些患者難以接受,在初篩階段難以推廣[1]。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是臨床篩查結直腸癌患者時較為常用的腫瘤標志分子,在結直腸癌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其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較差,因此,無法滿足針對早期結直腸癌篩查的需求[2]。Septin9基因在人體真核細胞內廣泛分布,參與細胞膜二次建構、細胞分裂及細胞極化等生物學過程,Septin9基因編碼的Septin9蛋白能調節(jié)細胞生長,防止細胞分裂過快或不受控制的分裂增殖,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3]。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方式,在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有研究表明,Septin9基因甲基化可導致抑癌活性喪失,促進結直腸病變向惡性進展,且部分腫瘤細胞出現(xiàn)壞死或凋亡,可代謝進入循環(huán)外周血,因此可將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應用于結直腸癌的臨床篩查中[4]。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對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結果在結直腸癌篩查中的診斷價值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宿遷醫(yī)院收治的68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同時回顧性分析同期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宿遷醫(yī)院接受相關診療的67例非腫瘤的良性肛腸科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齡53~69歲,平均(58.67±4.07)歲;21例為肛裂,29例為混合痔,17例為肛瘺。觀察組患者中男性為36例,女性32例;年齡54~70歲,平均(59.38±5.14)歲;TNM腫瘤分期[5]情況:7例為Ⅰ期,27例為Ⅱ期,28例為Ⅲ期,6例為Ⅳ期。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觀察組患者符合《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20年版)》 [6]中結直腸癌的診斷標準;⑵對照組患者符合《肛裂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 [7]中肛裂或《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 [8]中混合痔或《肛瘺的診治專家共識(2020版)》 [9]中肛瘺的診斷標準;⑶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有大型腹部手術治療既往史;⑵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⑶未行化療或者放療。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宿遷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
1.2 檢測方法 醫(yī)護人員應當囑咐所有入組者以晨起空腹狀態(tài)接受血液采集,同時要求其在采集血液前24 h內不可飲酒,在72 h內不可攝入蛋白含量過高的食物、辛辣食物及油膩食物。血液樣本采集前,采血人員清洗雙手,晾干后佩戴無菌手套,分別使用真空管和抗凝管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各5 mL。⑴腫瘤標志物檢測:真空采血管以1 500 r/min,離心12 min,將上層清液轉移至 -80 ℃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CA199、CA724及CEA水平。⑵Septin9 基因甲基化檢測:抗凝管室溫(18~26 ℃)下放置約30 min,待血液凝固、血塊收縮后,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漿至離心管中;并標記樣本編號、姓名、采血時間、住院號,將合格的樣本保存在-80 ℃冰箱,避免反復凍融。具體檢驗操作如下:①溶液的制備:使用無菌具有刻度100 mL的量筒,分別加60、40 mL無水乙醇到60 mL洗液A濃縮液和7 mL洗液B濃縮液中,顛倒混勻5次,并標記稀釋時間及簽名;②融化樣本:溶液樣本應在60 min內完全融化,并在開始融化60 min內進入裂解程序,將3.5 mL血漿樣本加入事先標記的15 mL離心管;③裂解:15 mL離心管中加入3.5 mL裂解吸附液,蓋好管蓋、震蕩混勻,室溫孵育10 min;④DNA結合:15 mL離心管中加入90 mL磁珠(新鮮懸?。┻M行DNA結合;⑤加入洗液進行DNA洗滌;⑥渦旋混勻洗脫液進行DNA洗脫;⑦依次加入亞硫酸鹽和保護液置于80 ℃恒溫孵育來進行亞硫酸鹽轉化的DNA進行洗滌、干燥和洗脫;⑧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將經亞硫酸鹽轉化的DNA(Bis-DNA)和PCR預反應液渦旋混合加入PCR板對應的孔中,用膠膜密封,進行PCR反應:階段一為活化,溫度設置為94 ℃,時間持續(xù)20 min。階段二為
45個循環(huán),溫度設置為62 ℃,時間持續(xù)5 s;溫度設置為55.5 ℃,時間持續(xù)35 s;溫度設置為93 ℃,時間持續(xù)30 s;階段三為降溫,溫度設置為40 ℃,時間持續(xù)5 s。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所使用試劑盒為人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試劑盒[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⑨結果判讀。根據(jù)待測樣本在PCR儀器上測得的Septin9和ACTB的Ct結果進行判讀,Septin9的Ct≤41.0,ACTB的Ct≤32.1判定為陽性;Septin9無Ct或Ct>41.0,ACTB的Ct≤32.1判定為陰性;Septin9的Ct為任何情況,ACTB的Ct>32.1判定為無效[10]。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⑵比較兩組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的檢測結果,觀察組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結果與TNM分期的關系。⑶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CA199、CA724、CEA水平及Septin9基因甲基化結果診斷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其中靈敏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性=[真陰性例數(shù)/(假陽性+真陰性)例數(shù)]×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腫瘤標志物陽性值:CEA>5.0 ng/mL;CA724 >10 ng/mL;CA199>37 U/mL [1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多組間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趨勢檢驗;計量資料首先采用S-W法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取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CA199、CA724、CEA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結果比較 對照組共檢出3例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肛瘺、混合痔、肛裂中各檢出1例),陽性檢出率為4.48%(3/67);觀察組共檢出59例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陽性檢出率86.76%(59/68)。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檢出率更高(χ2=92.017,P<0.05)。隨著結直腸患者TNM分期的升高,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檢出率也會隨之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CA199、CA724、CEA及Septin9基因甲基化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 Septin9基因甲基化對結直腸癌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CEA,且CEA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表4。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腫瘤的增大而表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局部腹痛等癥狀。根治性腫瘤切除手術是目前結直腸癌治療的主要手段,早期發(fā)現(xiàn)及早期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是晚期結直腸癌的復發(fā)轉移仍嚴重影響術后患者的預后[12]。篩查和早期規(guī)范化診斷及治療是改善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關鍵所在?,F(xiàn)階段,臨床診斷結直腸癌的金標準即電子結腸鏡,但由于該檢查方法屬于侵入性檢查,鏡檢過程中患者會感到痛苦,且存在一定的并發(fā)癥風險,因此一些患者難以接受,同時該方法在一些經濟發(fā)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qū)具有較大的推廣難度。
血清中包含有大量的無形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生長因子、激素、無機物、人體代謝產物等,其所包含的各種化學成分比例相對固定,當出現(xiàn)異常波動時往往預示著生理與病理改變。CEA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異性的單體糖蛋白,在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檢測水平較高,在正常組織中檢測水平較低,雖然其對結直腸癌不具備特異性,但可作為篩查結直腸癌的重要參考指標;血清CA199為胃腸道相關抗原,常用于結直腸癌篩查中,并且在其他消化道腫瘤組織中的表達也明顯升高;CA724屬于一種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在成人的正常組織中不表達,在結直腸癌、胃癌及胰腺癌等實體瘤中均有表達,因而常用于結直腸癌的檢測中[13]。而非腫瘤的良性肛腸科疾病患者伴隨有腸道黏膜的損傷或炎癥時,CA199、CA724、CEA水平也會存在一定的升高,但并不一定意味著惡性腫瘤的存在,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14]。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這表明結直腸癌患者體內CA199、CA724、CEA水平高于良性肛腸科疾病患者,可用于篩查結直腸癌。
近年來,分子標志物檢查在結直腸癌中也逐漸發(fā)展起來,DNA是最常見的分子標志物之一,DNA甲基化的改變是癌癥中最早的表觀遺傳學變化之一,可以控制基因表達,與腫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DNA的甲基化指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使基因的表型也發(fā)生可遺傳的變化,同時調控DNA的重組及特定基因的轉錄活性,使目的基因啟動子區(qū)域的甲基化并直接導致相關基因的表達沉默,使該基因轉錄、翻譯特定蛋白的能力下降,進而使細胞的功能發(fā)生改變。人類基因組中的Septin基因中共有亞型
13種,而本研究所涉及的Septin9基因,其主要處于17號染色體q25.3上。在Septin9基因編碼中,含有一種Septin9蛋白,其能夠對細胞生長發(fā)揮一定調節(jié)作用,避免由于細胞分裂速度過快而導致細胞分裂增殖失去控制,因此Septin9蛋白具有一定抑癌效果[15]。腫瘤抑癌基因的甲基化調控被認為是腫瘤起始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因為DNA甲基化沉默許多腫瘤抑癌基因的轉錄,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的永生化生長;同時,DNA甲基化的狀態(tài)也隨著腫瘤惡性程度的增加而表現(xiàn)明顯。Septin9是一組支架蛋白,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提供結構支持,其啟動子區(qū)域高甲基化伴隨轉錄受損時將導致抑癌活性喪失,促進結直腸病變向惡性進展。因此,外周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逐漸被認為是結直腸癌患者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也是一種無創(chuàng)、簡便、易行的篩查和早期診斷指標[16]。本研究結果中,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更高,且隨著結直腸癌患者TNM分期的升高,Septin9基因甲基化陽性檢出率也會隨之升高,這表明結直腸癌患者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良性肛腸科疾病患者,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能夠評估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為患者疾病情況的動態(tài)化監(jiān)測提供有效途徑。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Septin9基因甲基化對結直腸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CEA,且CEA的靈敏度、準確度均高于CA199、CA724,這提示對結直腸癌患者應用外周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的診斷價值高于腫瘤標志物。分析其原因在于,CEA、CA199、CA724等腫瘤標志物通常在腫瘤中晚期才顯著升高,靈敏度相對較低,且在其他惡性腫瘤中升高,還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如炎癥、良性病變等)的干擾,特異性相對較低;而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在結直腸癌的早期階段即可以檢測出來,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作為結直腸癌的一個特異性標志物,其檢測的特異性相對較高,有助于減少誤診和漏診的情況[17]。CEA診斷價值高于CA199、CA724的原因分析在于,CEA與多種腫瘤相關,使得CEA在多種腫瘤類型中的陽性率相對較高,且CEA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更為普遍或穩(wěn)定,從而更容易被檢測
出來[18]。
綜上,循環(huán)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能夠評估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且其診斷價值高于CA199、CA724、CEA,可用于結直腸癌的篩查中,有利于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
參考文獻
陳宏達, 廖先珍, 杜靈彬, 等. 結腸鏡、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測及風險分級篩查策略在結直腸癌篩查中的效果研究: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J]. 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 2023, 14(1): 114-123.
方宏嬌, 李承慧. 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及CE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關系[J].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22, 37(2): 248-
251.
劉丹丹, 聶優(yōu), 程洋, 等. 血漿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對中國人群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 一項Meta分析[J]. 診斷病理學雜志, 2023, 30(12): 1127-1131.
穆劍強, 高海鋒.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和血清CA199聯(lián)合檢測在結直腸癌篩查中的診斷價值[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pPxuUJOL8XdXcoZlaJMZ5g==022, 19(4): 526-529.
歐文, 胡宇, 阮俊. 超聲內鏡聯(lián)合MSCT檢查對結直腸癌術前TNM分期診斷價值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1, 19(1): 167-168, 17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政醫(yī)管局, 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20年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0, 40(6): 601-625.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肛腸醫(yī)師分會臨床指南工作委員會. 肛裂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21, 24(12): 1041-1047.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 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J]. 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5):519-533.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肛腸醫(yī)師分會臨床指南工作委員會. 肛瘺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20, 23(12): 1123-1130.
黃紹群. 探討外周血Septin9甲基化檢測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D]. 福州: 福建醫(yī)科大學, 2020.
湯樂毓. 血清CEA、CA199、CA125與CA724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結直腸癌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 2020, 18(17): 187-
188.
袁思敏, 李長天.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與結直腸癌患者預后關系的研究進展[J]. 癌癥進展, 2023, 21(13): 1408-1412, 1423.
湯俊, 黃春錦, 陳璽. 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血清內CEA、AFP、CA50、CA199和CA724的表達及意義[J]. 實用癌癥雜志, 2019, 34(3): 397-399, 406.
陳志林, 徐秋貞, 陳文龍, 等. CT增強在結腸癌分期中的應用及聯(lián)合血清CEA、CA199、CA724及microRNA-21對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3, 23(20): 3923-3928.
鄧燚, 黃美園, 樂文星, 等. 聯(lián)合檢測血漿Septin9基因甲基化及紅細胞分布寬度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J]. 重慶醫(yī)學, 2022, 51(24): 4230-4235.
宮媛, 王衛(wèi)華, 杜海濤, 等.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21, 23(2): 263-268.
張春燕, 于正麟, 王蓓麗, 等. 血漿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性能評價及對結直腸癌患者的篩查價值[J]. 臨床檢驗雜志, 2019, 37(2): 152-155.
鐘勱文, 何惠平, 許浩生. CEA、CA199、CA724及CA242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22, 24(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