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作為教育系統(tǒng)內部最為核心的要素之一,一直是國際組織面向未來的教育報告所關注的重點。不確定性是眾多國際組織對未來社會的一致判斷,而各成員國的現行課程體系慣性強大、革新緩慢、脫離現實,不足以讓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zhàn)。面對這種巨大的張力,各國際組織基于自身定位,將課程重新置于國家和全球議程的中心,提出了以“未來能力或技能”為核心素養(yǎng)的參考框架,并在未來課程的概念定位、價值取向、參與主體、重構原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識。
關鍵詞:國際組織;未來課程;課程重構;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513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10.08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快速變革、顛覆和迭代發(fā)展的新時代,“我們的學校從未像今日這樣急需培養(yǎng)孩子應對快速變化的能力,為未來尚未出現的工作未雨綢繆,幫助他們面對人類還無法想象的挑戰(zhàn)”,然而,“我們的教育和學習系統(tǒng)仍然延續(xù)的是工業(yè)化時代的模式,主張標準和服從”。[1]面對極度不確定的未來世界,教育該如何應對?作為現代社會重要“代理者”和“行動者”的國際組織,從超國家層面的視角開出了“診療書”,以供全球參考。作為教育系統(tǒng)內部最為核心的要素之一,課6d3783a3eb718d8c4d878ac2583173a6程的重構直接決定整個教育和學習系統(tǒng)變革的深度、力度和廣度,因而也成為國際組織關注的重點。為了回應新時代的教育挑戰(zhàn),筆者梳理國際組織提出的未來課程參考框架,試圖厘清未來課程重構的現實依據和國際共識,以期為建構引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本土化課程提供借鑒。
一、 國際組織有關未來課程的報告
進入21世紀后,國際局勢愈加復雜,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合組織(OECD)、世界銀行(WB)、世界經濟論壇(W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國際勞工組織(ILO)發(fā)布了多份教育報告,倡議成員國面向未來社會重構課程(見表1)。
二、未來課程重構的現實依據
21世紀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工作性質的持續(xù)變革,使一直以來革新相對緩慢的課程體系與發(fā)展環(huán)境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正如OECD所言,課程重構與實施一直存在“時間滯后”問題。
(一) 未來社會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幾乎是所有國際組織對未來社會的一致判斷。2014年,UNESCO就提出,“在充滿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的21世紀,課程必須回應為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滿足年輕人和社會各階層的期望和要求”。[2]OECD認為,受到環(huán)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挑戰(zhàn),“未來社會將變得更加動蕩、不確定、復雜和模糊,我們需要保持開放并為之做好準備”。[3]UNICEF指出,“今天的兒童和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世界,其中包括新技術、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移民、沖突、環(huán)境和政治變化”。[4]WB判斷,“全球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必然帶來工作性質的變革,持續(xù)不斷地變革是當下和未來工作的新常態(tài)”。[5]WEF更是預言,“隨著全球化和技術的迅速進步,公共空間和工作世界的持續(xù)改變,今天的許多在校學生未來將從事尚不存在的新工作類型”。[6]ILO綜合分析未來工作形勢后指出,“技術進步、全球化、人口發(fā)展和氣候變化將導致未來的工作世界呈現新樣態(tài)、新趨勢和新模式”。[7]
(二) 現行課程體系革新緩慢
各國際組織認為,成員國的現行課程體系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慣性,革新非常緩慢,不足以讓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zhàn)。UNESCO認為,我們對課程的理解太過狹隘,現行課程體系“被組織成一個用學科編織起來的網絡”[8],不能涵蓋個人、社會、專業(yè)、道德和文化目的所必須學習的一切,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和星球宇宙。WEF認為現行教育體系用標準化模式大規(guī)模生產統(tǒng)一人才,已經d0ccc7ddfd2c27611c0f921ba8f13617不能滿足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對批判性和個性化思維的要求。OECD強調,現行課程不能幫助學生實現個人潛力和更長遠的人類共同福祉,應該繼續(xù)改革,或許是做根本性的變革。UNICEF認為現行的教育系統(tǒng)無法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教育的積極效果仍然有限,課程偏重知識獲取,不足以使學生做好迎接未來挑戰(zhàn)的準備。ILO和WB站在未來工作性質轉變的角度,批判現行課程體系未能培養(yǎng)學生應對工作性質持續(xù)變革的正確態(tài)度、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
總之,在國際組織看來,現行課程體系的主要問題在于:在個人層面不能培養(yǎng)學生應對高度不確定的未來社會所需的關鍵能力;在社會層面不能凝聚共識,構建人類社會新契約。課程作為教育系統(tǒng)的核心要素,不僅可以彌合教育系統(tǒng)與其發(fā)展環(huán)境之間的鴻溝,還可以大幅縮小教育和學習系統(tǒng)之間的差距,因此必須將課程重新置于國家和全球議程的中心,并從個人的、社會的、國家的、區(qū)域的、全球的、實踐的和行業(yè)的維度變革當前的課程體系。
三、未來課程重構的參考框架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未來社會和革新緩慢的傳統(tǒng)課程體系之間的巨大張力,國際組織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思考與倡議,并形成了以“未來能力或技能”為核心素養(yǎng)的參考框架和行動建議(見圖1)。
(一) UNESCO:未來能力框架
UNESCO提出了未來能力框架(見圖2),以保持能力的持續(xù)更新和與未來世界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之上,UNESCO提出了三個轉變,即轉變學習者和學習、轉變教師和教學、轉變評估,以確保框架的有效實施。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UNESCO首次提出參與知識共享的能力,即課程不僅要發(fā)展和完善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更要加強全球共同生產與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9]
(二) OECD:2030學習框架
OECD以學習羅盤的形式呈現了2030學習框架(見圖3)。其中,能力為磁針,核心基礎和變革能力為羅盤。OECD認為,在面對未知與復雜的未來世界時,學習者要基于個人的核心基礎和變革能力,通過反思、預測和行動的過程,獲取更深層次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實現“在陌生環(huán)境中自定航向”。學習羅盤形象化地展示了學生自定航向的過程。[10]
(三) WEF:教育4.0框架
WEF提出教育4.0框架(見圖4),通過轉變相互關聯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經驗,實現向未來學習的跨越。WEF重新定義新經濟(new economy)中的優(yōu)質學習,并提供了一套原則,以指導發(fā)達經濟體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教育制度的轉變,使之更密切地反映未來的工作,為學生提供在新經濟中成長所需要的技能。[11]
(四)WB:實現學習的未來框架
WB提出實現學習的未來框架(見圖5),通過五大戰(zhàn)略方式和五大核心原則相互滲透和共同支持,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助力個人達成勞動力市場所需的三類核心技能:高級認知技能(如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社會行為技能(如團隊工作能力),以及能夠預測適應能力的技能組合(如推理能力、自我效能)。[12]
(五)UNICEF:可轉移技能框架
為實現高質量學習,迎接全球性的挑戰(zhàn),UNICEF設計了可轉移技能框架(見圖6),兒童需要掌握基礎技能、數字技能、可轉移技能和特定工作技能四類技能。其中,可轉移技能被認為是所有技能的黏合劑,具有連接、增強其他技能的作用,它可以發(fā)展和支持多樣化的技能,以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發(fā)展為靈活的、適應性強的學習者和公民。[13]
(六)ILO:未來工作框架
ILO從個人能力、工作機構、適宜和可持續(xù)的工作三方面構建了未來工作框架(見圖7),注重促進技能的更新、升級和可遷移性發(fā)展。[14]這一框架將個體及其工作置于經濟、社會政策和商業(yè)實踐的中心,通過以人為中心的行動來加強社會契約,最終推動人類的公平、發(fā)展和可持續(xù)。
國際組織基于自身的組織定位和教育理念,建構了不同的未來能力參考框架。其中,UNESCO作為教育領域思想引領性的組織,以最終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福祉為目標,提出未來社會所需的7項宏觀能力并強調要持續(xù)更新。OECD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重視培養(yǎng)學習者的全球勝任力,將未來課程的核心轉向學生主體性的建構,讓學習者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自定航向,并采取相應行動。UNICEF將重點放在可轉移技能上,以此粘合所有的技能,以應對個人、學術、社會和經濟的挑戰(zhàn)。WEF、WB、ILO更多站在經濟發(fā)展的角度,關注學生在未來勞動力市場上所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能,而對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關注較少,偏重教育的工具理性。
四、未來課程重構的國際共識
各國際組織的未來能力或技能參考框架雖然存在差異,但在未來課程的概念定位、價值取向、參與主體、重構原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國際共識。
(一) 概念定位:更加動態(tài)、復雜、多維
UNESCO認為課程是保證教育與發(fā)展相關性的關鍵,應該從多個維度對課程內涵重新定位。OECD認為要確立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目標之間的關系X8xz+WqCBBVJYXy36/SSfA==,進一步尋求多樣化的課程。WEF依據工業(yè)4.0時代的變革特征,提出未來課程應該實現向未來學習的跨越。WB和ILO從職業(yè)變化角度指出,工作技能的不斷更新應賦予課程動態(tài)化發(fā)展的內涵。
國際組織普遍認為,當前對課程一詞的定位局限于教育系統(tǒng)內部,限制了課程在未來社會中的意義、作用和影響,未來課程應該是一個更加動態(tài)、復雜和多維的概念,并就如何進行未來課程的重新定位達成了一定共識:第一,從教育系統(tǒng)內部視角出發(fā),課程是教育系統(tǒng)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和學習質量的決定因素;第二,從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的關聯性出發(fā),課程是確保教育與社會系統(tǒng)持續(xù)相關發(fā)展的操作工具,是建立終身教育制度和學習型社會的推動者;第三,從社會系統(tǒng)外部視角出發(fā),課程是引發(fā)創(chuàng)新、顛覆和社會變革的催化因素,也是促進社會平等、正義、團結、穩(wěn)定、和平的力量。[15]
(二) 價值取向:追求個人能力與社會福祉
縱觀國際組織的教育報告,個人能力與社會福祉是其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引領未來課程重構的“燈塔”。
國際組織普遍認為,未來社會的個人必須具備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以確保他們能夠在高度不確定的未來世界自定航向,找到自己的位置。UNESCO將能力重新定義為“一種發(fā)展的能力,能夠交互地調用和有道德地使用信息、數據、知識、技能、價值觀、態(tài)度、技術,在21世紀多變的環(huán)境中積極地參與和行動,以實現個人、集體和全球的利益”。[16]OECD在關鍵能力項目基礎上提出了三種更深層次的能力,即“創(chuàng)造新價值、調和緊張局勢與困境、承擔責任”[17],來滿足年輕人不斷增長的創(chuàng)新、負責和意識需求。WEF站在未來經濟生產貢獻者和社會公民的角度,提出兒童必須具備四種關鍵技能,即“全球公民意識、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力、技術技能、人際交往能力”。[18]UNICEF建議讓可轉移技能(具體包括問題解決、談判、情緒管理、同理心和溝通能力)[19],與知識和價值觀一起工作,以連接、加強和發(fā)展其他技能并積累更多知識。
國際組織雖對社會福祉的定義有所差異,但對人類社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社會福祉的實現需要整個人類社會的團結合作,在日益不穩(wěn)定的世界秩序中達成新的社會契約,以共同守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OECD指出,在未來社會,個體的目標將不僅僅是謀取一份好工作和獲得高收入,還需要關心朋友、家人、社區(qū)以至整個星球的福祉。WEF希望通過培養(yǎng)以人類為中心的技能塑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UNESCO更是呼吁重塑教育以應對共同挑戰(zhàn),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休戚與共且相互依存的未來。
(三) 參與主體:多方利益相關者協同合作
未來課程的利益相關者遠遠超出教育和技術領域,還包括來自專業(yè)、地方、國家和全球層面的相關人士,課程重構不能局限于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探討,還應受到社會各個領域的支持和賦能,通過多方參與、科學協商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各利益相關者的協同作用不是隨意和無序的,需要澄清各主體間的相互關系和各自職責,充分發(fā)揮多方主體在課程重構中的作用。
課程重構的主體包括政府、學校與社會各部門,其中,政府引領,學校主動參與,社會各部門協同合作(見圖8)。政府是國家內部課程重構與改革的領導者,引導學校、社會各部門共同參與課程框架與內容的重構過程,并加強學校與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商。學校作為教學實踐的主要場所,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課程重構過程,并加強與當地企業(yè)、社區(qū)、私營部門的協同合作。專業(yè)協會和民間社會部門是利益攸關方,通過提供社會資源,與政府部門、學校合作構建更符合師生需求的適應性課程。
(四) 重構原則:多元協同、動態(tài)開放、自主個性、目標過程結果一致
為實現全人類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景,國際組織從關注人與社會的協同發(fā)展上升到關注人與整個自然界的和諧共生[20],提出課程要嵌入生態(tài)系統(tǒng),遵循多元化與協同并重、動態(tài)化與開放性并行、自主性與個性發(fā)展相協調、一致性與成果導向相適應的原則。
1.多元化與協同性并重
世界是一個具有多元特性但不可分割的整體,未來課程要保持多元化與協同性并重。一方面,課程要包容與適應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各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不盡相同,社會形態(tài)千差萬別,只有在國家和民族本土特征的基礎之上進行課程的綜合建構,才能使未來教育系統(tǒng)具有普遍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課程要促進人與社會的協同性發(fā)展。課程既要突顯民族特色又要具有國際視野,引導個體從為實現個人發(fā)展而迎接挑戰(zhàn)、適應社會的個人學習者,轉變?yōu)闉榻ㄔO共同未來而團結協作、共擔責任的人才。
2.動態(tài)化與開放性并行
保持課程與未來發(fā)展的相關性,要促進未來課程動態(tài)化與開放性并行發(fā)展。其一,課程不能局限于適應社會的變革,更應引領社會變革和發(fā)展。課程從來不是由“完整的知識”組成,它既包括對文化遺產的傳承,也包括對其的不斷選擇與更新[21],課程要保持自身的動態(tài)化與開放性,通過持續(xù)吸收社會變革成果來維系和未來社會的高度相關性。其二,課程重構不能局限于對已有形式的組合,未來課程應該具有不斷拓展、延伸與創(chuàng)造的基本屬性,確保課程的動態(tài)化與開放性,是建立更寬廣、更通達的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前提。
3.自主性與個性發(fā)展相協調
為保證課程實踐中學習者的有效參與,未來課程應該圍繞學生的自主性與個性發(fā)展進行建構。其一,要促進學習者從被動的內容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的、自我受益的主動學習者。課程要創(chuàng)設有意義、有持續(xù)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習者主動參與、能動思考。其二,要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與空間。課程通過提供多樣化的主題和方案、支持性的手段和條件,給予學習者自主選擇、實施、展示和評估的機會,以支持他們做出更多樣的、與個體發(fā)展相適應的選擇。[22]
4.一致性與成果導向相適應
為確保未來課程真正落地,必須保證課程的一致性與成果導向相適應。課程的一致性一方面指向協調學習者的知、情、意、行,調動學習者各個方面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指向引領高質量的教學和評估,以保證教、學、評的一致性。教育的成果導向是保證一致性原則有效落實的重要前提。各國際組織普遍認識到,只有重視課程的預期成效,才能保證課程的有效開展和充分實施。這里的成果并非指學習者積累了多少事實、信息和知識,而是在教育結束時應該具備的應用和可遷移知識的能力。成果導向并不意味著反對學科主題內容的學習,相反,是要求對學習內容實現高水平的掌握和深層次的整合。
參考文獻:
[1]羅穎. PISA 之父解讀世界教育新趨勢[N]. 中國教師報,2017-1-25(3).
[2]UNESCO. CurH7PeRRyV4dOt1FjA3MMYww==riculum in the 21st century:challenges,tensions, and open questions[EB/OL]. (2014-09-09)[2022-10-15].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29458.locale=en.pdf.2014.
[3][17]OEC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EB/OL].(2018-04-05)[2022-10-23].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
[4][13][19]UNICEF. Every child learns: UNICEF education strategy 2019-2030[EB/OL].(2019-09)[2022-11-02].https://www.unicef.org/reports/UNICEF-education-strategy-2019-2030.
[5]陳殿兵,楊新曉.為未來而教,為未來而學——世界銀行發(fā)展報告《工作性質的變革》對學校教育的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2019(10):1-2.
[6][11][18]World Economic Forum. 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EB/OL].(2020-01-04)[2022-11-09].https://cn.weforum.org/reports/schools-of-the-future-defining-new-models-of-education-for-the-fourth-industrial-revolution.
[7]賀世宇,和震.面向未來工作的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探究——基于國際勞工組織系列報告解析[J].比較教育研究,2020,42(3):8.
[8][2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48,64-67.
[9]UNESCO.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EB/OL].(2021-11-10)[2022-10-15].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9707.locale=en.pdf.2021.
[10][22]OECD.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OECD learning compass[EB/OL].(2019-05-07)[2022-10-23].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project/teaching-and-learning/learning/learning-compass-2030/.
[12]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EB/OL].(2018-10-31)[2022-10-27].http://www.baidu.com/link?url=GEcKGB924geKNUPJ2BCTRmo OvLIldum-qLeNoUeHN6BLu_Uk31NiMxlEGvi_YygdjJf-hZgnn B1ceotIIwFnz9Jv98ZBIZElpGfLcO7iFJm&wd=&eqid=dac655cf 0000f0430000000565001f40.
[14]賀世宇,和震.面向未來工作的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探究——基于國際勞工組織系列報告解析[J].比較教育研究,2020,42(3):3-10.
[15]IBE-UNESCO. Reconceptualizing and repositioning curriculum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aradigm shift[EB/OL].(2019-12-30)[2022-10-15].http://www.Ibe.Unesco.org/en/news /reconceptualizing-and-repositioning-curriculum-21st-c-global-paradigm-shift.
yEL1jhs3HOl21NugYEKTHg==[16]IBE-UNESCO. Future competences and the future of curriculum: a global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EB/OL].(2019-12-30)[2022-10-15].http://www.ibe.unesco.org /en /news/future-competences-and-future-curriculum-global-reference-curriculum-transformation.
[20]鄧海云,王濤.人文主義視野下的“學會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未來教育的核心指向[J].基礎教育課程,2022(5):73-80.
Realistic Basis, Reference Frames, an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for Future Curriculum Restructur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U Xiaoyan1 QING Weiyi2
(1.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as one of the core elemen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uture-oriented education reports. Uncertainty is the unanimous judgment of 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garding future society, and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of each member state exhibit strong inertia, slow innovation, and a disconnection from reality, which renders them insufficient for preparing students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society. In the face of this huge tens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ir own positioning, have proposed that the curriculum must be repositioned curriculum at the center of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agenda, proposing reference frameworks with “future abilities or skills” as core competencies, and a certain level of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n the conceptual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participants, re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uture curriculum.
Keywor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uture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construction; Core competencies
編輯 朱婷婷 校對 呂伊雯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未來能力的課程重構研究——針對國際組織的系列文件解析”(編號:2000-GX-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