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價值和意義的研究,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把寓教于樂的教育思想貫穿教學之中,以學生的興趣特征作為切入點,把趣味因素融入教學方式之中,使小學英語課堂氣氛變得活潑起來,讓學生在英語中獲得輕松愉快的學習感受。
因此,本文從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對學生興趣的調查,對英語教材進行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展開探究,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力,讓他們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認識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共同發(fā)展能力,提高認知效率,促進幸福發(fā)展。
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策略性、目的性、主體性和實效性,切實做到以學生的主體需求、認知偏好和發(fā)展需求為先,凸顯“生本”的重要性。
提升學生的英語興趣,符合生本教育理念、人文教育理念、科學育人理念,有利于實現(xiàn)新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讓英語教學更好地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的功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人文課堂。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借助快樂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快樂教學法”就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主動發(fā)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豐富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和理解,加深他們對英語的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將快樂教學法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造融洽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英語,充分發(fā)揮主動性,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時,教師利用實物和精美的板書創(chuàng)設立體完整的野餐情境,通過prepare the picnic、have the picnic、share food三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同時,教師將不浪費食物、樂于與他人分享的育人目標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在野餐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給予學生充分的練習機會,并利用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表達。
再如,教學3A“Unit 8 Happy New Year!”(story time)時,教師通過實物操練、chant創(chuàng)編、對話練習、故事續(xù)寫和表演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消化文本。學生感知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以及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美和魅力,堅定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每一個問題均與任務相關聯(lián),每一次評價均能巧妙銜接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借助角色扮演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為充實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教師可以舉行英語課本劇表演系列活動。學生用英語課本劇表演的形式闡釋“雙減”政策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和快樂的成長瞬間。依托課本劇情,主要由小學生以演員身份進行英語口語表演,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將瀟灑自如的表演融入課本劇情,從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活用語言,讓文字“動”起來,讓情景“活”起來。
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依托語篇,但同樣可以潤色語篇,就此讓學生文化知識積累的過程,轉變?yōu)閺闹叫?、知行合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過程。隨后,教師進行角色朗讀的強化,以及場景演繹的指導。學生自主結隊,開展說演活動。在第三場景中,學生大多能直接進行說演活動,隨即再以“聽”的形式進行核對。在三個場景聽讀、說演的過程中,教師利用PPT和板書結合,將對話文本從完整呈現(xiàn)到逐步撤離語言支架,以此促進學生的語用表達,實現(xiàn)“聽讀先行,助力說演”。
“雙減”背景下,英語教學要順應新形勢,減負增效,大膽創(chuàng)新,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英語課本劇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在娛樂和實踐中學習英語、感受英語魅力的興趣,為學生的個性展示搭建了舞臺,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在表演中體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借助主體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主體教學法就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對英語的認識、主體的交流、小組的互助,進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共同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可采用主體教學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例如,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Checkout time and Ticking time)時,教師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理念出發(fā),以“Niceclothes show”為主題情境,將各板塊進行有機整合。并且,教師利用“服裝類”詞匯融合“贊美他人”的單元目標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主動且真誠地贊美他人,與他人分享愛與美好,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靈活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推動學生深層次思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英語課堂上,激發(fā)學生主動思維、主動表現(xiàn)、快樂溝通的能力,是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采用快樂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主體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認識積極性、思維主動性和交流自覺性,讓他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