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華
一九九七年初,接獲一封來自英倫的函件,是作客倫敦的傅敏寄來的。傅敏在信中說一九九六年傅聰重訪波蘭,發(fā)現(xiàn)了當年傅雷寫給傅聰波籍鋼琴老師杰維茨基教授的十四封信。這批信件多年來一直收藏于波蘭,從未公開發(fā)表過。這次傅聰、傅敏想請我把信件譯成中文,收錄在即將出版的《傅雷文集》中。
由于已有翻譯及譯注《傅雷家書》的經(jīng)驗在先,當時心想這批傅雷書信,內(nèi)容既與《家書》息息相關(guān),應(yīng)該不致太難翻譯,誰知動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事實卻并非如此。
首先,函件是當年傅雷寫給傅聰波蘭籍鋼琴教師杰維茨基教授的,前后十四封,由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二年,時間跨越八年之久。信中的傅聰,由負笈波蘭的年輕學子成長為蜚聲國際的演奏家,變化不可謂不大。而身處中國的父親,處處為愛兒操心的舐犢之情,也的確叫人感動,這一番東方慈父內(nèi)心深處流露出來的真情摯意,原以法文寫成,如何才能經(jīng)翻譯還原成中文,不增不減,點點滴滴地流入讀者的心坎?其次,原文雖由法文寫成但作者畢竟是個中國人,懷有中國人的情操、思緒,把這些全屬東方的情感理念,訴諸法文,已經(jīng)在東西文化之間跨越了重重屏障,如今,要把傅雷當年由東向西跋涉的長途,重新經(jīng)歷一遍,然后再反向而行,卻又須竭力再現(xiàn)原信的典雅與文采,又談何容易?傅雷一向以文筆優(yōu)美精確見稱,要譯傅雷又似傅雷,可說是翻譯上的一大考驗。
整個翻譯過程,可說是阻礙重重。這才發(fā)現(xiàn),身為認真的譯者,要在中法語文之間、東西文化之中周旋回轉(zhuǎn)而進退有據(jù),運作自如,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我只能將翻譯上述十四封法文函件所遇的困難及解決的方法如實記下,作為我紀念傅雷先生于今年四月十日“九十冥誕”的一點獻禮!
翻譯之初,最要緊的是要確定譯文文體的基調(diào)。這批函件既然是傅雷當年寫給傅聰業(yè)師杰維茨基的,語氣當然彬彬有禮,主客分明。如此一來,傅雷寫給兒子或好友信件如家書或致宋淇函的文體,都不能作為仿效對象,所幸傅雷傳世的尚有其他信件,如致黃賓虹書信,可供參考。黃賓虹是傅雷的忘年之交,意氣相投,兩人時常書信往返,這些信件的體裁格式,正好作為翻譯上述函件的借鑒。由于黃為藝術(shù)大師,杰為鋼琴大家,且兩人均年高德劭,因此,譯者揣摩當年傅雷致函杰維茨基時,如以中文書寫,所用筆調(diào),當與致黃賓虹函相去不遠。然而,杰維茨基畢竟是西方人,傅函原文畢竟是以法語寫成,而內(nèi)容又涉及許多西方文化、西方社會特有的事物,因此,在化法為中的過程中,亦不得不顧及原函含蘊的異國因素,故譯文文體不能全用文言,而必須以文為主,以白為輔,在適當?shù)牡胤?,文白摻糅,這樣才能達致兼容并蓄的功效。傅雷曾經(jīng)致函羅曼·羅蘭,原函以法文書寫,由傅譯專家羅新璋譯出,此信的筆調(diào),可作上述十四函中譯的參考。例如稱謂的翻譯,原函中稱杰維茨基為“Cher Maitre”,如按中文格式,大可譯為“杰先生道席(有道、著席、座右、賜鑒)”等,但如此一來,深恐文言氣息太重,且杰維茨基與傅雷實為平輩,雖然客氣,亦不必全用傳統(tǒng)中文書信方式譯出,故參照羅新璋譯“傅雷致羅曼·羅蘭函”筆調(diào),譯為“親愛的大師”,以保存部分異國情調(diào),而“Cher Maitre et ami”,如譯成“親愛的大師及朋友”,則嫌累贅,且不合中文行文慣例,故改譯為“大師吾友”。
又如代名辭的處理。在中文語法里,代名詞的使用,遠較英語或法語為少,不論文言白話皆然。行文精練如傅雷者,在比較正式的文章中,更絕少用“你、我、他”等字眼。因此,傅雷每次在函件里稱呼對方時,應(yīng)該譯成“先生、吾公、尊駕”,而不是“您”;而提到“Votre bonne let-tre”,“votre aimable lettre”,“votre précieuxenseignement”時,就必須按上下文譯為“尊翰”、“大示”、“手教”等說法;收到來信,也就得譯為“大函奉悉”、“大示拜收”,“頃奉手教”等;遲于覆信,則為“稽覆為歉”;久未通函,則為“疏于箋候”。對方的意見,是“高見、尊意、宏論”,自己的見解則為“管見、鄙意、淺識”;向?qū)Ψ角蠼?,為“暢領(lǐng)教益”,自己表達意見,則為“竊以為”。這種文體,正好與法文原函之中典雅雍容的文體互相配合,倘若以現(xiàn)代漢語的寫作方式一概譯為“你的來信”,“我的意見”等,則與原函的精神,相去甚遠矣!
再如談到法文函件結(jié)尾時特有的形式。這種古雅的致候方式,時至今日,仍然保存,可說是外籍人士學習法文寫作的一大難關(guān)。一般來說,函末致候的方式,視乎寫信人及收信人兩者的身分、地位、關(guān)系、交情的不同,而大有差別。舉凡文化悠久的民族,在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上,尊卑貴賤的層次,愈見細致,而反映在語文表達方面,也愈形復雜。傅雷曾在法國負笈四年,對法語造詣極深,因此,這十四封函件的函末致候語,也多姿多彩,極盡變化之能事。可是這些語句如“mes respectueux hom-mages et mes sentiments bien dévoués”,“l(fā)assurance de ma considéralion biendistinguée et mes amitiés les plus fidèles”,“mes solutations bien distinguées”等等,連譯成英文,也通常簡化成“best regards”、“best wishes”之類的說法,假如直譯照搬成中文,就變成“請接受我崇敬的禮贊及誠摯的感情”之類,根本就顯得語無倫次。倘若以這樣的中文,來譯出翻譯大師傅雷的函件,豈非失敬之至!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之中,必須仔細推敲斟酌,盡量以中國固有的致候用語來譯出原文的意思。所幸中國傳統(tǒng)用語之豐,比起法語來也不遑多讓。盡管中文簡而法文繁,但意義上依然對等。于是,在翻譯中,就酌量選用了“敬頌道棋”、“祗候道綏”、“敬頌道安”、“敬候道綏”、“敬頌道履清吉”、“敬頌近安”、“肅候道綏”、“敬頌大安”等,來表達原文豐富多變的姿彩。當然必要處更需小心分辨,作出調(diào)整。例如信末表達感謝或問候之意,則依情況譯為“敬致謝意、感不勝言”、“尚乞珍攝為幸”等語。其中有兩三處表達祝賀之意,如“Je voussouhaite Bonne Année1961”及“Mes meilleurs voeux pour Madame et pourvotre nouveau-né”,按原文直譯應(yīng)為“我祝你一九六一年新年快樂”及“僅向夫人及您的新生兒致賀”,如此譯文,必與前文格格不入,故分別譯為“并頌?zāi)觎奔啊安㈨炾H府均吉”。
余光中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于一九九六年四月一日至三日舉辦的“翻譯學術(shù)會議——外文中譯研究與探討”中,曾以《論的的不休》為題,發(fā)表論文,在文中,他提到“在白話文的譯文里,正如在白話文的創(chuàng)作里一樣,遇到緊要關(guān)頭,需要非常句法、壓縮用詞、工整對仗等等,則用文言來加強、扭緊、調(diào)配,當更具功效。這種白以為常、文以應(yīng)變的綜合語法,我自己在詩和散文的創(chuàng)作里,行之已久,而在翻譯時也隨機運用,以求逼近原文之老練渾成”。余教授此說,令我頗有同感。譯傅雷上述函件而不用“文言來加強、扭緊、調(diào)配”,一定難竟全功。
翻譯時除了通讀原文、了解背景、精通譯出語語法之外,還必須熟悉原作者的行文慣例及修辭特色。一般來講,把中國作者所寫的外語,還原翻譯成中文,可以說容易,也可以說難。容易的是還原時,有原作者的中文寫作可為參考,字斟句酌時有所信據(jù),不致偏差太遠;難的是珠玉在前,譯者的功力,即使談不上與原作者銖兩悉稱,亦不應(yīng)遜色太多。而傅雷的譯著,一向以用字豐富、行文流暢、色彩變化見稱,要翻譯傅雷的函件,自然不得不格外留神。除了宏觀的精神要掌握之外,微觀的小節(jié)也不能放松。譬如說,傅雷每次在信中提到傅聰時,不論是家書或致友人函件,絕對不用“聰兒”兩字,而只用“聰”。這一點與一般人行文習慣略有不同,故翻譯時,“mou fils Tsong”寧愿譯為“小兒傅聰”,而不譯“聰兒”。又傅雷在書翰中提到“又及”時,通常放在文句之后,而其地址、日期的寫法,也有一定的格式,翻譯還原時,不得不一一兼顧,以存全貌。
傅雷這一批信件,內(nèi)容雖與《家書》息息相關(guān),彼此呼應(yīng),但為父者身在中國,心系彼邦,時時刻刻以兒子的事業(yè)前途為念,往往有遠水救不得近火之慮,焦灼之情,溢于言表。以傅雷剛直不阿的個性、原本不該時時有求于人,這批信件中,卻一反常態(tài),屢屢致函杰老師,央其出面為傅聰前途籌措,愛子情切,也就不顧其他了。因此,信件中有些內(nèi)容,在翻譯時頗難處理。例如,傅雷不斷提醒杰老師傅聰對其尊敬有加,感恩萬分,并稱傅聰為其“votre fils spirituel et artistique”,這種說法,在中文文言里極難表達,充其量只能譯為“先生精神及藝術(shù)之子”。于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函件中,傅雷再一次提到杰老師與傅聰情同父子,請其盡量將傅聰留在門下,以便其能繼續(xù)進修。這次所用的字眼是“notre enfantcommun”,直譯應(yīng)為“我們共同的孩子”,這種說法倘以文言表達,不論如何精簡,如“你我共子”,“吾等共子”等,都顯得不倫不類,故經(jīng)再三斟酌,只好把全句譯為“先生與鄙人對共同關(guān)懷之子意見相符,所望相同……”。原函的類似用語,層出不窮,原為西方特有的表達方式,一旦還原為中文,就煞費周章,既要不損原意,又要讀來暢順自然,不著痕跡,在兩種文化的抗衡與對立中,求得妥協(xié),誠非易事。
涉及翻譯技巧的難題,當然很多,舉其要者,包括專有名辭、修辭、字義等各方面。先說專有名辭,一般來說,人名、地名的翻譯不可輕忽,所幸只要譯者慎審從事,都有一定的法則可循,譬如查閱參考資料,或向有關(guān)人士查詢。函件中提到的鋼琴家Yen,Mr,Chu Tu-nan及Mousieur Ma,分別為殷承宗、楚圖南及馬思聰。這些人名的還原,都是向傅聰求教得知的。至于“TaiChi Chang”的地名,則請教了居住北京的傅敏,方知為“北京臺基廠”,而不致譯出“太極”之類的笑話。盡管如此,還是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誤會。由于函件中涉及極多有關(guān)音樂的辭匯,例如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的名字,曲目的名稱等等,每一個都必須反復求證,方能譯出。其中傅雷于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信中提到的一位LuDé-Lougne,據(jù)悉是蘇聯(lián)指揮家安諾索夫的弟子,這位指揮家的大名,在各類音樂辭典中遍查不獲,最后只好求教中大音樂系教授,經(jīng)教授再次詳核,依然不得要領(lǐng),于是不得不按法語發(fā)音,音譯為“呂得盧涅”。誰知譯稿寄出后,在傅聰、傅敏的電話及函件中,才得知竟然是“李德倫”!原來,李德倫的姓名,一到蘇聯(lián),按當?shù)匕l(fā)音轉(zhuǎn)變?yōu)槎砦模道自儆啥砦淖g為法文,接著又由我從法語譯為中文,轉(zhuǎn)轉(zhuǎn)折折,竟然變成了“呂得盧涅”。這光景,就像兒時所玩的游戲,一行十童,將某一句話連續(xù)相傳,由第一童所說之語,傳至第十童耳中,已變得面目全非了。小至一個人名的轉(zhuǎn)譯,亦波折重重,翻譯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其次說到字義方面。翻譯時必須瞻前顧后,注意語境,除非是某些法律文件、哲學著作或科技文件,否則切忌一字一譯,對號入座。譬如說“travailler”一字,一般譯為“工作”,在傅雷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八日函件中,曾請求杰老師介紹一處波蘭城市,以便傅聰在暑假期間前往“pourquil aille travailler pendantlété”。在這之前,傅雷在同一段中已連用兩次“travailer”。此三處“travailer”,在譯文中分別譯為“進修”、“工作”及“自習”。第三次的“travailler”特別不容易譯。由于傅雷訓子極嚴,要兒子在夏天繼續(xù)進修,絕不許貪圖區(qū)區(qū)小利,賺取外快,故此處不能譯“工作”,否則傅聰就有“打暑期工”之嫌。再者,杰老師休假他往,不能指導,故亦不能譯“進修”;最后經(jīng)反覆思考,譯為“自習”,以便名實相符。譯事之難,往往在乎常見淺字的定位與辨義,見微知著,翻譯家的用心良苦,又豈是一般讀者可以體會呢!
最后,說到修辭方面,中文之美,常見諸一字一辭的推敲。例如,“大音樂家”與“音樂大家”兩辭,讀來節(jié)奏有別,韻味不同,因此認真的譯者在譯著完成之后,必須在心中反覆吟誦,仔細玩味,才能剔除沙石,精益求精。傅雷法文函件譯成后,曾經(jīng)分別寄給傅聰、傅敏、羅新璋、施康強諸位先生審閱。承蒙傅聰、傅敏在具體內(nèi)容上修改錯誤,羅、施兩位在文體修辭上提供意見,使我非常感謝。
這次翻譯傅雷法文函件十四封,譯稿不足兩萬字,但前后歷時數(shù)月,修改共七八遍,通讀《傅雷致黃賓虹書信集》約五六次。試想,翻譯十四封書信,就遭遇這種種困難,而傅雷先生翻譯五百萬言經(jīng)典名著,若非長年累月伏案書齋,嘔心瀝血,埋頭苦干,又豈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光耀譯壇,澤被人間?
值此傅雷先生九十冥誕的日子,一個跋涉譯途的后來者,僅以此文,向先賢致以衷誠的禮贊。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