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記憶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社會記憶往往會出現(xiàn)變化。本文通過地方口頭傳說和歷史文獻等相關資料,對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鯉魚文化及其源流的社會記憶再造進行研究,重點考察浦源村鯉魚文化的產(chǎn)生與變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社會記憶與文化建構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變遷中的文化再造過程。在研究社會記憶與文化建構的互動關系中,探討社會記憶在村落文化再造過程中的意義。
關鍵詞:社會記憶 文化建構 鯉魚文化
* 基金項目:2023年度青海民族大學創(chuàng)新項目“地方村落保護神的建構與重構研究” (編號:15M2023032)。
社會記憶由法國社會心理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其認為集體記憶是對“過去”的社會性建構。在20世紀90年代,揚·阿斯曼(Jan Assmann)與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夫婦在繼承哈布瓦赫的理論基礎上,將理論擴展到文化研究領域中,從文化的角度對記憶的形成進行研究,提出文化是一種記憶的觀點。社會記憶強調(diào)社會性的建構,卻忽略了文化記憶在社會建構中的作用,文化記憶的提出是對社會記憶的一種補充。除此之外,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的研究者一致認為:記憶與遺忘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記憶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遺忘,這種遺忘一般分為:自然性遺忘(永久性遺忘)和保存性遺忘。而阿萊達·阿斯曼則將這兩種遺忘進行具體劃分,列出了七類遺忘形式。在過去口耳相傳的文化傳承方式之下,部分文化隨著傳承人的消失而永久消失,同時有些文化內(nèi)核雖得以保存,但其文化記憶的表述卻與相應的歷史記錄有著極大差異,上述現(xiàn)象在地方村落社會表現(xiàn)較為明顯。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導致的。首先,在過去傳統(tǒng)村落社會中識字率極低,文化記憶的傳承途徑只能以口耳相傳為主。其次,地方民俗精英在記述文化時不可避免會摻雜自己主觀觀念,導致當?shù)匚幕M行重構。最后,地方知識分子對有關文化記憶的歷史考據(jù)的信度較低。
哈布瓦赫指出,社會記憶強調(diào)“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艾F(xiàn)在”的意義在于它不僅為社會記憶在當下提供一種表現(xiàn)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影響到“過去”的記憶。因此,在時間維度上來看,“現(xiàn)在”的社會記憶延續(xù)中,“過去”的社會記憶會受到影響。由此,本文認為基于社會記憶的理論視角探討地方村落的文化再造現(xiàn)象,不失為一種可探索的新途徑。為此,本文以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浦源村(以下簡稱浦源村)鯉魚文化及其源流為研究對象,通過一些文獻資料及田野調(diào)查,考察村落文化因何而生又因何而變,旨在探討以該村落文化為代表的福建地區(qū)的村落中廣泛存在的地方文化記憶在現(xiàn)代社會變遷中的再造過程。
一、記憶中的建構:鯉魚文化的源流回顧
據(jù)村落記載,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村自河南滎陽鄭氏遷徙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在鄭氏遷徙到浦源后不久為確保水源安全開始在溪中放養(yǎng)鯉魚。隨著社會的變遷,鯉魚成為當?shù)氐姆栂笳?,人魚關系由單向保護轉為雙向保護,最終形成現(xiàn)在人魚共生的獨特景觀。關于鄭氏是何時何故開始在溪中放養(yǎng)鯉魚這一社會記憶,在鯉魚文化建構過程和口頭傳承過程中所出現(xiàn)遺忘或記憶再構現(xiàn)象仍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一)鯉魚文化的記憶延續(xù)
/tzr/mcj25Hno3JXHB1h/Q==鯉魚文化作為浦源的社會記憶,正如阿斯曼在《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Das kulturelle Ged?chtnis: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中的觀點,記憶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隨著社會變遷,社會記憶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要逐漸取代歷史事實。因此,在探索鯉魚文化的社會記憶時,同樣需要對歷史事實進行探討。
關于鯉魚文化的建構在浦源村有一個地方性解釋:當?shù)叵茸孢w徙到浦源時溪里就有鯉魚了,后因和上游的何氏產(chǎn)生矛盾,怕他們在水里下毒,才開始往溪里投放鯉魚。由此可見,在當?shù)赜洃浿朽嵤虾秃问系臎_突導致了鯉魚溪乃至鯉魚文化的出現(xiàn),將養(yǎng)魚防毒的典故與兩個氏族之間矛盾相聯(lián)結??梢?,當?shù)厣鐣洃浽诮忉尀楹蜗袝硼B(yǎng)鯉魚這一問題之余,將目光關注到兩個氏族關系之中,將兩者視作鯉魚文化誕生的最初記憶。但這一社會記憶是否與歷史現(xiàn)實相符呢?需要進一步考證才能得到答案。
(二)村落的歷史:對“被遺忘”記憶的探索
通過對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地方志歷史資料的考證發(fā)現(xiàn),鯉魚溪(之前稱為周寧縣東洋溪浦源段)以及鯉魚文化的起源是建立在“養(yǎng)魚防毒”這個基礎上的。然而,兩個氏族之間的沖突卻是當?shù)厣鐣洃浀闹亟āO紹旭和許蓮在研究中指出,從歷史事實出發(fā),“養(yǎng)魚防毒”實際上是由于上游地區(qū)銀礦開采,導致了水質的污染。當鯉魚遇到超標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時,溪中鯉魚就會死亡。這一歷史事實是通過上洋村的史料、《寧德縣志》及《周墩區(qū)志》的記載重建起來的,但浦源村關于銀礦開采的相關記錄并沒有被記載下來。因此,圍繞鯉魚文化的來源所形成的社會記憶“被遺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源流的遺忘:對歷史現(xiàn)實的探討
“遺忘”作為社會記憶的研究取向之一,不可避免的會受以下因素所影響:一是記憶的再現(xiàn);二是“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三是記憶再現(xiàn)過程中的權利關系,鯉魚文化正是在此影響下得以重構而成的。首先是記憶的再現(xiàn),社會記憶雖然是以集體的形式展現(xiàn)的,但是卻由“個人”傳達。在地方村落社會中,“個人”往往由村中在文化事項中具有明顯話語權的人擔任,如村長、長老、知識分子等地方民俗精英,通常由他們通過自己的記憶來傳達集體記憶。
本文根據(jù)康納頓與阿萊達·阿斯曼對遺忘形式的劃分,并通過對浦源村的石刻記載及東洋溪沿岸村落的調(diào)研,暫且將浦源村銀礦“被遺忘”的可能歸結為四種遺忘形式:一是誤解性遺忘,二是自然性遺忘,三是壓制性遺忘,四是內(nèi)因性遺忘。誤解性遺忘,是由于當時浦源村居民對于銀礦開采會導致水源受到污染缺乏足夠認識,并且鄭氏與何氏之間有著矛盾,最終形成浦源村居民將水源污染歸咎于何氏投毒的記憶。自然性遺忘,是指隨著時間流逝,個體、群體、事物等由于新舊更替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而被遺忘的現(xiàn)象。鯉魚溪的形成至今已經(jīng)歷800余年,尤其是近代以來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使地方文化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斷裂,造成了對銀礦開采的自然性遺忘。壓制性遺忘,是指記憶受到意識形態(tài)范疇的破壞性影響。擁有這種壓制的主體多為地方官方權力機構,在對東洋溪沿岸多個村落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只有上洋村有關于開采銀礦的記載,村中張氏后人仍保存著官方準許開礦的文件,證明銀礦的開采并非地方虛構,但相鄰村落并無記載,由此推導可能是由于歷史上官方權利機構的壓制導致這一記憶的“遺忘”。內(nèi)因性遺忘,是受近年來村落旅游開發(fā)的影響,在民俗精英的主導下,村落間的沖突相較于官方開采銀礦更具有故事性和傳說性,為吸引游客將過去的記憶進行重構。
二、村落儀式的記憶:鯉魚形象的區(qū)分
康納頓(Paul Connerton)在《社會如何記憶》中以審判和處決法國路易十六的儀式為例,提出該儀式意在消除前一個儀式(國王加冕儀式)的記憶,“以明確無誤的分解之行,把現(xiàn)在和它的過去區(qū)分開來”。正如康納頓的解釋,浦源也通過儀式將鯉魚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區(qū)分。通過田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在浦源村村民的記憶中,鯉魚有三種形象:普通魚、溪中魚(福魚)和冢中魚(神魚)。普通魚是指那些未曾放入溪中的鯉魚;溪中魚是指在每年放生儀式上由村民放入鯉魚溪中的鯉魚;冢中魚是指溪中死去的鯉魚經(jīng)過祭祀儀式后放入魚冢的鯉魚。三者本質上是同一生物,其形象卻有如此明顯的區(qū)別,這與相應的儀式密切相關。鯉魚作為浦源村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鯉魚在儀式中所產(chǎn)生的形象區(qū)別也與當?shù)卮迓溆洃浀娜宋脑僭炀o密相連。由此分析,儀式的記憶對于進一步研究當?shù)匚幕哂兄匾饬x。
浦源村的鯉魚文化中,從普通鯉魚到溪中鯉魚的轉化是由放生儀式來決定的。在浦源村的鯉魚文化中,放生儀式被視為一個重要儀式,被認為是保護鯉魚資源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種方式。根據(jù)當?shù)貍鹘y(tǒng)規(guī)定,放生儀式一般在特定日期舉行,這個特定的時間選擇與當?shù)氐奈幕叛觥v史背景密切相關,體現(xiàn)了浦源村社會記憶中的文化傳統(tǒng)。此外,浦源村的放生儀式還有特定的地點,在某個特定的水域進行。通過在特定地點舉行放生儀式,浦源村的社會記憶得以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傳承和再現(xiàn),放生的群體也被限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通常由村落中的特定群體或者特定身份的人參與。
在調(diào)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鯉魚溪沿岸的居民會制止游客私自在溪中放生鯉魚,并且鯉魚的形象在儀式前后出現(xiàn)了明顯轉化,儀式前鯉魚就只是普通的動物,但在儀式之后鯉魚則成了村落中的“居民”。儀式地點則特意選取在龍門橋上游,以鯉魚躍龍門的典故,賦予其護佑村民平安、保佑村中讀書的孩子金榜題名的職能。由此,這一儀式在實質上消除了當?shù)鼐用駛鹘y(tǒng)觀念中鯉魚只是自然界常見動物的記憶,在當?shù)刭x予其新的儀式記憶,使其身份實現(xiàn)了由普通魚向溪中魚(福魚)的轉化,把它的過去和現(xiàn)在區(qū)分開來。
溪中魚(福魚)與冢中魚(神魚)的身份轉化是通過魚冢祭祀儀式進行區(qū)分的。相較于上述的放生儀式,魚冢祭祀儀式明顯更為正式和重要,有著一整套對應的流程。魚冢祭祀儀式是浦源村特有的文化,村民為鯉魚修建了魚冢(魚的墓地),每逢重大節(jié)日(一般在正月)舉行祭祀儀式。鯉魚的死亡在當?shù)厝说挠洃浿胁⒎呛唵蔚氖湃ィ莻髡f中的“羽化飛升”。浦源人通過祭祀儀式將鯉魚本身固有的動物身份進行否決,再將其送入魚冢,給予鯉魚新的身份。在當?shù)氐募w記憶之中,鯉魚舉行完儀式送入魚冢后,其就不再只是村中或溪中的“鯉魚”(普通的動物),而是成為當?shù)氐氖刈o神,魚祭儀式賦予了冢中鯉魚與天地溝通的能力。
三、記憶的重塑: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村落文化建構
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政府開始將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發(fā)展領域,旅游業(yè)成為發(fā)展經(jīng)濟的重要一環(huán)。隨著我國不斷推進鄉(xiāng)村文旅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浦源村也開始依靠地方文化、古建筑等多種要素發(fā)展特色旅游村落。在發(fā)展旅游的同時,村落文化也面臨著一些變遷和挑戰(zhàn)。而村落文化的變遷又對地方的集體記憶起著極大的影響。喻曉社、喻洋在《重塑村落文化共同體:農(nóng)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線上傳播的價值與路徑》中指出,“村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關系著地方受眾的鄉(xiāng)土記憶,影響著村民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景區(qū)的開發(fā)使得當?shù)匚幕诖迕窦w記憶中的形象被重塑,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魚祭儀式。鯉魚溪景區(qū)為了吸引游客,魚祭儀式被當?shù)剡x為特有的文化展示。不可否認的是,當?shù)赝ㄟ^對魚祭表演的宣傳引起了更多游客的興趣。然而,過度開發(fā)可能導致地方文化失去本身的神圣性與莊重性。同時,商業(yè)化的活動也削弱了儀式的真實性和純粹性,讓儀式變成了為吸引游客和賺錢而進行的虛假表演。在此影響下,對于當?shù)鼐用駚碚f,集體記憶中的儀式變成了一種表演,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維也對浦源村的村落文化構建產(chǎn)生了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儀式和祭祀活動可能變得越來越邊緣化,逐漸被人們遺忘。此外,游客所帶來的文化記憶也會進一步重塑當?shù)氐募w記憶。例如,有游客會前來祭拜求子,他們認為自古以來鯉魚也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他們在旅游過程中,將自己的記憶附會于當?shù)匚幕?,并且這一說法也被當?shù)厮邮?,成為鯉魚文化的內(nèi)涵之一。但并非游客所帶來的文化觀念都是符合當?shù)匚幕^念的,部分觀念仍會與當?shù)匚幕a(chǎn)生沖突,從而導致村民逐漸對當?shù)匚幕a(chǎn)生不同的記憶。
盡管面臨這些挑戰(zhàn),浦源村的村落文化仍然有著自己的生命力。當?shù)鼐用駥τ邗庺~儀式和祭祀活動的場景依然保持著參與的熱情并且非常重視,這使得村落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傳承和保留。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村落文化的重塑和傳承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更加全面地考慮當?shù)氐臍v史、社會、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等因素,制定出相應的保護和傳承策略,才能保護和弘揚村落文化的精髓,使其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過程中得以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在村落文化記憶的重塑過程中,應當保持平衡,既要順應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趨勢,也要尊重和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和內(nèi)涵。
此外,政府和社會組織可以加大對于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支持力度。通過政策扶持、項目資助、人才培訓等方式,提升村落文化保護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外地民眾及社會組織之間的互動,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來。只有形成政府、社會組織和居民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圍,才能真正實現(xiàn)村落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馮亞琳,[德]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記憶理論讀本[M].余傳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黃娟,任文.遺忘與記憶:“被遺忘”的翻譯家張友松研究——基于社會與文化記憶理論[J].社會科學研究,2020,(03):193-202.
[4]莊瑋.遺忘的福音和詛咒——阿萊達·阿斯曼《遺忘的形式》述評[J].德語人文研究,2017,5(01):71-73.
[5]陳泳超.對一個民間神明興廢史的田野知識考古——論民俗精英的動態(tài)聯(lián)合[J].民俗研究,2014,(06):92-99.
[6]孫紹旭,許蓮.帕累托改進與“鯉魚溪”的形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82-84.
[7]王漢生,劉亞秋.社會記憶及其建構一項關于知青集體記憶的研究[J].社會,2006,(03):46-68+206.
[8][美]保羅·康納頓.社會如何記憶[M].納日碧力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周寧縣政協(xié).鯉魚溪文化研究[M].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15.
[10]汪瑞霞.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生態(tài)及其價值重塑——以江南傳統(tǒng)村落為中心[J].江蘇社會科學,2019(04):213-223.
[11]喻曉社,喻洋.重塑村落文化共同體:農(nóng)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線上傳播的價值與路徑[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53(03):93-100.
[12]張成福.從地方神靈到人文始祖——青島韓家民俗村遺產(chǎn)旅游對神話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3(05):1-7.
[13]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J].歷史研究,2001,(05):136-147+191.
(作者單位:1.青海民族大學;2.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