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犁
民主,這一崇高而又偉大的目標,以極大的魅力激起共青團遼寧省委一班人的向往和追求。
令人欣慰的是,他們把向往化為實際的步伐,把追求傾注于日常的工作中,從現(xiàn)實生活所能提供的條件出發(fā),在團省委機關內部形成了一套嶄新的民主選拔干部機制,為改革和完善現(xiàn)行干部制度、建設社會主義民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他們看來,民主在于建設,民主選拔干部應該從封閉到公開。
這個辦法已經(jīng)試行了兩年
1984年底,經(jīng)自薦、推薦產(chǎn)生了機關后勤勞動服務公司經(jīng)理;
1985年1月,在自薦、推薦、考試答辯、民意測驗的基礎上選拔了7名副處級干部;
1986年3月,經(jīng)民主推薦選定了機關工會副主席;
1986年9月,經(jīng)民主推薦、組織考核產(chǎn)生了機關辦公室文秘科長;
1986年12月,通過“三個渠道,一個保證”(即民意推薦、組織考核、素質測評,機關黨委保證)的民主選拔方式,確定了機關副處級調研員和正、副主任科員。
兩年的實踐,至少說明兩個問題:新的干部選拔制適應了改革形勢,富有生命力;有群眾基礎,深得人心,并在實踐中逐漸系統(tǒng)化、科學化。
是“相馬”還是“賽馬”
過去,干部選拔制度的確存在不少弊端。一度,社會上相當推崇“伯樂相馬”。團省委機關也是一樣。青年人渴望成長,希望領導學學“伯樂”,別把自己埋沒;領導又何嘗不想當“伯樂”,使手下的干部脫穎而出?
然而,他們發(fā)現(xiàn),領導與群眾的想法共同暴露了干部制度上的一個缺陷:就是忽略了在選拔干部問題上的群眾意見。其結果好比“相馬”,全憑“伯樂”的眼力??v然“伯樂”的眼力是高明的,也會有不少“千里馬”被埋沒,更何況“伯樂”有時也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很難擔?!跋唷背鰜淼膫€個都是千里馬。以往有的組織部門關起門來考核和內定干部,這種封閉的、神秘的選拔方式,容易強化領導者的主觀感情色彩,難于對干部的德才學識有個比較客觀的、科學的評價。致使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提了一個人,冷了一批人”和“不管提了誰,意見總是一大堆”的現(xiàn)象。為從根本上克服這些弊端,團省委黨組決定從自身做起,變“相馬”為“賽馬”。
——“相馬”是在極小的范圍內秘密地進行,而“賽馬”則是在全機關內公開或半公開進行。
——“相馬”主要是看平時留給領導的印象,由組織部門單獨確定,而“賽馬”則要在全機關面前展現(xiàn)個人的能力和才華。每個干部既是參賽者,又是評判者,群眾意愿將作為一種制約因素,對組織部門的決策起重要作用。
1984年以來,團省委黨組先后提拔了6次干部,每次都把民意測驗作為依據(jù)之一。這種民意不是簡單的隨意表態(tài),不是籠統(tǒng)地“我覺得怎么樣”;它有一系列的參照系,“根據(jù)素質測評……”“根據(jù)工作量記錄……”“根據(jù)答辯能力……”。
不要以為這只是個口頭語的演變。其實,它表明人們思維程序的變化,也說明民主的成分已經(jīng)滲透到干部選拔機制中。
不僅賽知識,還要賽能力
如今,各類知識競賽都講究擺起擂臺,搞個搶答。團省委將這一時髦的形式引進干部考核工作中,頗動了一番心思。
團的工作很強調抓基層、打基礎,答辯競賽就圍繞著考察和強化答辯者抓基層的能力進行。比如,在一次選拔副處長的答辯會上,主持人宣布了一道題:“你認為增強基層團組織的活力應解決什么問題?”然后限時并分頭答辯。同一題目不同的人來回答,水平的高低即刻顯現(xiàn)出來。
他們還根據(jù)團的工作具有較強的社會性這一特點,著重考察干部處理各類問題的實際能力。一次答辯會上,就提出了“你如何處理團組織與其他部門的關系?”“你怎樣調動部下的積極性?”這兩道題。答辯者一致感到,答好這類題,決非易事,不能靠臨時突擊。不僅要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實際工作的經(jīng)驗積累。
為了進一步了解答辯者的知識面及應變能力。在答完“官方”的問題之后,還有群眾咨詢限時搶答,應辯者要經(jīng)受“面面觀”。
幾個環(huán)節(jié)的答辯競賽,各人的思想水平及工作能力具有了可比性。即便在民意測驗中獲得了優(yōu)勢,也決不意味著就有了提升的把握。有位干部,民意測驗票數(shù)頗多,經(jīng)過答辯,暴露出實際能力較差,票數(shù)銳減,最后被淘汰。
可見,答辯競賽,不僅是搶答知識,更是搶答能力,干部的思想水平、應變能力及層次差異一目了然。擂臺不是虛設的。
“流水帳”的價值
團省委機關干部每月填寫一份“個人主要工作月報表”。要把自己一個月內干的幾項主要工作、完成情況、引起的反響逐一填寫清楚,并由部門負責人簽字。
部室領導隨時填寫《突出政績卡》,每半年填寫一次《群眾評議表》;組織部門年終考核,填寫《干部考核寫實表》,然后一并歸入考核寫實檔案。
有人也許覺得這是“流水帳”。不錯,一張張表格摞起來,象個帳本,然而,沒有“流水帳”,勢必是一筆糊涂帳。大家都糊里糊涂,就談不上比較。
一位干部的“工作月報表”是這樣填的:12月份做的幾項主要工作是—
1.12月1日至4日去鐵嶺、昌圖、法庫三個縣考察建少年宮情況和省政府表彰的少年之家情況。
2.三次到省財政廳落實青少年專項經(jīng)費100萬元的分配方案。
3.編完兩期團的《情況交流》。
4.整理一份有關同志的出國鑒定。
5.起草一份關于全省100萬元青少年專項經(jīng)費使用辦法的規(guī)定。
6.起草一份關于選聘《情況交流》通訊員的決定。
“流水帳”記錄的是每人的工作實績,相互間就有了可比的客觀依據(jù)。誰干得多,誰干得少;誰干得好,誰干得差,只要一翻開“流水帳”就一目了然。憑實績說話,大家心服口服。
“流水帳”記載的是干部的成長歷程,是生活和工作的積累,也是一本活的檔案,有利于組織部門客觀地評價、選拔干部,改變評價干部靠“印象+感覺”“在副詞上作文章”的傾向,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請電子計算機幫忙
為了比較準確地掌握干部素質,他們依據(jù)管理科學的原理,把干部的全面素質分解為若干單項素質,請機關干部填寫《干部素質測評表》,然后將表上的數(shù)據(jù)輸入電子計算機。
如今打開電子計算機,熒光屏上便可顯示出三個排列順序:
一是干部橫向比較綜合素質排序,即按馬列主義水平、政策水平、開拓精神、組織能力、文字能力、工作效率等13項素質綜合比較后,列出機關干部的排號;
二是單項素質橫向比較排序,即13項素質中諸項素質干部比較的排號;
三是自身素質縱向對比排序,即本人的13項素質比較后的排號。
現(xiàn)代化的運算工具的確幫了他們大忙。經(jīng)過計算機搞素質測評,減少感性色彩,更加接近客觀;干部間的素質比較,更利于組織部門客觀評價干部,擇優(yōu)提拔;個人的素質比較,使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明確努力方向。
提倡自薦鼓勵自薦
團省委機關在民主選拔干部過程中,積極倡導機關干部自薦。同時,也考慮到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及個性差異,對那些雖有能力但還缺乏自薦勇氣的人,也是平等地予以考慮。經(jīng)過這樣分層次的要求與引導,在機關內逐步培養(yǎng)一種自薦的風氣與習慣。
以往提拔干部怕競爭的人多,而現(xiàn)在卻提倡大家自薦,這一變化更有利于干部的培養(yǎng)和選拔。
——培養(yǎng)了干部的開拓意識和責任心。一次選拔中層干部,一位剛來機關一年多的女大學生勇敢地站出來自薦,并以擬任職務的要求考慮工作、提高自己。最后她雖未被提拔,但她卻體驗了深層意義上的責任感。
——培養(yǎng)了干部的參與意識和自信心。在第一次民主選拔干部時,自薦的只有兩名,過后還把它當笑話。經(jīng)過一段實踐,自薦者達14人。不少人都把自薦作為關心事業(yè)、施展理想和抱負的極好機會。
——鼓勵大家競爭,擴大了選拔干部的范圍。誰有能力,誰肯干,就大大方方地亮相。
他們有了平等競爭的機會
青年們不懼高手,就怕沒有平等競爭的機會。民主選拔干部機制的形成恰恰為全機關的青年創(chuàng)造了一個正常攀比的環(huán)境、攀比的氛圍和平等競爭的條件。
論資排輩的陳腐觀念被打破了,新老可以競爭。推選勞動服務公司經(jīng)理時,同臺發(fā)表施政演說的是一位兩鬢如霜的老同志和一個進機關不久的大學生。資歷再不是選拔干部的“底牌”了。
文憑“亮”不是“本錢”,關鍵要看實力。第二次民主選拔的7名副處級干部中,本科學歷的2名,???名,業(yè)大、函大4名。都是靠個人的實際能力當選。
衡量干部的標準和尺度是同一的,衡量的方式是嚴密的。檢驗者是幾十雙眼睛,比的是素質的高低。大家深有感受地說:過去提干,領導怕攀比,上去的同志怕孤立,沒上去的有怨氣。而在今天這個環(huán)境里,競爭有同等的機會,提上去的有勁頭,沒提的也是心悅誠服。
不必為“搞關系”動心眼
社會上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年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關系最重要。機關里也曾有人總結過這樣的訣竅:上頭“沒根”,休想提拔。致使一些人在領導關系上“動心眼”。
實行民主選拔干部后,個別人以為這回得“眼睛向下”,以特殊方式去維系群眾關系。然而,最近民主選拔了這樣兩個干部:一個是從不故意在領導面前表現(xiàn)自己;一個是沉默寡言,極少到別的部室“串門”,不會取悅于人的老實人。
從中大家看到這樣一個事實:民主選拔干部的機制是諸種因素相互制約的科學系統(tǒng),處理領導關系和群眾關系,不用動心眼,不用揣摩,不用在這方面耗費精力。只要正派有能力,不會“搞關系”也能上。
把機關黨委請進來
為了保證民主選拔干部更穩(wěn)妥,更細致,團省委黨組決定機關黨委參與干部的選拔工作,真正起到監(jiān)督作用。
由于機關黨委抓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平時最注意了解干部在機關內外的表現(xiàn),對干部全面評價時比較有發(fā)言權。
機關黨委的同志還深入到全省9個團市委,了解團省委機關干部下基層工作的表現(xiàn),傾聽基層團員青年的反映,把意見直接帶給黨組,便于黨組決策時參考。
黨組在討論干部任命前,將民意推薦、組織考核、素質測評基礎上產(chǎn)生的人選,首先征求機關黨委的意見,進一步對干部質量加以認定,保證優(yōu)中選優(yōu)。這樣,機關黨委不僅對民主選拔干部工作起到了監(jiān)督保證作用,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威信和地位。
可以這樣上,也可以這樣下
遼寧團省委機關經(jīng)過兩年多的探索、實踐,終于形成了“民意推薦,組織考核,素質測評,機關黨委保證”的系統(tǒng)的民主選拔干部機制。兩年來,他們通過“三個渠道,一個保證”選拔產(chǎn)生了科級干部11名,處級干部15名,全機關干部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
到此,定會有人要問:黨管干部的原則是否變了?他們的回答是:不僅沒變,而且在加強。黨是否管了干部,關鍵要看選用的干部是否符合干部路線、政策和標準;民主選拔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黨組的領導下進行;對于“三個渠道,一個保證”所產(chǎn)生的一致人選,黨組基本同意;對不一致者重點把關,這樣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趨于科學和嚴密。
面對成績,他們仍在繼續(xù)探索。按照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改革的要求,他們在用民主選拔干部機制解決了“上”的問題后,還將用同樣的辦法解決“下”的問題。
今年,他們還將對中層以上的干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優(yōu)秀的要表揚;基本勝任的要指出差距,定出提高措施;不勝任的要亮“黃牌”,并限期改進,仍然變化不大的要免去職務,另行安排。他們要以實際行動,建設科學的民主的干部選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