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交際語境下要善于“理性發(fā)聲”

2024-11-05 00:00方婷儀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越發(fā)關注和強調(diào)“真實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務”,交際語境寫作就成為熱門選擇。交際語境寫作強調(diào)“讀者導向、交流驅(qū)動、語境生成”,需要學生在具體語言情境下與不同對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契合“雙新”背景下“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為鼓勵學生在交際語境下“理性發(fā)聲”,完成更真實、更有意義的書面表達和交流,必修下冊第八單元的《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兩篇課文,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在交際語境下的表達技巧及交流策略,并有效應用于高考寫作當中。

關鍵詞 交際語境寫作 文本聯(lián)讀 寫作策略

交際語境寫作,就是考生在寫作時選定具體或假擬的閱讀對象,圍繞一定的話題,確立表達目的和意圖,并運用恰當?shù)谋磉_方式,展開合宜的言說內(nèi)容,謀篇布局,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活動[1]。這類文體不講究文采辭藻、結構技巧、思維深度,而是讓考生依據(jù)真實(具體)情境,明確讀者、動機、立意,展開意義建構和意圖表達,讓寫作服務于交際需要。因此,面對交際情境下的任務寫作,嘗試以《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兩篇課文為例,思考古人在交際語境下如何“理性發(fā)聲”,為學生順利展開交際語境寫作提供有效的實操方法,在考教銜接的基礎上助力學生高考寫作。

一、歷年高考中交際語境寫作概況

現(xiàn)將近幾年高考中交際語境寫作命題進行整理(見下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小陳微博舉報父親在高速上打電話”為具體情境寫信的作文命題開始,2017年至2020年連續(xù)四年都出現(xiàn)交際語境寫作命題,尤其是到2020年,該類文題數(shù)目達到了頂峰。此外,文體形式也較為豐富,書信和演講稿可謂“平分秋色”,部分涉及觀后感、發(fā)言稿、主持詞等。

交際語境型作文命題在2017年至2020年高頻出現(xiàn)并非偶然和巧合。2017年高中語文新課標頒布,關于高考命題方面要求“以具體的情境為載體,創(chuàng)設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設計典型任務”[2]。交際語境寫作命題大多建立在社會生活情境之上,強調(diào)語言交際活動的對象、目的和表述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真實世界中寫作”“在具體應用中表達”,抑制學生虛假寫作或宿構、套作行為,培養(yǎng)真實多樣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流技能?;诖?,交際語境作文也逐漸成為當下高考作文命題的熱門選擇。

二、交際語境寫作中的學生構思誤區(qū)

有別于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甚至是任務驅(qū)動型作文,交際語境作文重在“語境”下的“交流”。語境真實,學生會有興趣、有思維、有動力言說,而不是虛假、空洞、浮夸言說?!敖涣鳌本鸵馕吨诿鞔_的讀者意識和交流目的的基礎上進行書面表達。由此看出,交際語境作文對考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考生也容易在行文時出現(xiàn)一些構思誤區(qū)。

1.動機之誤:身份模糊,指向偏頗

交際語境寫作注重交流,書面語言的交流就意味著有作者和讀者這兩種身份,所以學生必須能夠確立“讀者意識”。鄭桂華老師就曾明確提出讀者意識就是“寫作時心中有特定的閱讀對象和明確的表達目的,以及有利于對象接受和目的達成的表達方式,也就是服務于交際需要”[3]。學生在面對書信、演講稿這樣的典型交際語境文體時,雖然會意識到寫作時要面向真實或潛在的讀者,但仍有不少學生容易陷入動機不明的誤區(qū)之中,想要面面俱到,最后卻身份認知模糊,指向偏頗。

以2015年全國Ⅰ卷作文為例。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fā)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wǎng)友點贊,也引發(fā)一些質(zhì)疑,經(jīng)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tǒng)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密個人信息。

此高考作文是比較經(jīng)典的交際語境類作文,學生可以任選小陳、小陳父親、警察或者眾多網(wǎng)友為收信人寫一封信。從材料內(nèi)容來看,需要學生圍繞“小陳微博舉報自己父親”這一要點展開“情”“理”的二元思辨。從命題設置來看,本題在保證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面對指定讀者展開書面表達與交流,同時巧妙融合了對審辨能力的考查,頗具創(chuàng)造性。然而,學生面對此題時容易因身份認知模糊而陷入“道德困境”,將自己定性為圍繞這一事件展開辯論的辯手身份,這便偏離了答題指向。這一社會事件所引發(fā)的矛盾和爭議只是表象,學生能明確中學生的寫信身份及交流對象,針對事件展開合情、合理、合法的論述,能為所選的收信人明辨事件、解答困惑、安撫情緒、提出建議,才是命題者完整的出題動機。

2.表達之誤:素材匱乏,語言生硬

在傳統(tǒng)的作文中,學生需要緊扣題目展開論述,而面對交際語境寫作,學生則要注重語境的構建,并合理使用素材以增強適配性,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豐富且靈活的素材儲備。然而,學生長期處于學校環(huán)境中,對社會生活的關注程度不夠深入,面對如發(fā)言稿、主持詞、辯論稿等帶有社會生活情境的文體,不僅感覺陌生,更容易“卡殼忘詞”,很難將素材運用自如,繼而產(chǎn)生“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的無力感,最終只能生搬硬套素材,這其實就是生活素材匱乏的鮮明表現(xiàn)。此外,學生經(jīng)過長期機械化的議論文寫作訓練,更傾向于較為正式嚴謹?shù)恼f理性書面表達,而交際語境文體中不乏生動的、靈活的口頭語言,這一點極容易被學生忽視,導致語言生硬笨拙。

以2020年全國Ⅰ卷作文為例。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p>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這篇文章的交際語境是“班級讀書會”,要求學生寫發(fā)言稿,契合考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構建語篇應該不是難事。然而,筆者在批閱班級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會更傾向于選擇齊桓公和鮑叔,可以舉證古代的相似事例來大力夸贊齊桓公具有不計前嫌、卓越非凡的大局觀,鮑叔具有慧眼識珠、甘為人后的忠臣精神。而材料中對管仲的描述較少,如果只是單純夸管仲的過人才能,似乎和其他二位相比,行文方面不會那么出彩,學生就容易處于因素材匱乏而“啞火”的境地。在語言表達方面,學生更是窘態(tài)百出,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議論文展開表述,忽視發(fā)言屬性,大量的名言引用、名人事例充斥文本,只考慮到議論文的“議論”屬性,卻忽視了發(fā)言稿應具備的“發(fā)言”社交屬性,導致行文語言變得生硬晦澀、浮夸空洞,缺乏真情實感和自己的獨立思考,無法引發(fā)讀者的強烈共鳴。

3.情感之誤:情境不明,情感失真

交際語境寫作強調(diào)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下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然而在實際寫作中,由于學生在構思過程中缺乏對具體情境的想象,因而未能明確、具體地設定情境。與此同時,學生在表達情感時常常顯得生硬或夸張,與文章內(nèi)容脫節(jié),甚至可能在行文時使用一些空洞的形容詞或陳詞濫調(diào)來表達情感,而忽略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和細節(jié)描繪。這種情感失真不僅影響了文章的真實性,也使得讀者的共鳴大打折扣。

以2020年新高考Ⅱ卷為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lián)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征、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

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

本篇文章的交際情境是客串電視節(jié)目《中華地名》的主持人,撰寫與地名相關的主持詞。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使主持詞不僅僅是對地名的介紹,更是與觀眾共同探索和體驗記憶與情感的過程,從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主持詞的觀賞性和傳播效果。在情感表達方面,主持詞應以熱情、真摯的態(tài)度來介紹地名,讓觀眾感受到主持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敬意。同時,在描繪地名時,應注重細節(jié),用生動的語言展現(xiàn)其獨特魅力。在講述與地名相關的歷史文化時,可以適當運用感人的故事或傳說,增強觀眾的情感共鳴。然而,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忽略主持詞親切真實的互動感,在情感表達上則因為對地名有關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知之甚少,導致主持詞內(nèi)容空洞無物,情感更是不足以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三、《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聯(lián)讀指引下的寫作策略分析

《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是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的兩篇課文,一篇是向當朝皇帝直抒陳諫,另一篇是回應亦至交亦政敵的書信,都是帶有應用性質(zhì)且說理性極強的文章,是作者在特定語境下的經(jīng)典創(chuàng)作。學生在閱讀時,需要回返歷史,將文本放置在當時的特定語境中,才能層層深入體會到作者的表達技巧及交流策略,并進行融會貫通,幫助提升自己的交際語境寫作能力。

1.言必有人:選擇對象,合理交流

在交際語境下,寫作不再是單純地表達個人情感和思想,而是要考慮到讀者的存在和需求。因此,選擇合適的交流對象,使用不同的說話態(tài)度、說話方式、說話策略,最終進行合理的交流。在寫作時,我們需要明確交流對象的特點和需求,以便更好地選擇語言、語氣和內(nèi)容,從而達成有效的交流。

表2

課文篇目 創(chuàng)作背景 讀者

對象 讀者與作者的關系

《諫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因政局逐漸穩(wěn)定,有安于享樂、驕奢忘本、放松警惕之趨勢,繁榮昌盛的背后隱藏著危機。 皇帝 君臣關系(低位)

《答司馬諫議書》 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反對王安石變法,并提出批判與質(zhì)疑。 政敵/朋友 政敵關系(同輩)

由表2梳理可見,《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名臣魏征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奏疏,旨在勸誡太宗皇帝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答司馬諫議書》則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寫給司馬光的一封回信,針對司馬光對新法的不滿和批評進行了有理有據(jù)的回應。這兩篇文章都是古代政治文書的典范,充分體現(xiàn)了“選擇對象,合理交流”的原則。

《諫太宗十思疏》選擇了皇帝作為勸誡對象,因為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其言行舉止對國家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魏征作為諫臣,勸諫之言多少有些“忠言逆耳”,但是他深知唐太宗是一個開明的皇帝,愿意禮待下士,聽從建議,因此他在語言表達上是進退兼?zhèn)涞模涸诖朕o上,多用表達崇敬的稱呼和詞語,如“人君”“元首”“極天之峻”等,極力突出對方的地位,既表敬畏,也是提醒;同時又多用反問句,加強語氣,增強警示意味,較為符合諫臣的身份特征。《答司馬諫議書》則是王安石針對司馬光對新法的不滿所進行的回應,選擇了對方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交流。雖為政敵,卻也是同僚,更是朋友,因此在稱呼上尊稱對方“君實”,自稱為“某”,力求彬彬有禮,不失禮節(jié)。而針對司馬光的批評,王安石則秉持著不卑不亢、沉穩(wěn)有道的姿態(tài),進行了逐條反駁,用事實和邏輯來證明新法的必要性和正確性。這些對應說理對象而開展的合理性交流方式使得兩篇文章都能夠在當時復雜多變的政治環(huán)境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2.言必有法:巧借章法,合規(guī)說理

交際語境下的說理,必然涉及“論證性”與“交際性”的矛盾和協(xié)調(diào)。因此,我們的表達應有章法,即符合邏輯和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要建立在充分的事實和證據(jù)的基礎上,同時注重表達的條理性和清晰性,才能做到充分說理,使溝通對象心服口服。《諫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馬諫議書》兩篇文章里的溝通對象,一個是擁有至高權力的九五之尊,一個是步步為營、咄咄逼人的政敵,對作者魏征和王安石而言,“怎樣說理”的重要性不亞于“說什么理”。

表3

課文

篇目 言說目的 言說方式

(論證

方式) 言說思路

《諫太宗十思疏》 勸諫君王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以“立”為主,層層遞進。開頭確立觀點,認為“人君當思”,中間分析原因,即“為何要思”,最后明確具體做法,即“思些什么”。

《答司馬諫議書》 反駁政敵質(zhì)疑,明確變法推行的正確性與必然性 道理論證

舉例論證 以“駁”為主,先破后立。針對司馬光所列舉的罪責一一進行反駁,接著反守為攻,由前文的辯駁轉為反詰,最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決心。

通過上述表格的梳理,我們可以深入分析兩篇文章作者的說理章法:魏征是作為勸誡皇帝的臣子身份,為了能讓皇帝充分認同并采納自己的建議,就必然要眼光高遠,立意深遠。因此,他在文章開頭就提出了“固本思源”的思想,強調(diào)君王在治國理政時要始終考慮國家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fā)展,使得唐太宗在閱讀這篇奏疏時能夠感受到魏征的智慧和眼光,進而更加重視這篇奏疏所提出的建議。在行文過程中,將“十思”分成三個部分進行闡述,使得整個奏疏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與此同時,魏征還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論證和鮮明的對比論證,力求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深刻的道理,使得唐太宗能夠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思想。最后唐太宗閱完此奏折幡然醒悟,不僅寫了《答魏征手詔》表示從諫改過,這篇文章還被太宗置于案頭,奉為座右銘,足以見得魏征此番勸誡的有效性。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展開變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司馬光對變法持批評態(tài)度,認為這將危害社會穩(wěn)定。為了回應這些質(zhì)疑和批評,王安石給予了回信。在書信開頭,王安石直接點明了司馬遷的質(zhì)疑和批評,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蓖瑫r指出二人對于變法存在分歧的原因:“所操之術多異故也?!边@種開門見山的寫法,使得全文主旨明確,有助于讀者迅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在反駁過程中,王安石采用了邏輯嚴密的論證方式。他先指出司馬遷對于變法的誤解,然后逐一分析這些誤解的根源和實質(zhì)。接著,他進一步闡述了變法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同時以“盤庚遷都”的例子加以佐證,使得全文的邏輯關系緊密相連。全文氣盛言宜,鏗鏘有力,深刻體現(xiàn)了作者改革的決心。

由此可見,交際語境寫作中應巧借章法,合規(guī)說理,這樣不僅可以使文章結構清晰、邏輯嚴密、表達準確,還能更有力地表達作者的意圖和觀點,使說理對象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觀點,從而提升文章的說服力、可讀性和交流效果。

3.言必有情:表達心聲,合情明態(tài)

在交際語境下,“理性發(fā)聲”需要借助一定的語言表達和情感傳遞來實現(xiàn)。因此,在寫作時,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注重情感的表達和傳遞,合乎情理地表明態(tài)度,讓讀者感受到我們的真摯心聲和人文情懷。只有將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打動、感染讀者。

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表達了他對唐太宗的深厚感情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心,使得整篇文章情感真摯、感人肺腑。他對唐太宗充滿了深厚的關切之情,用懇切的語言勸誡唐太宗在治國理政時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長遠發(fā)展,這種情感貫穿全文,代表了一代忠臣的拳拳之心,勸誡有力而且深刻,使唐太宗感受到魏征的忠誠與真摯。魏征在勸誡唐太宗時還注意情感與理性的結合,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表明勸誡的堅決態(tài)度,并合理提出了太宗十思的具體建議,使勸誡更具說服力。魏征在奏疏中表達的憂國情懷和深厚關切,讓唐太宗深受感動,這種情感共鳴使得唐太宗更加愿意聽取并接受魏征的建議,從而使文章的勸諫目的得以實現(xiàn)。

王安石給司馬光的回信言辭懇切、語氣堅定、不卑不亢,既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也在信中表達了對司馬光的尊重和理解,顯示了其處理政治分歧的成熟態(tài)度,展現(xiàn)了一代政治變革家的風范。在立論過程中,王安石更是展示了其對于變法的執(zhí)著與決絕和對國家利益的深切憂慮。將《答司馬諫議書》置于北宋中期的歷史背景中考察,當時的社會矛盾、財政困境以及宋神宗的支持都促使王安石下定決心進行改革。結合以上因素,學生可以更深入地體會到王安石在回信中表達的情感和態(tài)度,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和理解。

四、結語

借助《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兩篇課文內(nèi)容展開聯(lián)讀,是基于“考教結合”“考教銜接”的立場下,指引學生有效開展交際語境寫作的一種教學嘗試,其中歸納出的“言必有人”“言必有法”“言必有情”三個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寫作方法,懂得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促進共識的達成和理解。在實際應用中,教師也需啟發(fā)學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溝通技巧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與高考作文命題技術的進步[J].語文學習,2019(07):53-5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鄭桂華.寫作教學研究(第1版)[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通聯(lián):浙江寧波市北侖區(qū)顧國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