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敏
《兄弟》是余華沉默了近十年之后——就小說而言——發(fā)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然而讀完《兄弟》上部,失望感卻揮之不去,我憑直覺判斷余華的寫作出了毛病。當(dāng)然,我還保持著對作為一個優(yōu)秀小說家的余華的尊敬,但必須指出的是,余華是在重復(fù)過去的自己,他似乎已經(jīng)走到一個困境和歧途。應(yīng)該說,余華不是以思想深邃見長的作家,他的魅力來自于他的簡單與純粹,他的雋永冷酷的表達方式。但是在《兄弟》這部小說里,作者試圖來寫人性的善惡在“文革”和當(dāng)下這兩個同樣混亂的時代的遭遇,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而且這題目太不純粹——這在通常意義上需要一部史詩性的作品來表現(xiàn),但這恰恰是余華不擅長的。
即便我們現(xiàn)在只是讀完《兄弟》的上半部,但小說的整體面貌不難推測。余華在后記中寫道:“前一個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時代,相當(dāng)于歐洲的中世紀(jì),后一個是現(xiàn)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于今天的歐洲。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jīng)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jīng)歷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余華解釋說:“……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了漫長敘述的欲望,然后我開始寫作這部《兄弟》?!诨謴?fù)長篇敘述能力的同時,我也意識到之前寫作能力的喪失,是因為過于追求小說的精美。其實,小說就像一座城市,細節(jié)很美,但在飛機上俯瞰它的全貌,也許會覺得有某種粗糙感。寫作因為過于追求極致的精美,反而喪失了最原始的真實生命力?!笨磥?,余華在10年的時間里發(fā)生了很大改變。
一 向煽情和淺薄的退化
在人們的印象中,余華的小說彰顯出他理解生活的聰明和敏感,以及挑戰(zhàn)傳統(tǒng)小說價值和小說敘事模式的勇力:描繪人與人之間的殘忍,世事命運的無常,現(xiàn)實生活的灰暗和我們賴以生存的意義世界的荒誕,等等。
在《兄弟》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余華以前小說的影子,“文革”中宋凡平和孫偉的慘死無論如何總讓我想起《現(xiàn)實一種》、《往事與刑罰》;宋凡平對兩個孩子的欺騙式安慰總讓我想起許三觀……《兄弟》表明余華對“文革”的悲劇性缺乏深刻的認識,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閉門造車,這顯示了他創(chuàng)造力的萎縮與退化。今天看來,“文革”的最大悲劇在于使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下降為動物與動物之間相互殘殺的關(guān)系,人性惡的一面在正大光明的旗幟和口號下表現(xiàn)到了極致。而在《兄弟》中,局部細節(jié)的煽情描寫盡管能催人落淚,卻無法讓讀者警醒并得到思想上的升華。迷戀暴力和殘酷的余華讓自己的嗜好在本書中再次得到了體現(xiàn),卻讓人感到他似乎是沉溺于暴力敘事所帶來的快感而不能自拔。閱讀美感與快感的區(qū)別就在于:美感中有善的成分,而快感則不一定有。
在1980年代,余華把人性中的那種冷酷、殘暴描寫到了極點,他淡化了歷史,強化了主人公和周圍一些事物的矛盾性。顯示出人性中文明的一面遠遠抵擋不住野蠻的一面。1991年的《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的一個分界點,此后他的作品現(xiàn)實主義的成分更濃了,用一種溫暖和明亮的筆調(diào)來代替原來的陰森恐怖的氣氛,作品更趨向平靜和具體化了,走向了大眾文學(xué)。到了1993年的《活著》和1995年的《許三觀賣血記》,這種傾向就更加明朗了。余華在《許三觀賣血記》前言中說:“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長度的迷戀,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后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這一切猶如盤起來的一捆繩子,被敘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盡頭?!边@兩部作品都在講述一種生活方式——燦爛之極歸于平淡。
《兄弟》則走向了媚俗,兼有他前期小說的血腥、暴力和后期小說的溫情。《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講述的是小人物的命運,而《兄弟》一開場,“李光頭”已經(jīng)是一個超級巨富了。這讓讀者在看作品時,心里都會留下猜想,憑他一個偷看女人屁股的男人是怎么樣成為富翁的?我相信每個看過《兄弟》上半部的人都已經(jīng)在心里有了自己的“下半部”。在下半部中,宋鋼肯定死掉,和其父宋凡平一樣,他是善的化身,他必是死于對他的兄弟李光頭的愛與責(zé)任,他將追著李光頭,并為他贖罪。
《兄弟》在更大的尺度上模糊了世界的真相,過去四十年來中國人百感交集的復(fù)雜經(jīng)驗被簡化成了一場善與惡的斗爭、一個人性的迷失與復(fù)歸的龐大隱喻。余華終究還是暴露了他作為一個小說家的缺陷,他不是一個善于處理復(fù)雜的人類經(jīng)驗的作家,他的力量在于純粹。當(dāng)他在《活著》中讓人物隨波逐流時,他成功了,但當(dāng)他在《兄弟》中讓人物東奔西跑,做出一個又一個選擇時,就無法細致有力地論證人物為何這樣而不是那樣,其中沒有道理,也無須講道理,宋凡平就要死要活地愛上了李蘭;李光頭這個幾歲的孩子一定要去摩擦電線桿;而孫偉的父親也必須那么悲慘地自殺,他的兒子將純屬偶然地橫死……
這一切都表明,余華在寫《兄弟》時不是在人物的里面,他站在外面,他已經(jīng)感受不到《呼喊與細雨》那樣來自生命深處的尖銳疼痛,他的目標(biāo)說到底也就是講一個有趣的、熱鬧的、看上去“深刻”的故事。由于選擇不恰當(dāng)?shù)墓适聰⑹雎窂?,余華降低了他的志向、誤用了他的才能,向煽情和淺薄退化。
二 難以置信的敘事邏輯
余華的成功在于,他能夠采取一種非常簡單同時又內(nèi)蘊豐厚的手法,按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呈現(xiàn)事物,而且是沒有任何類似經(jīng)驗的第一次呈現(xiàn)。這些事物的形象性,由于感知主體的傾向而顯得絢麗多姿,不僅使小說的意義更易于為讀者理解,而且往往給我們帶來某種特殊的感受。正是這種有別于以往小說線性或塊狀敘事的感性敘事或形象化敘事,使小說的人物形象擺脫了沉重的意義負載,而還原到一種與生活同構(gòu)的本真狀態(tài)。同時,余華先鋒的姿態(tài)和敘述背后的蒼涼,也說明了他對生命更深層的關(guān)懷和同情:命運、時間、不可知的力量,左右著人活著的歡樂和苦難?!昂啙?、冷靜、細致的敘述給了我們真正溫暖生命的體貼和慰藉”①。
而《兄弟》卻一反常態(tài)。一個小鎮(zhèn)上,一位十四歲的小孩,去看公廁隔壁女人屁股被當(dāng)場抓??;一位作家和一位詩人白癡一樣,一邊自稱李白杜甫又比魯迅郭沫若,一邊押著這孩子洋洋得意地在鎮(zhèn)上繞圈;一位被這孩子看過屁股的女人當(dāng)著滿街的人對她丈夫大叫:“我的屁股從來只讓你一個人看,現(xiàn)在讓這小流氓看了,這世上見過我屁股的就有兩個人了……”。派出所警察知道了小孩的惡劣行徑后關(guān)心的不是犯罪與否及如何處置,而是想從這小孩嘴里打聽那幾個屁股。這個孩子因下流而得福:整個小鎮(zhèn)的男性鎮(zhèn)民全都愿意為這孩子買一碗三鮮面,來換取聽他的描述……我覺得,中國社會從來不存在《兄弟》中展示的邏輯和畫面,中國人性饑渴的表現(xiàn)從來是隱蔽的、難以察覺的,從不會如此淺顯,淺顯得讓人目瞪口呆。
謝有順說過,“敘事既是經(jīng)驗的,也是倫理的,被敘事所處理的現(xiàn)實,應(yīng)該具有經(jīng)驗與倫理的雙重品格”②。一個優(yōu)秀作家,寫在紙上的任何一行字,都該有其落點,作家的層次越高,其文字的歸宿精確度也就越高。本來,宏大敘事思潮隱退之后,作家獲得了更大的寫作自主空間,能夠讓個人化的感情、思緒在文本里自由舒展。然而作者卻在這里努力迎合、激發(fā)人的心理中的灰色部分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宋凡平在和李蘭結(jié)婚的大喜日,因兩只雞,被無理取鬧的鄰居們圍攻,慘遭毒打。宋凡平終于哭了,眼淚掉了下來??蛇M屋后,他們像是什么都沒發(fā)生過,燒菜吃飯喝酒,然后津津有味地吃大白兔奶糖,一邊吃一邊開開心心地說笑話,接下去是,“嘰嘎嘰嘎”的床響聲……氣氛的轉(zhuǎn)變,毫無過程。
小說需要說服力嗎?這是被許多人淡忘了的一個問題。在《兄弟》之后,這恐怕會成為余華小說評論的話題之一。它將告訴我們,那些放縱想象、胡編亂造的作品,由于缺少起碼的真實性而不具有任何說服力。余華很敬仰18、19世紀(jì)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大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他們的小說將人、事寫得飽滿、厚實。《兄弟》與之卻沒有半點基因聯(lián)系,只剩下過程的平面化的延長,不合理不可能情節(jié)的充實,人工制造的細節(jié)的增加??梢哉f,我們從《兄弟》中看到的敘事邏輯是滿目瘡痍,令人難以置信的。
三 對丑惡與殘暴的迷狂
《兄弟》之前的余華除了在敘事形式上的成功之外,最大的貢獻在于對苦難的控訴。在他的筆下,苦難是與生俱來的,而苦難的根源則是暴力。而在《兄弟》中,媚俗的審美取向使余華對丑陋意象似乎有種變態(tài)的酷愛和傾心。李光頭的父親掉進糞坑后,作者寫糞便如何濺滿女人們的屁股,寫女人們?nèi)绾握襾砦嗤┤~將屁股上的糞便擦了又擦,寫宋凡平怎樣跳進糞坑,糞便中的蛆蟲怎樣爬上他的臉和脖子,爬上他的嘴、眼睛和耳朵……好不容易從糞坑里上來,作者不讓他們沖洗,繼續(xù)讓一個渾身糞便的活人背著一個渾身糞便的死人在街上走,讓糞便一路不斷從他們身上往下掉,讓陣陣臭氣飄過大街小巷……
宋凡平被打死后,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李蘭去看到的一定是尸體。但是,作者竟讓她直奔宋凡平留在地上的一攤血跡。讓她耐心地將衣服鋪在地上,將蒼蠅和沒染血的泥一只只一粒粒檢出來,將血泥一捧捧地捧進衣服,并尋金子一樣繼續(xù)在泥里尋找宋凡平的血跡……還寫蒼蠅,寫蒼蠅如何迷戀鮮血,如何和血混在一起……余華用幾近于冷淡的筆調(diào)來寫那一幕真實,用細節(jié)和樸實的刻畫來勾起人心底的痛,寫到了恥辱與痛苦的深處。這種控制力相當(dāng)令人吃驚,其藝術(shù)效果也是震撼人心的。
對丑惡與殘暴的迷狂,很少有人寫得像余華那么專心,那么不依不饒??纯此畏财绞窃趺幢淮蛩赖?。六個“紅袖章”像六頭野獸揮舞著木棍追他打他,他一只耳朵似已被打掉,但仍抬起脫臼的手臂阻擋雨點般的亂棍,用另一只手去摸錢買票;亂棍砸在他頭上,他頭破血流,倒在墻角,六根木棍瘋狂地打他,直到打斷,然后十二只腳對著他又踩又蹬,連續(xù)十多分鐘,打得他一動不動?;杳灾械乃牭綑z票員的喊叫,又站了起來……于是,“紅袖章”們撿起打斷的木棍再次劈頭劈腦打他,將折斷的木棍刺刀一樣往他身上捅,捅得鮮血呼呼涌出來,把他捅得又一動不動??删瓦@樣,當(dāng)長途車開動時,滿身傷痛的宋凡平又爬起來,吐著鮮血、捧著呼呼流血的腹部、流著帶血的眼淚……可斷棍仍然捅進他的身體,捅進又拔出,捅得他的身體漏了似地到處噴血……
宋凡平死后,作者為他精心安排一口不夠長的棺材,然后,聳人聽聞的情節(jié)出現(xiàn)了:因尸體裝不進棺材,必須把小腿砸斷,砸斷后再彎過來……先是用磚頭砸,砸碎幾塊磚,不行,再改用菜刀的刀背……砸出骨頭斷裂的響聲,砸得棺材里到處是骨頭、磚頭的碎片,總算砸開了膝蓋,砸斷了小腿,于是,將兩條斷了的小腿擱在大腿上……如果宋凡平生前被打那幕多少還反映了一些“文革”情節(jié),他死后小腿被砸斷這幕則什么都反映不了。這里我們看到的,只是作者強烈的個人偏愛和興趣,是他對殘酷的別出心裁、登峰造極的想象。
孫偉的父親自殺時,將大鐵釘插在頭頂上,用磚頭砸鐵釘,砸進自己的腦袋。作者讓他砸了三次。第一次鐵釘砸進了腦殼,思維仍清晰,第二次鐵釘碰到了腦漿,思維還活動,第三次,他用出所有力氣將鐵釘全部砸進自己的腦袋,砸得磚頭碎成十幾塊……真是毛骨悚然,慘不忍睹。
以“文革”為背景寫小說,對余華來說是最取巧的。中國現(xiàn)代史中,人性的丑陋與殘暴沒有任何一個階段達到過比“文革”更充分的暴露。任何變態(tài)、扭曲、不合理、不可信的人物事件,只要放到“文革”的背景中都可能是合理可信的。固然,《兄弟》使我們對“文革”的殘暴恢復(fù)了一定的記憶,但余華的殘暴是停留在表面的,沒有更深一步的開掘,我們感到的只是殘暴帶來的震撼。《兄弟》對“文革”的認識,只停留在紅旗、口號、紀(jì)念章、游行隊伍、背誦毛主席詩詞,外加純屬兒時記憶的那個掃堂腿。但它們只是記憶,不是認識。
而令我感動至深的地方就是李蘭在宋凡平死去后的那段故事,余華寫得如此平靜,卻讓我悲愴無比。寫到小兄弟倆最后的情深義重時,也很讓人動情,荒寒時代下小人物的斤斤計較的情誼,也足以讓人動容不已。
我愿意引用評論家李敬澤先生的話作為文章的結(jié)尾,“余華依然是我們最好的小說家之一,我并不認為一個人在四十五歲時寫的一部長篇的成敗具有什么決定性的意義,恰恰相反……它使我們意識到余華并非無所不能,他一樣會失敗,而余華本人也可能由此從封閉著他的文學(xué)神話中走出來,重新出門遠行,獲得新的自由?!?sup>③
注釋:
①馬為華、李生濱:《余華小論》,《當(dāng)代文壇》2005年第2期。
②謝有順:《鐵凝小說的敘事倫理》,《當(dāng)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6期。
③李敬澤:《十年磨殘劍》,新京報200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