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九年二月二十四日,丸山真男在去上課的途中突然被四十名學生綁架到了銀杏樹林,隨后又被轉移至文學部階梯教室批斗,其罪名是“妨礙大學斗爭”。彼時的日本,學生們深受全球左翼激進主義思想的感染,爆發(fā)了反對校園貪污、提高學費等問題的“全共斗”運動。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安保斗爭中,丸山就明確地不支持學生的暴力行為,此次亦然。因此,他成為眾矢之的。然而,正如丸山自己回顧的一樣,這些綁架他的學生,事實上也是熟讀其作品之人。在現場,他們甚至還用“無責任體系”的邏輯反過來批判了丸山。聽聞此話,丸山只能苦笑。
為何被稱為“戰(zhàn)后政治學”開創(chuàng)者、“知識人中的知識人”、“知識青年的精神導師”的丸山真男,會在六十年代迅速失去學生基礎,甚至遭到綁架的對待呢?這并非一個簡單的思想變化的問題。如前所述,反對丸山的學生亦是熟悉其理論與思想之人。事實上,這與戰(zhàn)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后,教育大眾化、消費主義興起緊密相關。以往的研究往往都聚焦于丸山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忽視了它在不同時期被不同讀者群體理解與誤解的情形。在《丸山真男的時代:大學·知識人·輿論界》一書中,作者竹內洋就明確表示:“我不想把丸山的言論作為其個人的(狹義上的)思想研究來分析,而是想在戰(zhàn)后的大眾知識人世界中,通過解讀丸山的言論的知識社會學,或從社會史的方法來寫戰(zhàn)后日本論。”換言之,這是一本關于丸山言論的社會學著作。丸山如何影響與被影響,成為竹內研究的新思路。在他看來,這個研究視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不論好壞,“戰(zhàn)后日本的知識人已經將丸山的霸權與沒落內在化了”,從這個角度而言,“研究丸山真男就是研究戰(zhàn)后思想,同時也是研究戰(zhàn)后知識人與戰(zhàn)后知識界”。
作為戰(zhàn)后日本代表性知識人的丸山真男崛起于一九四六年撰寫的名文《超國家主義的邏輯與心理》。但是,此文宛如一顆石頭投入沉悶的戰(zhàn)后輿論之湖面,其波紋是緩慢展開的。盡管位于舊帝國大學集聚的“本鄉(xiāng)中心文化圈”的精英大學生們已經接觸到了丸山的文章,但對于日本全國大多數人而言,丸山的名字仍然非常陌生。在一九五四年某雜志調查的“讀者最期待的撰稿人”中就沒有丸山。一九五二年,丸山出版了其奠定戰(zhàn)后日本思想家地位的名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但首印也就三千冊,一年三個月后,才二次印刷。此后,此書也多次再版,但每次也就五百冊左右。一直要等到六十至七十年代,此書才加印到每年兩千到三千冊。這些數據說明,丸山的讀者基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累積形成的。
在戰(zhàn)敗初期,知識人對日本法西斯的批判分為兩種,一種是從美國式的民主主義來否定法西斯,另一種則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法西斯是源自壟斷資本與國家權力的勾結。但是丸山的《超國家》從天皇制的“精神結構”出發(fā),批判近代日本將“倫理”與“權力”混淆,迥異于卡爾·施米特所謂的近代歐洲式的“中性國家”,因此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法西斯主義。這樣的分析方法有別于前兩者,對于當時的讀者而言非常新鮮,故哲學家小松茂夫將其命名為“丸山學派”。對此,丸山自己也頗感意外(苅部直:《丸山真男》)。
丸山之所以能夠另辟蹊徑,無疑是基于他對東西方思想史的融會貫通的理解。例如,在一篇關于徂徠學的論文中,丸山在開篇就大段引用黑格爾的歷史哲學,讓讀者感到十分驚訝。此外,他還將荻生徂徠比作馬基雅維里,將儒教正統(tǒng)學派類比成中世紀的托馬斯學派。這種比較非常有利于讀者理解異文化的對象。事實上,丸山選擇日本思想史作為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完全是“意外”。他原本打算學德國文學,后來在父親的建議下才改為了法學部。他從小的生活非常西化。除了能說一口流利的德文和英文,他還非常喜歡西方的電影、音樂、偵探小說、曲棍球等等。就連在最恐怖的法西斯時代,他還偷偷摸摸地去讀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因參加“唯物論研究會”被特高警察抓捕、審問、毆打。
在法學部的學生時代,丸山就已經非常反感社會輿論中充斥的那種皇國主義色彩的“日本精神論”。對丸山而言,“日本精神”這種東西不僅在邏輯上說不通,而且在個人審美上也令人厭惡。某日,他在一位國粹主義朋友家里聽到滿屋子的日本歌曲后表示不滿,“全是些老掉牙的東西”,“你家里沒有爵士樂的唱片嗎?”那種為了證明“萬世一系”的“日本思想史”是丸山絕不愿意接觸的領域。然而,在自由派導師南原繁的指引下,丸山改變了。其理由正是,要“科學地”研究日本傳統(tǒng)思想才能打敗上述那種“日本精神論”。出于這樣的目的,丸山在寫近世日本思想史的論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文獻都是外文著作,讀起來非常不像研究日本的論文。事實上,這是一種以近代歐洲思想史的框架來分析日本的方法。然而,這一點,對于從明治以來就有志于“歐化”的日本知識人來說,可謂魅力十足。(當然,丸山式的理念先行的方法論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如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就認為丸山將中日兩國的中世做對比分析是敗筆,而德國政治史專家山口定也指責丸山忽視了德國近代史中受到法國文化沖擊的一面。然而,這些批評往往都是從某個特定的專業(yè)領域對丸山論文的某些細節(jié)部分的勘誤,而若要對丸山進行整體性的批評,往往需要和他一樣,對于東西方的知識融會貫通。這一點并非易事。)
丸山獨特的文風還有賴于其特殊的身份—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正如竹內洋所指出的,日本的“法學部”其實與歐美大學中的“Law School”有很大差異。除了專業(yè)的法學知識以外,它往往還會開設一些政治思想史、外交史等現在看來是屬于文學部的課程。就專業(yè)壁壘而言,丸山式的研究在堅實的實證主義風格的文學部看來完全是無稽之談,甚至還會被人嘲諷,“是不是不寫黑格爾就評不上副教授”?丸山自己也感覺到政治思想史處在法學部的邊緣。然而,身處“法學部的邊緣”的好處正在于此:既關懷社會現實,也執(zhí)著于學術主義的理想。換言之,這樣的法學部具有一種泛政治化的學術主義傳統(tǒng)。因此,不論是戰(zhàn)前還是戰(zhàn)后,法學部從來都是政治活躍分子的孵化器,不論這些人屬于體制派還是反體制派。鶴見俊輔就曾指出,很多左翼的馬克思主義者被審判時才發(fā)現法庭上的具有右翼思想色彩的法官是他在東京帝大法學部的同學。戰(zhàn)后丸山的出發(fā)點,也是試圖以這種政治化的學術思想來啟蒙大眾。
除了上述“東西方文化的中介者”“法學部教授的特殊地位”,戰(zhàn)后丸山學術聲望的崛起與他作為薩特意義上的“普遍型知識人”的態(tài)度亦密切相關。用丸山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對一切都有所知曉,對一物都盡其所知”。他在社會科學、哲學、文學、戲劇、音樂和電影等領域都有著高深的造詣。由此,他可以縱橫各個領域,用精準的概念去捕捉思想史的線索或者社會現象的意義。例如,他用巴洛克音樂中的“通奏低音”去把握日本思想史的草蛇灰線,用“低水平民主主義”(通過拉低他人的生活水平達到平等主義)來形容大眾社會的特征等,都是簡明卻具有說服力的。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的戰(zhàn)爭體驗運用到思想史的解釋體系之中。例如,在《超國家》中,丸山就發(fā)明了“超國家”“無責任體系”“壓迫轉移”“倫理/ 權力”等經典政治學概念,引發(fā)了同時代人的廣泛共鳴。用政治評論家藤原弘達的話來說,讀丸山就像“全身觸電被麻痹了”一樣。
因為在戰(zhàn)爭末期,丸山自己作為二等兵被動員至前線,他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精英與大眾之間的嚴重隔閡。當時帝國大學入學率不足日本人口的百分之一,而東京帝大的畢業(yè)生又可謂是這百分之一中的精英。他們往往只是對書本上的西洋知識滾瓜爛熟,但對于日本的社會實情不甚了然。對此,丸山寫道:“從觀念上來看,知識人生活的世界是相當近代的,但這種觀念的世界,與規(guī)定一般國民生活的‘思想’相距甚遠,與國民生活本身的近代化程度存在著巨大的不平衡。然而,對于生活在知識社會、了解這種社會氛圍的人來說,最近猶如神靈附體一般的法西斯主義,只會被看作是突發(fā)現象……這其實恰恰相反,因為這些人所居住的知識社會是特別的社會,所以一般的國民階層處于完全與之隔絕的環(huán)境和社會意識之中。隨著交流的發(fā)達,無論是否愿意,‘大眾’的動向不可避免地變得具有政治意義,所以在這種潛在的社會意識中,軍部法西斯主義只要點一把火,就能熊熊地燒起來。”
但丸山并未指責日本知識人都負有法西斯主義的責任,而是將其一分為二。第一類是“疑似知識人或亞知識人”,包括“小工廠主、城鎮(zhèn)工廠的廠主、建筑承包商、零售店主、木匠、小地主或上層自耕農、學校教師(特別是小學和青年學校教師)、鄉(xiāng)政府官員和干事、其他普通下層官員、僧人和祭司”。第二類是“真正的知識人”,包括“城市工薪階層,所謂的文化工作者、記者、其他自由派知識人和學生”。在丸山看來,法西斯主義的責任屬于第一類知識人。通過這樣的分析方法,丸山免除了自己的責任,創(chuàng)造出其啟蒙對象。
戰(zhàn)后,在美蘇冷戰(zhàn)的背景下,美國迅速復活了舊有的右翼軍國主義勢力。而丸山開始與左翼勢力接近,甚至強調“必須在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中普遍推行比現在所認為的‘健全’的要‘左’得多的政策”。就理論而言,丸山也曾表示,原本對馬克思主義那種“‘宏大敘事’有天生的懷疑”,但它“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歷史發(fā)展的思考方式,我也做不到完全舍棄”。事實上,丸山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和天皇制精神結構這兩種全體性的思想體系視為有力的競爭對手。
五十年代中后期開始,除了美國的壓制,關于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批判、匈牙利和波蘭的民眾起義以及“六全協(xié)”的沖擊等也是導致左翼瓦解的原因。丸山也開始與日共保持距離。原本戰(zhàn)后日本政治的譜系是,德田球一等數百名共產黨員作為唯一的反對勢力堅持不轉向,獲得了英雄般的殊榮。彼時,一個進步青年的地位取決于他對共產黨的態(tài)度?!斑M步”即是支持共產黨。然而,在日本共產黨的神話破滅后,左翼的正統(tǒng)性備受質疑。就在這個時候,丸山以其獨特的理論分析給那些傾向于反體制的年輕人信心和自豪感,“鮮明地展示了代替共產黨·共產主義的另一種‘進步’和社會改革的可能性”。換言之,在沒有共產黨這個媒介的情況下,丸山開創(chuàng)了一個直接掌握進步青年的道路。
丸山因此在大學、新聞媒體以及社會運動三種性質迥異的平臺上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霸權地位事實上獲益于三者“聚集增殖”的效果。當然,這三種平臺并非適用于所有人,更不用說能夠將平臺自由地切換。事實上,學術以普遍的正當性為志向,以復雜的詞匯和語法為基礎,從而將說話者隱藏在話語的背后。話語容易喪失具體性,與文脈分離。然而,在這種學術主義的知識中,丸山又通過引入隱喻等媒體式的手法,賦予其鮮活的生命力。同時在漏洞很多的媒體中,丸山又釘上了嚴密性的楔子。按照竹內洋的話來說,丸山是通過統(tǒng)合“學術、輿論、政治”三大領域,成為“整合多個中心的系統(tǒng)的唯一一個至高參照”。
三
然而,丸山未曾想到的一個“敵人”,是一九五五年以后大眾消費型社會的興起。正如官方喊出的口號“已經不是戰(zhàn)后了”一樣,這是一個告別“戰(zhàn)后”的起點:政治上左右兩派社會黨統(tǒng)一,而與此相對的是,自由黨和日本民主黨兩黨聯(lián)合形成了長達三十八年的“自民黨”一黨支配體制。經濟上全面恢復至戰(zhàn)前水平,并且開啟了高速成長的新時期。工人運動也開始從政治轉向了經濟訴求,勞動節(jié)游行示威的口號從“反對工會御用化”改為了“漲工資”。這個時期的知識人備感失落。熱衷于社會運動的清水幾太郎就寫道:“我們好像一直在做向池塘里扔小石子一樣的事情。扔進去的時候,雖然引起一陣漣漪,但漣漪很快就會消失,連石頭也會消失在水中……我的身心已經變得疲憊不堪?!倍脤⒎騽t寫道:“我們的新任務本質上不只是拆解天皇或集體的意識形態(tài),而且要建立自由的個人主義式的主體性。但我們有意與西方競爭,卻又不幸注定成為‘終極的消費主義式的空洞’,只是以購買行為來肯定和重新確保個人?!?/p>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迎來了一九六0年的安保斗爭運動。就客觀結果而言,安保運動失敗了。但各方的反應卻大相徑庭。一九六0年六月十九日凌晨,《安保條約》自動生效之時,守在廣場上的清水幾太郎遺憾地哭了出來,而丸山只是看了一眼手表,說了一句“啊,時間到了”。事實上,丸山認為自己非常成功,“從根本上說,對政治漠不關心的現象在大眾社會中普遍存在,但過去一個月的情況表明,在戰(zhàn)后十五年間,國民中抵抗強權的健康的民主主義意識已經扎根于日常生活”。這樣的判斷與當時同樣是反對派的學生群體大相徑庭。簡單地說,是丸山把反安保斗爭的爭論點從修改《安保條約》轉移到了捍衛(wèi)議會主義的問題上,從而感覺到了勝利。而他這種解釋,對要“撕碎安保條約”的激進派學生而言,毋寧說是一種背叛。
此外,對于普通市民而言,丸山也高估了自己的成就。按照大岳秀夫的看法,安保斗爭其實是一種相當弱勢的市民運動,“它不由專職的活動家主導,不依組織的命令行事,而是由在職的普通人展開的自發(fā)活動。市民運動是五十年代后期共產黨同路知識人‘思想上的’自立(與共產黨保持距離)轉變?yōu)椤\動上’自立的結果”,而日本在六十年代的“富裕社會為政治上輕松的、局部的忠誠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不同于運動共同體的緊密關系,它是一種自由進入和退出的弱關系”。大部分參與反對安保運動的市民在失敗的第二天就若無其事地去看電影,去游樂場玩。丸山的知識人地位,正是在這樣的“弱關系”中逐漸衰落了下去。
此外,丸山還要面對更年輕一代知識人的挑戰(zhàn)。吉本隆明就指責了丸山所謂的“民主”是“偽民主”,“是偽前衛(wèi)思想的等級結構中噴發(fā)出的偽進步主義的變態(tài)產物”。而福田恒存則號召學生“與老師們斷絕關系”。竹內洋認為,六十年代吉本與丸山的論戰(zhàn)本質上是知識人代際更迭過程中的話語權爭奪戰(zhàn)。正如丸山在戰(zhàn)敗初期刻意地將自己定義為“新自由主義者”,以區(qū)別津田左右吉、和辻哲郎等“舊自由主義者”一樣,吉本隆明也否定了丸山的“新舊自由主義”的分類方式,將他們統(tǒng)統(tǒng)劃為“戰(zhàn)前派”,而自詡為“戰(zhàn)后派”。
此時期,吉本隆明之所以能成為學生的代言人,也是由于日本戰(zhàn)后教育的大眾化。丸山的精英主義立場在大眾型社會運動中顯得格格不入,這一點他與吉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丸山出生于著名記者的家庭,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后成為法學部教授,而吉本只是出生于東京普通修船工人的家庭,畢業(yè)于東京工業(yè)大學,后來成為一名在野知識人。彼時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已經突破百分之十五,精英教育已然終結。因此,學生群體大多是和吉本隆明一樣出生在普通家庭,靠著自己勤奮努力考入大學的人。他們抨擊丸山是“知識貴族”,對吉本的底層立場懷有親近的感情。
在專業(yè)的學問領域內,丸山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一時期,日本歷史學界正在經歷“精英史”向“民眾史”的研究轉向。前者是以馬克思主義階級史觀及其“對手”,例如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大冢久雄的“西歐經濟史”、石母田正的“日本古代、中世史”等為代表;而后者則是以安丸良夫、色川大吉、鹿野政直、井上幸治的地域史(沖繩史)、女性史、部落史等為代表,他們挖掘出了江戶時代的武裝起義、明治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以及大正時代的“德莫克拉西”運動等以往被忽視的歷史主題,解構了前者的精英主義敘述模式。正如近藤和彥所指出的一樣,相對于畢業(yè)于帝國大學的丸山真男們而言,主導“民眾史”轉向的歷史學者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擴大化(大眾化)的產物。他們不是精英出身,也沒有自視為或被視為精英的接班人,比起以往的正統(tǒng)歷史學中的權力者、偉人,他們更關心像他們自身一樣存在的普通民眾(《社會経済史學の課題と展望》)。色川大吉就批評丸山,“從西歐提取出市民社會這一優(yōu)越的理念形態(tài),從日本提取了部落共同體這一劣態(tài),用前者之長比后者之短,是不對的”,應該“鼓勵人們關注曾帶來了自由民權運動的日本部落共同體的本土力量”。
就這樣,丸山在政治與學問兩方面受到了打擊。但是,丸山霸權的真正衰落,毋寧說還是其逝世后“后現代主義”對傳統(tǒng)史學的全面解構。丸山所主張的“近代主義”“國民國家論”“市民主義”等不論是在日本還是在西方都遭到了徹底的否定。正如與那霸潤所指出的那樣:“明治以后的日本社會所帶來的矛盾與壓抑,并非以前講座派(乃至市民社會派)所認為的‘近代化不徹底’,而是應該從‘近代’本身來重新把握。批判日本的坐標軸,應該從封建制度下研究資本原始積累過程的馬克斯·韋伯,轉換為解構西洋近代社會權力構造的??隆M枭秸婺幸浴瘉斫鉀Q問題的處方箋,不如說是動員了更多的人卷入近代統(tǒng)治的深淵?!本瓦@樣,丸山真男作為戰(zhàn)后知識人的神話,在“祛魅”的后現代主義面前最終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