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鴻門宴》中不同版本教材對張良“請往謂項伯”的解釋有所爭議,蘇教版教師用書與統(tǒng)編教材的配套教師教學(xué)用書的翻譯不同,通過對文章情節(jié)、人物、稱謂以及“請”字含義的仔細(xì)分析,張良提的建議應(yīng)是由“張良轉(zhuǎn)告”,應(yīng)翻譯成“請允許我前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您不敢背叛項王”。
關(guān)鍵詞 《鴻門宴》 “請往謂項伯” 解釋
“鴻門宴”是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中一個經(jīng)典片段,記載劉邦軍隊和項羽軍隊的一次重要沖突。張良在得知項伯的重要情報后,與劉邦進(jìn)行緊急會議,當(dāng)時張良提出建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币酝v課時都是參照蘇教版教師用書,把這里翻譯成“請允許我前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您不敢背叛項王”。而統(tǒng)編教材的配套教師教學(xué)用書中的參考譯文,將這處翻譯成“請您親自去告訴項伯,說您不敢背叛項王”。這就產(chǎn)生了爭議,這里張良提出的建議到底是“由他轉(zhuǎn)告”還是請劉邦“親自說明”。雖是一詞解釋之差,但這對該文的情節(jié)、人物形象把握等都至關(guān)重要。
經(jīng)過對文章情節(jié)、人物、稱謂以及“請”字含義的仔細(xì)分析,本文認(rèn)為此處張良提的建議應(yīng)是由“張良轉(zhuǎn)告”,應(yīng)翻譯成“請允許我前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您不敢背叛項王”。
一、人物言行與事件聯(lián)系:“張良轉(zhuǎn)告”更符合情節(jié)邏輯
當(dāng)張良提出“請允許我前去告訴項伯”時,劉邦緊接著發(fā)問:“君安與項伯有故?”顯然此時的劉邦在暫時的驚惶之后立馬恢復(fù)了機(jī)警,在張良提出建議時,劉邦下意識就提出疑問,為什么敵方戰(zhàn)營的項伯會向張良你透露軍情?憑什么你去轉(zhuǎn)告,項伯就會相信呢?你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這里一方面有劉邦的下意識疑惑,另一方面也暗暗透露出劉邦的心思細(xì)膩。接著張良說明了他對項伯有救命之恩,這才真正打消了劉邦心中的疑慮。所以在這個問答對話中,“張良轉(zhuǎn)告”更符合話語邏輯及人物心理邏輯。
再者,項伯夜訪的目的是提前通知張良,避免他因不知情而隨劉邦一起赴死,并非故意向敵方透露軍情。可以說,從項伯的角度是完全不在意劉邦死活的,但張良用“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的借口穩(wěn)住了項伯,向劉邦透露了這個消息。請注意,此時項伯并未離開,不然就不會發(fā)生后面“約為婚姻”的故事了。那項伯不離開是等誰呢?當(dāng)然是等張良。項伯想當(dāng)然以為,張良最多跟劉邦知會一聲也就仁至義盡了,然后就可以跟自己一起走了,所以他才等在那里,哪里知道張良對劉邦忠心耿耿。張良當(dāng)然也明白項伯的心思,所以跟劉邦透露完消息,商量好對策后,接下來當(dāng)然是要去給項伯一個交代。因此張良恰好也可借著“轉(zhuǎn)告項伯”這個建議,去向項伯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二、人物關(guān)系:舊友及君臣的微妙思慮
轉(zhuǎn)告項伯沛9TJ0kyccUbqgj/uMgS3Ggg==公不敢背叛項王,這個建議是張良提出來的。這個策略初看不覺得高明,劉邦也不由懷疑,難道僅憑一面之詞項伯就會相信劉邦的忠心嗎?所以,張良既然能自信地提出這個建議來應(yīng)對危機(jī),一定是對項伯其人有非常清晰深刻的了解,知道項伯是可以被說服的;再有就是對兩人交情的自信,相信憑借救命之恩的舊交,項伯對自己是足夠信任的。因此,此時從張良的角度,一定是認(rèn)為自己去轉(zhuǎn)告項伯更好,一方面可以借交情加深項伯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試探項伯的態(tài)度。
但張良絕不會提議劉邦直接親自向項伯說明,原因有兩點:一是劉邦與項伯并無交情,彼此毫無信任。從項伯角度出發(fā),他不會像信任故友張良一樣去信任一個敵對陣營的陌生人;從劉邦角度出發(fā),項伯對他而言是敵方陣營將領(lǐng)的親信,立場上有鮮明矛盾,或多或少會存有疑心。二是身份地位上的顧慮。劉邦雖身處弱勢,但畢竟也算是一方諸侯,親自主動去見項伯有損其身份,這個建議若由劉邦主動提及當(dāng)然可以,可顯示他的恭敬與謙卑,但若由張良提出,就顯得有些不尊重主公了,憑張良的謀略及心術(shù),不可能忽略這些君臣之儀。
三、人物稱謂:“沛公”與“大王”
“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請注意張良說的后半句話,尤其是“沛公”這個稱謂,這個稱謂在這篇文章中有兩種用法:一是作者司馬遷在敘事時提到以“沛公”稱劉邦,如“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二是文中的其他人(項羽、范增、曹無傷、項伯、項莊、張良等)對劉邦的稱呼,如:
①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
②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③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
④(項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
⑤(項莊)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
⑥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p>
⑦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⑧樊噲曰:“……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
查詢“沛公”一詞的解釋可知,因秦末劉邦起兵于沛(今江蘇沛縣),群眾便立他為沛公。因此“沛公”一詞是當(dāng)時群眾對劉邦的一種尊稱,其他人基本也都沿用“沛公”這個稱謂。從上述①~⑧中可得知,《鴻門宴》一文中大多數(shù)人都稱劉邦為“沛公”。
但張良對劉邦的稱謂有些許不同,他在他人面前稱劉邦為“沛公”,如上述⑥⑦兩例,分別在樊噲和項羽面前稱劉邦為“沛公”。但在與劉邦兩人的對話中,張良并非如此稱呼,而是稱之為“大王”,如:
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
對比之下,可以發(fā)現(xiàn),張良在他人面前稱呼劉邦“沛公”,這是當(dāng)時的慣用稱謂;但在兩人單獨相處對話時,張良稱劉邦為“大王”,這個稱呼更能反映出張良對劉邦的尊敬和忠心。按照這個稱呼原則,再來看張良說的這句話,“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這是張良與劉邦單獨相處時的對話,這里的“沛公”一詞恰恰可以表明,后半句是張良對項伯的轉(zhuǎn)告之語,張良在項伯面前才會稱劉邦為“沛公”。如若是請劉邦親自說明,那應(yīng)該這樣說:“請您親自對項伯說,說大王您不敢背叛項王?!?/p>
綜合上述對劉邦稱謂的分析,可以判斷出“請往謂項伯”理應(yīng)是“張良轉(zhuǎn)告”,應(yīng)該翻譯成“請允許我前去告訴項伯”。
四、詞義選擇:“請”字的翻譯慣例
在古漢語中,“請”是多義詞,其在中學(xué)文言文的常用含義是“請求”或“要求”的意思,它的主要用法是動詞和副詞,做副詞時主要用于表謙敬語氣。《詞源》“請”字條:①請求,要求。《左傳·隱公元年》:“(武姜)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②敬辭。《論語· 顏淵》:“請問其目。”據(jù)此可以歸納高中課文中“請”字的用法和意義:
①作動詞,主要是“請求、要求”的意思。
②做副詞,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可以翻譯為“請允許(我)”。
《鴻門宴》一文中還有幾處關(guān)于“請”的翻譯,如:
①(范增)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此處是“請求、要求”的意思,此時是范增向項莊提出要求,要求項莊以“用劍舞”的借口,趁機(jī)擊殺劉邦,所以范增說“祝壽完畢后,你請求用劍起舞”。
②壽畢,(項莊)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p>
此處是“請允許(我)”的意思,此時是項莊向項羽提出請求,因此他應(yīng)該說“請允許(我)用劍起舞”。
③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p>
此處是“請允許(我)”的意思,此時是樊噲請求自己能進(jìn)入營帳保護(hù)劉邦,因此樊噲說:“請允許(我)進(jìn)去?!?/p>
“請往謂項伯”的翻譯引起爭議的原因就是對于“請”這個字的解釋。上述三處“請”,從語境中可以做出準(zhǔn)確判斷,因為兩種意思是非此即彼的,但“請往謂項伯”這一處,從語法角度似乎哪一種都言之成理,所以就難以判斷。此時還可以從“請”字的翻譯慣例來看。當(dāng)“請”字翻譯成“請允許(我)”時,做副詞使用,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在該語境中說話人的語氣更為尊敬,其行為需要對方允許后才可以進(jìn)行,常常是下級對上級講話時使用,如“璧有瑕,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齊桓晉文之事》)。因此,在“請往謂項伯”的語境中,是身為臣子的張良對主公劉邦提建議,不管從身份地位還是張良的性格來看,此時張良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非常尊重的,因此該處的“請”翻譯成“請允許(我)”更符合常理。
[作者通聯(lián):浙江紹興魯迅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