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平
山中宰相南朝陶弘景隱居山中,朝廷每有大事,必定遣人詢問他,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后來泛指那些不在其位而謀其政的人。
伴食宰相唐朝盧懷慎與姚崇同為宰相。盧自認為才能不及姚崇,遇事推諉,不敢負責,時人稱之為“伴食宰相”。后指那些吃飯不干事的高官。
弄獐宰相唐朝宰相李林甫一次寫信慶賀親戚生了孩子,將“弄璋”(古稱生男為“弄璋”,璋為玉器)寫成了“弄獐”(獐為野獸)。后遂以“弄獐宰相”來戲稱沒有文化的權貴了。
模棱宰相唐代小有名氣的文學家蘇味道曾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常模棱以持兩端可矣?!惫适捞枴疤K模棱”。武則天圣歷初年,蘇味道官居相位,處事更加圓滑,人稱“模棱宰相”。
青詞宰相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長生術,宮中每有齋醮,就命詞臣起草祭祀文章。這些文章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謂之“青詞”。而李春芳、嚴訥、郭樸、袁煒等詞臣均以“青詞”邀寵,官居宰相,因此,時人稱他們?yōu)椤扒嘣~宰相”。后諷刺那些升官階梯并非正路的人。
棉花宰相明朝大學士劉吉,精于營私,無所建樹,因此屢遭諫官彈劾,但他善于逢迎皇帝、勾結宦官,把彈劾他的諫官一個個都排擠打擊下去,竟使他在內閣呆了整整18年,因此被人稱作“棉花宰相”。所謂“棉花”,是取其“耐彈”之意。后比喻那種巧于仕宦的官僚形象。
驅驢宰相唐朝武則天時,才能平庸的王及善官居右相,后又改為文昌左相,時人說他是“鳩集鳳池”。他在位期間,無所作為,只作出一條規(guī)定,各部官員不準騎驢上班。為了實施這條規(guī)定,他派人終日驅逐,有時還要親自參加,于是得了一個“驅驢宰相”的外號。
丹青宰相唐朝畫家閻立本工于寫真,朝野馳名,大受高宗賞識,于公元669年拜為右相,但他終是個藝術家,“無宰相器”,缺乏政治才干。當時,大臣姜恪因作戰(zhàn)有功升為左相,時人評論說:“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庇谑牵惲⒈颈环Q為“丹青宰相”。
三不開宰相五代后唐末帝李從珂時,馬胤孫為相。他的為政之道是“入朝印不開(不理政務),見客口不開(不談國事),歸宅門不開(不接見士大夫及下屬官員)”。因此,時人稱他為“三不開宰相”。
三旨宰相北宋神宗時,王圭居相位16年,無所建樹,只起了個上傳下達的作用。他每次把部門的奏章呈送給皇帝時跪請:“取圣旨?!弊嗾麻喤蠊蚪拥溃骸邦I圣旨?!背鰧m時向有關部門答復說:“已得圣旨矣?!笨傊?,他事事依旨而行,離開圣旨辦不了任何事情,時人稱之為“三旨宰相”。
浪子宰相宋徽宗時,宰相李邦彥“游縱無檢”,行為放蕩,好作淫詞艷曲,自號李浪子。他位居宰輔,不理政事,只知享樂,自稱“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于是,“都人亦呼邦彥為浪子宰相”。
蟋蟀宰相南宋末年,賈似道以其姐受寵于理宗而爬上相位。他為相10多年,禍國殃民,荒淫無度,常與姬妾伏地斗蟋蟀,還根據(jù)自己養(yǎng)、斗蟋蟀的經(jīng)驗,寫成一部《促織經(jīng)》行世。后人稱之為“蟋蟀宰相”。