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焦飛飛(1979~),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上馬街道上馬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是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文章主要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素材積累為重點進行了闡述,在明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的意義,分析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習作素材的積累與引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素材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43-0048-03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提升寫作教學質量,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要結合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科學選擇教學方式,優(yōu)化寫作前的素材累積指導,引領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有話可說,最終呈現一篇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高質量文章。同時,在素質教育階段后,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師有必要加強寫作教學素材累積指導工作,拉近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距離,帶領學生從多個途徑收集寫作素材,完善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寫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的意義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既能夠促使文章立意更加新穎,又能夠使文章充滿真情實感。
(一)促使文章立意更新穎
學生在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后,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進一步實現對寫作內容的創(chuàng)新。如果學生缺少寫作素材,就會在寫作中一直停留在原地,難以得到質的提升。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圍繞人物描寫進行寫作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選擇自己身邊熟悉的親人、朋友,采用的描寫方法也大致相同,這導致不同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內容比較相似。而具備豐富寫作素材的學生,則能夠充分借鑒優(yōu)秀文章中的描寫方法,再結合自己對人物的觀察,呈現出一篇新穎的人物描寫文章,促使文章中的立意更加新穎。
(二)促使文章充滿真情實感
要想保證寫作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就要進行細節(jié)描述,突出特點,將其中的中心思想體現出來。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學習中不斷累積素材,采用更生動方法描述事物,可以讓作文內容更充實且富有情感。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寫“熟悉的人”文章時,學生能夠從已經累積的素材庫中調取相關內容,將“老師”設定為寫作主體,將從日常學習中觀察到的教師形象融入寫作中,通過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突出真情實感。學生可以通過對素材的篩選、加工,構建一個有層次寫作結構,也能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感謝之情,這不僅能提升寫作質量,還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就目前而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對作文寫作提不起興趣以及寫作素材較少且寫作形式固定兩個方面。
(一)學生寫作興趣較低,作文質量有待提高
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小學生難以靜下心完成閱讀和分析其中的寫作方法,對寫作沒有強烈的興趣。此外,由于部分教師開展寫作教學的方法相對單一,指導學生收集素材的途徑也相對有限,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學習狀態(tài),容易對素材收集、寫作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還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將重點放在寫作框架上,忽視了對內容的豐富,沒有形成素材收集思想,一旦教師為其布置新的寫作主題,其就難以寫出新的內容。
(二)寫作素材較少,寫作形式固定
語文寫作并不是簡單對內容進行闡述,而是合理選擇寫作素材,融入恰當的表達方法和自身情感,最終呈現一篇有靈魂的文章。但小學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素材累積指導,所掌握的寫作素材相對有限,一遇到比較陌生的寫作主題不知道該寫什么,甚至不知道從何入手,這直接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即使有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了一些寫作素材,但在寫作實踐中往往采用一種固定寫作方式,套用寫作框架,最終也難以掌握寫作的重點和難點。
三、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的積累與引導策略
作文寫作離不開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只有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形成一定量的記憶,學生在作文寫作時才會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才思,真正做到有話可寫。因而,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并積極對其進行引導,具體而言,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從精讀課本內容、觀察生活細節(jié)、發(fā)掘網絡素材以及注重課堂交流等方面,強化對寫作素材的積累、豐富、延展以及進一步優(yōu)化。
(一)精讀課本內容,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語文教材包含有豐富的知識,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在講解語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結構、課文內容等進行詳細分析,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從而真正做到精讀課文。具體而言,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準備一個好詞好句的積累本,對自己認為優(yōu)質的句子、詞語等進行摘抄,并在積累過程中做好素材分類,方便在寫作時進行運用。例如,《聽聽,秋的聲音》這篇文章包含很多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寫作手法,重點描述了秋天景色的美麗,將秋天中的大雁描寫得非常生動。教師可以借助閱讀指導這一方式,豐富學生語言表達,讓學生累積更多寫作素材。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了解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描寫秋天的景物,鼓勵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并對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記錄,如當學生閱讀到“大樹抖抖手臂”“蟋蟀振動翅膀”時,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運用聽覺描述秋天的,并組織學生講述一下這樣創(chuàng)作的優(yōu)點。其次,文章包含有很多生動詞匯、句子,這些都能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如“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篇豐收的歌吟”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將自己認為優(yōu)美句子抄錄下來,以便于在后續(xù)寫作中借鑒這些素材的描寫手法。最后,在指導學生累積部分素材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文章中有顯著特點的寫作風格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二次整合和加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技巧。
(二)觀察生活細節(jié),豐富寫作素材
要想創(chuàng)作出好的文章,累積豐富的寫作素材非常重要。作為教師,在開展素材累積的時候,不能單一地從課內閱讀入手,也要引領學生觀察自己在生活中看見的、聽見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最終形成可以利用的寫作素材。教師在開展生活素材指導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的寫作靈感,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例如,在以春天為主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春天的氣息入手,也可以從春天的特點入手,從多個方面感受春天的生機盎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感受春風的和煦、春天陽光的溫暖。同時,引導學生觀察春天有哪些變化,如萬物復蘇的景象:冰雪融化、草木發(fā)芽……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對生活細節(jié)的觀察,促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觀察和感受春天,融入自己對春天的情感,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對“春天”這一主題的寫作欲望。
(三)發(fā)掘網絡素材,延展寫作思維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育領域不可忽視的輔助工具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互聯網和語文寫作進行融合,鼓勵學生站在語文學習的角度上對網絡寫作素材進行積累。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對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五位壯士的相關圖片等進行簡要介紹,并為學生講述五位壯士的英勇事跡,激發(fā)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認為感動的人物語言、故事情節(jié)等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內容,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感受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通過網絡視頻豐富學生寫作素材,不僅能夠創(chuàng)新學生語文知識體系,也可以在使學生寫信實踐中加深對人物事件的理解,提升知識運用效果。再如,對習作“游 ”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閱讀《頤和園》例文,并指導他們收集相關的歷史背景、文化特色等,他們根據收集到的材料仿寫或者續(xù)寫一篇《游頤和園》。由于很多學生沒有參觀過頤和園,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頤和園相關視頻與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頤和園的方方面面,促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有效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真正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等對寫作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幫助學生突破以往的寫作常規(guī),在激活學生想象力的同時,發(fā)展其思維能力。
(四)注重課堂交流,優(yōu)化寫作素材
在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眾多素材進行甄選和解析,保留其中比較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并融入自己的寫作中,賦予素材全新的生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真切明白,并非累積的所有素材都可以引入寫作中,而是要結合寫作的實際要求以及自身的表達目的等進行選用,真正發(fā)揮素材積累的真正價值。例如,對以“家庭成員性格”為主題的寫作,在講評前,教師可以挑選幾名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介紹,如“寫作的主人公是誰,這個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重點介紹了哪些事情以展現出主人公的性格”等,也可以讓學生讀一段自己認為寫得不錯的地方。在交流之后,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比較期待誰的寫作內容?期待的原因是什么?”對一些不具有吸引力的內容,學生們基本都會表現出不感興趣,而對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內容,往往更能引發(fā)情感共鳴……經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學生就會逐漸明白在寫作時不能從單一的角度入手,而是要形成讀者意識,要善于選擇新穎的、別人沒有發(fā)現的內容和主題。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們談一談聽讀其他同學寫作段落的感受,這其中,往往是詳細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的文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而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相關片段進行改寫,融入自己日常積累的寫作素材,使得寫作內容更加趨于飽滿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四、 結論
在小學語文寫作實踐中,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素材庫,就很難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準確表達出來,也難以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寫作情感,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內容就趨于枯燥、乏味。為此,教師要了解學生實際的作文寫作情況,找到相關問題的根源所在,并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寫作素材累積指導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調動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收集寫作素材的熱情,幫助學生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促使學生創(chuàng)作出有情感、有內容、有深度的好作文,讓他們切實體驗到親自寫出一篇優(yōu)秀文章后的愉悅感,從而有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和作文寫作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俞芳.用好課本來寫作——談小學語文寫作“課本”資源開發(fā)[J].語文教學通訊,2024(2):83-85.
[2]齊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實踐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3(36):93-95.
[3]馬梅英.著眼生活,趣味寫作——生活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3(24):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