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張捷 趙冉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北京100010)
摘要采用火針點刺百會,點刺尺澤、委中浮絡出血為主,治療組急性腦梗塞66例,設單純藥物降纖酶對照組62例,2療程后比較火針通絡療法優(yōu)于單純用藥物對照組的療效(P<0.05)。
主題詞急性腦梗塞/針灸療法火針療法活血通絡
自1997年5月~1998年10月對6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運用火針進行通絡活血治療,同時用單純藥物治療62例,現(xiàn)將兩組療效對照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入選病例為我院針灸科的急診留觀及住院患者,均為急性起病,有神經功能缺損,且在治療前經頭顱CT證實并除外腦出血。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神志昏迷者及已用抗凝、溶栓劑治療者均不予入選。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根據1986年全國第二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來評定,輕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5分。中醫(yī)辨證標準根據患者的主要癥狀及舌苔脈象,分為虛實兩組,包括氣虛血瘀及風痰阻絡型。治療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齡45~83歲,平均62歲;病程最短2小時,最長為1周;其中神經功能缺損輕度24例,中度33例,重度9例。對照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齡40~78歲,平均60歲;病程最短12小時,最長1周;神經功能缺損輕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9例。治療組及對照組在年齡、病情嚴重程度、中醫(yī)辨證分型等的分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
2治療方法
2.1火針通絡治療組
火針點刺百會,尺澤、委中處浮絡點刺出血,每日針1次,10次一療程,隔1天進行第2療程,同時輔以降纖酶5 U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每日1次,共3天。
2.2單純藥物治療對照組
采用降纖酶10 U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點,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
治療期間兩組均根據病情采用常規(guī)降顱壓及調整血壓治療。
3療效觀察
3.1療效標準
依據上述評分標準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0天及第20天各評分1次,并根據治療后缺損分值的降低率進行評定。
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
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
好轉: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
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0~17%。
3.2實驗室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3,10天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及纖維蛋白原(FIB),并常規(guī)觀察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
3.3治療結果
治療20天兩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率的比較見表1,中醫(yī)辨證分型與療效的關系見表2,兩組病程與療效的關系見表3,治療開始的時間與療效的關系見表4,兩組治療對凝血酶原時間及纖維蛋白原的影響見表5。從表1可以看出火針治療組治療急性腦梗塞與單純藥物對照組進行比較,療效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
表2示,對照組氣虛血瘀型及風痰阻絡型治療效果無明顯區(qū)別,火針治療組風痰阻絡型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氣虛血瘀型。
表3示治療組的療程明顯短于對照組。
表4示兩組治療的療效均與開始治療的時間有關,開始時間越早療效越好。
表5示治療組治療前后PT的t為1.83,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FIB的t為1.726,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對照組治療前后PT的t為1.83, 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FIB的t為1.726, 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
4討論
中風早期腦絡瘀阻為主要病機,火針通絡療法是針灸治療方法的一種,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刺絡出血則為目前針灸治療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二法合用強調的是通絡活血的治療作用。首選督脈的百會穴,因督脈循行通于腦,屬于奇經八脈之一,是人體諸陽經脈之總匯,為陽經之海。百會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諸陽經皆上于頭,腦為髓海,其氣血輸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百會穴,下在風府穴。而腦絡瘀阻則應首選百會,以火針刺之,以通其腦絡瘀阻,并刺尺澤、委中處浮絡出血以加強肢體通絡活血的治療作用。
通過臨床觀察,總結出以下幾點:
(1)火針通絡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未施行針刺治療的對照組相比較,患者神經功能的缺損程度明顯恢復。(2)可明顯縮短病程,使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較滿意的治療效果。(3)風痰上擾型的實證組療效優(yōu)于氣虛血瘀的虛證組,因火針施治屬于瀉法,適于實證患者,故臨床治療應有針對性,以防盲目施治。(4)在施治的時間上,發(fā)病時間越短則療效越好,24h之內顯效可達96%。(5)對凝血機制的影響,因對照組降纖酶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而火針通絡治療方法可加強其作用,能夠延長凝血酶原時間,降低纖維蛋白原,從而達到協(xié)同的治療作用。
(收稿日期:19990322,趙昕發(f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